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之声 | 线上家长会

两代对话 | 河南新密的樊校长和十位学生的战“疫”对话


Listen Later

 

欢迎收听真爱之声,我是今天的主播,河南省新密市实验小学的校长樊松芳。

亲爱的同学们,居家学习的这段时间,除了各种线上课程之外,面对“抗疫”还有不少值得我们立足于当下去思考、去交流的问题。当我们尝试着去思考、去探究这些问题的时候,另一种学习资源被利用,另一扇学习之窗被打开。这场疫情对我们小学生来说,除了线上学习,还可能引发哪些思考呢?

前些天,作为校长,我结合疫情中发生的一些事、一些人,拟了一封《校长妈妈二十问》的信函通过学校公众号发到每一个学生手中,希望学生们能够和爸爸妈妈一起,思考探讨一些,疫情背后 能够给我们带来成长的能量。

下面,就请朋友们听一听我和六年级的孩子们就其中十个问题的对话,希望能一石激起多重浪,引发更多的思考。

 

第一个问题是:“新型冠状病毒”,为什么会成为“灾难”?

这个问题我想听听曲奕冰同学的看法。

 

大家好,我是曲奕冰,来自新密市实验小学六六班。

校长好!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冠状病毒原本是寄生在野生动物身体中,由于人们贪吃,食用了野生动物,病毒就寄宿在人体内,变异成新的病毒,被人们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这种病毒引发干咳、发热乏力、呼吸困难等病症被称为“新冠肺炎”。病毒传播途径极广:通过近距离飞沫、气溶胶、污染物间接接触等,便可以在人与人之间快速传播。关键是目前还没有好的特效药物治疗,所以成为了人们的灾难。

 

谢谢奕冰同学的分享。

第二个是问题是:这场“灾难”,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王子轩的看法吧:

 

大家好,我是新密市实验小学六六班王子轩。

校长好!

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我知道为打赢这场大仗我们国家耗费了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直到现在学校都没有上课。我深切地感受到人在自然界面前的脆弱和渺小。面对大自然,我们必须敬畏,只有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敬重保护各种形态的生物,与大自然和谐共生,才可以改造利用自然。大自然一旦失去平衡,人类将会遭到它的报复。这一段时间的澳大利亚山火、蝙蝠侵袭小镇、非洲的蝗灾、南极气温破20度等,这些都让我们深刻领悟到我们必须敬畏生命、敬畏大自然。

 

谢谢子轩的分享,

第三个问题:在这次战“疫”中,你认识了哪些逆行者?

刘汝彤同学,你来给大家分享分享吧!

 

大家好,我是新密市实验小学六六班刘汝彤。

校长好!

我认为:84岁的钟南山院士、72岁的李兰娟院士、为疫情“吹哨”却感染逝去的李文亮医生、以生命赴使命的黄文军医生、以身殉职的刘智明院长以及全国各地“赴鄂医疗援助队”的医护人员们。他们中既有武汉前线战场的白衣勇士,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者,更有后方社区村口的物业人员、村干部。他们都是这场战“疫”中的逆行者! 

谢谢汝彤!

第四个问题是,在战“疫”战斗中的逆行者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用一生去铭记和学习?

这个问题我想听听刘一博同学的看法。

 

 

大家好,我是刘一博。

我认为:第一,他们的担当精神:国家有难,挺身而出;第二,无私无畏的精神:不怕危险,勇敢逆行;第三,舍己救人的精神:舍小家顾大家、奋战在一线。这些精神都值得我们用一生去铭记和学习。

 

谢谢一博。

第五个问题是:钟南山院士被称作“民族的脊梁”。你觉得,古、今还有谁做过的哪些事,也可以被称作“民族的脊梁”?

这个问题我想听听张雅婷的看法。

 

大家好我是新密市实验小学六六班的张雅婷。

校长好!

邓稼先从1958年接受研制原子弹的任务开始,整整28年,不要功名利禄、隐姓埋名地进入了与世隔绝的戈壁滩。他带领团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颗中子弹。还有明朝名将戚继光,抗击倭寇。近代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为了弘扬新思想,不惜牺牲自己。孙中山为解放中国,毕尽其一生之力努力奋斗。他们都可以被称为“民族的脊梁”。

 

谢谢张雅婷同学的分享。

第六个问题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有过辉煌,也有过磨难。举1-2例分享你了解最多的所谓的磨难,每次磨难又都是怎样度过的呢?

这个问题我想听听张芯语同学的看法

 

我是新密市实验小学的张芯语。

校长好!

