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3.shwchurch.org/wp-content/uploads/2017/12/20171231.mp3
经文:出18章
出18:1 摩西的岳父,米甸祭司叶忒罗,听见 神为摩西和 神的百姓以色列所行的一切事,就是耶和华将以色列从埃及领出来的事,2 便带着摩西的妻子西坡拉,就是摩西从前打发回去的,3 又带着西坡拉的两个儿子,一个名叫革舜,因为摩西说:“我在外邦作了寄居的”;4 一个名叫以利以谢,因为他说:“我父亲的 神帮助了我,救我脱离法老的刀。”5 摩西的岳父叶忒罗带着摩西的妻子和两个儿子来到 神的山,就是摩西在旷野安营的地方。6 他对摩西说:“我是你岳父叶忒罗,带着你的妻子和两个儿子来到你这里。”7 摩西迎接他的岳父,向他下拜,与他亲嘴,彼此问安,都进了帐棚。8 摩西将耶和华为以色列的缘故向法老和埃及人所行的一切事,以及路上所遭遇的一切艰难,并耶和华怎样搭救他们,都述说与他岳父听。9 叶忒罗因耶和华待以色列的一切好处,就是拯救他们脱离埃及人的手,便甚欢喜。
10 叶忒罗说:“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他救了你们脱离埃及人和法老的手,将这百姓从埃及人的手下救出来。11 我现今在埃及人向这百姓发狂傲的事上得知,耶和华比万神都大。”12 摩西的岳父叶忒罗把燔祭和平安祭献给 神。亚伦和以色列的众长老都来了,与摩西的岳父在 神面前吃饭。
13 第二天,摩西坐着审判百姓,百姓从早到晚都站在摩西的左右。14 摩西的岳父看见他向百姓所做的一切事,就说:“你向百姓做的是什么事呢?你为什么独自坐着,众百姓从早到晚都站在你的左右呢?”15 摩西对岳父说:“这是因百姓到我这里来求问 神。16 他们有事的时候就到我这里来,我便在两造之间施行审判;我又叫他们知道 神的律例和法度。”17 摩西的岳父说:“你这做的不好。18 你和这些百姓必都疲惫;因为这事太重,你独自一人办理不了。19 现在你要听我的话。我为你出个主意,愿 神与你同在。你要替百姓到 神面前,将案件奏告 神;20 又要将律例和法度教训他们,指示他们当行的道,当做的事;21 并要从百姓中拣选有才能的人,就是敬畏 神、诚实无妄、恨不义之财的人,派他们作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十夫长,管理百姓,22 叫他们随时审判百姓,大事都要呈到你这里,小事他们自己可以审判。这样,你就轻省些,他们也可以同当此任。23 你若这样行, 神也这样吩咐你,你就能受得住,这百姓也都平平安安归回他们的住处。”
24 于是,摩西听从他岳父的话,按着他所说的去行。25 摩西从以色列人中拣选了有才能的人,立他们为百姓的首领,作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十夫长。26 他们随时审判百姓,有难断的案件就呈到摩西那里,但各样小事他们自己审判。
27 此后,摩西让他的岳父去,他就往本地去了。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今天我们继续分享《出埃及记》,我们今天要看的经文是《出埃及记》第18章。分享之前,让我们先同心祷告。
「祷告」
《出埃及记》第18章的结构很清晰,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12节讲摩西和他岳父叶忒罗见面;13~26节讲摩西接受叶忒罗的建议,设立各级首领管理以色列民。
一、1—12节——摩西与叶忒罗见面
5节说“摩西的岳父……来到神的山”。神的山就是西乃山,又叫何烈山,就是上帝在荆棘的火焰中呼召摩西的地方。18章记录摩西和他岳父在神的山见面,但下一章——19章2节才说“(以色列人)来到西奈的旷野,就在那里的山下安营。 (出19:2)”所以,18章发生的事在时间上其实是在19章之后,这就说明《圣经》的写作不一定严格按照时间的顺序,这不影响《圣经》的真实,反而体现不同布局要突出不同的重点。
摩西的岳父在《圣经》中有三个名字:这里说是叶忒罗,2:18节说是流珥,还有《民数记》10章提到的何巴。叶忒罗可能是称号,意思是“大人”,流珥才是他的名字,而何巴则可能是摩西内兄的名字。无论如何,摩西的岳父是米甸的显赫人物,他这次带着摩西的妻小来见摩西是因为1节所说的“听见 神为摩西和 神的百姓以色列所行的一切事,就是耶和华将以色列从埃及领出来的事”。可见,神的名已经在列邦中传开,并且大得荣耀,正如神曾对法老宣告的“其实,我叫你存立,是特要向你显我的大能,并要使我的名传遍天下。 (出9:16)”
