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之声 | 线上家长会

两代对话 | 我们还是要去远方


Listen Later

欢迎收听《真爱之声》,我是今天的主播,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的理事长潘江雪。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是乖乖呆在家里,还是想出去玩呀?昨天傍晚,潘老师在小区的楼下看到几个戴着口罩出来的孩子在自家院子里面玩耍,仅仅只有几分钟,就被家人喊回去了 。快要憋疯掉的你们,一定很想去外面跑一跑,晒晒太阳,踢踢毽子,甚至拿出一只大风筝,迎着风,让它飞过屋脊,飞过山野,飞上瓦蓝瓦蓝的天空。

 

此时的远方让人想念。你们一定还记得真爱梦想有一个很受同学们欢迎的 “去远方” 项目吧,它帮助有创意、有想法、有热情的学生小队自己制定计划、不要爸爸妈妈陪伴、几个小伙伴结伴而行,去心目中最想去的那个远方走一走,看一看。

 

我想,等出去不用戴口罩了,我们还是要去远方的。那谁有机会去呢?我们先了解一下这门16个课时的《去远方》梦想课程,这是一门综合实践活动课,详细告诉大家怎样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怎样挑选团队旅行目的地,如何制定详细的旅行计划、合理掌握小组预算,做好安全防范等等。

 

“去远方”项目可以追溯到2014年,到今年已经第七年了,跨省出行的队伍逐年增多。2019年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就资助了56支跨省研学团队,187支本地研学团队,加大了本地研学和企业研学的比重,还体验了一把国际版《去远方》。在这一路上,孩子们学本领、看风景、读世界、爱家乡,看到了远方之大,也欣赏了祖国之美。

 

今年三月,“去远方”如约而至,发起报名,今年应该也没有什么大不同,会在同学们正式开学复课后发布“去远方”项目全国PK赛邀请函,根据疫情后的实际情况,确定今年跨省和本地研学出行时间。邀请函会发给2020年“去远方”项目的参与学校和社区梦想中心,请大家保持耐心和关注,一定要在截止时间前报名,可别错过哦。我们也会在真爱之声后面的节目中提醒大家的。

 

下面我教大家几招,利用在家里相对充分的时间,好好学习《去远方》,为自己充电,等到全国PK赛一开始,就可以大显身手啦。

那什么是“去远方”课程呢?简单地说,它是“一个方案,五个模块”,通过“旅行的意义”“旅行目的地”“旅行计划”“旅行预演”“方案分享”五个模块的学习,帮助大家“设计以4~6人小组为单位出行的七天旅行计划”,每个小组提交的研学旅行方案会进入到全国小朋友提交的计划池,由基金会委托的评审志愿者按照严格程序,筛选出本年度的入选小队。去年仅仅有6.7%的参赛小队获得了跨省出行的机会,机会真难得。

 

提前学习《去远方》课程

在家期间,同学们要是有兴趣提前学一学《去远方》课程,项目组小柔老师给你们整理了这些秘籍。

 首先请登录梦想盒子(插入链接),找到“梦想课程”, 在“2.0核心课程”中选择《去远方》并且下载下来。

或者关注微信公众号“梦想盒子”,在最下面一栏“教学资源”里面选择“成长学院”,然后进入找到“去远方”,点击进入后自行选择主题学习。

 

“去远方”是跟着想象力去行动的综合实践课程。制作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旅行方案,咱们不能空对空,要在我们的脑海里做知识储备。我推荐大家浏览几个公众号:

第一个,可以跟着“猫馆长”来看历史:从全球5.5万座博物馆中精心挑选,跟随美学、史学、考古学界“大咖”,每天8分钟,让文物活起来。

第二个,可以跟着“Wolledge”工作室来看中国:从四大名城的地标、景点、非遗、城市精神切入,带你们云游中国。

第三个,可以跟着“一扇窗”看天下:试试看这里的在线公开课,打开视野,思考世界。

 

在畅游之余,我们也休息一下,来听一首新歌《勇敢的路》,这首歌的作者、歌手缪杰刚从武汉抗疫前线回来,在家隔离,他和罗指挥共同制作了本期的梦想音乐时光,助力真爱之声。

 


欢迎回到《真爱之声》。我们继续“潘老师告诉你怎么办”这个话题。除了拓宽视野,掌握旅途信息的查询、筛选和整合,去远方是个团队项目,小队从开始就要注意三个方面的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如何面对小组成员各执己见?

