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门徒约添了三千人——2022年2月27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Listen Later

https://t5.shwchurch.org/wp-content/uploads/2022/02/a8d527efd3a093cc6ea538764e0296fc.mp3

 

证道经文:使徒行传 2:37-47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按着主升天前的应许,五旬节圣灵以明显可见的奇异方式降临,门徒们被圣灵充满,大有能力,令众人大为惊骇,以致议论纷纷。使徒彼得抓住机会传福音,引导众人明白这正是先知约珥预言的应验,其目的是为显明受难、复活、升天的那位耶稣正是神所立的主与基督。

因为这些事刚过去不久,听众不仅依旧关注,而且其中还有不少亲历者。因此,当他们听见彼得说:“你们就藉着无法之人(包括在场之人)的手,把他钉在十字架上,杀了”的时候,自然觉得扎心,于是问:“弟兄们,我们当怎样行?”——第一间新约教会,也是神圣大公教会的第一个地方堂会,由此诞生。

今天要分享的虽然只有短短十一节经文,但却完整地记载了第一间新约教会的基础、特质或功能、以及内外的成长。这些对于今天教会的建造依旧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下我们就详细地来看看这段经文要对我们说的话。

教会的基础

使徒保罗宣告说:“因为那已经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稣基督,此外没有人能立别的根基。”(林前 3:11)耶稣基督是教会唯一的根基,这正是教会被称为基督教会的原因。五旬节第一个新约教会诞生的时候,就是如此,因为彼得清楚的呼召正是:“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悔改与受洗——内在生命的“心里相信”与外在宣告的“口里承认”——是每一个成员加入教会的必备条件,是教会存在与成长的基础。

悔改意味着生命彻底的翻转,是从“南下”突然而决绝地改为“北上”。这是每一个真基督徒新生命的开端,是每个信徒都必定会有的经历。当时在场听彼得讲道的众人,感觉“扎心”,就是为自己的罪,特别是直接在神的儿子、弥赛亚身上所犯的罪忧伤痛悔,从而祈求神的赦免。今天悔改的基督徒同样如此,因着圣灵的光照,认识到自己一直是悖逆神、与神为敌的,从而真心承认自己是大罪人,并为此忧伤痛悔,祈求耶稣基督宝血的洁净。可以说,没有真悔改,就没有真基督徒,也就没有真基督教会。遗憾的是,今天的教会不再强调悔改,不再强调为罪忧伤扎心,却只想引诱人入教而已,不在乎生命的翻转更新,不在乎从世界的分别为圣,… 这样的教会,缺乏坚实的属灵基础,如何能不软弱呢?求主怜悯!

悔改始于神的呼召,呼召则必定兼具内外。在当时,外在的呼召就是彼得的讲道,因直指人心,效果显著。今天我们信主,也都有外在呼召的经历,只是各人的途径不同而已。借着听道、读经、分享或其他方式,外在的呼召临到一个人,与内在的呼召一起,促成人的重生。

内在的呼召是圣灵的工作,正如主耶稣预先所宣告的:“他既来了,就要叫世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为罪,是因他们不信我;为义,是因我往父那里去,你们就不再见我;为审判,是因这世界的王受了审判。”(约 16:8-11)这话现在就应验在感到扎心的众人身上!于是他们向使徒寻求帮助,从而正确地回应了内在的呼召。千万不要以为悔改仅仅是罪人良心的发现,是人自己的功德。自从始祖堕落以来,人就彻底失去了寻求并归向真神的能力,若非圣灵的大能,罪人断无自我翻转的可能,更不可能认耶稣基督为自己的救主。能真心承认自己的罪,愿意接受耶稣为救主的,一定是有圣灵内住的真基督徒,因为“若不是被圣灵感动的,也没有能说耶稣是主的。”(林前 12:3)

从根本上说,真正悔改之人乃是出于神的拣选与预定,正如彼得在讲道中所说的:“就是主我们 神所召来的。”又如保罗后来更清楚宣告的:“因为他预先所知道的人,就预先定下效法他儿子的模样,使他儿子在许多弟兄中作长子。预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们来;所召来的人又称他们为义;所称为义的人又叫他们得荣耀。”(罗 8:29-30)教会本就是神的心意,是神完整救恩计划中关键的部分。现在耶稣基督已经成就了救恩,时候满足,圣灵降临,教会的时代扬帆起航。

一个悔改重生的人里面既已改变,外面必定会展现出与之相称的见证。其中最要紧的就是可见的洗礼,由教会主持并施行的水洗礼。主耶稣升天前颁布的大使命就已经包括:“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太 28:19)现在众人既已接受彼得所讲的,于是门徒就给他们施洗,一次竟多达三千人,真是壮观啊!

