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嗨!歡迎來到「蘿倫說 Lauren Says」,在這裡我會分享閱讀的心得,除了想把畢生買過但直到現在都沒看的書看完之外,也希望可以藉著頻道分享跟人交流,我會把每一集看完的書捐出去,若有想推薦的也歡迎跟我說喔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 more
FAQs about 蘿倫說 Lauren Says:How many episodes does 蘿倫說 Lauren Says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5 episodes available.
June 14, 2021EP24:成功不是祈禱來,而是實踐出來的。- 金榮柱『十年淬鍊劉在錫』EP24:成功不是祈禱來,而是實踐出來的。- 金榮柱『十年淬鍊劉在錫』 1. 無人出席的簽名會 2. 在沮喪面前選擇放棄 3. 神賜予的轉捩點 4. 在他身上的所有成功,都來自於努力不懈 5. 成為每個人的重要依靠 6. 自己不是最重要的 7. 還想聽我說什麼?到Lauren says IG 私訊讓我知道喔! 👇哎居傳送門👇 https://instagram.com/lauransays?igshid=13uw6ulww7qyb Love You all, Lauren ----- 關於 『十年淬鍊劉在錫』 關於韓國國民MC劉在錫的成名之路,作者是一位在韓國傳播圈很知名的腳本作家金榮柱。書皮上大大寫著「十年淬鍊劉在錫」這幾個字為題,下面則有兩行字寫著:從沈寂無聞到風靡亞洲,解析韓綜第一人的成功態度與藝能法則 如果我問你:成功對你來說重不重要?我想大多數的人應該都會回答:當然 但是在看完這本書之後,我發現成功不是一個成就,它只是一個形容詞,在你經過很多事件,很多跌倒,很多累積之後所獲得的其中一個形容詞,但很多人都誤以為它是一種完美的結果。 為什麼我這麼說呢?因為在側寫劉在錫的這本書當中,充滿著太多失敗,他曾經這樣也失敗,那樣也失敗,不管怎樣都失敗,幸運之神彷彿遺忘了他這個人,綜藝的舞台上總是留有他遺憾的痕跡。他唯一做到的就是不斷重複,不斷上戰場,不斷面對,不斷接受外在的,內在的,各種負面情緒,他的面對不是因為他有多樂觀,而是因為他真的很喜歡自己在做的事,他的內在有一個聲音,叫他不能停下來。 劉在錫在面對這些無止盡的打擊時,他當然也想過沈浸在悲傷中,默默無名地努力了好幾年後,他毅然決然跑去當兵,在當兵時遇到一位對他有莫大影響的同期,當時名氣已經非常大的影星李政宰。雖然名氣等級大相逕庭,但同在演藝圈也較快熟絡起來,李政宰告訴劉在錫的最大秘訣就是:想要成功先要自信。這個提醒帶給劉在錫莫大的啟示,在快要退伍的前夕,他告訴自己必須孤注一躑,挽回大眾的眼光,也不能辜負一路苦撐到現在的自己,終於在退伍之後,他憑藉著出色的喜劇演出,在韓國綜藝圈走上了花路。 開始大放異彩之後,他陸陸續續創造了多個綜藝圈的節目奇蹟,比如Xman,無限挑戰,家族的誕生,Happy together,running man等等,當中讓我最訝異的就是,這些在現在都值得一看再看的優質娛樂節目,竟然有好一部分一開始都是收視毒藥。劉在錫並不是個體會到一次成功,就拼命複製一百次的人,他不斷嘗試各種點子,各種形式,而這些節目都是他落實的成果。一開始不好笑,不受歡迎就放棄了嗎?不,這不是他的作風,不斷修正不斷嘗試,直到抓住觀眾的眼球為止,這份堅毅是他從自己身上落實了之後,也不斷在業界落實的態度,正是因為堅持,所以創造奇蹟。沒有人是傻子,每個人失敗之後都會修正,每次修正都是一次嘗試的機會,每次每次累加起來,結果一定是比上次更好更好的。 我曾經看過一個Youtuber有一集專門講劉在錫,他是韓國唯一一位在三大電視台中都活躍了20 年以上的藝人,也分別主持超過10年以上的熱門節目,在各大新人獎的主持典禮一定是他主掌麥克風,因為他總是新人票選中,人氣最高且最尊敬的前輩,至於為什麼能讓新人都那麼喜愛,在書中也有說明。 