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你们是世上的盐——2021年2月28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Listen Later

https://t5.shwchurch.org/wp-content/uploads/2021/02/a1ccae0dceda99f0fb938b374d34e723-1.mp3

 

路14:34 “盐本是好的;盐若失了味,可用什么叫它再咸呢?35 或用在田里,或堆在粪里,都不合适,只好丢在外面。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题目:你们是世上的盐

经文:路14:34~35
回应诗歌:114首《活出基督歌》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今天我们要来思想的经文很短,只有两节,但是其中的教训我们应该非常熟悉。基督徒是世上的光,也是世上的盐。这两个比喻常被同时提起,因为它们的基本含义一致,都是关于基督徒的见证或者说是关于基督徒的生命品质。而这两个比喻也都同样表达了一个上帝的心意,就是:基督徒应当有与世界不同的特质,应当对世界产生重要的和正面的影响。这是上帝的心意。

「祷告」

上一周白牧分享了「跟随主的代价」。据我了解,其实很多弟兄姊妹信主时都没有特别想过「信仰的代价」这个问题,大家觉得信主就意味着好听的音乐,彼此相爱的关系等等美好的事情,并没有想过信仰还有代价,可能那时我们想也想不清楚。

我想上帝的启示确实是渐进的,无论是在历史中启示自己,还是在我们的心中启示自己,都是一步步的推进。所以我们没有一开始就意识到真理的所有方面也正常。但是如果我们信主多年却还只知道当初知道的那一点点,就不够了,圣经不是鼓励我们说【应当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来6:1)】吗?而如果我们只愿意接受平安、顺利、祝福的信息,却不愿意接受争战、付代价的呼召,那我们也是太过任性,而忘了保罗的勉励【弟兄们,在心志上不要作小孩子……在心志上总要作大人。(林前14:20)】

上周白牧分享了「代价」的问题可能让我们心里「咯噔」一下,而今天经文的主题其实仍然对我们是一个挑战,仍然应当让我们感到一点压力。这两节经文给我们的最大提醒就是:基督徒在神的面前是有责任要承担的,上帝对我们不是毫无要求,而是赋予了我们使命和责任,并且我们是否承担责任,是否履行使命是有后果的。

如果我们认为上帝对他的儿女没有要求,开心就好,其实这是对信仰极大的误解。所以,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上帝对他的儿女有要求吗?其次,让我们来思想「盐」的含义是什么?第三,我们若拒绝作「盐」的结果是什么?

首先,上帝对他的儿女有要求吗?

基督徒应该都熟悉「因信称义」这个词,这是我们新教特别强调的真理。我们承认得救完全在于神的恩典,是藉着信心享受基督的功劳,而不是依靠自己的行为,来换取上帝的认可。实际上也没有人的行为完全,配得上上帝的肯定。但是我们也不能误解,以为人的善行因此就毫无意义。我们记得保罗说「因信称义」,但也不要忘记雅各说「信心是与他的行为并行,而且信心因着行为才得成全。(雅2:22)」还有主耶稣也说:「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6)」

所以,全备的真理是:上帝呼召基督徒应当有好行为,好见证,好品德,而这些不是人骄傲的资本,而是人爱神、感谢神的表达;不是用来和神交换的,而是用来见证神和荣耀神的。

所以基督徒不应当有这样的心态:就是觉得反正我已经得救了,只要能上天堂就足够了,或者甘心软弱,拒绝改变,拒绝结出生命的果子来荣耀神和见证神。

基督徒的生命不能更新,活不出神喜悦的样式,或者长时间停滞可能有三种原因:

第一,这人可能根本没有信主,那他自然不可能活出神的心意。如果有人完全感受不到世界的规则和神的心意之间的张力,他活在世上完全没有内心的挣扎,在世界上仍然感觉极其适应,如鱼得水,那么这样的人很可能就是没有真正相信的。他既然根本不知道光和暗的区别,那自然也就不能向着光明发生变化了。

第二种情况是,一个人明显感到世界的要求和神的心意存在张力,甚至感受到极大的张力,内心也非常挣扎,但是难以胜过,常常软弱。我相信这样的人应该是真正的信徒,虽然常常软弱,但是他内心的纠结和痛苦就代表圣灵的工作。这样的人只要不消灭圣灵的感动,也就是他还能继续挣扎和痛苦,而不是合理化自己的软弱,不把明显不是神的心意硬看成神的心意,那么他就有希望。我相信这样的挣扎不会无限期,也许很长时间,但是上帝最终一定会帮他突破。