洗礼犹太人并不陌生,施洗约翰早就开始传悔改的洗礼,主耶稣的门徒也曾施洗。新约教会的洗礼尽管形式上没有多少差别,但内涵却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具体说来有三点:一是“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因为教会唯一的根基就是耶稣基督,这是基督教会的洗礼区别于一切其他洗礼的关键。在圣经中,“名”不仅仅是一个标识,更代表着其实质与本性。奉耶稣基督的名,与奉三一神的名是完全一样的,因为神本体为一,三位格同尊同荣。教会传统多奉三一神之名施洗;但也有奉耶稣基督之名的,为的是凸显圣子在拯救上的地位与工作,强调耶稣基督是教会唯一的元首。

二是奉谁的名受洗,就意味着领洗者归于谁的名下。对基督徒来说,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就意味着当众宣告自己接受耶稣基督为主与救主,从此归于基督教会的名下,并加入地方教会。受洗意味着与基督联合,在耶稣的死与复活上有份,从此就成为主耶稣基督的门徒。当然,没有内在圣灵的洗礼,仅仅外在的水礼是不可能产生重生的效果的。

三是奉谁的名施洗,意味着依赖谁的权柄与能力。主耶稣升天,圣灵降临建立教会,赋予教会(使徒为其代表)权柄,可以为皈依者施洗。因此,洗礼应当由教会组织并施行,个人不能任意妄为。也因此,异端教会的洗礼被认定为无效,因为他们所奉的不是真正耶稣基督的名,故必须重新接受由正统教会施行的洗礼。

悔改并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彼得概括为:“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悔改重生随之而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罪得赦免,从而因信称义。众人听了彼得的讲道,因自己所犯的罪而扎心,自然关注下一步该怎么办。彼得宣告神的心意,呼召众人“当救自己脱离这弯曲的世代”——于是这三千人就都得救了。后来,腓立比的狱卒也同样问:“我当怎样行才可以得救?”保罗和西拉指示他:“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 16:30-31)是的!主的应许就是这样:“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太 7:7-8)

神的恩典浩大,除了罪得赦免之外,更赐圣灵给悔改重生之人。众人刚刚目睹了圣灵降在第一批门徒身上,现在他们自己也经历到同样奇妙的事。自此以后,凡接受耶稣基督为主救主的人,都能领受圣灵的内住。因为彼得说“这应许是给你们和你们的儿女,并一切在远方的人”——包括后来加入教会的外邦人,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我们。大公教会存续期间,圣灵内住的恩典也将持续,成为每个基督徒得救的凭据,就如使徒保罗所说:“圣灵是我们得基业的凭据(原文是质),直等到 神之民被赎,使他的荣耀得着称赞。”(弗 1:14)这是新约时代独有的新事。旧约时代,只有个别人在个别时期,才能拥有这样的特权。但随着教会时代的开启,普通信徒都能领受圣灵的内住,追求被圣灵充满,真是奇妙啊!

“独行奇事的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是应当称颂的!他荣耀的名也当称颂,直到永远。愿他的荣耀充满全地!阿们!阿们!”(诗 72:18-19)

教会的特质

主既在地上设立教会,就必然会赋予其职能,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个新约教会诞生后,他们主要做什么事呢?或者说,教会由哪些内在的特质与功能呢?本段经文概括为以下四方面:

第一是“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就是宣讲、学习并遵行真道。这是教会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被加尔文称为真教会的首要特征。教会既是从世界分别出来归给神的,是独尊耶稣基督为主、独尊耶和华为圣的,当然就该宣讲真道,教导门徒学习与遵行。圣经又说教会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强调的是同样的意思。

