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敲月下門

婆陀比丘尼本緣記


Listen Later



佛陀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五百位大比丘隨佛度化。當時,婆陀比丘尼帶領五百位比丘尼,也在舍衛城遊化。

有一日,婆陀比丘尼在閑靜處結跏趺坐,攝心靜慮,於禪定中憶知自己無數劫宿命之事,便自微笑。有比丘尼遙見此景,就回到聚集處說:「婆陀比丘尼獨自在樹下微笑,不知有何因緣?」

五百位比丘尼就一同來到婆陀比丘尼面前,頂禮後問道:「以何因緣您獨坐樹下而微笑呢?」婆陀答:「剛才樹下靜坐,憶知自己無數劫宿命之事,又觀往昔經歷之身,每劫命終後投生之處。」諸比丘尼又說:「希望大德能為我等說宿世因緣。」

婆陀對諸比丘尼說:「過去九十一劫時有佛出世,號毘婆尸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那時的世界名為盤頭摩,人口鼎盛多得無法計算。當時,毘婆尸如來於此國遊化,帶領十六萬八千位比丘衆,並爲他們說法。佛的名號流布四方,大家都說:『毘婆尸如來衆相具足,是世人的無上福田。』」

「那時候,有位梵天童子,相貌端正,世間稀有。一日,梵天童子手執寶蓋行走於路上,同時,有位容貌端正的女眾居士,恰巧也行走於同條街道,眾人都共相觀看此女子,童子心想:『我的相貌也很端正,而且手持寶蓋,但衆人不觀看我,爭相觀看此女子,我當設法使眾人觀看我。』於是,童子即出城外,來到毘婆尸如來之處,手持寶蓋供養七日七夜,並且發願:『假如毗婆尸佛有此神足、神力,是天上人間的福田,願以此功德,使我來世生爲女人身,人民見我莫不歡喜踴躍。』」

「梵天童子七天七夜供養如來,隨其壽盡往生三十三天,如願成爲女人身,容顏端莊,居諸天女之冠,以五種功德勝過諸天女,就是天壽、天色、天樂、天威德、天自在。天子們見到她,都說:『這位天女如此莊嚴殊妙,真是無與倫比。』更有些天子說:『此天女應為我所得,成為天后。』天子們各相競爭,於是天王告諸天子:『你們勿再相鬥訟,若有人能說妙法,便將此天女許配為妻。』」

「這時,有位天子就說一偈:『若起若復坐,寤寐無有歡,設我眠睡時,然後乃無欲。』另一位天子則說:『汝今故為樂,於眠無念想,我今興欲念,如似打戰鼓。』又有一位天子說:『設復打戰鼓,猶有休息時,我欲馳速疾,如水流不停。』又有一位天子說:『如水漂大木,猶有休息時,我恒思想欲,如殺象不眴。』此時,天王聽了各偈,就對天子們說:『汝等猶閑暇,各能說斯偈,我今不自知,為存為亡乎?』 諸天子一聽此偈,就對天王說:『天王!您所說的偈極爲清妙,這位天女應貢奉天王。』那位天女因此入了天王宮。』當時以寶蓋供佛的童子,豈是其他人呢?梵天童子正是我的前身。」

「過去三十一劫時,有式詰如來出現於世,在野馬世界遊化,有十六萬位大比丘隨佛度化。那位天女命終就投生人中,受女人身,容貌端莊,世間稀有,並嫁為長者婦。那時,式詰如來於乞食時着衣持缽來到城中。長者婦以上好飲食供養如來,並誓願:『願持此功德力,使我來生所生之處不墮三惡道,容貌端正莊嚴,異於常人。』這位長者婦後來命終,轉生三十三天,成為天女,容顔極為莊嚴,並有五種功德勝於諸天女,那位天女豈是他人?正是我的前身。」

「就在那一劫,毘舍羅婆如來出現於世,那位天女隨其壽盡,又投生人中為女人,相貌莊嚴,世間稀有,並且又嫁作長者婦。這位長者婦以上好衣服供養如來,發願:『願我來世能得爲女人身。』長者婦命終後,投生三十三天為天女,容顔端莊,勝過諸天女。那位長者婦也不是別人,正是我的前身。」

「天女隨其壽終,投生人間的波羅捺大城,作月光長者的婢女,容貌粗醜,為人所厭惡。當時,從毘舍羅婆如來入涅以後便無佛出世,而有位辟支佛正遊化人間。一日,長者夫人吩咐婢女:『你去尋覓一位相貌端正、能合我意的沙門,請他到家中,我想供養。』婢女於是出門尋找沙門,剛好遇見辟支佛在城内乞食,然而他的顏貌粗獷、形色醜蔽,婢女仍然對辟支佛說:「我家夫人欲拜見您,願屈就至主人家。」辟支佛來到長者家門,婢女入內稟告:『已請到一位沙門,現在在門口,可往拜見。』」

「這時,長者夫人在門內看了沙門一眼,卻不歡喜,就對婢女說:『你請他回去,他的容貌粗鄙,我不要供養他。』婢女就說:『夫人,假如您不想供養這位沙門,我願將今日應得的食物,都拿來供養。』夫人就拿出細麨一升,婢女隨即拿去供養,辟支佛受此食物後,騰飛至虛空現十八種神變。婢女見了非常歡喜地發願:『以此功德,所生之處不墮三惡道,使我來世成爲女人,相貌端正。』辟支佛手持缽飯並在虛空中繞城三匝。當時,月光長者正集合五百位商人在城內的普會講堂,城内男女大小,看見辟支佛持缽飯在虛空飛,紛紛議論:『這是誰的功德,竟然能夠遇見並且供養呢?』」

