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本期内容提要:
*本集继续讲《八佾篇》的内容。
*上来先通过一个小故事重温了“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深刻含义。然后接着讲下面的内容。
*下一句。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王孙贾问道:“(俗话说)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这话不对。如果得罪了天,你还能去哪里祷告。”
*下图为讲课中涉及到的“天”字的甲骨文写法及说明。
*下图为讲课中涉及到的“祷”字的甲骨文写法及说明。
*下一句。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说:“周朝的礼制借鉴于夏、商二代,非常富有人文精神。我遵从周朝的礼制。”
*下图为讲课中涉及到的“监(鉴)”字的甲骨文写法及说明。
*下图为甲骨文“郁郁乎文哉”
*下一句。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有人说:“谁说孔子懂礼,他到了太庙,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多问)就是礼。”
*下图为水墨画《此山乃望彼山娇》。
以上为与本讲相关的甲骨文书法板书及山水画作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甲骨文书法与国学经典》)3.5
22 ratings
本期内容提要:
*本集继续讲《八佾篇》的内容。
*上来先通过一个小故事重温了“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深刻含义。然后接着讲下面的内容。
*下一句。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王孙贾问道:“(俗话说)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这话不对。如果得罪了天,你还能去哪里祷告。”
*下图为讲课中涉及到的“天”字的甲骨文写法及说明。
*下图为讲课中涉及到的“祷”字的甲骨文写法及说明。
*下一句。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说:“周朝的礼制借鉴于夏、商二代,非常富有人文精神。我遵从周朝的礼制。”
*下图为讲课中涉及到的“监(鉴)”字的甲骨文写法及说明。
*下图为甲骨文“郁郁乎文哉”
*下一句。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有人说:“谁说孔子懂礼,他到了太庙,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多问)就是礼。”
*下图为水墨画《此山乃望彼山娇》。
以上为与本讲相关的甲骨文书法板书及山水画作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甲骨文书法与国学经典》)61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