真道从何而来?当然是从父神及主耶稣基督而来。透过什么途径呢?就是圣灵掌管下的使徒与先知,因为教会“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弗 2:20)。主耶稣选立使徒,赋予他们权柄与使命,多方教导他们,就是为要宣讲真道,建立并坚固教会。在教会初始的时候,就更要如此。因为当时新约圣经尚未完成,会众只能从使徒和先知领受真道。今天圣经已经完备,记载的正是圣灵借使徒和先知默示的神的话语,成为教会宣教、学习真道的唯一根源。教会必须“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后 2:15),否则就不能称其为真教会;教会唯一的经典就是圣经,否则所传的就是异端。今天的教会在这方面面临严峻的挑战,圣经的权威被藐视,各种思潮泛滥,世俗化汹涌澎湃,导致教会的讲台不敢或不愿传讲真道,甚至与世界同流合污。求主兴起并坚固他拣选的教会,能在世俗的大潮中巍然屹立,如诗人所说:“你把旌旗赐给敬畏你的人,可以为真理扬起来。”(诗 60:4)

真道不仅要宣讲、学习,更要遵行,“因为听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对着镜子看自己本来的面目,看见,走后,随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惟有详细察看那全备、使人自由之律法的,并且时常如此,这人既不是听了就忘,乃是实在行出来,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雅 1:23-25)信而顺服,除此以外不能得耶稣喜爱。

第二是“彼此交接”,就是我们所谓广义的团契。基督教信仰从一开始就不是个人性,而是以教会为中心的。这与我们中国人传统的宗教观念是不同的,也是与这个时代相对立的。教会被称为耶稣基督的身体,也被称为永生神的家,哪里会有不属于身体的肢体,或是没有家的孤儿却照样健康这样的事呢?难道我们自己给自己施洗吗?自己教导自己吗?没有教会,彼此相爱从何谈起呢?由此可见,悔改重生,领受洗礼的同时,不仅意味着加入神圣大公教会,也同时意味着加入并委身地方教会,正如这第一间新约教会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

重建以教会为中心的基督徒生活,是当代教会的当务之急。感谢主!守望教会领受了这样的异象,也为此下了不少功夫。无论日常的事工,还是建堂与争战,都坚持以教会为中心,强调教会整体的观念。经过这十几年的建造,教会的观念还是比较深入人心的,以教会为中心的服侍与生活大为加强。在这样一个人与人不断疏离而又动荡不安的时代,委身教会、彼此交接、积极参与教会建造,不仅具有深远的属灵意义,而且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第三是“擘饼”,包括圣餐与爱宴。按着次序有规律地举行圣礼,是真教会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教会日常最重要的职能之一。新教教会不够重视圣礼,是非常令人遗憾的,其产生的消极后果,也在不断提醒教会和每一个基督徒,要重视圣礼,坚持参与圣餐礼拜。圣礼是主耶稣亲自设立的,不仅是重要的蒙福之道,而且最能体现教会的存在与合一。圣餐时教会聚集在一处,一同领受主的饼与主的杯,主内彼此团契,何其美好啊!这也是为什么教会总是尽可能地聚集在一起举行圣餐礼拜的原因。因着客观环境的限制,教会的圣餐有时不能按时举行,有时不能全教会聚在一起,为此,弟兄姊妹就更应该重视并积极参与圣餐聚会,与主合一,也与弟兄姊妹合一。新的一年,求主为教会开出路,使我们能有稳定、全教会整体的圣餐礼拜。

第四是“祈祷”,这个不必多说。教会的本质是属灵的,而祈祷是这一属灵本质最佳的表达方式。这里显明的不仅是个人的祈祷,而且是全教会一起同心合意的祈祷——这样的祈祷是必有主的同在与祝福的,因为主早已应许:“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太 18:20)在世人看来,教会似乎也没什么特别,不过是与常人般做事而已。但我们自己明白,差别就在于教会必有祈祷。可以说,没有祈祷,就没有教会,就没有基督徒。

目前教会有晨祷,也有专门的祷告会。遇到特别的事情,还会组织专门的祷告聚会。愿弟兄姊妹能积极参与,尤其是尚未养成规律性习惯的人,更能起到促进的作用。不仅出席,更要参与开声祷告,不断操练,不断长进。不用担心说的不好,重要的是真诚与恳切,这总为神所悦纳。圣灵自会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神也在我们祈求之前就已经知道了我们的所需所求。弟兄姊妹,让我们起来祷告吧!

