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尼尼微现在空虚荒凉”——2023年4月23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Listen Later

https://t5.shwchurch.org/wp-content/uploads/2023/04/aa565232a733cbdf726e4346b33368d8.mp3

 

经文:【鸿2:1】 尼尼微阿,那打碎邦国的上来攻击你。你要看守保障,谨防道路,使腰强壮,大大勉力。【鸿2:2】 耶和华复兴雅各的荣华,好像以色列的荣华一样。因为使地空虚的,已经使雅各和以色列空虚,将他们的葡萄枝毁坏了。【鸿2:3】 他勇士的盾牌是红的,精兵都穿朱红衣服。在他预备争战的日子,战车上的钢铁闪烁如火,柏木把的枪也抡起来了。【鸿2:4】 车辆在街上(或作城外)急行,在宽阔处奔来奔去,形状如火把,飞跑如闪电。【鸿2:5】 尼尼微王招聚他的贵胄。他们步行绊跌。速上城墙,预备挡牌。
【鸿2:6】 河闸开放,宫殿冲没。【鸿2:7】 王后蒙羞,被人掳去,宫女捶胸,哀鸣如鸽。此乃命定之事。【鸿2:8】 尼尼微自古以来充满人民。如同聚水的池子,现在居民却都逃跑。虽有人呼喊说,站住,站住,却无人回顾。【鸿2:9】 你们抢掠金银吧。因为所积蓄的无穷,华美的宝器无数。【鸿2:10】 尼尼微现在空虚荒凉,人心消化,双膝相碰,腰都疼痛,脸都变色。【鸿2:11】 狮子的洞和少壮狮子喂养之处在哪里呢?公狮母狮小狮游行,无人惊吓之地在哪里呢?【鸿2:12】 公狮为小狮撕碎许多食物,为母狮掐死活物,把撕碎的,掐死的充满它的洞穴。【鸿2:13】 万军之耶和华说,我与你为敌,必将你的车辆焚烧成烟,刀剑也必吞灭你的少壮狮子。我必从地上除灭你所撕碎的,你使者的声音必不再听见。

那鸿书是一篇预言,其主题主要在说亚述的灭亡,或者说特别论到了尼尼微的毁灭。这跟约拿书中神给尼尼微悔改的恩典形成了很强的对比。因此,虽然那鸿书的写作特点是先知几乎没有提到犹大的罪,而是集中描述神对亚述的刑罚;但这并不表示那鸿是一位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不在乎犹大是否有罪,只关心亚述会怎样被神毁灭,并为亚述的败亡拍手叫好。

实际上,亚述的罪,正是犹大犯罪的另一面。属灵上,正是因为犹大犯罪,神才允许亚述入侵,才有了亚述行在犹大身上各样的恶行,如先知所说“亚述是我怒气的棍,手中拿我恼恨的杖。我要打发他攻击亵渎的国民,吩咐他攻击我所恼怒的百姓,抢财为掳物,夺货为掠物,将他们践踏,像街上的泥土一样”(赛十5-6)。但对于处在祸患中神的子民来说,该怎样来看入侵者的种种暴行呢?神会如何对待残酷暴虐的亚述呢?是否因为亚述是神所兴起来作为管教上帝子民的工具,它就可以随意对待以色列人,无论它做什么神都不追究吗?它可以因被神使用刑罚以色列人的罪就能免去自己犯罪的刑罚吗?先知就从上帝的公义属性入手,来表明神不会放过任何罪。谁得罪神,神就审判谁。无论是个人还是邦国,不管他所面对的对象是什么样的,都要为自己所行的负责任。别人犯罪不成为你可以犯罪的理由;不因为对方犯罪,你的犯罪就可以情有可原。// 而且,“审判要从神的家起首”(彼前四17)。神的子民犯罪,神更是要首先追究,因为你领受的恩典多,知道的真理多。然后,亚述在侵略以色列的过程中犯罪,神就审判亚述。而且上帝的审判就照着他们行在别人身上的方式来审判他们,到了神审判的时刻,他们必然被毁坏,谁也不能拯救他们,他们无处可逃,必然败亡。强盛不可一世者的突然败亡,更是格外令人惊奇惧怕,引人思考。