「此時,婢女入內向夫人說:『願夫人出來觀看那位沙門的神德,飛至虛空,作十八種神變。』長者婦到門外看見此景,對婢女說:『你今日供養修行人,若有獲得福報,都送給我,我就給你二天分的食物。』婢女答:『這種福報是不能相給與的。』夫人說:『我給你四天分乃至十天分的食物。』婢女答:『我無法以福相送。』夫人說:『不然,我給你一百枚金錢。』婢女答:『我不須要錢。』夫人又說:『我給你二百乃至千枚的金錢。』婢女答:『我真的不須要。』夫人告曰:『我免除妳身,不再爲婢。』婢女答:『我不求成爲良人。』夫人又說:『我讓妳成爲夫人,我作婢女。』婢女答:『我也不求成爲夫人。』夫人就說:『我要撾打你,毀掉你的耳鼻,斬截你的手足,砍斷你的頭。』婢女回答:『我將盡力忍受痛苦,終不以福德相給與。我身雖屬夫人所管,但這念善心卻自能作主。』長者婦於是開始撾打婢女。」

「此時,在普會講堂的五百位商人都說:『今日這位神人來乞食,必定是我家供養的。』月光長者遣發衆人,回到家中,看見夫人正在鞭打婢女,就問其緣由,婢女據實以告,月光長者明瞭後,歡喜踴躍,喜不自勝,並將夫人改為婢使,婢女取代夫人的地位。」

「當時,國王梵摩達統治波羅捺城,聽聞長者家供養辟支佛,十分歡喜得遇聖人並隨緣供養之事,他派人找月光長者前來,親自問道:『你家真的供養到辟支佛嗎?』長者秉白:『確實遇到聖人,並以飲食供養。』梵摩達王非常歡喜便予以賞賜,並調升長者職位。後來,供養聖人的婢女隨其壽盡,投生為三十三天的天女,容貌殊妙,世間稀有,以五種功德勝過諸天女。當時,長者的婢女正是我的前身。」

「在此賢劫中,拘樓孫如來出現於世。當時,那位天女隨其天壽享盡,轉生人中,作耶若達梵志之女,梵志女子以飲食供養如來,並求作女人身,後來命終,投生為生三十三天的天女,顔貌端莊,勝過諸天女,當他命終後,又生於人中。當時,拘那含牟尼佛出現於世,這位由天女轉生的長者女,以金花供養拘那含牟尼佛,說:『願持此功德,所生之處,不墮三惡道,使我後身得爲女人。』後來,長者女隨其壽盡,仍轉生三十三天為天女,她的相貌端正出衆,並有五種功德為諸天女所不能及,這位以金花供養佛的長者女,豈是他人?亦是我的前身。」

「這位天女隨其天壽終了,來生人間,又作長者妻,容貌殊妙,世間少有。當時,迦葉如來出現於世,長者夫人於七日七夜供養迦葉佛。後來夫人命終,投生三十三天為天女,她有五種功德勝過諸天女。這位長者婦豈是特殊之人?長者婦正是我的前身。在此賢劫,釋迦文佛出世,那位天女命終後,投生羅閱城中,作劫毘羅婆羅門之女,容貌端莊殊絕,出於眾人之上。一日,婆羅門女經過紫磨金像前,她的端莊殊絕,使得金像頓時黯然如墨;而且,此婆羅門女心地清淨不染五欲。此女子豈非他人?婆羅門女正是我前身。因過去世的因緣,我嫁作比缽羅摩納之婦;比缽羅摩納正是大迦葉尊者,後來,尊者先出家修行,隨後我才出家。我今日因憶知累劫所經歷為女人之身,思惟我因沒有智慧而障蔽自己,供養六位如來,求作女人身,以此緣故,所以獨自感嘆而微笑。」

後來,有衆多比丘,聽聞婆陀比丘尼自憶宿命之事,就來到世尊前,向佛秉告。世尊對諸比丘說:「你們是否看見聲聞比丘尼之中,能像她如此自憶知無數劫宿命之事的嗎?」眾比丘答:「世尊!不曾見過。」佛言:「我聲聞弟子中,能自憶知無數劫宿命之事,劫毘羅比丘尼乃爲第一。」比丘們聽聞世尊所說,歡喜奉行。 

婆陀比丘尼,過去生中至誠供養諸佛聖賢,獲福無量;藉此因緣皆能所求如意、隨心滿願。但由於缺乏佛法的正知見,輪迴生死,無有了期。古德云:「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我輩何其有幸,今得人身、得聞佛法,應以正知見為前導,修福修慧,修無修修,徹悟自性而得自在解脫。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8nryim00a801w26xmv7ryg/comments
在忙碌的生活中,總有順逆境界使我們這念心起了許多波瀾,如何讓自己心境能有安定力量;所以「僧敲月下門」借用佛法典故來敲我們的心,讓我們時時迴光反照。使我們身心得到安頓!歡迎您訂閱與分享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僧敲月下門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More shows like 僧敲月下門

View all
阿善師鑑識實錄 by 阿善師製作團隊

阿善師鑑識實錄

93 Listeners

8靈3研究所 by S所長 & 各靈能者

8靈3研究所

6 Listeners

禪心世界 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禪心世界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