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起来!去!宣扬福音!——2022年7月3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Listen Later

https://t5.shwchurch.org/wp-content/uploads/2022/07/9a3c221f71626fe97c25a0a3c221635c.mp3

 

经文:徒8:26~40节

徒8:26 有主的一个使者对腓利说:“起来!向南走,往那从耶路撒冷下迦萨的路上去。”那路是旷野。27 腓利就起身去了,不料,有一个埃塞俄比亚人,是个有大权的太监,在埃塞俄比亚女王甘大基的手下总管银库,他上耶路撒冷礼拜去了。28 现在回来,在车上坐着,念先知以赛亚的书。29 圣灵对腓利说:“你去!贴近那车走。”30 腓利就跑到太监那里,听见他念先知以赛亚的书,便问他说:“你所念的,你明白吗?”31 他说:“没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于是请腓利上车,与他同坐。32 他所念的那段经,说:他像羊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羔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33 他卑微的时候,人不按公义审判他;谁能述说他的世代?因为他的生命从地上夺去。34 太监对腓利说:“请问,先知说这话是指着谁?是指着自己呢?是指着别人呢?”35 腓利就开口从这经上起,对他传讲耶稣。36 二人正往前走,到了有水的地方,太监说:“看哪,这里有水,我受洗有什么妨碍呢?”38 于是吩咐车站住,腓利和太监二人同下水里去,腓利就给他施洗。39 从水里上来,主的灵把腓利提了去,太监也不再见他了,就欢欢喜喜地走路。40 后来有人在亚锁都遇见腓利;他走遍那地方,在各城宣传福音,直到凯撒利亚。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上周峰牧分享了徒8:4~25节,讲的是福音由腓利传到撒玛利亚,并经使徒的认证建立了撒玛利亚教会。而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8章的下半部分,主题仍然是福音的拓展,主要人物仍然包括腓利。

「祷告」

我们今天的分享主要分三个部分,是按照这一段包含的三位主要角色来分的:一是上帝;二是腓利;三是埃塞俄比亚的太监。

一、上帝

首先,我们来思想上帝的作为。26节说“有主的一个使者”,29节出现“圣灵”,39节提到“主的灵”。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引导腓利的有时是天使,而有时又是圣灵,圣经对这个问题也没有明确的解释,但是我们却可以肯定:无论是天使,还是圣灵,他们都是上帝的代表,传递的都是上帝的旨意,执行的都是上帝的计划。所以,我们从这一段可以看出,上帝乃是整件事的主导者。他不仅呼召腓利“起来”,还指示他往哪里去,并且引导他如何接近福音的对象,最后当任务完成时,神又把腓利带到其他的地方,去完成新的使命。

其实不仅是根据这一段,就是整本圣经也都证明:神是真正的主导者,他有计划,他呼召,他引导,他保守,他也亲自成就。主耶稣是按着神的计划来到世上,也是按着神的定旨先见被交与人,亚伯拉罕是被神呼召才离开本地本家踏上信心之路,保罗的宣教也离不开圣灵催促他或者禁止他的种种带领。

所以,无论是教会还是个人,我们都不该忘记这至关重要的一点——神是主导者。真正的属灵人不会以为上帝没有计划,不会认为历史在人的手中掌握,也不会以为事工的成败在于自己。真正的属灵人相信神有计划,相信服侍的方向和每一步都需要神的指引和帮助,也相信神对他的计划会负完全的责任。

相信神是主导者,意味着承认上帝比我们有智慧,有能力。甘心接受上帝的主导,说明我们在神面前心存谦卑。真正被神引导的人不会变来变去,因为神不会似是而非,也不会自相矛盾。被神引导的人即使面对未知也会坚定前行,因为他本来依靠的也不是自己的聪明,而是神的带领。真正懂得顺服神的人也是心灵自由,担子轻省的。因为他知道真正负责的是上帝,而不是自己。其实听话是相对轻松的,定计划和做决定才是压力更大的。记得晓峰牧师曾经讲过他当老板的时候,每天一睁眼就想着那么多人指望他的决策,指望他发工资,他就压力巨大。所以,真正的属灵人必然懂得这个简单的真理:就是要让上帝负责,而不是替上帝负责。保罗说【除了这外面的事,还有为众教会挂心的事,天天压在我身上。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有谁跌倒,我不焦急呢?(林后11:28-29)】这是不是意味着保罗的精神状态高度紧张,甚至快到崩溃的程度了呢?我相信绝不是如此。我相信保罗所说的软弱和焦急是指情感上的担忧,是对灵魂爱的负担,而不是指保罗认为自己要为别人是不是信主,传福音是不是顺利负责。如果是那样,相信他早就崩溃了,不仅是他,相信这样的责任是任何人都不可能负担的。所以,我相信真正属灵的状态是既竭尽全力,但同时又心灵自由,因为知道做主的,负责的乃是神,而自己的本分只在于顺服。