比如说,在选择目的地时候,刚开始小组成员很可能各有各的想法,各自说服不了对方。怎么办呢?来自运城市盐湖区安邑东街学校的刘宸旭同学说:不管大家提出什么跟自己意见不一样的想法,都不能意气用事,仇视伙伴;要考虑不同伙伴的意见,不要忽视任何人的建议;只要大家求同存异,充分讨论,一定会找到大家都想一起去的远方。

来自江西省上犹县第二中学的洪佳怡同学给自己取了一个“爱称”——专业和事佬。她说意见分歧在所难免,但是我们可以避免进一步的争吵。在遇到不一样的想法时,我们不应该着急,不能盲目认为自己的想法就是最好的。大家应该好好谈谈,说出对每一种选择的看法,有啥优缺点,最后大家投票,少数服从多数。

通过彼此的倾听和沟通,我们可以学习到21世纪四大核心能力中的一个能力:交流沟通能力。

 

第二个挑战,是如何合理有效的分工?

去远方小组的游戏规则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而不是一两个人忙着,其他人看着。那团队成员怎么分工呢?来自甘肃省康县城关第一小学的李祎(yi,一声,同“衣”)童同学说:首先队长要有领导性,其次自愿分工,让大家做自己喜欢的事,成就感就会特别高。来自四川省内江市桐子坝小学的刘彦妤(yú)同学说:拿到任务后,我们先搜集整理文字信息,在课堂上汇报交流,尽量让每个伙伴在自己擅长的地方发挥!李祎童说她自己擅长的就是写解说词,后来还挑战了画美食图,当她的图得到大家的认可时,她特别高兴,很有成就感。

通过小组伙伴们自主选择,人人参与,大家可以学习到21世纪核心能力的另一个:合作协作能力

 

第三个挑战,是课业压力大,如何查找资料,到哪找时间聊?

江西省上犹县第二中学的王文强同学就说,首先,在我们课时少,时间碎片化的情况下,我们团队认为,靠向杂志、电视、询问人的传统方式取得信息效率太低,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要用新型的查找信息的方式,那就是:网络。其次,当需要的资料一时半会找不到时,也不要心急,可以查找更大范围的资料,从而找到想要的信息。最后,在运用网络这一强大的工具时,也要学会抓住关键词搜索,快速找到需要的资料,减少时间消耗。你看,通过去远方,我们还能学习到信息时代的基本素养:信息与媒体素养

 

即便面对挑战,咱们的同学们还是很有办法和充满信心呢。潘老师想对大家说,春天的风吹来,花儿才依次开放。人类总是像春天一样,就算经历着短暂的苦寒,也要相信自己,充满想象。

 

我想春天之所以受到大部分人的重视和喜爱,不仅仅是因为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和宽容,有无数的美景可以大饱眼福,有无数的机会可以开启希望,更是因为它珍贵、易逝,才备受珍惜。所以我们今天要说的不单单是到了某一个季节,去到某一个远方。

 

虽然今年春天,我们还没有看到真正的景色,但那埋藏在土地底下的温度,和缓、平静,蓄势待发。潘老师特别喜欢春天。因为,所有的美好、想象和开始都源于春天,它是在冬天的冰雪、黑暗、沉默之后,在绝望、低沉的大门后面缓缓露出的一丝光亮,从针尖似的大小到喷薄而出、刺破天际,带给所有人关于温暖和成长。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向往远方,念念不忘。因为它关乎希望,直通梦想。潘老师送给大家一首诗,希望你们喜欢。

 

别放弃那些近乎渺茫的希望

直到我们重逢于万朵盛开的骄阳

时光和幸运从来钟情于你

你和你的重逢,你和你的远方

所有的过往,等待在你前进的方向

时光的任务,总想看你最好的模样

就算没有举起你像火一样的臂膀

路上的风和途中的雨一样等在路旁

别放弃春风在握的力量

把它播撒在夏天的山脉,秋天的广场

让我们以远方的名义起誓,

攀登,永远尽力。

希望,永远高扬。

 

欢迎去远方的小朋友给潘老师写信,也欢迎收听节目的你给本期的《真爱之声》留言,截止2月17日晚12点前,留言最受好评的前十位听众,将获得《跟着Wolly游中国》图书一本。

 

我是潘江雪,真爱之声,明天见。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真爱之声 | 线上家长会By 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


More shows like 真爱之声 | 线上家长会

View all
凹凸电波 by 凹凸电波

凹凸电波

424 Listeners

岩中花述 by GIADA | JustPod

岩中花述

231 Listeners

天真不天真 by 杨天真本真

天真不天真

262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