新人在推出專輯或戲劇作品後,進入宣傳期總少不了上熱門的綜藝節目,但許多節目都很看臨場反應,這也是讓許多新人,甚至非新人在上節目前都會很擔心的,但劉在錫卻成為了大家的強心針,不管在過程中發生什麼樣的事件,他都有辦法既讓人曝光,又能溫暖地化解各種可能造成尷尬的狀況,快速的反應讓他成為大家信賴的肩膀,同時也是收視的保證。 書中作者總結了七大劉在錫的成功法則,我覺得真的跟仿間聽到的成功法則超級不同,而且非常有在錫風格,這七大法則分別是:全力以赴,勤做功課,貶低自己,照顧他人,凸顯別人,犧牲自己,成為玩家。你可以發現在這些成功法則中,自己不是永遠最重要的,成就他人反而更能達到完美的結果。這也是我想在這集跟大家一起做的反思,將這些回顧到自己的生活,有多少時候我們在拼命的凸顯自己,爭贏奪勝,但結果真的是最棒的嗎?也許並不然。 每個人都有自己追逐的目標,也許用劉在錫的成功法則試試看,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但無論如何,在走上自己想要的道路之前,堅持就是勝利,跟大家共勉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3minPlay
March 29, 2021EP23:與其追求快樂,不如追求平靜。- Lelord, Francois法蘭西斯.洛萊德 Hector and the Search for Happiness『尋找快樂的15種方法』EP23:與其追求快樂,不如追求平靜。- Lelord, Francois法蘭西斯.洛萊德 Hector and the Search for Happiness『尋找快樂的15種方法』 1. Hector感到不快樂 2. 你也曾經許願要快樂嗎 3. 我不想要快樂,我想要平靜 4. Hector找到的15個快樂的定義 5. 不要把快樂設為生活目標 6. 熱愛生活,就會快樂 7. 還想聽我說什麼?到Lauren says IG 私訊讓我知道喔! 👇哎居傳送門👇 https://instagram.com/lauransays?igshid=13uw6ulww7qyb Love You all, Lauren ----- 關於Hector and the Search for Happiness『尋找快樂的15種方法』 本書的男主角Hector是一位心理醫師,但是他只是喜歡傾聽,他也有這方面的天賦,很知道如何應付當局者迷的病人,他也善用安慰劑效應這招,比如開些維生素但給予病人信心,讓他們的心理症狀不藥而癒,直到有一天他發現自己不覺得快樂,他不知道生活的意義是什麼,他覺得身為一個心理醫師,他有責任去尋找快樂的真諦,他感覺到自己的生活需要整理,於是他決定來一趟遠行。 另一方面他有一個交往多年卻遲遲未結婚的女友,女友並不知道Hector 的情況,只以為Hector此行是要出發去找大學時代的舊情人,但礙於不想戳破讓目前關係失衡,表面上還是表示很支持Hector的旅行。Hector首先去了中國遇見富商,然後去西藏遇見非常有智慧的喇嘛,然後去非洲找自己的大學同學,最後回到洛杉磯找舊時情人,在旅途中發生了一連串的事,而這些事讓Hector收穫了快樂的真諦。 1. 不要去比較,會感到比較快樂 2. 當你只想要滿足最低需求時,就會快樂 3. 很多人會把快樂留到以後 4. 很多人認為快樂就是變得有錢有勢 5. 快樂就是不要知道全部事實 6. 避免不快樂,並不是一條讓人通往快樂的路。 7. 想想身邊的人,他是帶給你快樂或是悲傷 8. 當你去落實心中想做的事時,你會感到快樂 9. 快樂就是人們喜歡真實的你 10. 紅薯燉湯 11. 恐懼阻礙快樂 12. 快樂是感到還活著 13. 快樂是學會慶祝 14. 傾聽就是愛的表現 15. 過去的事物並不會一直存在 結論是唯有你熱愛生活,才不會後悔走過這些路,不管過程當中發生什麼樣的事,日後回想起來,也都會是好大過於壞的,不是過去也不是未來,就是活在當下。希望今天的故事有鼓勵到你,帶給你一些動力和勇氣,那就太棒了!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2minPlay
