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敲月下門

琉璃王滅釋迦族因緣果報


Listen Later

這時琉璃王已殺害九千九百九十萬人,血流成為河,也燒掉迦毘羅衛城,然後走向尼拘留園中。琉璃王對五百名釋女們說:「你們千萬不要愁憂,我就是妳們的丈夫,妳們是我的妻子,必須和我和好。」琉璃王便去捉一位釋女,欲戲弄她。釋女說:「我不想和你這奴婢所生的人種生孩子?」
琉璃王非常的生氣,就跟群臣說:「捉此女人,割她的手足,然後放在深坑內!」以及五百名女人也都同樣的罵大王而說:「誰要和婢生之種生孩子呢?」大王生氣,就將五百名釋女,將她們的手足都割掉,都擲在於深坑中。琉璃王將迦毗羅衛城都毀壞之後,回其舍衛城。
祇陀太子在深宮中,和諸宮女們共相娛樂。琉璃王聽到歌舞伎樂的聲音,就問說:「這是甚麼音聲,從何而來的,乃至於如此呢?」群臣回答說:「這是祇陀王子在深宮內,歌舞伎樂,而自娛樂的聲音的。」這時,琉璃王即命令侍者說:「你駕車,我要到祇陀王子之處。」
守門的人見大王之來到,就跟王說:「大王!請您慢行。因為祇陀王子現今在於宮中,以五樂而自娛樂之故,請不要打擾。」琉璃王即刻拔出其劍,殺掉守門人。祇陀王子聽說琉璃王住在於門外,和琉璃王相見而說:「善來!大王!可入內小停駕吧!」這時,琉璃王回答而問他說:「你豈不知我和諸釋種共戰鬥之事嗎?」祇陀回答說:「聽過的。」琉璃王說:「你現在為甚麼緣故和宮女們遊戲,而不輔助我呢?」祇陀王子回答說:「我不堪任殺害眾生之命的。」當時,琉璃王則非常的生氣,即拔劍殺祇陀王子。祇陀王子命終之後,往生於三十三天之中,和五百名天女共相娛樂。
世尊用天眼,去觀察祇陀王子,命終之後,往生於三十三天之事,就說:
(在人天中受福報,為祇陀王子的品德。作善業的話,後來一定會受其果報的,這都是由於現報業之故。而在這裡憂苦,則他在那邊還是同樣的會憂苦的,琉璃王就是在於此與彼之二處都會憂苦的。他作惡業之後,會受其惡報,這都是由於現報之故。)
(在人天中受福報,則人與天之二處,均為是受福的。作善,而後受福報,這都是由於現報業之故。在此會憂苦,則在彼也會憂苦,作惡的話,則彼此之二處,都是憂苦的。作惡的話,後來定會受惡報,都是由於現報業之故。)
這時,五百名釋女自歸依,而稱喚如來的名號而說:「如來出生在於此地(指迦毗羅衛城),也從此間去出家學道,然後乃成就佛道的。然而佛陀在於今天,卻永不見其懷憶思念我們,我們遭遇這種苦惱,受此毒痛之事,世尊為甚麼緣故,不還顧愍憶我們呢?」世尊以清澈的天耳,聽到釋女稱怨向佛的聲音。世尊就在於此時,告訴諸比丘們說:「你們通通過來,都一同去觀察迦毗羅衛城,以及去看那些諸親族之命終事吧!」比丘們回答說:「如是!世尊!」
世尊就帶領諸比丘出舍衛城,往至於迦毗羅衛城。五百名釋種之女遙見世尊帶引諸比丘到這裡來,看見之後,都懷著慚愧的心。釋提桓因(帝釋天),以及毗沙門(多聞)天王,在於世尊的身後扇佛。當時,世尊還顧釋提桓因而對他說:「這些諸釋女們都懷慚愧的心。」釋提桓因回答說:「如是!世尊!」釋提桓因就用天衣覆在於這些五百位女人的身體上面。世尊告訴毗沙門天王說:「這些諸女人已饑渴很久了,應當要怎樣才好呢?」毗沙門天王白佛說:「如是!世尊!」毗沙門天王就辦自然的天食,給與諸釋女們,使她們都充足。
世尊漸次而和諸女人們講說微妙之法:「所謂諸法都同樣的當會離散的,凡是有會合,便會有別離。諸位釋女們當知!此五蘊都均會受此苦痛諸惱,而墮入於五趣之中(輪轉於六道)。凡是受五陰之身的,必定當會受這種行報的。既有行報,便當會受胎,已受胎分,就會一再的受苦樂之報。假如已沒有五蘊的話,便不會再受形,如不受形的話,就不會有生,由於沒有生之故,就不會有老,既沒有老,就沒有病,由於沒有病,就沒有死,由於沒有死,就沒有合會而別離的苦惱。因此之故,諸位女人們!應當要思念此五陰成敗的變化事。所以的緣故就是:因為知道五陰,則能知道五欲,由於知道五欲,則能知道愛之法,由於知道愛之法,則能知道染著之法。知道這眾多之事後,則不再受胎,由於不受胎之故,就沒有生、老、病、死。」
世尊也和諸釋女們漸說法,佈施之論、禁戒之論、生天之論,欲就是不清淨之想,離欲為真正的快樂。世尊觀察這些諸女人的心已開,意已解,就演說諸佛世尊常所說之法:苦、集、滅、道,世尊都給與她們講說。諸女人的塵垢都已滅盡,而得法眼淨,各在於其所在,而取於命終,都往生於天上界。
世尊到了城的東門時,看見城中的煙火洞然,即時說此偈而說:
一切行無常 生者必有死 不生則不死 此滅為最樂
(一切行都是無常的,有生的話,就必定會有死的;如果不生的話,就不會有死,這種滅,就是最為安樂的。)