我们今天分享那鸿书第二章,就是对亚述帝国的首都,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城尼尼微城覆灭场景的描述。亚述的式微经历了一个过程,但它的灭亡则是以其首都尼尼微城的被毁为标记的。// 尼尼微的遗迹在今日伊拉克的北部,底格里斯河的东岸。

那鸿笔下尼尼微城所遭遇的悲惨景象,不是对历史的回忆,而是对历史的预言。或许是先知直接从神领受了话语,或者是先知看见了异象,无论怎样的方式,这一章的文字生动如画面,令人心悸的战争场景跃然纸上。这就显出了上帝对被造世界的绝对主权,虽未发生,却已真实在上帝面前。像诗人所说“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写在你的册上了”(诗一三九16)。个体如此,国与城同样。上帝藉着先知将祂所定的某个历史进程提前说出来,将历史的奥秘透露出一点,为要安慰和鼓励自己的子民,耶和华是历史的主宰,是掌管人生死祸福的,就是传道书所说的“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杀戮有时,医治有时。拆毁有时,建造有时。哭有时,笑有时。哀恸有时,跳舞有时”(传三1-4)。神的时间一到,先知所写下的预言就成为了真实。

我们今天从三个方面来分享这篇预言,一,警诫尼尼微;二,安慰犹大;三,覆灭的命运。

警诫亚述

先知所讲的预言既是对以色列人讲的,也是对亚述讲的。这里好像是以一种把亚述看为自己人的视角来说话;因为只有自己人在有灾祸的时候才会去告知,去警诫和提醒,让你早做预备。其实先知是带有一种讽刺的口吻在说话,我现在就将你末后的遭遇告诉你,(那打碎邦国的就是指后来攻陷尼尼微城的巴比伦、玛代和西古提联军),你可以想尽一切办法来逃避,你可以现在就作充分的应对准备。

从上帝的大能来说,既然已经宣告了亚述的败亡,那么对于亚述这个结局就是已经注定的,无论亚述作什么都无济于事了。那么,告诉亚述必然败亡的意义何在呢?只是为了让她惊慌?亚述本就不信耶和华神,它非但不会害怕还可能激发它的悖逆和更加犯罪。就像过去约拿被差遣去尼尼微宣讲悔改的信息那样,审判的信息也带着神的怜悯。即使亚述将来的覆灭已经是不能改变的,他们藉以色列先知所讲的预言还可以选择谦卑、自省,想到自己可怕结局的时候因为惧怕而有所悔改呢。以色列人是神的子民,外邦人从创造的角度来说也是上帝的子民。神愿人人悔改,不愿一人沉沦(彼后三9)。

因此,即使在宣告亚述灭亡的时候,上帝依然还给他们有悔改的机会。就像一个人听见了自己后面要遭遇灾祸,自然反应是当心里惊惧,俯伏认罪,虽然不一定能脱离灾祸,但至少可以少犯些罪,受的惩治会减轻一些。这样审判的话就在这人身上产生了赐福的果效。但若是人听见了神藉先知所讲的关于自己的预言,却不信,或者看为是胡言乱语,反而更加悖逆,更加骄傲自大,更加变本加厉的犯罪,那么这就是为自己积蓄更大的愤怒,有意让神的预言在他身上快快地应验。就是箴言所说“有一条路,人以为正,至终成为死亡之路”(箴十四12)。骄傲的人总是在自以为是的道路上向着灭亡直奔。其刚硬到连灭亡的警告都不能使他的脚步停下。可见,即使听到审判的话语,也是恩典,是对行在犯罪之路上的人的拦阻和警诫,虽然听起来让人很不舒服。这人哪怕没有立刻幡然悔悟,归正转向,即使像亚哈那样听见了先知对其将来命运的可怕审判预言之后哪怕有一点点表示,像圣经所说“亚哈听见这话,就撕裂衣服,禁食,身穿麻布,睡卧也穿着麻布,并且缓缓而行”(王上二十一27),神也会给格外恩典,“因他在我面前自卑,他还在世的时候,我不降这祸。到他儿子的时候,我必降这祸与他的家”(王上二十一29)。