March 06, 2021EP22:真誠地思考,你的思想就能餵養世界的飢荒。-Rhonda Byrne 朗達.拜恩『The Sectet 秘密』EP22:真誠地思考,你的思想就能餵養世界的飢荒。-Rhonda Byrne 朗達.拜恩『The Secret 秘密』 1. 神秘的翡翠石板 2. 吸引力法則 3. 不要控制想法,而是憑感覺 4. 情緒是萬病之源 5. 現在的一切都是過去思想的結果 6. 練習正向智商與內在動機 7. 還想聽我說什麼?到Lauren says IG 私訊讓我知道喔! 👇哎居傳送門👇 https://instagram.com/lauransays?igshid=13uw6ulww7qyb Love You all, Lauren ----- 關於『The Secret 秘密』 秘密這本書開篇就解釋了到底這個秘密是什麼?就是『思想是具有磁性的,它具備某種能量頻率,當你思考時,那些思想就會發送到宇宙中,它們會像磁鐵般吸引所有相同頻率的同類事物,所有發出的思想都會回到源頭,而那個源頭就是你。 我用自己的觀點來說,我覺得這個應該是啟發內在動機,我想要獲得財富自由,於是我就會特別關注這方面的訊息,也會對自己的工作或開銷等進行優化的動作,我會更積極抓住能夠讓財富增加的機會,也會願意接受工作上的挑戰,進而讓自己的收入增加,當你有了正向的內在動機時,一切都會好起來,你會好像突然看見很多機會,然後逐一去嘗試與實踐。 書中有一句話我非常喜歡,是佛陀說的:我們現在的一切,都是過去思想的結果。我最近在看矽谷狂人馬斯克的傳記,書裡面提到,馬斯克從高中甚至更小的時候,就已經非常熱衷於研究太陽能和太空的事物,他甚至在科展的時候還抨擊其它用這些煤啊石油啊消耗能源的同學,他認為只有綠能才能永續,直至今日他便以這個概念翻轉了世界。 最後用美國作家查爾斯哈尼爾的一句話來總結:記住,這說法是最棒,但也是最難領會的,要記得,不論問題是什麼,發生在何處,是誰受到影響,唯一該改造的就是你自己,唯一該做的事是去確信你渴望實現的目標。 如果你什麼都不做,只是空想的話,那當然什麼也不會發生,啟動正向的內在動機,讓自己的生活感覺更好,這個是自己對自己的責任喔!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5minPlay
February 25, 2021EP21:人生就要像佛陀一樣淡定,像惡棍一樣狠。- 維申‧ 拉克亞尼( vishen lakhiani )『佛陀與惡棍』EP21:人生要像佛陀一樣淡定,像惡棍一樣狠。- 維申‧ 拉克亞尼( vishen lakhiani )『佛陀與惡棍』 1. 在職場上,你是佛系同事還是惡棍同事 2. 陷入思維陷阱 3. 個人價值觀VS組織價值觀 4. 工作就是自我實現及成長的教室 5. 保留50%的失敗率 6. 還想聽我說什麼?到Lauren says IG 私訊讓我知道喔! 👇哎居傳送門👇 https://instagram.com/lauransays?igshid=13uw6ulww7qyb Love You all, Lauren ----- 關於『佛陀與惡棍』 在本書中有一個概念是我覺得非常正確,也是我近幾年很有感的,就是「工作不只是一個賺錢的工具,它是追求自我成長和實現的一個重要的過程。」因此,你可以想想自己對工作的定義是否該有所改變。 你看到這裡必須先相信兩件事,第一,工作可以感覺不像工作,而是在做熱愛的事情,第二,你不必比任何人更辛苦工作,投入更多時間,才具備成功的資格。本書提倡你需要融合佛陀與惡棍兩種特質,如此才能將工作變為熱愛的事,或是說,你會去找到一份能驅動內在熱情的工作。 因為,工作即人生。它佔有生活一大部分的時間,你透過對工作的付出,你尋找適合自己的職能,你遇見各種挑戰和淬煉,不斷在工作上創造,而這些也都是推動世界改變及時代變化的燃料。 當有朋友向我提到,對工作感到迷惘的話題時,我就會定義:其實你也不確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吧?你到底喜歡什麼?在什麼領域或事件上付出會讓達到很好的自我實現及滿足感,這些都是需要藉由工作內容進而去內在探索的。當你能夠掌握,也在自己喜歡的軌道上之後,就規劃願景吧!各式各樣的,去想像三年五年之後的自己,大膽地去發想及創造,共勉之。 ------ [ 蘿倫說收聽平台 ] Firstory:https://lihi1.cc/TVsSh Google:https://lihi1.cc/zDVJV Spotify:https://lihi1.cc/6E9Ej Pocketcast:https://lihi1.cc/oPEaL 創作支持:https://lihi1.cc/Zm6K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7minPlay
