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認識數位時代媒體素養不二法門!!在媒體已然成為現代青少年和兒童的重要知識管道的現況下,身為媒體更應該發揮媒體責任,教育社會大眾理性辨識媒體。媒體不只是物件,而是如影隨形的環境,印記著我們的日常生活,並成為當代公民最重要的「課程」,為了要能悠遊於媒體,掌握思辨內容與產製訊息,媒體素養成為二十一世紀公民的必備認知工具。數位浪潮來得又急又快,快到即使身處其中,也難以察覺變化,甚至對於數位媒體... more
October 28, 2024用電影和孩子一起學會愛的能力兩度跟小黃老師一起參加德國慕尼黑影展,對影像教學充滿熱愛的陳建榮老師,三年前出版【用電影和孩子談生命中重要的事】,這回新著作【用電影和孩子一起學會愛的能力】呼應迫切的「情感教育」。 但「情感教育」可不只是教孩子談情說愛,核心在於親情、友情、愛情裡三種層次的愛——如何愛別人、如何被愛、如何愛自己。 其實連大人都會遇到網路交友、身體自主權、恐怖情人等問題,與其苦口婆心對孩子講大道理,倒不如透過電影進行反思與學習。 相當用心的建榮老師挑選了哪些影像作品呢?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45minPlay
October 21, 2024不要再說斷捨離了!!!為什麼每次換季時,有些衣服明明沒穿過,卻總是留在衣櫃裡呢? 即使手邊沒有光碟播放器,家裡仍有滿櫃的偶像CD甚至卡帶? 小黃老師作為斷捨離的信仰者(我也是,借閱書籍清一色與這類相關),致力於精簡生活雜物,經常環視家中各角落,將閒置物品分享在社團供人免費拿取。 可如今卻有人喊著「不要再說斷捨離了!」,難道喜愛斷捨離不好嗎? 他是世新大學傳管系的許人杰老師,斜槓作家、攝影,也是位城市漫遊者。 人杰老師經歷親友離世後,整理各種「出土」遺物,開始反思自已為什麼珍惜某物,在乎的元素是什麼,發現透過物品反而更了解自己。 大學的公車月票(我還有高中搭校車的每個月月票XD)、長期佔據床鋪底下的手工結婚用棉被、鳳飛飛專輯卡帶,一起打開回憶的餅乾鐵盒,有哪些故事呢?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41minPlay
October 14, 2024攝影專業如何作為志願服務呢?高中生架設「行動攝影棚」,到地方社區拍全家福幾年前疫情期間,曾遠距上過節目的來賓,這次終於實際碰面啦! 來自新莊高中的學務主任藍唯甄,在學校推動「媒體服務隊」已12年,學生作品多元、有溫度,甚至得到教育局跟新北創新教育加速器旗艦級獎助,也成立「青浪潮TEENSwave影像教育中心」。 這個校級單位除了記錄校園活動之外,也帶著學生走進偏鄉,將攝影棚搬到當地,以媒體專業進行服務,架設「行動攝影棚」替民眾拍攝全家福。 拍合照按快門當然不難,但是過程中如何跟被攝者互動、引導,才是行動攝影的關鍵。 (聽完好心動,超想讓小孩讀新莊高中,但小孩現在才一歲嗚嗚嗚)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45minPlay
October 07, 2024「常不輕」告訴你,宗教也可以很生活!等等,「常不輕」是誰呀?沈甸甸的宗教經典,離大多民眾很遙遠,創作漫畫【禮敬眾生的「常不輕」】反其道而行,以輕巧、平易近人的方式呈現宗教信念。 作者凌宛琪,外號「阿板」(因為家鄉來自粄條很好吃的美濃),大學時參與慈青社,內心受到觸動,創作也開始有了方向。 與之合作出版的慈濟基金會編撰處組員謝湘怡,兩人在價值信念上有很大的雷同,因此共同接下這份挑戰。 兩人要如何重新編撰腳本,以淺顯易懂的方式突破框架呢?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44minPlay
September 30, 2024苗栗大湖只有草莓嗎?在香香甜甜的迷你學校,推動批判性思考天氣漸轉轉涼,再幾個月就能吃到香香甜甜的草莓啦! 這週繼續在豐原國教院出任務,介紹另一間推動媒體素養的基地學校。 苗栗大南國小是一所被草莓環繞的學校,學生人數曾經有兩三百人,現在則是不到20人的迷你學校,學生一半泰雅人、一半客家人。 教導主任徐得銘分享極具特色的校訂課程,兩大主軸包含:食農教育與小主播課程。食農課程是連結在地經濟體系,而推出小主播課程的起因,則是因為校園有位老師是公民記者,讓學生練習口語發表又能結合閱讀課程,預計未來朝向媒體批判的方向。 透過課程設計,讓學生學習「批判性思考」,首先探討的問題是「草莓代表大湖,大湖等於草莓嗎?」 吳裕勝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47minPlay
