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牛书很多,特别是百家齐放、文政两开花的春秋战国时代,如《道德经》《庄子》《论语》《韩非子》《孙子兵法》《离骚》等等不可胜举。这个时期的禁书也不少。特别要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本书,因为所载治国驭民手段太过高级,甚至连统治者都害怕流传出去,所以将它列为禁书深藏在皇宫大院,只有皇帝和储君才有资格阅读。这就是商鞅所作的《商君书》,也叫《商子》。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成为古代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然而,就在短短几十年前,秦国还是一个被六国视为西北蛮夷的弱国,根本没有争霸资格。
这一格局直到秦国重用了一个人才发生改变。这个人满腹真才实学,着手推行了一系列新政,让秦国在短短二十年时间,完成了由弱到强的蜕变。
这个人大家都不陌生,他叫商鞅。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商鞅先后两次实行变法。让秦国迅速在经济和军事上超过其它六国。
后来商鞅本人虽然因触怒既得利益集团落了个“车裂”的下场,但他为秦国打下的坚实基础谁也无法否认。
除此之外,他还给后世君王留下了一部重磅之作《商君书》。主讲治国、驭民之术,内容极度真实,一经出世就被列为禁书,成为皇室专供。
《商君书》为何被列为古代第一禁书
其实每朝每代禁书都很多,除了涉黄书籍,很多兵书、史书也在禁书之列。如《孙子兵法》《吴起兵法》等等,主要是防老百姓起义。
然而,这些书说是禁书,但民间或多或少都有收藏,统治者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很少会去真正追究什么。
不过对于《商君书》来说,“禁”的级别可是最高级,可以说是禁书中的禁书。各朝皇帝都明文规定,绝对禁止民间收藏,连王公大臣、甚至皇家内部也不行。
简单点说,这部禁书除了皇帝本人和太子,谁也没资格阅读(当然除了教这本书的人),否则就是大逆不道。
更有意思的是,这本书还是皇上和太子的必修课,不读还不行。
为什么一部只有三万多字的《商君书》能得到这么“高级”的待遇呢?我们随便随便找出一个片段看看,或许就能明白了。
《商君书》核心思想
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是治国、驭人,但内容上政治、经济、兵事、法规、驭人等无所不包,既有指导思想,也有具体的运用方法,可以说是一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经典之作。
我们来看看《商君书》中个一段片段。关于驾驭百姓的五个方法,分别是“壹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
什么意思呢?壹民就是统一老百姓的思想。让所有人保持一个思想或一种标准,比如说书同文、车同轨等等,都是壹民的表现
弱民很好理解,就是不能让老百姓太富太强,要把持富国弱民的思想。
疲民就是给老百姓安排各种各样的事情做,让他们疲于奔命,专心为皇帝生产“羊毛”,没心思去想别的。
辱民是说不要让老百姓有尊严,要让他们相互监视检举,相互猜忌,从而无法联合起来“对付”皇帝。
贫民的意思是想方设法是掏空老百姓的腰包,让他们刚好满足生活所需,这样就人穷志短了。
如果有人对这五条不奏效呢。简单,让他消失就好了!
这五条恐怖吧!还只是其中一小段而已。所以说什么民贵君轻都是嘴上说说,皇帝真正喜欢的就是这种专门剥削老百姓的教科书啊!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商君书》要被绝对禁止了,因为万一要是流传出去,那就彻底揭露了封建君王的丑恶嘴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