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贤说论语

论语:学而章(六) — 学为人,重因果


Listen Later

本音频内容转载自 王礼贤 老师的 微信公众号《甲骨文书法与国学经典》,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里面还有其它国学和书法内容。


本期内容提要:

*这篇我们接着讲孔子如何看待人生目标的两句话:"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意思就是:如果你首先能做到前面说的那些个人修养,还有余力的话,再学习知识技能也不迟。(下图为甲骨文书法“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而接下去子夏的说法,又呼应了孔子的先学为人的观点,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意思就是:"以庄重的态度追求贤德之人;事奉父母,能尽力而为;为国做事,能有奉献精神;和朋友交往,言而有信。这样的人即使说他没学习过什么,我也一定要说他是有学问的。"。

*甲骨文的“贤”字形似右手刮眼睛,寓意对贤者应刮目相看。(下图为甲骨文书法“贤贤易色”和“贤”字的写法。)


*下图为本讲中提到的林则徐的对联:“苟为国家生死以,岂因利害避趋之”的甲骨文书法,此联体现了林则徐为国奉献的精神。


*接着子夏的话,孔子又做了补充,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意思就是:"君子在学习时要把内在的修为时刻背负在肩,不然就会轻飘,学习就不扎实。如果把忠信作为自己的主要修养的话,就不会有不如自己的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害怕改正。"。

*我们来看看"重"字的甲骨文写法(如下图),形似人脚下放着包裹。而人生中需要时刻背在身上的包裹应该为内在的修养。据此我们可以理解何为"不重则不威"。


*接下去,曾子说了两句话,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这两句话富含哲理,告诉我们为人做事要重因果,同时也呼应了孔子的 "过则勿惮改" 之说。(下图为甲骨文书法“过则勿惮改”)


*下图为甲骨文书法"慎终追远"  以及“终”字的甲骨文写法。“终”字为两股丝打了一个结的形状,意为有丝才得结。



以上为与本讲相关的王礼贤甲骨文形韵书法及山水画作品。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礼贤说论语By 王礼贤的国学课堂

  • 3.5
  • 3.5
  • 3.5
  • 3.5
  • 3.5

3.5

2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礼贤说论语

View all
野史下酒|有趣的历史故事 by 恶霸波

野史下酒|有趣的历史故事

61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