September 16, 2024遊學不只是年輕人的專利,熟齡朋友們帶著好奇出發吧!領隊阿信原本從事多媒體設計領域,工作時只會看到螢幕跟軟體,讓喜愛與人接觸的阿信受不了,決定有所改變。到美國加州留學後,因緣際會下到遊學公司上班,進到臺灣第一個熟齡遊學團【嚮趣遊學】(第一團就出發30天,超猛)。 在熟齡旅遊中,行程不會排太滿,一半旅行、一半學習。甚且,團員不是住在飯店,而是住在Host Family接待家庭,體驗當地真實生活。規劃圍繞著四個主題:享受學習、居遊生活、慢活旅遊、結交好友。 負責照顧學員的領隊,需要設身處地思考熟齡朋友可能遇到的情況,尤其出發後第一週,團員們總會遇到「三不」:吃不慣、聽不懂、找不到。這時阿信就給協助團員與接待家庭溝通,處理生活適應上的大小事。 作為資深的熟齡遊學團領隊,阿信認為想參與的團員們,最需要必備兩項東西,到底是什麼呢?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44minPlay
September 09, 2024理財教育扎根,「翻轉銀行」讓貧窮不再是事實!之前我們曾邀請到《我在國小開了一間銀行》的賴皓韋老師,除了書籍出版之外,這間銀行也到處開分行啦! 這次是「翻轉銀行財商教育」聯合創始人——周世倫導演以及胡瑩瑩,希望藉由金融財商教育幫助偏鄉兒童獲得翻轉人生的機會,讓貧窮不再複製。 或許會有人質疑,教小孩子理財要做什麼呢?他現在理的財又不是自己賺的,學生的本分就是好好念書呀! 其實世倫導演在工作之餘,從事社會服務30年。進到鄉鎮部落時,夥伴認為居民的貧窮是事實,無力改變,但世倫導演不這麼認為。他說:「人類DNA裡沒有貧窮這條染色體。」癥結點在某個領域缺乏練習,所以要讓知識成為改變的力量。 原先,世倫從事外商公司的業務主管,工作型態經常需要應酬(還會事前提醒太太要如何將他救出來XD),覺得工作對社會沒有幫助。在太太胡瑩瑩的鼓勵之下,參加勞工局影像培力的課程後,決定投入紀錄片拍攝、回到校園進修。因緣際會翻轉人生志業後,也開始一連串的翻轉教育。 究竟「翻轉銀行」要如何培養孩子跟金錢打交道的能力呢?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46minPlay
September 02, 2024黃小莫的壯遊|在開普敦旅行,小心車底下有企鵝!上週聽小莫分享南非之旅,完全不過癮,這週當然要繼續挖寶! 這回到開普敦旅行,十分鐘內就看到鯨魚。據說,衝浪衝到一半,還會有海豚一起在海上跳舞(超浪漫的啦,覺得自己好像美人魚)。 而且,在臺灣只有動物園看得到企鵝,但是在南非,路上竟然就有野生企鵝(而且還住在停車場XD)。 除了自然生態,小莫甚至拜訪了臺灣在非洲唯一的邦交國——史瓦帝尼,還跟與駐史瓦帝尼大使交換禮物(欸欸欸,大使有這麼好約見面的嗎XD) 臺灣在史瓦帝尼做些什麼,這國家有哪些特色呢?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44minPlay
August 26, 2024黃小莫的壯遊|從北極挪威到南非,距離感大不同,讓I人好衝擊節目的老朋友黃小莫,去年到挪威住了半年,今年又到交換到南非的金山大學讀一個學期。 到訪約翰尼斯堡、開普敦,甚至臺灣在非洲唯一的邦交國——史瓦帝尼(之前叫史瓦濟蘭)。 小莫在南非的文化衝擊不同於前一趟挪威之旅,基本上在挪威,兩人座的公車位旁邊不會有人,讓身為I人的小莫如魚得水。但是在南非,距離感幾乎等於零(內心小劇場崩潰中)。 也由於貧富差距的關係,讀到高等教育非易事,九成以上的同學仍以紙本做筆記,小莫實在不好意思上課時拿出筆電平板…… 此外,南非物產豐富,以至於帶去的臺灣泡麵都沒有吃完,最後直接送給大家。巴拉巴拉聊不完,實在太多有趣的事情要分享啦!!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47minPlay
August 19, 2024看見家鄉|新的基地夥伴報到啦~家鄉各個有特色!上回看見家鄉到了東引辦【抵家影展】,最近剛辦理完基地學校的初階營隊,這次有哪些新夥伴加入呢? 第一所學校位於都市,卻看得到螢火蟲,還有臺灣最後一個人力擺渡。社區有國際著名的工藝之家,擅長毫芒雕刻,臺灣卻鮮少人知曉。 第二所學校位於臺灣中部,盛產皎白筍跟百香果(小編認證,好好吃!),十二年辦一次盛大的建醮。 第三所學校在校園就看得到龜山島,祖傳「神龜戴帽」就會下雨(祖先都是觀天象大師)。 猜猜看,這次是哪間學校呢?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43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