February 19, 2021EP20:每個點子的意義,都是在於締造更多更棒的連結。- Austin Kleon 奧斯汀.克隆『Show Your Work 點子就要秀出來』EP20:每個點子的意義,都是在於締造更多更棒的連結。- Austin Kleon 奧斯汀.克隆『Show Your Work 點子就要秀出來』 1. 創作的重點已經不再是結果,過程也可以是作品 2. Youtube原來是這樣誕生的 3. 不管你創作什麼,分享才是重點 4. 我的美術創作三部曲 5. 不願意分享,再精彩也是枉然 6. 還想聽我說什麼?到Lauren says IG 私訊讓我知道喔! 👇哎居傳送門👇 https://instagram.com/lauransays?igshid=13uw6ulww7qyb Love You all, Lauren ----- 關於『Show Your Work 點子就要秀出來』 作者在開篇就提到,他觀察到幾乎所有他崇拜的創意人,會試著想偷學的對象,無論職業為何,都會把分享當成例行公事,他們會對自己的工作開誠佈公,並且持續在網路上分享工作內容的點點滴滴,包括創造出點子及感想,透過大方分享點子與知識,他們往往能贏得有一天會派上用場的觀眾,或許會變成夥伴,也或許會提供回饋及贊助。 在書中作者不斷地強調,創意要被人看見,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契機是“讓人一窺創作的幕後”。傳統上,畫家受到的訓練是要把創作過程視為自己獨享的秘密,藝術家理應要等到生出個人的偉大作品之後,才試圖與觀眾連結。過去的觀念認為,吸引觀眾的只有成品與結果,但現代可不是這樣,揭露越揭地氣的創作過程,才能拉近與觀眾的距離,作者引用詩人愛倫坡的一句話:多數的作家,尤其詩人,都情願別人以為他們創作是憑藉著極致的癲狂,一種狂亂的直覺,如果要讓大家窺探創作的幕後,他們可能會嚇出一身冷汗。 在這集中我也分享了我人生中非常精彩的創作三部曲故事,趕快點進來聽聽看吧!XD ------ [ 蘿倫說收聽平台 ] Firstory:https://lihi1.cc/TVsSh Google:https://lihi1.cc/zDVJV Spotify:https://lihi1.cc/6E9Ej Pocketcast:https://lihi1.cc/oPEaL 創作支持:https://lihi1.cc/Zm6KK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6minPlay
February 15, 2021EP19:競爭已經不再是唯一的世界運行法則,開創才是。- Peter Thiel 彼得提爾『從0到1 』EP19:競爭已經不再是唯一的世界運行法則,開創才是。- Peter Thiel 彼得提爾『從0到1 』 1. 什麼是Start-up新創公司 2. 從0到1 與 從1到n 3. 關於競爭迷思 4. 想成功,先從收拾殘局開始 5. 我曾參與的新創興衰 6. 為何矽谷寵兒Homejoy會失敗 7. 還想聽我說什麼?到Lauren says IG 私訊讓我知道喔! 👇哎居傳送門👇 https://instagram.com/lauransays?igshid=13uw6ulww7qyb Love You all, Lauren ----- 關於 『從0到1 』 新創事業,也等於一種未來的機會或是趨勢,因為它代表著優化現在已經存在的模式,或是創造出還沒有人開發的,更便捷的全新生活模式。這種進步有兩種形式,第一種是水平或延伸式的進步,這種進步是複製已經成功的方法,也就是從1到n,第二種是垂直式或密集式的進步,這種進步是指開發新的事物,也就是從0到1。舉個例子,如果你利用一台打字機,去生產出一百台打字機,這就是水平式的進步,但若你從一台打字機生產出一台文書處理機,那就是垂直式的進步。 