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萧说聊斋|此中滋味,谁能解得开

聊斋志异 079 林四娘


Listen Later

  青州道陈公宝钥[1],闽人。夜独坐,有女子搴帏入。视之,不识;而艳 绝,长袖宫装[2]。笑云:“清夜兀坐[3],得勿寂耶?”公惊问:“何人?” 曰:“妾家不远,近在西邻。”公意其鬼,而心好之。捉袂挽坐,谈词风雅, 大悦。拥之,不甚抗拒。顾曰:“他无人耶?”公急阖户,曰:“无。”促 其缓裳,意殊羞怯。公代为之殷勤。女曰:“妾年二十,犹处子也,狂将不 堪。”狎亵既竟,流丹浃席。既而枕边私语,自言“林四娘”。公详诘之。 曰:“一世坚贞,业为君轻薄殆尽矣。有心爱妾,但图永好可耳,絮絮何为?” 无何,鸡鸣,遂起而去。由此夜夜必至。每与阖户雅饮。谈及音律,辄能剖 悉宫商[4]。

  公遂意其工于度曲[5]。曰:“儿时之所习也。”公请一领雅奏。 女曰:“久矣不托于音[6],节奏强半遗忘[7],恐为知者笑耳。”再强之, 乃俯首击节[8],唱伊凉之调[9],其声哀婉[10]。歌已,泣下。公亦为酸恻[11],抱而慰之曰:“卿勿为亡国之音[12],使人悒悒[13]。”女曰:“声 以宣意,哀者不能使乐,亦犹乐者不能使哀。”两人燕昵,过于琴瑟。

  既久,家人窃听之,闻其歌者,无不流涕。夫人窥见其容,疑人世无此 妖丽,非鬼必狐;惧为厌蛊,劝公绝之。公不能听[14],但固诘之。女愀然 曰:“妾,衡府宫人也[15]。遭难而死,十七年矣。以君高义,托为燕婉, 然实不敢祸君。倘见疑畏,即从此辞。”公曰:“我不为嫌;但燕好若此, 不可不知其实耳。”乃问宫中事。女缅述[16],津津可听。谈及式微之际[17], 则便咽不能成语。女不甚睡,每夜辄起诵准提、金刚诸经咒[18]。公问:“九 原能自忏耶[19]?”曰:“一也。妾思终身沦落,欲度来生耳[20]。”又每 与公评骘诗词[21],瑕辄疵之[22];至好句,则曼声娇吟。意绪风流[23], 使人忘倦。公问:“工诗乎?”曰:“生时亦偶为之。”公索其赠。笑曰:“儿女之语,乌足为高人道。” 居三年。一夕,忽惨然告别。公惊问之。答云:“冥王以妾生前无罪,死犹不忘经咒,俾生王家。别在今宵,永无见期。”言已,怆然。公亦泪下。 乃置酒相与痛饮。女慷慨而歌,为哀曼之音,一字百转;每至悲处,辄便呜 咽。数停数起,而后终曲,饮不能畅。乃起,逡巡欲别。公固挽之,又坐少 时。鸡声忽唱,乃曰:“必不可以久留矣。然君每怪妾不肯献丑;今将长别, 当率成一章[24]。”索笔构成,曰:“心悲意乱,不能推敲[25],乖音错节, 慎勿出以示人。”掩袖而去。公送诸门外,湮然没。公怅悼良久。视其诗, 字态端好,珍而藏之。诗曰:“静镇深宫十七年,谁将故国问青天[26]?闲 看殿宇封乔木,泣望君王化杜鹃[27]。海国波涛斜夕照,汉家萧鼓静烽烟[28]。红颜力弱难为厉[29],惠质心悲只问禅[30]。日诵菩提千百句[31], 闲看贝叶两三篇[32]。高唱梨园歌代哭[33],请君独听亦潸然[34]。”诗中 重复脱节,疑有错误。

注释


  [1] 青州道:即青州巡道(后简称道员)。清分一省为数道,由布政司 统领。陈宝钥,字绿崖,福建晋江人,康熙二年(1663)任青州道佥事。

  [2] 宫装:宫女的装束。装也作“妆”、“”。

  [3] 兀坐:独自端坐。

  [4] 剖悉宫商:明辨通解五音。剖,辨明。悉,了解。官商,指宫、商、角、徵、羽,为我国古代五声音阶的音级,称“五音”,亦称“五声”。

  [5]工于度曲;善于制作新曲。度曲:制作新曲,或指依谱歌唱。

  [6] 不托于音:不借助乐曲来表达感情,意谓不演奏乐曲。《礼记·檀 弓上》:“孔子之故人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原壤登木曰:‘久矣予 之不托于音也。’”此据山东省博物馆本,原无“不”字。

  [7]强半:大半。

  [8]击节:用手或拍板来调节乐曲。此指以击手为拍节。

  [9]伊凉之调:谓悲凉之调。伊、凉,唐代二边郡名,即伊州、凉州。天 宝后多以边地名乐曲。西京节度盖嘉运所进伊州商调曲,你伊州曲;西凉都 督郭知运所进曲,称凉州曲。《凉州》曲,又称《凉州破》,本晋末西凉羌 族改制的中原旧乐。其曲终入破,骤变为繁弦急响破碎之音,哀婉悲恻,所 以下文称其为“亡国之音”。