复兴犹大

犹大的困境

亚述在其败亡之前,一直是中东地区最为强大的势力。南国犹大此时正处在亚述的威胁和压迫之下。其实,从以色列人进入迦南,他们就一直处在周围列国的虎视眈眈中,他们就一直生活在几个大国的政治夹缝里。以色列在中东是一个小国。从某个角度来说,他们一直处在生死危机的考验中,从士师时期到联合王国,到南北两国时期,都是如此。北国被亚述灭亡之后(主前721年撒玛利亚破城),南国犹大更是处在岌岌可危的状态。犹大从上到下,都在为自己将来的命运忧心忡忡,都在担心自己是否会步北国的后尘。因此,为避免亡国的厄运,南国的历代君王可谓是想尽了一切办法,大力发展军事和经济,或者联合埃及,或者进贡亚述,甚至不惜拜偶像,总想着如何靠纵横捭阖和人的聪明获得生机,他们以为生存之道就是或自己强大,或联合或依附地上的某个势力。他们唯独忘记了,上帝才是最大的势力,倚靠上帝才是生存之道。其实不是忘记了,而是不信。地上的势力是能看得见的,可以立竿见影,马上就有成效。倚靠神得需要信心。但以色列人却想倚靠随时可能咽气的世人。这就是当时南国犹大被先知一直责备的,从亚哈斯到希西家他们都想倚靠亚述或者埃及,来获得民族和国家的安全保障。这无异于与虎谋皮,反而会加速其自身的败亡。以色列的危机不是国力大小,而是与神关系的好坏。其实,亚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上帝对罪的愤怒。亚述看似强大,但它完全在神的掌控中。它本就是神兴起来的。北国虽然被亚述覆灭,但犹大却不会。只是,犹大若继续犯罪,结局也是毁灭。没有了亚述帝国,还有其他帝国被神兴起。事实上犹大依然没有逃脱亡国的命运,他们虽未亡于亚述手下,却亡于巴比伦手下。// 这就是上帝做事的方式,地上大国之间的角力兴衰,巴比伦的兴起,以及与马代等势力的联手,就战胜了强大不可一世的亚述,都是上帝为自己的计划而发生的。

因此,在先知预言亚述败亡的时候,犹大人面对亚述内心还是绝望的。因为他们并没有仰望耶和华神,这预言也就对他们没什么影响力。// 对神的信心才可以让人不倚靠才能,不依靠势力,惟倚靠神自己。这样也才能得胜内心的恐惧和绝望,才能得胜自我和世界。今日教会同样是在类似的挑战和诱惑中。比如神的子民可能以为人数多些或者联合起来,就会有力量有影响力,就让人对忌惮。或者也想依附在谁的权下获得生存的空间。但教会却需要从以色列的历史学习到,神的百姓只有靠神才能生存。过去以色列国如此,今日教会更是这样。神的教会被放在地上各种不同的环境中;有时宽松,有时严峻。不管何时我们向外一看,外在的力量都无比强大,好像只要反对上帝的人愿意,就可以随时把教会铲平除去。但谁能胜过耶和华呢?神若不允许,谁能动神的百姓呢?上帝才是永不动摇的磐石和盾牌。我们不要被这个世界的表象和世人骄傲自大的谎言所蒙蔽,要藉着信心的眼睛看透世事,避免重蹈以色列人的覆辙。