《出埃及记》4章记载摩西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一起回埃及,但是《圣经》没有记载他何时又打发妻儿回到了米甸,而且《圣经》也没有评价摩西将妻儿送回米甸的行动,这是摩西信心软弱呢?还是他为保护家人采取的合理措施呢?《圣经》没有明确说明,我们也最好不要过度解释。
摩西的长子名叫“革舜”,意思是“我在外邦作了寄居的”,而次子名叫“以利以谢”,意思是“神是我的帮助”。这两个名字代表摩西不同的人生阶段和他当时的心态。可以说,摩西长子的名字显示出摩西当时的心境凄凉、软弱,而当摩西的次子出生时,他的心态已经发生改变,“以利以谢”显示他的信心已经得到了复兴。当“以利以谢”出生时,摩西其实还没有回到埃及带领以色列人。因此这说明:神在使用人做事前,总要先坚固和恢复他的信心。主耶稣在提比哩亚海边寻找彼得,使他的信心恢复,然后他才能承担将福音传到地极的使命。在新的一年即将来临时,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也是期待真实的遇见神,我们的信心先要在神的荣光中被恢复,然后我们才能被主使用。
18章9—12节记述叶忒罗赞美上帝并向神献祭。有人主张摩西对耶和华的敬拜是从米甸人那里学来的,但这一段证明,叶忒罗对耶和华的敬拜是因为听闻上帝的作为,还有摩西对他亲自的见证。所以敬拜真神并非摩西受到叶忒罗的影响,反而是叶忒罗受到摩西的影响。也许他此时对神的认识还不完全,因为他仍然说“耶和华比万神都大”(11节),还没有认识到“除了耶和华,再没有别神”。但无论如何,这段经文显示:上帝喜悦摩西为他做见证,也喜悦万族都来敬拜他。
二、13—26节——摩西接受叶忒罗的建议
这一段告诉我们应当如何智慧的管理一个团体;也告诉我们一位属灵领袖应当具备怎样的美德。
1、叶忒罗的观察
13节藉着摩西岳父的观察让我们看到以色列当时的情景,就是“摩西坐着审判百姓,百姓从早到晚都站在摩西的左右。”这里的关键是摩西一个人在承担很多的责任,这些责任包括15、16节所说的“百姓到我这里来求问 神……我便在两造之间施行审判;我又叫他们知道 神的律例和法度。”可见摩西一个人扮演了先知、法官和教师等多重角色,而且是事无巨细全部一人承担。
2、独自承担所有责任是不好的
那么这样好不好呢?《圣经》藉着叶忒罗的口告诉我们“你这做的不好。你和这些百姓必都疲惫;因为这事太重,你独自一人办理不了。”(17、18节)所以,作为领袖如果事无巨细的承担所有责任,就会造成两个恶果:
第一,是自己疲惫。超负荷早晚使人的身体还有精神出问题,这是常识,也是上帝设立的一般规律,基督徒常用“耗尽”或“枯干”来形容这种状况。
其次,使他人疲惫。因为一个人承担所有责任,势必造成效率低下,使很多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撒下15章告诉我们,押沙龙预备叛乱邀买人心的一个手段,就是在城门口听讼,这说明当时大卫不能及时处理民间的问题,也没有及时委派他人,以至于引起了民间的不满,就给了押沙龙可乘之机。
其实,作为领袖事无巨细都亲力亲为还会造成一个恶果,就是他人的恩赐和才能不能得到锻炼,以至于对事业的根本和可持续发展,是弊病远远大于好处。在这方面,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诸葛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有的史书记载:“政事无巨细,咸决於亮”。还有“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而诸葛亮这样勤勉的结果是什么呢?第一,他去世时只有53岁,比他的对手司马懿几乎少活了20年。如果史书记载属实的话,那他显然应该是过劳死。其次,他死后蜀国人才不济,所以有句话形容蜀国后期的局面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而我想,蜀国虽然比魏国小得多,但是四川人杰地灵,无论如何不该缺乏人才到这样的程度吧。所以究其原因,诸葛亮虽然勤勉,但是却不懂得团队服侍和培养接班人,其实是严重的问题,也是蜀国覆灭的原因之一。所以,如果从今天的管理学角度看,诸葛亮绝对是个失败的领导者,而绝非成功的CEO。
而《圣经》在这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领袖应当使人分担责任,而不要一个人试图承担所有。主耶稣给我们留下了美好榜样,他的工作除了亲自医病、赶鬼、传道,还有重要的一项就是培训门徒,并且主经常把权柄、责任分配给门徒并差派他们出去做工。林前12章“身体和肢体”的比喻也是同样的道理。身体就是一个团体,而肢体是其中不同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