  [10] 哀婉:此据山东省博物馆本,原无“哀”字。

  [11]酸恻:悲有,凄恻。

  [12] 亡国之音:本谓国之将亡,音乐也充满悲凉的情绪。《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此指林四娘所唱声调悲哀。

  [13] 悒悒:心情郁悒不畅。

  [14] 公不能听:此据山东省博物馆本,原“不”作“固”。

  [15]衡府:衡王府。衡王,朱,封于青州(今山东益都县)。详前《王 成》注。

  [16] 缅述:犹忆述。

  [17]式微之际;衰败之时。《诗·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 朱熹注云:“式,发语词;微,犹衰也。”

  [18] 淮提、金刚诸经咒:准提,又作准胝、尊提,佛教菩萨名,为梵语 音译,意译为清净,为佛教密宗莲花部六观音之一,三目十八臂,主破众生 惑业。有唐善无畏译《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金刚,佛经名,后 秦鸠摩罗什译,又称《金刚般若经》,或《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为我国 佛教南宗主要经典。此指准提、金刚诸佛经的经文与咒文。咒,佛家语,即 咒陀罗尼或陀罗尼,指菩萨的秘密真言。

  [19]九原:犹九泉,指地下。忏,忏悔,佛教名词。详《僧孽》注。

  [20] 度来生:佛教谓以行善信佛解脱今生困厄,使自己得以超度,求得 来生的幸福。度,度脱,超度解脱。

  [21] 评骘(zhì至):评定。

  [22] 瑕辄疵之:不完美之处,就指出它的毛病。瑕,玉上的赤色斑点; 玉以无瑕为贵,故以瑕喻指事物的缺点、毛病。疵,小毛病,此谓指出毛病。

  [23]意绪风流:情致优雅。

  [24]率成:谓不加思考,仓促成篇。率,率然,不加思考。

  [25] 推敲:斟酌字句。唐代诗人贾岛,在京师途中,于驴背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后句是下“推”字,还是下“敲”字,开始 拿不定,两手比划着往前走,恰遇当时任京兆尹的韩愈。韩愈说:“‘敲’ 字佳。”事详《全唐诗话》。后遂以喻指对诗文字句的斟酌、探求。

  [26] “静镇”二句:谓自己遭难而死已十七年,人们对亡去的故国已经 淡忘。静镇深宫,安静地禁闭于幽深的衡王故宫,指埋身地下。故国,指明衡王的封国。

  [27]“闲看”二句:谓看到密林深处的衡府故宫,不禁引起对衡王的深 切怀念。封,封植栽培,意谓长满。乔木,枝干长大的树木。君王化杜鹃, 化用蜀王杜字化杜鹃的故事。《太平御览》一六六引《十三洲记》:“当七 国称王,独杜宇称帝于蜀,??望帝(即杜宇)使冷凿巫山治水有功,望帝 自以德薄,乃委国禅冷,号曰开明,遂自亡去,化为子规。”又云:“杜宇(望帝)死时,适二月,而子规鸣,故蜀人怜之。”子规,即杜鹃,其鸣声 哀切动人。此借蜀人对望帝的怀念,喻己对衡王的怀念。

  [28] “海国”二句:谓近海地区的抗清斗争业已风平浪静,汉家臣民也 歌乐升平,忘记了烽火兵燹。海国,近海之国。此指南明政权。清兵攻陷北 京,崇祯帝自杀之后,明宗室相继在南京、闽中、梧州等沿海地区,建立南 明政权,但因其内部腐败,相继为南下清兵所击败,至清康熙初年最后为清 所灭亡。萧鼓,萧和鼓,古乐器。烽烟,同“烽燧”。古代边地报警的两种 信号:白天放烟,叫烽;晚间举火,叫燧。

  [29]厉:厉鬼,恶鬼。《左传·昭公七年》:“今梦黄熊入于寝门,其何 厉鬼也?”

  [30] 禅:梵语“禅那”的省称,意译“思维修”,静思之意。问禅,指 探求佛理,以求彻悟。

  [31] 菩提:佛教名词。为梵语音译。意译为“觉”、“智”、“道”, 佛教用以指一种彻悟成佛的境界。佛祖释伽牟尼在毕钵罗树下觉悟成佛,佛 家遂称该处为菩提场,该树为菩提树。此处以菩提指佛,诵菩提,即诵佛号。

  [32] 贝叶:印度贝多罗树的叶子,沤后可代纸写字,印度多用以抄写佛 经,故佛经也称“贝叶经”。段成式《酉阳杂俎·广动植之三》:“贝多, 出摩伽陀国,长六七丈,终冬不凋。??贝多是梵语,汉翻为叶,??。西 域经书,用此三种皮叶。若能保护,亦得五六百年。”

  [33]梨园:唐亥宗训练乐工之处,其址在长安宫苑中。《新唐书·礼乐 志》:“明皇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号皇 帝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亦称梨园弟子。”此盖以梨园指宫中乐曲。林四娘 盖为衡府歌伎,故云。

  [34]潸然:流泪的样子。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老萧说聊斋|此中滋味,谁能解得开By 小老萧


More shows like 老萧说聊斋|此中滋味,谁能解得开

View all
野史下酒|有趣的历史故事 by 恶霸波

野史下酒|有趣的历史故事

64 Listeners

蜜獾吃书 by 蜜獾吃书

蜜獾吃书

201 Listeners

妖精说聊斋|经典名著|聊斋志异|白话精选|永久免费 by 妖精程叔

妖精说聊斋|经典名著|聊斋志异|白话精选|永久免费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