亚述灭亡预言的挑战

亚述被人看为如此的强大,那鸿对于尼尼微覆灭的预言,对当时听见的人来说,应该没有几个人会相信。要知道那鸿书的信息是在论到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帝国必然灭亡的结局。亚述王巴尼帕在征服挪亚们之后帝国版图达到历史上的最大,此时如果有人说,亚述必然灭亡,会让人觉得这人是在说梦话。哪怕那鸿是在约西亚作王的时候发的预言,这个时候的亚述帝国已经显出颓势,也无人相信它会很快崩塌。人们以为亚述败亡至少得是几百年之后的事情吧。但亚述灭亡的预言不是人根据地上的什么政治、经济、军事等知识分析出来的,这是神所说的。无论在人看为多么不可置信,也是真实的,一定会发生。事实上,亚述正是在版图最大时,面对了最大的危机。玛代、巴比伦和埃及的反抗此起彼伏,虽然亚述表面上还能压制,但这种叛乱使得亚述已经无暇顾及其西部各邦国。随着亚述最后一任雄主巴尼帕的离世,如日中天的亚述帝国衰败的速度突然开始加快。这正是约西亚作犹大王时的中东局势。// 上周主日分享中说,历史上尼尼微的毁灭发生在主前612年,挪亚们的陷落发生在主前663年,所以那鸿书被认为是在这两个年份之间所写。这五十年的跨度中,犹大经历了玛拿西、亚们和约西亚这(BC639-609)三位君王。如果那鸿是在约西亚作王期间所讲的这个预言,可能十年内人们就看见这个预言的应验了。

犹大短暂的复兴

在警诫了亚述之后,先知插入式地简短提了一句犹大的复兴。先知显然是把尼尼微的覆灭和神对自己子民的复兴有所关联。对于不信的人来说,这是痴人说梦。但对于一直为犹大祷告,相信神有能力可以救犹大脱离亚述之手的敬虔以色列人来说,这是极大的安慰和盼望。

可能那鸿在这里所说的犹大的复兴就是指约西亚作王时短暂的复兴。南国犹大在属灵上的堕落在约西亚之前已经是积重难返,病入膏肓了。约西亚的爷爷玛拿西作为犹大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王,在犹大堕落的过程中推了他们最后致命的一把,令犹大国整体坠入了不可回头的深渊。玛拿西的时代正是向亚述进贡被重压的时期。这种被一个强大势力所压制的处境,可能令玛拿西觉得他父亲希西家所信的耶和华上帝也不过如此,连亚述都不能胜过的神还值得我敬拜吗?谁强大,谁的神就是我的神吧。因此,“玛拿西引诱他们行恶,比耶和华在以色列人面前所灭的列国更甚”(王下二十一9),以至于犹大的亡国被归到玛拿西身上“这祸临到犹大人,诚然是耶和华所命的,要将他们从自己面前赶出,是因玛拿西所犯的一切罪。又因他流无辜人的血,充满了耶路撒冷。耶和华决不肯赦免”(王下二十四3)。可能玛拿西看上帝子民被欺压的原因是因为耶和华神不够强大,他却不知道这是因为他们自身的罪,神把他们放在了亚述的轭下。

只是约西亚的复兴,并不能改变犹大灭亡的结局,更像是犹大败亡前的回光返照。就像我们上面所说的,那鸿书对亚述灭亡的预言对亚述人也是公开的,这一方面是显出神的大能,耶和华掌管历史,亚述的结局在祂手中;另一方面也是给亚述警诫,盼望它能反思少犯罪。什么时候,什么程度的悔改都有意义。何况对于神的百姓呢!纵然犹大国的命运因为玛拿西的犯罪,也已经注定要灭亡。但上帝依然在这个走向灭亡的过程中还给很多恩典。甚至,要藉着约西亚让无知的百姓不要给自己的犯罪找借口,免得有人说我犯罪都是因为玛拿西的影响。现在,神给了一个敬虔的约西亚王,藉着约西亚将律法和节期都摆放在百姓眼前,那又怎样呢?以色列人不还是照样犯罪吗?约西亚可以复兴礼仪和节期,却无法洁净以色列人的心。亚述在约西亚作王期间的败亡,从外在解除了犹大的压力,内在又有约西亚王在属灵上励精图治,这双重恩典之下,以色列人依然故我,并不悔改。所以他们的犯罪不是因为外在环境如何,不是因为没有听见神的律法,而是他们的心并不敬畏和归向神。// 甚至,藉着上帝对亚述的刑罚,也是在再次警诫以色列,让神的百姓心存敬畏。