我想说的第一次是: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饱受外强侵略,内忧外患,千疮百孔,人们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和很多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赶走侵略者,开辟了新天地,建立了新中国。

还有就是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死亡近7万人。灾难之后,我们采取一省帮一重灾县的方式,举全国之力,加快重建被地震毁坏的家园。

中国经历了很多大大小小的磨难,但从没在磨难中倒下。面临灾难,我们国家展现出了坚韧与顽强。

 

谢谢芯语的分享。

第七个问题:我们这个民族为什么堪称“伟大的民族”?

这个问题我想听听王子轩的看法。

大家好,我是王子轩。

我认为:中华民族有近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灿烂,自强不息,顽强拼搏。近代以来,我们饱受艰辛,但中国人并没有放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靠着不畏强敌、自强不息的力量站起来;靠着勤劳肯干、勇往直前的精神富起来;靠着科技创新、开拓进取的智慧强起来。不论什么时候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同去面对。所以说我们民族是“伟大的民族”。

谢谢子轩再次分享。

第八个问题是:学校举行了云开学典礼、云升旗仪式、云班会,你是怎样理解这些仪式感的必要性的? 

这个问题我想听听曲奕冰的看法。

 

我是曲奕冰!

线上课开始的时候,我们确实认为只是在家上课,学学课本上的内容啥的。但随着开学典礼、每周升旗、班级队会的举行和参与,我忽然有一种身心被洗礼的感觉。每一次学校举行这样内容丰富的德育活动时,都会让我有一种视野被打开的感觉:我为我是中国人自豪,因为我们的安全是因为有太多的勇士挡在了我们前面;我为我是实验小学的学生自豪,因为我们的课程内容那么丰富,是我们的老师在用心付出。这些仪式,真的是非常必要的,它是我们保持在家学习的动力!


谢谢奕冰的再次分享

第九个问题是:特殊时期,你和“云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不期而遇,都有哪些收获呢?

 这个问题我想听听刘汝彤的看法。

大家好,我是刘汝彤!

我记得老师说过一句话,叫隔屏隔空不隔爱。线上课,督促我主动听、认真记,按时交作业。除了知识上有收获,我还觉得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也在提高。老师还布置了综合实践性作业,比如语文“用绘本讲述冠状病毒的故事”;数学“战‘疫’,‘数’你最棒”;还有探究“校长妈妈二十问”等活动,我觉得我的应用能力、思辨能力也在提高。这是个特殊的时期,我们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与成长。

 

谢谢汝彤同学的分享!

第十个问题是:因为有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从今天开始,你的生活、学习会有哪些行动上的改变呢?   

这个问题我想听听刘一博的看法。

 

大家好,我是刘一博。

通过对这些问题逐一思考,还有,和同学家长的讨论,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我会更加敬畏自然,爱护小动物,保护野生动物,做好垃圾分类。我会坚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衣,勤通风,并用我的实际行动影响身边的人。

我看到了榜样,知道了读书的意义。学习上我会更自觉,更勤奋,长大成为像钟南山爷爷、李兰娟奶奶那样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社会做贡献的人。    

 

 

昨天的《真爱之声》节目里,真爱梦想首席课程顾问、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一番“线上学习热潮下的冷思考”,引来很多的共鸣。梦想督导、甘肃静宁县教育局孙辉副局长说,当今举国抗疫,何等壮烈!它又是何等巨大的课程资源呵!每位教师,能把“举国抗疫”这个巨大的课程资源与自己的学科教学结合起来,用大任务,大问题,大观念,大项目等,启发学生;我们的同学,都可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时政,查阅资料,调查访谈,积累数据,归纳思考,为抗疫建言献策;老师和学校对学生探究的过程表现的发展性、过程性、启发性进行同步评价,升华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 —— 这样的深度研学,要比现在形式上的“线上学科教材教学”效果好得多。感谢崔允漷教授及其课程专家团队!感谢《真爱之声》针贬时弊,当头棒喝。生活就是课程,社会才是更大的课堂。我是樊松芳。真爱之声,明天见。

(本期节目主笔、主播樊松芳校长来自河南省新密市实验小学,感谢该校十位同学参与本期节目录制)

组稿:周文胜,卫戈

主播:樊松芳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真爱之声 | 线上家长会By 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


More shows like 真爱之声 | 线上家长会

View all
凹凸电波 by 凹凸电波

凹凸电波

424 Listeners

岩中花述 by GIADA | JustPod

岩中花述

231 Listeners

天真不天真 by 杨天真本真

天真不天真

262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