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律法和先知的道理——2024年12月8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Listen Later

https://t5.shwchurch.org/wp-content/uploads/2024/12/20241208.mp3

 

马太福音 7:12 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登山宝训”的主要目的在于阐明何为“胜过文士与法利赛人”的义,即天国子民在世行事为人当有的样式。这义不仅要求外在的好行为,而且同时要求内在纯正的动机——只有内外一致、心口一致,才是天国的子民、基督的门徒所应当追求的。如果说五章与六章侧重于门徒外在行为的话,七章一开始的侧重就是内在的心态与动机了。圣经的观点一向是只有对的人才能做对的事。只有先去掉自己的“有色眼镜”,才能正确地看待别人,避免陷入论断的误区;也只有存着对神的慈爱、良善与信实充足的信心,才能恒切祈求祷告并靠主行义。
 
今天的这节证道经文被称为“金律”,因为涵盖了主基督耶稣伦理教训的精髓——当年曾有一位罗马帝国的皇帝真的命人将其用金字镶嵌在墙上,成为名副其实的“金律”——这是承上启下的一句经文,既总结前面的教训,又开启下面的一段,就是不惧代价、不被诱惑地遵行主的教导,从而活出真正智慧的人生——“义”是必须落实到生活中并呈现在众人面前的,空谈怕是连文士与法利赛人都不如了!

登山宝训的标准如此之高,我们即便有心,难道就能行出来吗?不用怀疑,真的能!“因出于 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的。”(路 1:37)“在人这是不能的,在 神凡事都能。”(太 19:26)主既如此要求我们,自然早已为我们预备了足够的恩典。金律紧接在“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的应许之后,就是要坚固我们的信心,使我们常存盼望,就像使徒保罗所宣告的那样:“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 4:13)
 
主为什么称这金律为“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呢?以下的证道就由此切入。
 
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主基督耶稣曾总结律法与先知道理的核心,也就是最大的诫命为:“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 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太 22:37-40)金律正是这总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爱神与爱人本就是一体的两面,正如使徒约翰所说的:“人若说‘我爱神’,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 神。爱 神的,也当爱弟兄,这是我们从 神所受的命令。”(约一 4:20-21)如果说6章33节“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更侧重于爱神这一面的话,本节金律的侧重点就是爱人这一面了。
 
圣经所启示并教导的“爱”,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有很大不同,因为这爱乃是由神而来,充满神的旨意与性情,正如使徒保罗所写下的优美经句所表达的:“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或永不失败)。”(林前 13:3-8)这爱是主动、无条件与不求回报的,也不算计自己的好处——这正是神对我们的爱!我们本是神的仇敌,但神却依旧爱我们,直至为我们舍己:“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做的。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 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 5:7-8)作为基督的门徒,我们理当效法主,凡事追求完全,爱人如己。而不是像文士与法利赛人那样,在表面敬虔的背后藏着私心,企图利用祷告、禁食与十一奉献等为自己博取名声。

 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对我们的爱多多益善且不附带条件,但我们所付出的爱却往往是有条件、被动与期盼回报的。我们通常都是按着与我们关系的亲疏远近、是否对我们有好处、以及我们所要付出的多少来决定如何给予他人——这显然不符合金律的精神。基督徒应当追求完全,就像主在登山宝训前面所教导的那样:“所以,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太 5:48)你也许会说我做不到,这就是主教导你要凭着信心恒切祈求、寻找与叩门的原因,信心既可以移山,难道不足以胜过世界与自我吗?
 
金律所要求的主动性,与我们所熟悉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比时就更为明显。在我们的文化中,孔老夫子的教训已经到头了,凡夫俗子怕是望尘莫及。能约束自己,不加害于人,已经相当了不起了,够得上圣人的标准了。但主基督耶稣的要求却远超于此,仅仅被动地不加害于人是远远不够的,天国的子民应当主动地有益于人!保罗深谙此道,于是教导罗马教会:“爱人不可虚假。恶,要厌恶;善,要亲近。爱弟兄,要彼此亲热;恭敬人,要彼此推让。殷勤,不可懒惰;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侍主。在指望中要喜乐;在患难中要忍耐;祷告要恒切。圣徒缺乏,要帮补;客,要一味地款待。逼迫你们的,要给他们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诅。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气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为聪明。不要以恶报恶;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罗 12:9-18)

是否与人有益,不能按我们个人的喜好,而是按圣经的启示。比如,罪人都不喜欢听福音、信耶稣,因为要承认自己有罪,要谦卑接受救主等等。但这却是对他们真正有益的,所以我们不能为讨人的喜欢而闭口不讲。再比如,世人都贪爱世界,我们就不能为迎合他们而传一个使人升官、发财、只得好处的福音。实际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也要考虑许多因素,需要爱心、耐心与智慧,而不能强求,只顾及自己这方面,这同样是违背金律的。
 
彼此相爱的金律

人生的经历告诉我们,要在生活中落实这金律,活出天国子民应有之义,实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我特别提醒以下三点,与弟兄姊妹共勉。