很多旧约先知的信息都是如此,神的子民犯罪会被神管教和刑罚,外邦强大邦国的兴起就是为此。但神并不是要灭绝自己的子民,因此神在管教之后还会给神的百姓有盼望,这盼望很多时候就是体现在对这些作为刑罚工具的外邦国家的审判。以此让神的子民知道,真正掌管他们命运的不是世界政治的风云变幻,不是某个强大国家的兴起或者衰亡;神才是他们命运的掌管者。// 不单是神自己的子民,整个世界都在上帝手中。神的百姓要能透过地上邦国的兴衰了,看到神的权能和智慧的安排,不但不要被地上的势力所惊吓,不要倚靠世界。反而能在人看为不可控的危机、惊险中,看见上帝的工作,知道上帝的心意,还能行在神的带领中。当然,对耶和华神的信靠,很多时候并不是世人所期望的某种结果,甚至在人看来,这种选择会把自己推向更危急的境地,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麻烦。但这却恰恰正是倚靠上帝之人的智慧所在,只要有神的同在,其他都不算什么;若是失去了神的同在,整个世界都说好也没有意义。有神的同在,就是安全和保障.

信心的磨练

为何亚述在这个时候要被刑罚败亡呢?因为它作为刑罚以色列的工具,使命已经完成了。亚述在历史中的任务就是灭亡北国以色列,攻击犹大使其衰弱。灭亡犹大的任务不是给它的,而是给巴比伦的。因此,我们就看到每一个邦国的兴起和灭亡的时间表,是与上帝在祂子民身上的作为直接相关的。中东各国的兴衰,都是围绕以色列人的命运展开的。当然,对于不认识耶和华的人来说,不会以这样的属灵视角来解读历史,他们只能从自然、社会、经济等等方面来解释。但历史在这些人眼看得见的背后还有更为深层的因素和力量在推动。

也可能有人会说,先知对亚述败亡的预言并不解决当下犹大所面对的困境啊。的确,可能先知只是预言了亚述的灭亡,却并不知道具体这是哪一年哪一天才发生的。可能一年,也可能十年,或二十年之后。就像我们都知道基督必会再来,但是我们并不知道主何时才来。我们也知道地上的国度都会被审判,都有兴起和衰败,但是这些事何时发生,如何发生,我们并不知道。因此,有人觉得这种信心太过于高远,因而似乎对于我们当下,对于眼前的生活和抉择没有什么帮助。

