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时艺见

趣谈:从《最后的晚餐》看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Listen Later



从时代的角度看艺术,这里是磨时艺见。


众所周知,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但是在许多西方人看来,只要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中国人什么都能吃的。那么,西方人为什么无法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著名的画作《最后的晚餐》可以助我们略窥一斑。



胡安·德·华内斯《最后的晚餐》



在西方文化中,晚餐被视为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而且赋予它更多的宗教意味,因为基督教徒不但要在晚餐前祈祷,而且黄昏后的团聚也象征着生命的最后一程,和对来世幸福生活的渴望。



伦勃朗《最后的晚餐》



在所有版本《最后的晚餐》里,面包和葡萄酒是基本配置,因为面包象征耶稣的身体,葡萄酒则象征着耶稣的血液。主菜一般是鱼和羊。早期的基督徒常常用鱼来代指耶稣,那时的他们为了躲避罗马帝国的宗教迫害,取用希腊语中的 “鱼”作为联络暗号,因为希腊语中的耶稣、基督、神的、儿子、救世主这5个词汇的首字母恰好组成这个词语。另外,由于耶稣常常用羔羊自比,所以羔羊也成为耶稣的象征。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除此之外,盐也是《最后的晚餐》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在《圣经》里,盐象征被启迪的智慧,人们认为盐可以阻挡坏事,如果把盐洒在桌布和餐巾上则是不祥之兆。



佛朗切斯科·巴萨诺《最后的晚餐》(局部)



时至今日,这些简单的食材依然留在西方人的餐桌上。在漫长岁月里,西方饮食文化没有生发出更丰富的食物想象力,与虔诚的宗教信仰息息相关。而且,贪食罪是七宗罪之首,也是人间一切罪恶的根源,这使得西方人藐视甚至畏惧口腹之欲,从而导致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磨时艺见,每晚9点,准时更新。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磨时艺见By 磨时艺术


More shows like 磨时艺见

View all
不开玩笑 Jokes Aside by 不开玩笑JokesAside

不开玩笑 Jokes Aside

99 Listeners

阿司每日读书分享 by 阿司为您读书

阿司每日读书分享

2 Listeners

三个火呛手 by 思宇_XgEd

三个火呛手

58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