從1到n的水平式進步顯然是比較容易的,全球化便是一種常見的水平式進步,開分店也算是,複製已知的成功盈利模式,這是簡單的,本書的重點在於談論如何從0中去挖掘出那個1? 當我今天要創業的時候,我是否一定要找到新的服務或項目,發展新創事業才會成功呢?其實並不然,當然第一個進入市場的廠商可以搶得比較大的市佔率,但率先採取行動是一種策略,不是目標,真正重要的是你能夠在未來產生現金流,如果有其他人後來居上比你先創造了現金流,那麼就算你是第一個做的人也不會有好處。 這個就是後發優勢了,意思就是,在特定市場中做出最後一個重大發展,並享受數年貨甚至數十年的獨占利潤,實行的方式是主導小型利基市場,從那裡開始壯大規模,在這裡作者引用了西洋棋棋王何塞的話,我很喜歡,他說:要成功,首要工作就是必須先研究殘局。我覺得這裡也就完全呼應,不管你的夢想是什麼,開創新的契機永遠比競爭更有用。 ------ [ 蘿倫說收聽平台 ] Firstory:https://lihi1.cc/TVsSh Google:https://lihi1.cc/zDVJV Spotify:https://lihi1.cc/6E9Ej Pocketcast:https://lihi1.cc/oPEaL 創作支持:https://lihi1.cc/Zm6KK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31minPlay
February 13, 2021EP18:直面並且去解決內心的不安與恐懼,不要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還緊抓著後悔。-松浦彌太郎『不能不去愛的兩件事』EP18:直面並且去解決內心的不安與恐懼,不要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還緊抓著後悔。-松浦彌太郎『不能不去愛的兩件事』 1. 恐懼不安和寂寞孤單 2. 你也和我一樣害怕死亡嗎 3. 找出不安的癥結 4. 過來人的勸告:不要催眠自己 5. 一個人的旅行,我遇見琴和美人魚 6. 實現夢想的最快捷徑 7. 還想聽我說什麼?到Lauren says IG 私訊讓我知道喔! 👇哎居傳送門👇 https://instagram.com/lauransays?igshid=13uw6ulww7qyb Love You all, Lauren ----- 關於 不能不去愛的兩件事 『為了活得更像你自己,要不要試著正面迎戰呢?』 在序中,開篇松浦彌太郎就寫道:有一天我突然想到一件事,在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究竟是什麼東西在推動我們?我們是被什麼樣的力量所策動呢?說不定那是一種人類全體共通的情感,人類雖然貌似強悍,但事實上每個人都是脆弱的生物。我們經常在畏懼「恐懼」和「寂寞」,但是會感到恐懼的並不是只有你一個人,這是生而為人的宿命,或者可以說,這是人活著的證據。 松浦彌太郎把這本書定為一個練習書,他在每一個章節都列出了許多主題,像是給對將來感到不安的你,給沒有自信的你,給需要別人肯定的你,給害怕失敗的你,給膽小的你,給害怕疾病的你,給不想被討厭的你,給害怕貧窮的你,給討厭自己的你,給對一切都感到不安的你等等,每一個篇章都有一個引導讀者練習的環節,讓讀者可以更加明白自己為何害怕,以及想出面對的方案。 我想應該有不少人會覺得,買了這本書就能得到自信的方式了,就能不害怕失敗了,就能不被討厭了,但我還是想提醒一句,真正的改變還是來自於行動,心理勵志的書籍就像是人生的前輩給予的溫暖提點,不像自己家人說的話那麼鋒利尖銳,也給了空間讓人慢慢練習改變,但若不實施在現實生活中,是仍然不會看到變化的。 在聽完這一集後,新的一年好好整理自己, 去解決不必要的焦慮和不安,然後好好創造出自己想要的生活吧! 共勉之 :) ------ [ 蘿倫說收聽平台 ] Firstory:https://lihi1.cc/TVsSh Google:https://lihi1.cc/zDVJV Spotify:https://lihi1.cc/6E9Ej Pocketcast:https://lihi1.cc/oPEaL 創作支持:https://lihi1.cc/Zm6KK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8minPlay
