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小伙伴们,我是AscendEX泡泡糖。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深度解读数字人民币
首先,咱们还是先来“聚焦一整天”吧。
1、据报道,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 (Janet Yellen) 上周宣布计划召集总统金融市场工作组(PWG),计划于今日讨论跨机构稳定币工作,本次讨论还将涉及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和货币监理署(OCC)。
2、印度储备银行服务委员会主席阿米塔布(Amitabh Rajan)近日在BFSI领导力峰会关于”银行业未来”的讨论中表示,印度必须加快区块链和工业4.0推进步伐。
3、媒体统计,机构投资者对比特币的胃口越来越大。几家大公司,其中包括特斯拉、Square和Coinbase,已经集体购买了价值数亿美元的加密货币。
接下来的深度文章,来自深潮,敬请聆听。
原文链接:(https://www.sohu.com/a/477995249_120697730)
7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组发布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
白皮书明确,数字人民币是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货币,主要定位于现金类支付凭证,不计付利息,将与实物人民币长期并存。作为一种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主要用于满足国内零售支付需求。
为什么要研发数字人民币?总结起来,这主要由国际的大气候和国内的经济发展需求所决定。国际上,央行数字货币研发已经成为一场数字经济时代的军备竞赛。
国际清算银行最新调查报告显示,65个国家或经济体的中央银行中约 86%已开展数字货币研究。其次,加密货币特别是全球性稳定币发展迅速,带来了风险和挑战。
在白皮书中,可窥见央行对于加密货币持负面态度,认为加密货币缺乏价值支撑、价格波动剧烈、交易效率低下,多被用于投机,存在威胁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潜在风险,并成为洗钱等非法经济活动的支付工具。
在国内,随着数字经济发展,需要新型零售支付基础设施,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支付需求,提升基础金融服务水平与效率,促进国内大循环畅通。此外,我国现金使用率近期呈下降趋势,现金管理成本较高。
在白皮书发布的媒体吹风会上,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将数字人民币的意义和作用总结为三点:(1)助力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2)支撑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的需要;(3)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改革和协调对话的需要。
那么,数字人民币如何实现匿名,保护隐私?白皮书指出,数字人民币具有安全性与匿名性(可控匿名),注意,这里的匿名是可控匿名,也就是“小额匿名、大额依法可溯”,高度重视个人信息与隐私保护。
根据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今年年初的说法,目前的支付工具,无论是银行卡还是微信、支付宝,都是与银行账户体系绑定的,银行开户是实名制,无法满足匿名诉求。数字人民币与银行账户松耦合,可以在技术上实现小额匿名。穆长春强调,数字人民币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在现行支付工具中是等级最高的。
2019年末以来,人民银行首先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2022北京冬奥会场景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2020年11月开始,增加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6个新的试点地区。
截至2021年6月30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132万个,覆盖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等领域。开立个人钱包2087万余个、对公钱包351万余个,累计交易笔数7075万余笔、金额约345亿元。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将继续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不预设推出时间表。未来,北京冬奥会将会是数字人民币的重要使用场景,白皮书介绍,冬奥会将试点部署无人售货车、自助售货机、无人超市等创新应用场景,并推出支付手套、支付徽章、冬奥支付服装等可穿戴设备。
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表示,“区块链具有数据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等优势,但存在性能和可扩展性上的缺点,更适用于低并发、低敏感的资产确权、交易转让、账本核对等场景。”
而数字人民币广泛应用于高频支付场景,高并发、低延迟,需要强大的性能支持,并不适合用“低效”的区块链进行结算。因此,数字人民币部分运用了区块链技术,这也是“不预设技术路线”,实用主义方针的体现。
人民银行在数字人民币运营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负责向运营机构发行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负责向社会公众提供数字人民币兑换和流通服务。
范一飞介绍,目前,参与数字人民币研发的运营机构主要包括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移动和工行,联通、电信和中行分别成立联合项目组参与研发,蚂蚁集团和腾讯两家互联网企业旗下网商和微众银行也参与研发,招商银行近期亦已获准加入。
此外,由于数字人民币是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与实物人民币管理方式一致,人民银行不对其计付利息,不向指定运营机构收取兑换流通服务费用,指定运营机构也不向个人客户收取数字人民币的兑出、兑回服务费。
跨境支付是数字人民币一个颇具想象力的应用场景,但在白皮书中的表述中,相当谨慎。白皮书称,积极响应国际社会倡议,探索改善跨境支付,数字人民币具备跨境使用的技术条件,但当前主要用于满足国内零售支付需要。
总结起来,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制度问题。跨境支付技术成熟,但需要满足国际间的监管与合规条件。
此外,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已与香港金管局签署合作备忘录,同时加入国际清算银行创新中心(BISIH)牵头的多币种法定数字货币桥(mCBDC Bridge)项目。这个可以通俗理解为区块链世界中的“跨链桥”,不同央行数字货币间如何互操作将会是未来的一个刚需,同时也是一个难题。
白皮书中关于数字人民币最大的亮点在于,“数字人民币通过加载不影响货币功能的智能合约实现可编程性,使数字人民币在确保安全与合规的前提下,可根据交易双方商定的条件、规则进行自动支付交易,促进业务模式创新。”这意味着,人民币将从传统货币逐渐升级为智能货币,划时代的转变。
曾有央行官员表示,对央行数字货币加载智能合约应保持审慎态度。可以预见,今后,数字人民币的智能合约功能将会是一个从简到繁的谨慎探索过程。
而根据白皮书的说法。短期来华的境外居民可在不开立中国内地银行账户情况下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满足在华日常支付需求。
另外,数字人民币钱包有多种分类法,而其中,最值得期待的是硬件钱包。白皮书表示,硬钱包基于安全芯片等技术实现数字人民币相关功能,依托 IC 卡、手机终端、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等为用户提供服务。也就是说,手表、手机壳、耳机壳、配饰、拐杖等都可能成为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载体。
以上内容,作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好啦,本期的节目就到这里了,如果喜欢泡泡糖为您精选的内容,还请帮忙多多转发。那咱们下期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