首先是要主动。当我们遇到难处的时候,自然都希望别人伸出援手,帮助我们克服困难,主动支援就更好了;当我们在病患中的时候,都希望别人前来探望,给我们安慰与鼓励;当我们进入新的环境,就像加入新工作单位或是新教会的时候,都希望能有人主动接洽,从而使我们能尽快地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群体等等。这是人之常情,金律要求我们,你就去做这样的人,就在身边,就在当下!简单地说,就是我们要做有心人与热心人。由己而及人,这才是主对天国子民的期待。中国人多崇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这却不是一个基督徒行事为人的准则,因为不合金律的教导。上面所引的经文同样是这么说的,要心里火热。

教会有很多需要,有进入小组、团契的新人需要接待,有病人、老人家等需要探访,有生活困难的弟兄姊妹需要帮助;随着教会主日崇拜形式的调整,需要有更多的弟兄姊妹开放家庭,接待弟兄姊妹;教会还有许多服侍岗位,需要新工人兴起并投入;… 你愿意主动站出来吗?我记得一位牧者曾说过,大意是你所看见的需要(不论是个人、教会、或是社会的),很可能就是神给你的呼召。我们该如何回应呢?是视而不见、得过且过,还是像以赛亚先知一样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赛 6:8)我们若要做基督耶稣的精兵,积极主动地投入服侍,岂不是我们的本份吗?

除了主动爱他人以外,也要“主动地”接受、接纳别人的爱,而不是封闭自己。之所以说主动地接受,是因为人往往都很“要强”,主动付出不难,但被动地接受却不容易。因为接受往往意味着自己处于弱势的地位,需要承认自己的缺乏与有限,需要谦卑,还会欠下人情等等。所以这个“主动接受”的意思就是诚诚实实地承认自己的需要,存着感恩的心接受别人的帮助,就像保罗坦然接受腓利比教会的供应一样——其实质是主透过别人给你的恩典!彼此相爱,本就应当是相互付出,今天你有需要,别人帮助你,明天别人有需要,你再去帮助他。还有一点,就是当你接受别人的爱时,也是给别人服侍的机会,就是服侍主,就像主所说的那样:“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太 25:40)

要主动就不能怕受伤害,就要任劳任怨。你主动与陌生人接洽,可能遭冷遇,甚至被拒绝或质疑;你主动去探访,病人可能不仅不领情,甚至可能有抱怨;你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那人可能非但不感激,还嫌你给的太少等等。但这都不应成为我们冷淡、退却的理由。这其中当然需要智慧,需要检讨自己的方式方法,不能强求,但主动、热情却应当始终如一。我们服侍的乃是主基督,我们的奖赏是在天上,至于地上的遭遇,只要能“对 神对人,常存无亏的良心”(徒 24:16)就是了。谁都难免遭遇挫折,但主的恩典总够用,只要不失信心与盼望,爱就一定不会失败、不会止息。

保罗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榜样。保罗亲手建立了哥林多教会,也在此牧养了很长时间,但哥林多人却一度亏负保罗,令保罗伤心。但保罗却并未记恨他们,因此不再与他们来往。反而是谆谆地教导他们,袒露自己的心迹,甚至为哥林多人的益处不惜改变自己的行程。当哥林多人最终悔改以后,保罗不仅热情接纳他们,而且因此大大欢喜。任劳相对还容易,但任怨就难多了,保罗却既任劳又任怨,值得我们效法。
 
其次是要尊重、接纳他人。神所造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有专属于他的个性、生活习惯、观念等等,再加上成长的环境、人际关系与经历的不同,就决定了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即便存大同,也一定有小异,所以彼此尊重与接纳就是实践金律的一个重要方面。你当然希望别人按着你的本相接纳你,按着你习惯的方式与你交往,你就这样尊重、接纳别人吧!中国人骨子里多少都有点“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念,这是不合圣徒体统的。现实中我们常见有人将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人当作敌人,就是表现之一。神定意把他造成那样,神完全接纳他,我们为什么反而不愿意接纳呢?神的丰盛不是通过我们以为的整齐划一体现出来的,也不是只集中在某几个人身上,反而是通过这丰富多彩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现出来的。天国的子民,自然应当心胸宽广,否则怎么好意思说国度的胸怀呢?如果连地上身边有限的几个人都接纳不了,到了天上又如何与历世历代众圣徒和睦相处呢?