我自己就有过这样的经历,我在大学时信主,而信主前已经入了党。所以从那时开始,这个党员的身份就一直影响我彻底活出一个基督徒的样式。我清楚知道神的心意,但也清楚的害怕如果退党可能承受的压力和损失。但是我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就是我从来没有模糊神的心意,从来没有劝自己「一边做党员一边做基督徒」也没关系,甚至骗自己说这是「智慧」,这是「灵巧像蛇」。我从来都是在神面前承认这是我的软弱,也一直都承受着良心的不安。我之前也分享过自己全职的见证,我的生命转折发生在03年非典时期,上帝藉着非典特别的光照或者说震动了我,让我迅速地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勇气,做出了决定,开始了全职。而这个转变解决的最根本问题其实不是让我走上侍奉道路,而是挪去了拦阻我追求完全顺服神,完全活出神心意的那个恐惧。这个胜过恐惧的突破其实比作传道人意义更大,或者说没有这个突破我也做不了传道人。当然,这个突破不是我靠自己能做到的,道理我早就懂,而且一点没含糊,否则也不会纠结痛苦了至少7年,但是知道是知道就是做不到。我很清楚在非典期间发生在我身上的事真是上帝特别的作为。但是,上帝的帮助能够临到我,虽然等了那么久,但是终于能够发生,前提是我的内心一直有挣扎,一直没有模糊神的心意,一直没有合理化自己的软弱。所以,最终神的帮助虽然不期而至,但也在意料之中,因为我们渴望更新,渴望改变的心,神决不轻看。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如果你也是长期软弱,不能突破的状态。那么我想鼓励你说:你的心里还有挣扎其实就是好的。如果这样的弟兄姊妹向我咨询,那么我给他的最重要建议不是你应该读经,祷告,如何如何……,而是劝你千万要保守自己在神面前的这个挣扎,因为有挣扎就说明你还承认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正的。只要你不模糊神的心意,就有出路。

其实基督徒知道而做不到是正常的,而我们只要承认自己的软弱,只要盼望上帝的帮助,那么上帝就必出手拯救,虽然我们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但是神决不会不记念他儿女渴望改变的心,这也是必然的,这就是上帝的定旨,是他的属性,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在教会里我并不怕看到为活不出神的心意而忧愁挣扎的基督徒,相反我最害怕看不到这样的人。如果教会里大家都开开心心的,明明没有什么见证和美德却毫无压力,就好像这两次的分享主题,如果让你感到压力,让你里面有一点点的忧伤,这才是好的。相反,如果「作光」、「作盐」、「付代价」这样的教训让你无感,甚至你觉得自己已经很不错了,上帝对你已经没有更高要求和期待了,那么这才是真正糟糕的。如果我们面对神的话语感到压力和纠结,就说明我们承认神的标准比我们所是的更高,这就说明我们的眼目还是清清楚楚的向上看的,那么虽然我们内心纠结,难受,但其实我们的脚步一直是向上的。而今天的教会和基督徒最大的危机,不在于为行义挣扎,而是在于模糊神的心意,就是为了自己舒服而千方百计的消解神的话对人的压力。这样的结果必然是一天天走向沉沦,直到和世界混为一谈。这样的教会存在不是上帝的荣耀,而是世界的笑柄。这样的基督徒口称上帝的名,并不能见证神,而是羞辱上帝。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如果你是敏感于上帝呼召的人,但常常挣扎,还没有突破。那么我劝你不要灰心,要相信神必记念你,帮助你,这是他的本性和应许决定的。而且你也要相信,神的时候不会错,也许你感觉挣扎的时间太久了,但是神的帮助来到时,你获得的突破可能不止一个,而是一系列的祝福。就好像我03年的转变,不止是解决了身份矛盾的问题,更解决了内心恐惧的问题,还有人生方向的问题。一下子很多大问题都迎刃而解,经历过你就知道,神比我们更认识我们,神的安排是最智慧和最美好的。

此外,教会里除了为不能改变而挣扎,纠结的基督徒,还有一些总没有改变,但也不愿意改变的基督徒。这样的人我倒不觉得他们不是基督徒,我相信很多这样的人是真基督徒,但是他们就是逃避上帝的呼召,例如:今天的主题「你们要作光,你们要作盐」,他们就可能觉得这样的道理离自己太远了,这样的标准太高了,这些要求不可能和我有关系,我只要别更差就不错了。我们怎么看这样的心态呢?对自己的期望这么低,这是谦卑吗?这么低的期待或者没有要求真是上帝对有些基督徒的心意吗?我相信这决不是神的心意,这样的心态也不是「谦卑」,而是「巨婴」。

16年有人写了一本书叫《巨婴国》,剖析中国社会造就了很多巨婴。巨婴的外在特征包括:已经成年,但是不好好工作,甚至啃老,沉溺游戏……,而巨婴的心理特征包括:自我中心和拒绝承担责任。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照此看来,这个社会上是不是有很多巨婴呢?甚至教会里是不是也有很多灵性上的巨婴呢?