那么,神引导腓利给埃塞俄比亚太监传福音是什么意思呢?第一,这正符合上帝福音广传的计划。主耶稣在升天前曾吩咐门徒【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徒1:8)】第8章的开头讲到耶路撒冷的逼迫使门徒分散,这在客观上就使福音突破了耶路撒冷的局限,开始向外传播。这虽然不在使徒们的计划中,但是却在神的计划中。上一周分享的信息是福音传到撒玛利亚,而今天我们继续看到福音的扩展,从地理上来说是传到了比撒玛利亚更远的地方,是向地极迈出了更大的一步,而这些都是在应验主的话。其次,埃塞俄比亚太监的信主也应验了以赛亚书56:3~8节的预言,那一段经文预言说太监和外邦人,这些原本在圣约之外的人将要被上帝接纳,将要和以色列人一样成为神的子民。所谓福音,就是关乎万民的好消息,就是拯救原本没指望的,接纳原本被排斥的,所以埃塞俄比亚太监的信主正是对福音最好的解释,也是向世人做的最有力见证,这都是出于上帝完美的旨意和计划。

而神的总体计划是福音要拓展,万国万民都听到福音,最终基督要再来,新天新地要实现,这是我们都清楚的。但是这个总体计划在历史中是如何具体落实的呢?这恐怕就没有人能够完全知道了。所以,当腓利被呼召做这事时他可能并不知道这事的深远意义,27节告诉我们他甚至没想到会遇见埃塞俄比亚的太监。但是当他顺服神的带领时,他虽然不知道神的全部计划,但是神的心意就藉着他的顺服成就了。

当我们考察人类的历史,你应该承认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历史的轨迹是何等的纷繁复杂,其中充满了偶然,意外和不料。我的意思不是说对神来说有意外和偶然,而是对人来说。那些想掌控全局,指点江山的人,历史岂不已经一再的证明他们的虚妄和失败了吗?从使徒行传中我们可以看到上帝计划如何藉着彼得、腓利、保罗一步步实现,但其实使徒行传记下来的这些只不过是上帝计划实现的一个标本。上帝实际做的所有工作一定远比记下来的这些还要多的多的多。正如圣经说【耶稣所行的事还有许多,若是一一地都写出来,我想,所写的书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约21:25)】我们想,十二位使徒圣经只记了三四位的事迹,而其他的使徒难道无所事事吗?福音除了藉着保罗传到欧洲,不也藉着无数不知名的圣徒传往四面八方吗?所以神的伟大远超人的想象,甚至难以描述。如果硬要描述的话,我想这样说:就是神使用每一位使徒,每一位执事,每一位基督徒;神对不同人有不同的带领,但所有人的努力都彼此联系;没人能掌控全局,甚至看不清自己努力的果效,但是一切都被神使用,也被神记念。所以真正的属灵不是总想高瞻远瞩、统揽全局,而是要认清自己的使命,守住自己的呼召。

今天很多人总试图以战略的眼光描绘普世教会和福音拓展的未来,我就不止一次听到有人分析一带一路如何符合神的心意,如何会祝福宣教。我想事到如今这样的分析应当偃旗息鼓了,而且这一类高瞻远瞩我认为都应当止息。我看到不少教会浪费精力在这一类夸夸其谈中,却大大忽略最基本的圣洁和爱心的本分。其实神的计划从来不是一个方向,一种事工,一个运动所能涵盖的。如果神的计划是能够被我们的眼界和计划涵盖的,那它就称不上伟大。历史上很多真正属灵的运动,包括新教改革都不是人的设计,路德和加尔文也不是一开始就以改革先锋,运动领袖自居的。反而他们的动机很朴素,他们也没有长远计划,他们只是本着对上帝的忠心和良知挺身而出,然后就被历史“裹挟”,其实是被上帝一步步引导,事情就那样成了,并且所成的也超过他们当初的想象。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如果我们真明白历史的复杂和上帝的伟大,就应当谦卑。而谦卑的表现之一就是避免像政客、商人和不信神的专家一样喜欢宏大叙事和指点江山。比起知道太多宏伟的事,我们更应当认识自己,认识上帝特别赋予我自己的使命。这使命也许是不起眼儿的,也许是不合潮流的,也许不被理解的,但只要真是出于神的就比什么都重要。【因 神的愚拙总比人智慧, 神的软弱总比人强壮。(林前1:25)】而将来神的赏赐也不在于你听说过多少伟大的事,而在于你回应了多少上帝给你的呼召,以及你活出了多少基督的生命。