实际上,就连明天会发生什么我们也不知道。但先知预言的意义却是在宣告一个比知晓明天会发生什么更重要的真理,明天在谁手中?我们不需要知道明天会怎样,那不重要,我们需要知道谁掌管明天,我们来信靠这位掌管者就好了。这就是上帝训练我们信心的方式。告诉一些事情的结局,却不告诉我们过程。我们需要在过程中以信心来等候和持守。正如摩西所说“隐秘的事是属耶和华我们神的。惟有明显的事是永远属我们和我们子孙的,好叫我们遵行这律法上的一切话”(申二十九29)。上帝告诉我们远处的,常常不告诉我们近处的。上帝特意不将明天告诉我们,乃是要让我们在信心中凡事敬畏信靠祂,寻求祂,并照着自己信心的领受来行事。历史的未知和奥秘正在于此。我们不需要知道那么多,不需要知道别人心里想什么,筹划什么,我们只需要知道“王的心在耶和华手中,好像垄沟的水,随意流转”(箴二十一1)就行了。面对一个混乱的世界,将来怎样我们也不知道,但我们只要知道“耶和华作王,世界就坚定,不得动摇”(诗九十六10)就好了。我们只要知道若上帝施恩的手撤回,世界就会动摇,秩序就混乱,社会就崩溃,人心就诡诈,国将攻打国,民将攻打民,各种乱象就会层出不穷。我们却要竭力把自己保守在上帝的心意中就可以了。上帝没有告诉我们的,我们就不要去强行揣测。如果需要,上帝就会告诉我们。因此,认识神的人,在今生生活中所作的所有选择,不是依据对这个世界完全充分的知识而作的,而是倚靠对上帝的认识而作的。这才是属灵智慧。认识神的人都知道这个世界不是掌管在世界上某个人或者某个势力的手中,而是掌管在上帝的手中。// 未知的历史进程,令人觉得人生充满了意外和不确定性,这就是世人焦虑和竭力要掌控更多资源的背景。人们想要掌管自己的命运,进而其实想要掌控这个世界,甚至心里隐含着想要掌管万有的狂妄。现代社会的财富和科技常常给人一种可以掌控一切的假象和试探。但认识基督的人都知道,惟有创造天地万有的至高者才是万有的掌管者。不管在人眼中看为多么强大和自信的人和势力,只不过是神手中使用的工具而已。有时候,神允许罪人不当使用神所赐予的能力权柄,也是出于神的智慧和权能。这个世界表面上是不确定的,但神是确定的。因此,不要惧怕这个世界的变幻,也不要试图去掌握这个世界的变化。只要敬畏神,把自己交在上帝手中就好了。或许遵行神的旨意会遭遇艰难,或许会经历通达,不管什么,都有神的美意。不管什么处境,都不影响我们对上帝的信靠,什么环境都不能影响我们为基督来作见证,因为这个环境正是上帝给我们预备的。艰难中可能是为基督作见证更好的处境呢!就是保罗所说的“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四11-13)。

犹大惧怕亚述会令其亡国,但若神不允许,不是犹大灭亡在亚述手里,而是亚述先灭亡。但没有亚述了,犹大就平安了吗?若犹大没有从历史学习到对上帝的信靠,还不从罪中出来,他们就不可能会有平安。

尼尼微覆灭

最后,先知开始聚焦在尼尼微是如何覆灭的细节描述上。对尼尼微被攻陷的战争场景的预言有很清晰的刻画,这就更加凸显了这预言的真实。

被围

尼尼微城里一片混乱,昔日繁华热闹的街市,如今被金戈铁马的喧嚣所取代。富足舒适生活中的忙碌,被血与火的恐惧和奔逃所替代。这时,尼尼微王的抵挡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他让平日纸醉金迷的贵胄都拿着兵器上城墙了,可见亚述的勇士已经都死光了。这城的败亡已经在眼前了。// 这里的红盾牌和红色军装应该是指攻克尼尼微城的巴比伦和玛代的军队。而且可能这里是指率先攻入城内的精锐部队。

攻陷

他们从前多么的骄傲,如今就多么的惶恐。他们所经历的,是他们极其恐惧的,在他们意料之外的,被人看为不可能的事情。但这都是过去他们行在别人身上的事情,如今临到了他们自己身上。他们却惊讶,觉得不可思议。人们当初想要进入这城的渴望有多强,现今逃跑的心就有多大。过去神聚拢他们,现在神驱散他们。// 据说当时尼尼微城里有六十万人居住。在今天这不算什么,但是在两千六百多年前的那个时代,这是世界上的顶级城市。可能在当时的人看来,如此的大城,世界第一繁华之地,在军事上被看为是固若金汤,不可能被攻破。绝不会出现今日这样的惨状。人们觉得这是千年之城,谁曾想顷刻间破败。

