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11月10日至 11 月 16 日)全球市場持續震盪,科技股估值壓力與聯準會官員的鷹派談話使風險偏好轉弱,Nasdaq 下跌、費半近跌 2%,但美國政府停擺落幕讓美股大盤大致守住。10 年期美債殖利率在 4.1% 附近震盪,高收債利率升到三個月高點;台美發布匯率聯合聲明後,台幣夜盤急升。避險需求升高,金價重新站上 4,200 美元。美國部分數據因政府停擺延後,已公布的 NFIB 小企業信心降至六個月低點,顯示銷售疲弱、成本上升、小企業獲利惡化,也意味就業與消費動能可能轉弱。歐元區 ZEW 景氣指數小幅回升,但德國景氣不如預期,市場對德國政策信心下降。中國 10 月工業、消費、投資與房市全面走弱,需求疲軟、政策效果尚未顯現。國際方面,美國政府停擺正式結束,但 10 月非農、CPI 等關鍵數據恐永久缺失;聯準會官員轉鷹,12 月降息預期降溫。美中落實部分貿易協議、韓美簽署投資備忘錄,全球貿易緊張度略為緩和。台美匯率聲明讓市場聚焦「台幣是否過度貶值」。下週看點包括:聯準會會議紀要、中國 LPR、輝達財報與多家中國科技股業績,以及美國延後的經濟數據重啟發布,將牽動市場對景氣與政策路徑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