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龍的設計生活發現

美好生活提案所|035|閱讀|想用喜歡改變世界?聊聊日本創意人的《創意入門》。


Listen Later

今天要來說書,分享本日本創意總監原野守弘所出版的《創意入門:用喜歡改變世界》(ビジネスパーソンのためのクリエイティブ入門)。

作者原野守弘曾創作出許多榮獲國際廣告大獎的代表作,像是〈NTT Docomo:森之木琴〉、〈OK Go:I Won’t Let You Down〉與〈讓人情巧克力從日本消失吧。GODIVA〉等知名廣告作品。不過在他成為「創意人」的34歲以前,是從事廣告代理業務的「商務人士」。也許因為曾經有過「商務人士」與現今的「創意人」兩種身份,讓他分享創意時,有著更易於讓人理解的切入角度。
 
這本共有四章,每章節都有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可以先別往下看,直接聆聽本集的節目吧!
 
在第一章「訴諸情感」部分,作者先提到,「『廣告』與『促銷』看起來很像,本質上完全不同。廣告的目的是『讓人喜歡品牌』,不是販售;促銷則是『大量販售商品』,目的完全不同。且認為現在的日本,99%都是促銷,幾乎沒有真正的廣告。」 
「喜歡」能驅動行為,他提到「人類只受情感驅動」,並舉了Simon Sinek在TED演說裡,傳遞訊息方式的「黃金圈」三層同心圓來說明。三層同心圓從內到外是Why-How-What,而一般企業做廣告時,多只傳遞「What→How」,我們做了什麼產品,以及如何實現?
讓人能理解、主掌理性思考與語言的是「大腦新皮質的我」;但影響人們行動的,卻是本人意識無法用言語解釋的「大腦邊緣系統」,這也說明了人們即便擁有許多數據進行理性判斷,最後卻常因情感而做了一些自己都無法解釋的決定。
 
第二章提到「名為『喜歡』的機制」。
許多廣告的評審大獎,即便是理性的業界評審,最終的評比往往是收斂到喜歡與不喜歡的選擇。因為「喜歡」能讓人產生「共鳴」,並建立連帶關係的情感。以娛樂事業與廣告表現來說,總是因為喜歡而產生共鳴,進而獲得成功。也因此偉大的品牌不說自己是誰,只談自己熱愛什麼。
不過,什麼樣的「個人喜好」能受到歡迎?這取決於發想出來的「個人喜好」在市場上的普遍性。舉例來說,有些客戶高層會說:「廣告是給一般人看的,讓我這種一般人來評論,當然沒什麼問題。」這句話並不正確,因為專業創意人提出的喜好,可以驅動上百萬人甚至更多,但外行人的個人喜好,只侷限在自己。這樣的差別在於平時創意人透過大量鑑賞好作品時的自我訓練,淬煉出有共鳴的「喜好」。
 
第三章的「創意必勝法」,介紹如何創造?
第一就是喜歡某件事,可說是充實自己的喜好;第二是偷取讓你喜歡的元素,也就是萃取出喜歡的元素;第三是回報個人喜好,將這些喜好淬煉內化後,投射且創作出新的作品。整個過程也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因為看得多看得遠,在重新詮釋時俾使有機會做得更好。此外,還有鼓勵大家發掘藏於「未來的喜歡」,去關注脫離平均少數人的動向,發現尚未有人發現的「潛在市場」,例如發明GoPro的創辦者,其實不是相機背景,而是因為喜歡衝浪才驅使其發明。
 
第四章就到了用「喜歡」的力量轉動世界。
引述了英國上奇廣告前執行長凱文,曾用一個圖表說明何謂優秀品牌?他將世界所有的企業品牌放入一個縱軸為「尊敬」、橫軸叫「愛」的象限圖,而只有令消費者既尊敬又喜愛的品牌,才是最理想的品牌。而打造品牌,就是讓品牌被愛,至於廣告,則是「喜告」,廣告要談論自己喜歡的事物,這樣才能直接觸發人腦中的「喜歡機制」,是驅動人們行為的技術,不談為什麼的喜歡,會逐漸改變世界。這正是他的觀點。

吳東龍的設計東京 FACEBOOK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p5ose0cyx7r0831li99sjly/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東龍的設計生活發現By 吳東龍 Tomic Wu


More shows like 東龍的設計生活發現

View all
大人的Small Talk by 大人學

大人的Small Talk

242 Listeners

CITY BOY 的使用說明書 by dato

CITY BOY 的使用說明書

9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