此外,我们也不必探究上帝的全部蓝图,我相信上帝也没有让我们知道一切的意图,因为我们作为有限的受造者不可能完全承受神的智慧。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我们根本操不起上帝的那份心。所以我们是必须知道神计划的所有步骤和细节才顺服呢?还是承认神计划的奥秘性,即使不知道未来的所有细节,也愿意步步跟随神呢?所谓异象,其实不是指上帝办公桌上的完整计划,而可能就是一个画面,一个图景,但却因为出于神就足以感动我们去追随。当然,这样的追随不等于盲目,而是谦卑,并且也是智慧,因为真正的智慧是懂得每一步寻求神,顺服神,而不是企图象神一样全知。

最后,我们再思想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分辨神的感动。就如这一段一会儿说主的使者对腓利说,一会儿又说圣灵对腓利说。问题是:腓利如何知道对他说话的是“主的使者”或者“圣灵”,而不是自己的心理活动呢?常有弟兄姊妹会问同样的问题。而对此我的回答是:分辨主的声音不在于外在的形式,而在于我们和神的关系。神说话可能用听得见的言语,也可能是无声无息的感动,可能藉着眼睛可见的异象,也可能是纯粹发生在内心。所以你说听到某种声音或者有某种感觉,这本身都不足于断定它们的本质。但一个被公认和神有真实亲密关系的人说他被神感动了,我想多数人都不会质疑这感动是不是真的,因为属灵的人自然能参透属灵的事。

使徒行传记载了很多圣徒被神带领的例子,而这些经历神的圣徒不只是使徒,也有执事,还有平信徒,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虔诚人,都是常常祷告亲近神的人。所以,这些人被写在圣经里在当时也少有人质疑他们的感动从何而来,可见大家都明白分辨神的感动对于敬虔的人来说,并不是难事。所以,比起如何分辨神的感动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先应该问的是:我和神的关系如何呢?真实吗?亲密吗?我该如何建立与神真实和亲密的关系呢?我想这个问题解决了,前一个问题自然就会解决了。

二、腓利

接下来我们再看这一段的第二位主角,就是执事腓利。虽然上帝才是真正主导和成就大事的那一位,但是人对上帝的回应也是重要的。这个重要不在于我们可以干扰上帝的计划,而在于我们在天上的赏赐取决于我们对上帝的回应。作为基督徒,我们其实并非无欲无求,只不过我们所欲所求的是天上的财宝,是永远的荣耀。所以那些被上帝称许的生命是我们应当羡慕的,而腓利就是这样一位应当被我们羡慕和效法的圣徒。从这一段我们至少可以看出腓利身上的三种美德:

第一,不变的服侍心志。

腓利曾经住在耶路撒冷,而如今已经来到撒玛利亚。他曾经是耶路撒冷教会的执事,如今已经离开了原来服侍的岗位,但始终不变的是他服侍的心志。上次我们分享耶路撒冷教会被逼迫时已经讲到,门徒分散的直接原因是因为逼迫,而不是主动的有计划的差传,我想腓利也是如此。但是福音却藉着逼迫和分散,事实上传扬了出去,这其实正是上帝的美意。但这计划的实现可以没有教会的计划,但却离不开腓利和门徒们的忠心,离不开他们无论到哪里,无论在什么身份中都要服侍的心志。

今天教会的流动性其实也很大,很多弟兄姊妹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信主的教会,从外地到北京,或者从北京到外地,甚至到外国。但我们起初信主时的热心是否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渐渐冷淡了呢?我们是否已经完全忘记了起初被主得着时的那个喜悦,感激和愿意奉献一切的心志了呢?神的心意不一定是要我们一生就待在一个地方,活在一成不变的环境中。其实神允许我们的生活变化,甚至有时神亲自促成我们生活的变动。但是神的心意有一点是确定不移的:就是要我们为他而活,要我们无论在哪里都能荣耀他,见证他,服侍他。腓利的见证就是如此,但愿我们都能效法他。

很多弟兄姊妹搬家前都会打听教会,但有些地方确实没有教会。如果是这样,唯愿我们的心志更大,如果我们要到一个没有教会的地方,愿我们有心志向神祈求,求神使用我在那没有教会的地方建立教会,在那没听过福音的地方因你使那地的人听到福音。

