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偶像都是谁?
偶像对自我的意义?为什么我们有时会需要偶像?
为什么偶像会带来负面影响?
偶像塌房了怎么办?
如何重构生活的秩序?
内容:
1. 偶像都是谁?追星的群体都是谁
具体的人;抽象的人/神;抽象的概念
除了追星女孩,我们其实很多人也在有意无意地追星。
2. 偶像对自我的意义?为什么我们有时会需要偶像?
1)偶像是一个参照物,通过这个他者,我们确定了我的存在。
2)连接/归属感/亲密/交际:休闲娱乐
3)选择谁作为偶像是一种价值判断,是一种自我表达。
3. 拥有偶像的负面影响:
1)虚幻的“完美”与自我的盲从;逃避现实
消费偶像与粉丝经济
2)必然走向坍塌
-秩序崩塌导致的痛苦
-不是他坍塌了,而是你想象中的他坍塌了。
-拒绝相信,依然爱他:否定他就是否定自己。
-但偶像的破碎或秩序的坍塌一定是坏事吗?认识你自己,反思你自己,成长的机会
3)自我是踏在偶像的废墟之上建立的:成为你自己的主宰
4. 当秩序崩塌时怎么办?
1)去发疯吧:宣泄情感
2)接受现状
3)重构秩序
4)反思
5. 如何去建构我们生活的秩序?
1)寻求权威的庇护:“权威”的定义
好处:看起来很安全很确定,省心,不用努力,不用自己做决定,也不用负责任。
坏处:建立在他者之上的世界一定会走向坍塌,放弃自由与自我支配的权力。
2)自己为自己立法,自己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确立主体性
特征:漫长的过程;在丰富的人生经历中去探索(学习,工作,阅读,阅读,跟不同的人进行交流);不断变化(不断成长的,流动的)
坏处:需要自己负责,自行承担后果;长时间的探索与发现,需要勇气来经历无数次的解构与重构
好处:更自由,更自洽,更坚固,更自信,更能体会到价值感
结语:我们是自己生活的唯一责任人,偶像的黄昏是自我的新生。
References:
Chen, X. (2021). Consumption oriented idol worship in China. In 2021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ities Education and Social Sciences (ICHESS 2021) (pp. 1012-1016). Atlantis Press.
Jamilah, Y., Nurhudaya., Budiman, N. (2020). Profile of celebrity worship tendency among adolescents.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s. 1(1), 61-68.
He, X. (2006). Survey report on idol worship among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Chinese Education & Society, 39(1), 8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