尊重与接纳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按着他的方式、习惯爱他,而不按着你自己以为的。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奶奶以为你冷”,意思就是说老人家常一厢情愿地按着她的想法要你多穿衣服,怕你冻着,其实你真的不冷。奶奶的爱心当然值得肯定,但做法却有待商榷。你最喜欢吃的东西、最喜欢的休闲方式,对另一个可能就是极大的负担,却又碍于情面不好说出口。爱是为别人的益处,所以要多为对方着想。没把握的时候,可以直接询问对方该怎么做,尽量按他喜欢的方式去做。当然,被爱之人也应当主动,在尽可能接受对方安排的前提下,有特殊的要求及时摆在明面,以免把好事办得不美。

尊重与接纳也体现为不把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人,不仅允许别人保留自己的想法、观念,甚至可以欣赏,只要与真理、原则不相冲突。对于在上位的,就像父母、领导等,就更要多加注意。即便有时别人的想法幼稚或有问题,也可以给他一些时间,给成长与进步以机会。神不就是这样对待我们的吗?想想我们服侍中有多幼稚啊!神却一再地宽容我们,而不是一棍子打死,给我们校正与成长的机会,我们待人也当如此。

再举保罗的例子。保罗最后一次上耶路撒冷,会见教会领袖,诉说神的大作为,带来了马其顿与亚该亚众教会的爱心奉献。但耶路撒冷教会的领袖更关心的却是如何避免麻烦,因此建议保罗带几个有愿在身的人去圣殿还愿,企图以此打造保罗“循规蹈矩”的形象。尽管这与保罗一向的行事为人不相符,但保罗依旧尊重、体谅他们,愿意按他们的建议而行。尽管没什么效果,但保罗也从未抱怨。身为蒙主亲招与大大使用的外邦人的使徒,保罗却极为尊重当地教会的领袖,接受他们的建议并付诸行动,值得我们效法。
 
最后是要宽容、饶恕。人都难免做错事、得罪人,这样的时候,我们当然希望别人饶恕自己,给自己改过与成长的机会。既然如此,你就按金律的要求,这样去宽恕那些得罪你的人吧!爱本就是“不计算人的恶”,圣经也一再教导我们要彼此饶恕、彼此接纳:“倘若这人与那人有嫌隙,总要彼此包容,彼此饶恕;主怎样饶恕了你们,你们也要怎样饶恕人。”(西 3:13)

宽容与饶恕当然不是对罪视而不见,一笔勾销,好像根本没发生一样,这是纵容、是溺爱,而不是真爱!在主里真正的饶恕,反而应当是在直面罪恶的前提下,以爱心接纳、挽回得罪自己的人,在主的爱里消化自己所受的伤害,不记恨、不抱怨、不存成见,结果是他与你共同的成长。还要提醒弟兄姊妹一点,有时你以为的伤害其实问题可能出在你自己这里,是你自以为的,就像猜测、感受这一类的,而不是人家真的得罪了你。这样的时候,需要悔改的就该是你自己了。

宽容与饶恕也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一旦与人有了嫌隙,不能不分场合、时间,只顾自己一吐为快。圣经所教导解决问题的程序非常清楚:“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他若听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他若不听,你就另外带一两个人同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句句都可定准。若是不听他们,就告诉教会;若是不听教会,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太 18:15-17)要先消化自己的情绪,尽可能不在情绪中冲动;要以事实为根据,尚未证实的人或事不能作为凭据,猜测就更不行了,否则就是论断了;更不能挑战权柄、到处宣扬或背后议论——这都是与金律不合的,不是天国子民当有的见证。在下位的,对待在上位的,更要尊重,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

宽容与饶恕也要求公私尽可能分明,不要把私人恩怨带入服侍,成为彼此配搭的隐患。大祭司以利与大卫王都在这方面犯过错,我们当引以为戒。既不应假公济私,也不应公报私仇。不要因为关系好就不顾真理与原则,一味盲从;也不要因关系不好就处处为难,彼此拆台。我们既是与主同工的,岂能不同心呢?总要从真理与大局出发,凡事遵行主的旨意,为基督身体(教会)的益处,荣耀主的名。

还是以使徒保罗为例。犹太人屡屡苦害保罗,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但保罗却始终没有记恨他们,反倒是如此表露其赤诚的心迹:“我在基督里说真话,并不谎言,有我良心被圣灵感动,给我作见证:我是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罗 9:1-3)尽管保罗是因犹太人的苦害而被押解到罗马的,路上差点丢了性命,但保罗却表示:“我不得已,只好上告于凯撒,并非有什么事要控告我本国的百姓。”(徒 28:19)保罗靠主得胜,践行金律,同样值得我们效法。
 
既有神的应许,又有金律的具体操作指南,我们这些天国的子民就可以坦然无惧地进窄门,全心全意地追求登山宝训所启示与教导的义了——这就是七章余下的部分所要教导的。
 
最后,我们以主耶稣在最后的晚餐时给门徒们的新命令结束今天的证道——这新命令就是要门徒彼此相爱,活出天国子民的义,从而归荣耀于神:
约翰福音 13:34-35: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
阿们!
 
在主里纪念所有为主的名遭受逼迫的兄弟教会、牧者和弟兄姊妹们,特别是那些被拘禁、被限制自由、被毁谤、被恶待的主内肢体!
求主保守、看顾他自己的守望教会!
阿们!

The post 律法和先知的道理——2024年12月8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appeared first on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By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 5
  • 5
  • 5
  • 5
  • 5

5

1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View all
WSJ What’s News b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 What’s News

4,353 Listeners

不明白播客 by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不明白播客

1,114 Listeners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by Sally Shi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1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