第二,顺服。

关于顺服我们已经讲的很多了,在我看顺服是基督徒最重要的功课。为什么基督徒往往知道的道理多但是生命的品质却改变的小呢?关键就在于我们知道却不顺服,知道却不照着神的心意行。正如主耶稣告诉我们说【“所以,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总不倒塌,因为根基立在磐石上。凡听见我这话不去行的,好比一个无知的人,把房子盖在沙土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并且倒塌得很大。”(太 :24-27)】

顺服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它和我们的本性相抵触。人的本性是想自己掌控,所以知道的越多,方案越细,预测越准才敢行动。但是神的带领就是有奥秘性,就是不那么清楚,例如:亚伯拉罕被呼召离开本地本家却不知道往哪里去,腓利被呼召到旷野却不知道会遇见埃塞俄比亚的太监。所以顺服不是考验我们猜测神心意的能力,而是考验我们把自己和结果交托神的信心。

此外,人的本性是追求舒适,不愿意离开舒适圈,但顺服却可能挑战我们突破自我。例如:神呼召“无知的小民”向君王和学者做见证,腓利就是如此,他是普通百姓,却被呼召向一国的财政部长做见证,我相信这对他来说并不容易,而他能回应上帝的呼召这就是在顺服的挑战上得了胜。

从经文来看似乎腓利顺服神是那么的自然,但是根据我以上的解释,包括根据你我的经验,我们应当知道顺服其实是功课,是不容易的。而腓利的如此顺服正说明他拥有美好的属灵品质,而这品质也是上帝要我们都追求的。因为信仰就是迎接上帝做我们的主,成圣就是以信心、顺服等等新品性代替老我的那些旧性情。

第三,装备。

这一段腓利与埃塞俄比亚太监的同行其实和主耶稣在去以马忤斯的路上与门徒同行非常相似,显然路加是有意的进行了对比。而腓利能够像主耶稣一样详细的向人解释圣经,回答问题,以致最后使人心悦诚服的接受洗礼,可见腓利对圣经非常熟悉,在真理上的装备很深。

如果腓利是牧师或者教师还可以理解,但他作为执事有必要知道那么多,讲的那么清楚吗?从使徒行传可以清楚看出,传扬福音的,建立教会的并不都是使徒。腓利,甚至很多平信徒,都能被神使用成为福音的使者。所以任何基督徒都不该以我没有正式职分为由拒绝更多认识真理,疏忽装备自己,逃避向人传福音做见证的责任。所以彼得说【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彼前3:15)】保罗也说【你们要追求爱,也要切慕属灵的恩赐,其中更要羡慕的,是作先知讲道。(林前14:1)】感谢主!咱们教会的学习风气还不错,橡树的书在咱们教会卖的不错,还有很多课程也有不少弟兄姊妹积极的学习。这是好的!因为神喜悦我们都追求信的清楚,传的明白,因为神愿意我们都做他的见证者和真理的出口。

三、埃塞俄比亚的太监

最后,我们再来看这一段最后一个人物,就是埃塞俄比亚的太监。那么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呢?我想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虔诚。这虔诚表现在他不在乎旅途艰辛也要敬拜神,也表现在他虽然因身体的残缺被犹太群体歧视,却不影响他对上帝的渴慕,还表现在他在异教国家并不为了保住高位而隐瞒自己的信仰,还有他勤奋的查经,虚心的请教。这一切就是这位太监的生命状态,所以他能信主好像是理所当然的。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他有什么功德,而是说我们通过圣经对这些被拣选者的描述,可以知道什么样的心灵是上帝喜悦的,什么样的生命是上帝愿意与他亲近的。我们想神拣选哥尼流作为福音进入外邦的突破口难道是随意的吗?难道这和【他是个虔诚人,他和全家都敬畏 神,多多周济百姓,常常祷告 神。(徒10:2)】没有关系吗?圣经说人的心灵土壤各有不同,埃塞俄比亚太监和哥尼流的心灵就好像肥沃的土壤,所以福音可以进入,可以扎根,可以成长。但那些坚硬的土壤,被荆棘挤住的土壤,福音就难在那里生长了。所以这一方面提醒我们,传福音也是讲时机和步骤的,可能在向一些人传福音之前先要预备他心灵的土壤。另一方面,这也提醒我们基督徒,我们虽然受了洗,但我们常常是在虔诚的状态吗?基督徒的心灵也可能被世界的荆棘挤住,也可能冷淡退缩。求主保守我们!愿圣经中这些虔诚的生命如同云彩围绕我们,激励我们!阿们!

「祷告」

The post 起来!去!宣扬福音!——2022年7月3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appeared first on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By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 5
  • 5
  • 5
  • 5
  • 5

5

1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View all
WSJ What’s News b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 What’s News

4,358 Listeners

不明白播客 by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不明白播客

1,117 Listeners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by Sally Shi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1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