保罗说「在心志上总要作大人!」所以在属灵上你是个大人,还是个婴儿,这个区别主要不在于知识和能力上的多少和大小,最关键的是在于你的心志。也就是你是愿意承担神的呼召和使命,还是否定或逃避神的呼召和使命。愿意在属灵上成熟的人,他们会把圣经的话都当成神对自己的呼召和命令,他们愿意回应神的呼召,虽然不容易,但是他们不会逃避,也不会否认自己的责任,这就是心志。相反,灵性不成熟也难以成熟的基督徒,往往逃避呼召、使命和责任,他们可能常常聚会听道,但心里排斥神的话向自己发出的呼召,他们甘愿作一个「普通」的基督徒。在他们看来「普通基督徒」的意思就是见证不好,不能荣耀神,但是承认主的名,而且能上天堂,这就够了。但是,在神的心里真有「属灵基督徒」和「普通基督徒」之分吗?上帝对他的儿女真的是期待不同,双重标准吗?

我们在肉身中作父母的,有谁不希望自己所有的儿女都有「出息」呢?当然我说的「出息」是指有美好的灵性,品格,有责任心,有担当,能荣耀上帝。如果我们的儿女有一个不长进,不负责任,不成熟的,我们虽然不能因此就不承认他是自己的孩子,也不应该因此就不再爱这个孩子,但是我们难道不会因此忧伤、难过、遗憾和无奈吗?难道我们可以无所谓吗?其实神的心岂不也是如此。如果神对他的儿女有双标,那他为何又说要审判人的工程呢?为何草木禾秸的工程和金银宝石的工程在他看为不同呢?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在神那里并没有双标,今天的经文也不是只给一部分基督徒的,而是给我们所有神的儿女的。虽然我们都有过属灵的婴儿期,但神不愿我们永远长不大,终身作婴儿这就不正常了吧?求神大大光照我们,特别是信主很多年,听道更多,聚会更久的弟兄姊妹,愿你们都兴起来,神早已呼召你更新,改变,要去荣耀他,要能见证他,愿你今天被感动,愿你开始回应呼召!愿你开始承受使命。

其次,我们来思想「盐」的含义是什么?

「盐」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好行为或者指基督徒的美德,总之是能够看得见的,是与世界不同的,是能够见证神和荣耀神的。也有人说:基督徒不是「作光、作盐」,而是「是光、是盐」。这是从基督徒的身份角度讲,例如:我们如果是某一国的公民,那么当然应该遵守这一国的法度,显出我们是属于那一国的。因此,我们是天国的子民,就应当行事为人遵循天国的法度,自然也就显出天国的见证来。其实,「作光、作盐」或者「是光、是盐」只是角度不同,呼召本身的意思没有区别,总之,基督徒的品德和行为应当让人看出不同,以致可以成为见证和荣耀神。

而用「盐」来比喻特别说明基督徒有哪些特质呢?一般的解经书都会提到两点:一是防腐,二是带来滋味。

今天的世界如何呢?我们都看到这个世界有太多不法的事发生,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藉着今天发达的信息网络,我们每天都能看到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各种事。我想不用我多说,我们都应当能看见,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块净土,没有一块不被罪玷污的地方。那么在这样的世界上,教会和基督徒有什么责任呢?我们今天思想的经文就告诉我们,上帝的心意是呼召他的儿女要来对抗世界的黑暗、不公和腐败。这个对抗是所有教会和基督徒的责任,也是在无数的领域中展开的。基督徒既可以像王怡牧师一样,在讲台上大声谴责罪恶;也可以作维权律师,帮助遭受不公的人伸张正义;也可以作为企业家拒绝行贿;或者作为一个普通职员拒绝说谎。前几天我看到一条新闻,一个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员工实名举报他们公司和领导,这个人在保险公司工作了16年,她说没见过一个有良心的领导,公司造假是普遍的,甚至是明目张胆的。我想今天中国的很多行业都是黑幕重重,无论是商业,金融,司法,教育……哪里没有黑暗?而在这些行业里有没有基督徒呢?这些基督徒有没有人与众不同呢?基督徒有没有拒绝同流合污甚至仗义执言呢?如果基督徒在他的领域和他的岗位上挺身而出了,至少拒绝同流合污,这就是「作光作盐」了。

