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太史某公[1],忘其姓氏。昼卧斋中,忽有小卤簿[2],出自堂陬[3]。马 大如蛙,人细于指[4]。小仪仗以数十队;一官冠皂纱,着绣[5],乘肩舆[6], 纷纷出门而去。公心异之,窃疑睡眠之讹。顿见一小人,返入舍,携一毡包,大如拳,竟造床下[7]。白言[8]:“家主人有不腆之仪[9],敬献太史。”言 已,对立[10],即又不陈其物[11]。少间,又自笑曰:“戋戋微物[12],想太史 亦无所用,不如即赐小人。”太史颔之[13]。欣然携之而去。后不复见。惜 太史中馁[14],不曾诘所自来[15]。
注释
[1]太史:官名。夏、商、周为史官及历官之长。后历代职掌有所不同, 一般为对史宫的尊称。明、清由翰林院兼领史馆事,因亦称翰林为太史。
[2]卤簿:旧时官员仪仗。详见《陆判注》。
[3]堂陬(zōu):堂隅,厅堂的一角。堂,此指书斋。
[4]于:比。
[5]绣:古代礼服。借作“黻”,古代礼服上绣的黑青相间的“形花纹”。
[6]肩舆:轿子。
[7]造:至。
[8]白:禀白。禀告,陈述。
[9]不腆(tiǎn)之仪:犹言薄礼。腆,丰厚。仪,礼物。
[10]对立: 在对面站着。
[11]陈:陈列。
[12]戋戋(jiān jiān):微少貌。
[13]颔(hàn)之:点头表示同意。颔,下巴。此处名词用于动词,点头。
[14]中馁:气馁;害怕。中,内心。馁,丧气。
[15]诘所自来:指询问小官人的来由原委。
太史某公[1],忘其姓氏。昼卧斋中,忽有小卤簿[2],出自堂陬[3]。马 大如蛙,人细于指[4]。小仪仗以数十队;一官冠皂纱,着绣[5],乘肩舆[6], 纷纷出门而去。公心异之,窃疑睡眠之讹。顿见一小人,返入舍,携一毡包,大如拳,竟造床下[7]。白言[8]:“家主人有不腆之仪[9],敬献太史。”言 已,对立[10],即又不陈其物[11]。少间,又自笑曰:“戋戋微物[12],想太史 亦无所用,不如即赐小人。”太史颔之[13]。欣然携之而去。后不复见。惜 太史中馁[14],不曾诘所自来[15]。
注释
[1]太史:官名。夏、商、周为史官及历官之长。后历代职掌有所不同, 一般为对史宫的尊称。明、清由翰林院兼领史馆事,因亦称翰林为太史。
[2]卤簿:旧时官员仪仗。详见《陆判注》。
[3]堂陬(zōu):堂隅,厅堂的一角。堂,此指书斋。
[4]于:比。
[5]绣:古代礼服。借作“黻”,古代礼服上绣的黑青相间的“形花纹”。
[6]肩舆:轿子。
[7]造:至。
[8]白:禀白。禀告,陈述。
[9]不腆(tiǎn)之仪:犹言薄礼。腆,丰厚。仪,礼物。
[10]对立: 在对面站着。
[11]陈:陈列。
[12]戋戋(jiān jiān):微少貌。
[13]颔(hàn)之:点头表示同意。颔,下巴。此处名词用于动词,点头。
[14]中馁:气馁;害怕。中,内心。馁,丧气。
[15]诘所自来:指询问小官人的来由原委。
64 Listeners
202 Listeners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