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时艺见

趣谈:古人是如何花式吸猫


Listen Later


小原古邨《猫与鼠》


从时代的角度看艺术,这里是磨时艺见。

如今,但凡有猫出现的地方,必定会吸引一大群人的目光。比如,最近央视新闻节目就因为视频中意外出现的猫叫声,吸引了7千万网友蹲点央视新闻的社交平台“云吸猫”。其实,“吸猫”并不是近几年才兴起,不论在古代的埃及、日本或者中国,人们都早已拜倒在“喵星人”的爪爪之下。

 埃及·贝斯特画像


4000年前的古埃及人认为猫是太阳神拉、战争女神赛克迈特以及欢愉女神贝斯特的象征,猫眼在黑暗中发出的光芒是驱散黑暗之鬼的阳光,所以在古埃及的一些寺庙里,会出现很多猫的壁画、摆件。古埃及人还会将猫制作成“猫木乃伊”,并且放入一些小老鼠、线球等猫喜欢的东西作为随葬品。

 

明·朱瞻基(明宣宗) 《五狸奴图卷》局部


宋代李迪《狸奴蜻蜓图》


到了公元4世纪左右,中国开始兴起养猫风潮,及至宋朝达到鼎峰。那时候的人们需要准备盐巴和小鱼,才能迎接喵星人到家中,宋代诗人陆游就曾在《赠猫》一诗中写到,“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而且古人给猫起名也是颇为文雅,白猫叫做“尺玉”、“宵飞练”,黑猫叫做“乌云”、“啸铁”等。

 

日本·歌川国芳《啊,好痛》


日本·歌川国芳《养猫五十三图》


及至公元7世纪至10世纪,随着唐朝僧人东渡日本,猫也随之首次引入日本,故而那时的猫又被日本人称为“唐猫”。最初,只有日本皇室才能养猫,到了明治时期才走进千家万户,并且创造出大量与猫相关的语言。比如,“猫背”是形容弓着背的人,“猫额”形容很小的面积等等。到了近现代,日本人更是创造出机器猫、Hello Kitty等广为人知的猫卡通形象。

那么,为什么世界各地的人都如此痴迷于猫?有一种说法是,猫咪呼噜的频率与婴儿啼哭的频率完全相同,会引发人类内心深处本能的怜悯之情。不知道你是怎么看的呢?你觉得人们喜欢猫的原因是什么呢?欢迎跟我们评论分享。

磨时艺见,每晚9点,准时更新。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磨时艺见By 磨时艺术


More shows like 磨时艺见

View all
不开玩笑 Jokes Aside by 不开玩笑JokesAside

不开玩笑 Jokes Aside

99 Listeners

阿司每日读书分享 by 阿司为您读书

阿司每日读书分享

2 Listeners

三个火呛手 by 思宇_XgEd

三个火呛手

58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