教会的成长

教会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没有停止内外的成长,因为圣灵运行在教会中,赋予教会生命与能力。第一间新约教会的成长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人数增加是最直接可见的。五旬节当天,教会一下子就增加了三千人,真是奇迹!本章结尾以及后来的好几处,路加都强调“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见证着教会的发展壮大。教会一经成立,就大大兴旺,人数增加,实在令人欣喜。在后来的历次大复兴中,同样的场景也一再出现,伴随着教会从耶路撒冷走向地极。尽管教会也有经历艰难的时刻,成长缓慢,但其外在拓展的步伐却从未中断。对我们自己来说,十几年前是较为复兴的时期,那时加入教会的新人很多。尽管如今环境艰难,但教会的洗礼却从未中断,每年依旧有新人加入。每每回想起来,都充满感恩与惊叹。主说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教会,这话实在是真的。

除了数量增长以外,教会的内在质量也同步增长,从“凡物公用”这一点就可以折射出来。如果弟兄姊妹不委身教会,不愿彼此相爱,怎么可能有这样美好的见证呢?须知“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太 6:21)凡物公用,反应的正是第一间教会因圣灵充满而具有的美好的灵性与彼此相爱的见证。

当然,这是一个特例,出于当时客观的需要。教会刚刚成立,信徒在真道上装备有限,而学习真道的途径又只能来自使徒们。因此,刚刚加入教会的信徒就有必要聚集在一起,以便在使徒的督导下快速装备与成长。这其中不仅有许多远道而来的人,而且大家没有事先预备,凡物公用就成为最直接有效的解决途径。随着教会的不断拓展,各地方教会逐步建立起来,圣经正典依次确立,教导与各项事工有序的开展,这时就没有必要坚持凡物公用了。后来圣经再没有类似的记载,除了修道院等特殊群体,传统教会类似的尝试也不多见。

虽然凡物公用不是教会生活的普遍准则,但彼此相爱、彼此扶持、同心合意建造教会却是普遍适用于每个时代与教会的。今天的时代过于强调个人的权利,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同样并不符合圣经。当教会和弟兄姊妹确有需要,又有圣灵的感动时,“凡物公用”以及类似的原则与实践依旧是教会可能的选择之一,就如保罗告诫富足之人的:“又要嘱咐他们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舍,乐意供给人,为自己积成美好的根基,预备将来,叫他们持定那真正的生命。”(提前 6:18-19)

当然,凡物公用应该出于自愿,出于圣灵的感召,这一点在第5章有更详细的记载。圣经从不主张“共产主义”,也不主张“平均主义”。圣灵随己意施恩给每个人,包括人世间的财富与智慧,是我们必须顺服而不当强求的。人很容易走极端,但圣经却教导我们“要照着 神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罗 12:2)

教会成长的结果,还体现在外人对教会的反应上。路加既说“众人都惧怕”,又说“得众民的喜爱”。看起来似乎矛盾,其实正是一体的两面。教会有圣洁的见证,使徒行神迹奇事,众人如何能不惧怕呢?这反应的不是对人或组织的恐惧,而是对神的敬畏。今天世人不惧怕教会,本质其实是不敬畏神,也与教会缺乏属灵的能力,缺乏圣洁的见证直接相关。

但另一方面,教会内的彼此相爱与同心合意,对福音的热心,也必定会令众人喜爱,因为这反应的是神的慈爱与怜悯。今天的时代很缺乏这些,但人的内心又充满渴望,正是教会见证的大好时机。世人如何才能看见神的美好,岂不是该从教会的见证中吗?求主施恩于我们,能将神的爱见证在世人面前,从而得众民的喜爱。

由此可见,教会自诞生直到主再来的整个存在期间,离不开稳固真道的根基,离不开信徒的彼此相爱与合一,更离不开主的恩典与保守。因此,我们以使徒保罗有关教会的相关教导结束今天的证道,从而规范我们的生活与追求:“我为主被囚的劝你们: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 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 神,就是众人的父,超乎众人之上,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之内。我们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给各人的恩赐。所以经上说:‘他升上高天的时候,掳掠了仇敌,将各样的恩赐赏给人。’(既说升上,岂不是先降在地下吗?那降下的,就是远升诸天之上要充满万有的。)他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 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使我们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就随从各样的异端。惟用爱心说诚实话,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全身都靠他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弗 4:1-16)

阿们!

纪念所有为主的名争战的兄弟教会与主内肢体!

求主保守、祝福他自己的守望教会!

阿们!

The post 门徒约添了三千人——2022年2月27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appeared first on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By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 5
  • 5
  • 5
  • 5
  • 5

5

1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View all
WSJ What’s News b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 What’s News

4,358 Listeners

不明白播客 by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不明白播客

1,117 Listeners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by Sally Shi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1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