February 12, 2021EP17:只要你買的起拿鐵,你就買的起房子。- 大衛.巴哈『拿鐵因子』EP17:只要你買的起拿鐵,你就買的起房子。- 大衛.巴哈『拿鐵因子』 1. 知易行難的理財之路 2. 如果你不知道要去哪裡,只怕到了哪都不會快樂 3. 什麼是拿鐵因子 4. 從慾望中節約出投資的費用 5. 善用複利模式 6. 別為了賺錢失去了更重要的時間 7. 還想聽我說什麼?到Lauren says IG 私訊讓我知道喔! 👇哎居傳送門👇 https://instagram.com/lauransays?igshid=13uw6ulww7qyb Love You all, Lauren ----- 關於拿鐵因子 女主角柔是一位旅遊雜誌的編輯,有學貸有卡債,每個月的薪水通常是支付完帳單與卡費就所剩無幾,有一天她向往常一樣去公司附近的海倫娜咖啡廳買咖啡,無意間看到一幅畫,她不由自主地被那幅畫中的景象所吸引,畫中有碧海藍天,有金黃色的夕陽燦燦,她盯了許久,看見一個標題寫著:如果你不知道要去哪裡,只怕到了哪都不會快樂。她被這句話震懾住了,去公司的途中她就一直想一直想。其實她現在有一個新的工作邀約,薪水比現在更優渥,但是該職位承擔的責任以及風險當然也更大,她完全可以預想的到接下新工作之後,她的私人時間很可能是所剩無幾。 她很喜歡她的工作,也很喜歡一起工作的夥伴,她的主管對她來說更是良師益友,她唯一的煩惱就是錢。就在她心神不寧的時候,她的主管芭芭娜建議她與咖啡聽的一位神祕老人聊聊,也許老人能夠幫她解惑。後來柔伊就半信半疑的去找老人聊天,神秘老人名叫亨利,他知道柔伊對咖啡廳裡的一幅畫很有興趣,但因價格而卻步,他便告訴柔伊,妳既然買的起手中的拿鐵,那麼妳就也能買得起那幅畫。 亨利向柔伊提出了「拿鐵因子」理論。拿鐵因子就是如果你每天一定要喝一杯拿鐵,你從每天買星巴克換成每天買City Cafe就省下一筆錢,你若再從每天買City Cafe換成每天從家裡泡好咖啡帶去上班,你又能省下一筆錢,就是這個道理。拿鐵因子理論並非要你放棄這些享受,而是讓你更精準地去衡量這些享受的程度,只買需要的量,每天從節制一點點慾望當中節省下一筆開銷,便能累積出驚人的財富。 書中強調如何利用這一點一滴的金錢,去滾出極大的財富,就是要靠複利法則。假設我們每天花一百元買杯咖啡,一個月就是三千元,持續四十年用每個月三千元去投資一個10%的投資商品,四十年後可回收一千六百多萬,那如果你將每個月存的三千元提升到一萬元,四十年後將收穫五千多萬,這就是複利的神奇之處。 書中的最後也藉由主角經歷家庭變故來警醒讀者,「千萬不要為了賺更多的錢,而失去的更重要的陪伴時間」,利用拿鐵因子以及複利模式便可以輕鬆邁上財富自由之路,至於人生的規劃,還是要留給更重要的事物的,比如完成夢想中的遠遊,比如與家人一起創造生命中大大小小,無可取代的回憶。 ------ [ 蘿倫說收聽平台 ] Firstory:https://lihi1.cc/TVsSh Google:https://lihi1.cc/zDVJV Spotify:https://lihi1.cc/6E9Ej Pocketcast:https://lihi1.cc/oPEaL 創作支持:https://lihi1.cc/Zm6KK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8minPlay
February 10, 2021EP16:幽默能夠讓人擺脫思考盲點,能從窒息的低潮中呼吸到新鮮空氣。-王樵一『把衰事變好事的神奇幽默術』EP16:幽默能夠讓人擺脫思考盲點,能從窒息的低潮中呼吸到新鮮空氣。-王樵一『把衰事變好事的神奇幽默術』 1. 幽默是生活的一種緩衝機制 2. 若你點的啤酒裡有蒼蠅,你會怎麼辦 3. 泰戈爾與小狗 4. 霍夫曼與暴發戶 5. 是幽默還是嘲諷 6. 能自損才是真幽默 7. 還想聽我說什麼?到Lauren says IG 私訊讓我知道喔! 👇哎居傳送門👇 https://instagram.com/lauransays?igshid=13uw6ulww7qyb Love You all, Lauren ----- 關於 『把衰事變好事的神奇幽默術』 在前一本書-大腦的開竅手冊中有提到,“幽默”本身是一種複雜的情感機制,他必須要帶有驚訝的成分,比如原本感覺到危機的事件,後來發現並沒有,於是會讓人感到幽默,就有點像是捏把冷汗的感覺。