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视觉正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巨变!
从肉眼自然观看,到借由望远镜、显微镜增强感知。摄影术和印刷术带来了“机械之眼”,让我们能大规模复制和观看图像。电影加入了“等比时间”,开启了动态视觉时代。如今,数字化浪潮下,AI、AR、VR 技术飞速发展,图像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形式充斥世界。
我们正走向“赛博格之眼”的未来。智能眼镜将数字信息叠加现实,仿生眼直接改造生理功能。AI 不仅能生成超逼真图像(如 Sora 模型),更能理解三维空间,驱动机器人视觉。IBM 的“巨视显微镜”则分析海量地球数据,带来行星尺度的观察能力。
但这趟进化之旅并非没有挑战。深度伪造模糊了真实与虚假,算法偏见可能加剧不公。无处不在的监控正将我们推入数字“景观社会”。
人类视觉的未来,是增强感知后的解放,还是技术“黑箱”和数字囚笼的束缚?我们是否正走出柏拉图的洞穴,还是困入一个更复杂的幻象?加入我们,一起探讨这场关乎“观看”本身、关乎“何以为人”的深刻变革。
🔗 本期节目NotebookLM 资料库:
https://notebooklm.google.com/notebook/6f02a071-a693-42cc-916e-34df62ff0906
- 00:00:00 - 00:01:23 引言:眼睛与技术革命:探讨“眼睛”,预示将梳理一场从生理之眼到赛博格之眼的图像技术革命,并分析其对社会与“观看”行为的深远影响。
- 00:01:24 - 00:06:03 图像的源头——符号学与图像本质:从皮尔斯的符号三分法入手,解释了像似符号、指示符号和规约符号,并强调图像与现实间总存在介质和选择,绝对相似只是错觉。同时,对比了索绪尔理论,讨论了图像符号的“强制性”联系,并将图像分为肖似性与抽象性两大类。
- 00:06:04 - 00:41:00 图像的物化——从物质载体到机械复制:聚焦图像如何实体化及技术如何实现其复制传播。内容涵盖:早期物质载体的局限;造纸术与印刷术的革命性影响;本雅明的“光晕”概念;摄影术带来的“等比图像”与“眼见为实”的新标准;弗鲁塞尔的“技术图像”理论,指出相机等装置是塑造现实的“黑箱”;电影技术加入了“等比时间”维度,并发展出独特的电影语言;最后探讨了“机械之眼”如何携带社会权力偏见(如“男性凝视”)。
- 00:23:00 - 00:41:00 数字洪流与赛博格之眼:探讨图像进入数字时代后的根本性变化。内容包括:图像的数字化与互联网带来的爆炸式增长;注意力经济与居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在数字时代的印证;无处不在的监控技术;数字图像的易编辑性如何建构而非记录现实;以及对未来“赛博格之眼”的展望,涵盖了仿生眼、增强现实(AR)智能眼镜,以及AI在视觉领域的革命性作用(如Sora模型、空间智能、机器人视觉和IBM的“巨视显微镜”)。
- 00:41:01 - 00:52:57 伦理思辨与社会十字路口:深入探讨技术发展带来的伦理困境。内容包括:米歇尔的“生命图像”概念与AI带来的文化焦虑;AI的“黑箱问题”与算法偏见;深度伪造(Deepfake)技术对社会信任的空前威胁;技术奇点与“何以为人”的终极拷问;并以柏拉图的“洞穴隐喻”来比喻我们所处的“数字洞穴”。
- 00:52:58 - 00:59:25 结论与未来展望:总结图像技术的演变轨迹及其带来的核心困境(真相危机、算法偏见、隐私压力、主体性挑战)。提出应对之道在于批判性审视、跨学科对话、建立伦理框架和提升全民视觉素养。最后辩证地展望未来,视觉技术既可能帮助人类逃离旧的“洞穴”,也可能让我们陷入更难挣脱的“数字囚笼”,未来走向取决于我们的集体智慧和价值坚守。
【关于本播客】
在这个AI技术浪潮席卷一切的时代,我们不禁自问:作为“人”的独特价值究竟是什么?本播客借助经典哲学与社会学著作,与AI深度对谈,共同探寻在智能时代里安身立命的路径。
🎧 在其他平台收听: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UCTkCuYSc14WdVboln1UJaBPy5hI62Xq
* 小宇宙: 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6811f40a6b45dee62db6b477
* Apple Podcasts: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notebooklm的自我思考/id1811972474
*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4ExTP0ADTkLE74xDfXr4EQ
👋 联系与互动:
[email protected]
https://x.com/kexinxie630
#NotebookLM的自我思考 #AI #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