话说北京

老北京怎样过端午节


Listen Later

老北京农历五月前后胡同里的吆喝声

供佛的哎,桑椹来!

大樱桃来!

好蒲子,好艾子!

江米儿的,小枣儿的,凉凉儿的,大粽子来哎!

买神符!

葫芦花呀,拣样挑!

黄米小枣,禁捣的粽子!

北京人把端午节称为“五月节” 过节的时间是五月初一到初五,在满族、蒙古族聚居的营房地区,一直可以热闹到五月十三,传说这一天是关公的生日,也是纪念关公“单刀赴会”的日子。以海淀兰靛厂外火器营为例,营房内八个旗均有自己的关帝庙,而五月十三这一天各旗还要彩旗开道、鼓乐喧天地列队到南门街上的立马关帝庙去进香,可见重视程度。五月一日各家开始敬佛祭祖,祭品是印有蛇、蜈蚣、蝎子、蜘蛛和蟾蜍图案的“五毒饼”,还有樱桃、桑椹等有地方特色的时令鲜品。 

最讲究的‘玫瑰饼’

初一给神佛和祖先祭祀的供品撤下来后就成了全家的食品。一般人家只供类似桃酥式的“五毒饼”,初五晚间撤供;中等人家再放上小枣江米棕子和鲜果,一天一撤,以防腐烂。富贵人家是供玫瑰饼,以京西妙峰山当年产的玫瑰花制成的饼最为高贵。用玫瑰花和以蜂蜜拌匀做馅,制成饼,上火烙,名曰端午饽饽,分为酥皮、硬皮两种,是高档细点,价格很贵,大约每斤八块,每块的价格相当于二斤白面,一般人家是吃不起的。但是,北京人认为若是在五月节吃上玫瑰饼是非常吉利的事,买不起饽饽铺的玫瑰饼,就自己动手蒸玫瑰馅的馒头或甜卷,以应节日之俗

端午节这天,京城儿童喜欢玩儿一种叫斗百草的游戏,参加游戏的两人持草相对站立,游戏开始后,二草相勾,双方各自把草向自己方向拉,谁的被对方拉断谁就输了,然后用打赢家的顺序塞下去直至选出最后胜利者。除了这些娱乐活动,在端午节期间,老北京家家都在大门上贴上鬼王钟馗、去瘟之神孙天师的画像。等到初五,人们要用毛笔蘸上朱砂给他们点上红色的眼睛,老北京人称作朱砂判儿。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孩子是人们祈求神灵庇护的重中之重,端午这天,家长还给孩子穿上绣有老虎形象的虎头鞋和五毒背心,驱除无毒以示驱邪避灾保护健康,在孩子的脚腕手腕脖子上系上花花绳俗称续命绳。老北京的端午节,还有一个叫法(女儿节),出嫁的女人要在端午节的时候回娘家探亲,探亲的时候手臂上系着彩色丝线,胸前戴着红绒花的小媳妇成了北京一景。

       北京人喜欢葫芦,因为葫芦是“福禄”的谐音。北京人又喜欢剪纸,因为剪纸是大众化的艺术创作形式。用红色毛边纸剪成葫芦,里面收进“五毒”图案,象征镇邪的宝物把“五毒”均收入肚里给镇住了。这种宝葫芦剪纸,称为“葫芦花”,自四月末就有小贩在街上叫卖了。家中有巧手,不在街上买,自己出样子自己剪,有剪钟馗的,有剪老虎的,花样很多。葫芦花据说能辟“五毒”,五月一日贴出,五月五日午时摘下扔掉,称为“扔灾”。除贴葫芦花外,还有贴以钟馗为题材“朱砂判儿”的,有贴黄表纸上写有咒语的“天师符”的,其目的均是为了驱邪辟毒。

端午食粽是全国各地共有的习俗,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可以分成三种,一种是纯用糯米做成的白粽子,蒸熟后蘸糖吃,另一种是小枣粽,馅心以小枣果铺为主,第三种是豆沙粽。

老北京端午节的食俗,除了吃粽子还有饮雄黄酒,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各店铺也出售五毒饼,即为端午节特质的圆形糕点,上面印着五毒图案,据说吃了它可以增强抵抗力,灭虫免灾。

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最大意义与永恒价值,是对爱国诗人屈原,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崇尚,我们纪念屈原共度端午,其实就是对民族之根的认同,是对人民血脉的传承,更是对家国情怀的弘扬。

以下图片来源于网络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话说北京By 冲哥话北京

  • 5
  • 5
  • 5
  • 5
  • 5

5

4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话说北京

View all
发发大王 by 发发大王

发发大王

106 Listeners

知行小酒馆 by 有知有行

知行小酒馆

351 Listeners

声动早咖啡 by 声动活泼

声动早咖啡

263 Listeners

不开玩笑 Jokes Aside by 不开玩笑JokesAside

不开玩笑 Jokes Aside

99 Listeners

追忆老北京 by 博物阿龙

追忆老北京

0 Listeners

听见北京城|北京人北京话北京热点快乐解压 by 黄鹤有声

听见北京城|北京人北京话北京热点快乐解压

1 Listeners

搞钱女孩|女性成长访谈播客 by 搞钱女孩小辉

搞钱女孩|女性成长访谈播客

84 Listeners

天真不天真 by 杨天真本真

天真不天真

277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