幽默本身的度量衡很難拿捏,我自己認為有正向的幽默,也有負面的幽默,我很喜歡作者開篇引用的依據一句話:幽默與嚴肅互為驗石,因為不願意接受善意的玩笑,其中必有疑處,而經不住審度的玩笑也一定不是智慧。 我覺得幽默的本質應該是以自損來緩和帶有尖銳的事件,而非損人。比如說,如果我是光頭,並且有人揪著這點攻擊我的話,我就會說,我要去世界上沒有燈的地方照亮大家之類的,在沒有任何觀眾受到攻擊的狀況下,大家才會覺得幽默有趣,否則若除了自己之外,有任何一個人是被攻擊的標的,我想怎麼樣都也算不上是幽默,亦或說怎麼樣都脫離不了嘲諷吧! 你自認是一個有幽默感的人嗎?或是你是一個能使用幽默來化解僵局的人嗎? 聽完這一局,也許你會對幽默有全新的認識! ------ [ 蘿倫說收聽平台 ] Firstory:https://lihi1.cc/TVsSh Google:https://lihi1.cc/zDVJV Spotify:https://lihi1.cc/6E9Ej Pocketcast:https://lihi1.cc/oPEaL 創作支持:https://lihi1.cc/Zm6KK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8minPlay
February 08, 2021EP15:一樣米養百樣人,一條蟲養百條魚,不只你有個性,烏賊也有。- 珊卓.阿瑪特&王聲宏『大腦開竅手冊』EP15:一樣米養百樣人,一條蟲養百條魚,不只你有個性,烏賊也有。- 珊卓.阿瑪特&王聲鴻『大腦開竅手冊』 1. 關於那些神經脫線的電影,哪些是真的 2. 想忘記一件事,就必須先回憶它 3. 記憶情緒的杏仁體 4. 恐懼制約與削弱練習 5. 幽默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情緒 6. 不只你有個性,烏賊也有 7. 快去看韓國微電影啪嗒啪嗒 8. 還想聽我說什麼?到Lauren says IG 私訊讓我知道喔! 👇哎居傳送門👇 https://instagram.com/lauransays?igshid=13uw6ulww7qyb Love You all, Lauren ----- 關於 大腦開竅手冊 這是一本雙作者共同撰寫的書,珊卓.阿瑪特Sandra Aamodt以及王聲宏皆是研究神經科學的專家,本書提到非常多關於人類行為為何會如此反應的理論根據以及實驗。闡述著大腦裡面錯綜復雜的反應,以及目前人類所知的研究等等,讓讀者明白自己的大腦裡到底在發生著什麼反應,以至於自己會有這樣的感覺及行為等等。 比如說,書中提到由腦部受傷所引起的失憶,最有可能是因為液體堆積,壓迫腦部而成,神經外科的手術頂多可以去除壓迫腦袋的腫瘤,或是清除堆積在腦部的液體,但要完全恢復造成的腦損傷,幾乎是不太可能的。 舉下列幾個電影為例,劇中對關於腦部損傷敘述完全正確的電影有:記憶拼圖,我知道你是誰,海底總動員,美麗境界,睡人 完全不可能的有:我的失憶女友,MIB星際戰警,魔鬼總動員,奪命總動員,貓變老鼠(湯姆與傑利系列)等等 想了解更多關於大腦的知識,就趕快點進去聽聽看吧! ----- [ 蘿倫說收聽平台 ] Firstory:https://lihi1.cc/TVsSh Google:https://lihi1.cc/zDVJV Spotify:https://lihi1.cc/6E9Ej Pocketcast:https://lihi1.cc/oPEaL 創作支持:https://lihi1.cc/Zm6KK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30minPlay
FAQs about 蘿倫說 Lauren Says:How many episodes does 蘿倫說 Lauren Says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5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