所以在对抗世界的腐败方面,我们谁是没有机会的呢?我想几乎每个基督徒在他的工作领域里都有对抗败坏的挑战,或者说都有对抗黑暗的机会。即使我们没有世界上的工作,我们能否忠于婚姻呢?在今天这个离婚如此随意,忠诚如此稀缺的时代,保守婚姻可以说也是对抗世界黑暗的重要战场。总之,世界的黑暗是全面的,而基督徒的争战也应是全面的,但愿教会和基督徒都能警醒,都能起来回应神的呼召,坚定和败坏对抗,勇敢和黑暗争战。

此外,「作盐」还有一重含义,就是给世界带来滋味。这提醒我们不应该给人的印象是愁苦,古板,苛刻和爱批评,而应当给世界带来温暖、安慰和盼望。在这方面教会曾经做过很多贡献。例如:孤儿院、救济所,医院和无数慈善事业都是教会开创的,还有很多美丽的图画,音乐,影视、艺术作品,都出自基督徒之手。除了这些大事,就是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关心的举动,一个喜乐的形象,都能给这个世界带来色彩和美好,这些也都是「作盐」的意义,也是所有基督徒都可以去做的。

另外,「盐」还有两个特点:一是不需要很多就有作用。我们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在一大份食材里只要放一点点盐就有味道。所以基督徒不应担心自己微不足道,也不要因为教会人少就以为无可作为。其实我认为,真正的基督徒在任何时代都不一定是大多数,别看有的国家基督徒比例好像很高,但其实那个大数字中有多少不过是挂名而已呢?所以「作盐」不用担心微不足道,势单力薄,基督徒可能是社会中的少数,但却是重要的少数。一点点的盐就可以抑制腐败,就可以带来滋味,就好像如果索多玛还有十个义人,上帝就不会毁灭那里。

其次,「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普通,而非奢侈品。「普通」的意思是「作盐」并不需要基督徒有什么特殊的技能或者什么学历。「作盐」没有技术壁垒,也没有任何条件限制。「作盐」就好像信主,没有条件限制,没有高不可攀的门槛,它唯一需要的就是我们的心志。神在此其实只问我们一件事,就是“你愿意吗?”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上帝的呼召是清楚的,「作盐」的机会也是离我们不远的,唯一的问题就是「我们愿意吗?我们愿意就来回应神的呼召吗?」求主感动我们的心,愿我们都说「主啊!我愿意!」

第三,我们若拒绝作盐的结果是什么?

那么,如果有人就是不肯回应神的呼召,就是不肯听从牧师百般的劝告呢?圣经在此也说的清楚,「盐若失了味」,「放在哪儿都不合适」,意思是基督徒如果没有用,没有用的意思不是不会赚钱,不能取得世界上的成功,而是不能「荣耀神和见证神」,那么它就「只好被丢在外面」了。马太福音5章13节和这段对应的经文在「丢在外面」后还加了一句「被人践踏」,这就是不能「作盐」的基督徒的结局。“丢在外面”不是不能上天堂的意思,而是说一个基督徒既然不能在世界面前见证神,那么他就必然和世界混合,结局是什么呢?结果就是「被践踏」。「被践踏」也有两重意思:一是他的基督徒身份必被羞辱,人们看见他就会笑话说:「这人还是基督徒呢?基督徒就是这样吗」其实这就不仅是羞辱他自己,也是羞辱神了。另外一层意思是,他也得不到世界的好处。因为如果他还是基督徒,那他里面还是有圣灵的约束,那他也做不到彻底的和世界同流合污,结果就是两头不讨好,两头够不着,这岂不是最可悲的境况吗?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今天的信息让你感受如何呢?但愿你不是听完了心里说:“谢天谢地,幸好这样的人还能上天堂!”如果你这么想,那么说明你就是我刚才说的「灵性上巨婴」,那我今天讲的就对你来说是白讲了。

主在这一章的最后说:「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愿我们都是有耳的,愿我们都听得进神的话,愿我们都能起来成为这世上的光,成为这世上的盐。阿们!

求主保守恩待他自己的守望教会!

The post 你们是世上的盐——2021年2月28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appeared first on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By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 5
  • 5
  • 5
  • 5
  • 5

5

1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View all
WSJ What’s News b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 What’s News

4,358 Listeners

不明白播客 by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不明白播客

1,117 Listeners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by Sally Shi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1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