之前多么荣华,被掳掠之后就多么凄凉。尼尼微城作为今生世界的一个代表,一个象征。她的兴起和败亡也正是这个世界发展的写照。尼尼微城的荣华和血污的强烈对比,就是上帝给人类的提醒。地上之城的繁华都是暂时的,脆弱的,不洁的,这繁华中早就刻着败亡的基因,败亡才是其注定的结局。人类世界的一切建造,都从根基上就不稳固。建造的越高,轰然倒塌的就越惨烈。

审判

关于狮子的描述,主要为说明亚述的罪恶。亚述不但是当时中东地区最强大的帝国,而且也是最为残暴的民族,他们所到之处不是单单征服,而是毁灭和凌辱。亚述所拜的偶像就是以狮子为标志,亚述的很多雕刻图像中都有狮子。那鸿以狮子窝来形容亚述很合适。狮子是靠着自己的武力来猎杀其他动物而生存的,可以说它是动物世界的顶级捕猎者。亚述在当时的中东各国中,就如同狮子一样强大残忍,凡是它看上的猎物,扑过去就能吞咬吃下。亚述的崛起和强大富足就是靠掳掠而有的。他们就像狮子一样四处攻击和抢夺各国。亚述在强大的时候也以狮子对待猎物的心态来看自己和周围小国。它想攻击谁就攻击谁,想抢夺谁就抢夺谁。他们所到之处血肉横飞,哭声连天。他们所散播的是恐惧和屈辱。但它却将征服弱小看为自己的荣耀,它的臣民也以此为荣。他们却不知道,他们实际上为自己积累的是上帝的愤怒和刑罚。他们所夸耀的染血的战利品,并非是他们的荣耀,反而是他们的羞耻和罪状。// 这就是现在很多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看世界为一个狩猎场。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就是弱肉强食。甚至有人推崇这种社会达尔文主义。强者可以任意欺凌和剥夺弱者,弱者只能在强者吃饱喝足休息的时候,靠强者的怜悯和施舍才能有相对平安的生存空间。

昔日他们施加在别人身上的,如今神也施加在它的身上。

结语

耶和华神是全地之主,祂审判所有人。亚述的灭亡从现象上来看,有各种可以分析的视角,比如亚述内部的纷争,比如迦勒底人的兴起,等等。但是亚述灭亡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本章最后一节所说的“万军之耶和华说,我与你为敌”。亚述作为一切敌对和欺压上帝子民地上势力的代表,神必刑罚。因为神要刑罚它,所以它必灭亡。谁能与神为敌呢?神可以兴起亚述,也可以兴起其他民族,神可以令亚述衰弱,也可以让巴比伦衰败。真正要覆灭亚述的是神。因为,凡是与神为敌的,神也与他为敌。这国这人必定不能长久。不但整个世界有其最终结局,地上的一国一民也都有他们各自的疆界期限。这不以人的感觉和判断为依据,这完全出自神自己的权能。神的时间到了,今天还繁花似锦,明日就会枯枝败叶,神可以在一夜之间令其败亡。

而且,上帝对尼尼微城的审判是如此可怕和彻底,直到今日,尼尼微成为了永远的荒场,现今的人们只能看见她的遗迹残骸。今天的人们从底格里斯河边的废墟就可以窥见上帝的烈怒何等恐怖,与神为敌是一件何等可怕的事情。

同样的,“神若帮助我们,谁能抵挡我们呢?”(罗八31),最后我以诗篇的一段经文作为今日证道的结束“你们不要倚靠君王,不要倚靠世人。他一点不能帮助。他的气一断,就归回尘土。他所打算的,当日就消灭了。以雅各的神为帮助,仰望耶和华他神的,这人便为有福”(诗一四六3-5)。

回应诗歌:《145 我不知明天的道路》

The post “尼尼微现在空虚荒凉”——2023年4月23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appeared first on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By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 5
  • 5
  • 5
  • 5
  • 5

5

1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View all
WSJ What’s News b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 What’s News

4,357 Listeners

不明白播客 by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不明白播客

1,115 Listeners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by Sally Shi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1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