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你們都來尼拘留園中。」到達之後,都就座而坐。世尊就告訴諸比丘們說:「這裡就是所謂的尼拘留園,我在於往昔之時,在此裡面,曾和諸比丘們廣說過諸法。如今已變為空虛,已沒有人民。往昔之時,曾有數千萬之眾,在此裡面聽經而得道,而獲得法眼清淨。從今以後,如來更不會再次來至此間!」世尊和諸比丘們說法之後,各從座起而去,都回到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現在的這位琉璃王,以及這些兵眾,都不會久住於此世間,此後,經過七天,就通通會消滅的。」琉璃王聽聞世尊之所言:『琉璃王,以及諸兵眾,過後七天,都通通會消滅。』聽到此預言之後,乃生恐怖之心,告訴群臣們說:「如來現在預記而說:『琉璃王不會久住於世間,此後七天,和他們的兵眾都通通會沒滅。』你們應該注意去觀察外境,不會使盜賊、水、火等災變,來侵入於國界。為甚麼緣故呢?因為諸佛如來所說之語,並沒有二,所說的,終歸都沒有差異。」好苦梵志跟王說:「大王!請勿恐懼,現在的外境並沒有盜賊怖畏之難,也沒有水火等災變,今天大王可以快自娛樂為是!」琉璃王說:「梵志!當知!諸佛世尊,其言都不會改變啊!」琉璃王教人算數日子,到了七天之頭,大王就歡喜踴躍,喜不自勝,以為並沒有甚麼事了。大王就率領諸兵眾,以及諸婇女,前往至於阿脂羅河的河邊;去自娛樂。即在於那個地方宿夜。此時在於半夜,天空變化,令人恐怖的暴風疾雨。琉璃王,以及兵眾們,通通被大水所漂沒消滅,身壞命終,入於阿鼻地獄。又有天火,將城內的宮殿都燒盡。世尊用天眼觀見琉璃王,以及四種兵眾都被水所漂,都皆命終,都入於地獄之中之事。
世尊便說此偈而說:作惡極為甚 皆由身口行 今身亦受惱 壽命亦短促,設在家中時 為火之所燒 若其命終時 必生地獄中
(所作的惡業,乃為非常的重,這都是由於身口與意行而來的。現在的此身,也會受其苦惱,壽命也會很短促。假如他們在家內之時,也難免會天火之所燃燒的〔逃不過業運的〕。如其命終之時,必定會生在於地獄之中。)大眾當中的多數比丘,都跟世尊說:「琉璃王,以及四部的兵眾們,今天都已命終,他們都生在於甚麼地方呢?」世尊告訴他們說:「琉璃王現在已經墮入於阿鼻地獄之中了。」諸比丘們跟世尊說:「現在的這些諸釋種人們,在宿世之時,到底是作甚麼因緣,今世才會被琉璃王所殺害的呢?」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過去在此羅閱城內,有一捕魚之村,那個時候,都遇饑饉,而極為節儉,人們都食草根的為多,。在林內有一大水池,又有很多的魚。當時羅閱城內的人民,都到池中,去捕魚而食用。那時在水內有二種魚,一名拘璅(ㄙㄨㄛˇ),另一種的魚名叫做兩舌。當時,這二種魚都相互說:『我們對於這些民眾,先前並沒有甚麼過失,我們是水性之蟲類,並不處在於平地,這些人民,卻都來吃我們。假如在轉世時,有作福德,而能轉為人身之時,當會報這些怨讎!』在村內有一位小孩,年剛八歲,他並不去捕魚,也不去害魚命。但是那些魚如在岸上之時,都會命終而死。那位小孩看見其情形後,敲其魚頭三下。比丘們!你們要知道!那時的羅閱城內的人民,不是別人?就是現今的諸釋種們。那時的拘璅魚,就是現時的琉璃王。那時的兩舌魚,就是現今的好苦梵志。那時的小孩,看見魚類在岸上而敲魚頭,就是現在的我身是。釋種們都坐取魚而食,就由於此因緣,經過無數劫之中,入於地獄中,現在之世,才受此報應。我在於那時敲魚頭,現在才患有頭痛,有如石押,也像人頭,戴一須彌山那樣。因此的緣故:如來已不再會受形,因此而捨棄眾業行,而度諸厄難的。這就是所謂,諸比丘們!所謂由此因緣,現在受此果報的。諸比丘們!應當要守護身、口、意之行業,應當念念恭敬、承事修行之人。諸比丘們!應當要作如是而學!」
那時,諸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來成正覺,眾生墮三途,皆不出因果之外」,在日常的生活中起心動念要時時觀照,以善捨惡,再以捨捨善,行善積德不執著!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8nryim00a801w26xmv7ryg/comments
在忙碌的生活中,總有順逆境界使我們這念心起了許多波瀾,如何讓自己心境能有安定力量;所以「僧敲月下門」借用佛法典故來敲我們的心,讓我們時時迴光反照。使我們身心得到安頓!歡迎您訂閱與分享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僧敲月下門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More shows like 僧敲月下門

View all
阿善師鑑識實錄 by 阿善師製作團隊

阿善師鑑識實錄

93 Listeners

8靈3研究所 by S所長 & 各靈能者

8靈3研究所

6 Listeners

禪心世界 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禪心世界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