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时艺见

趣味:为什么画家会制造作品“双胞胎”


Listen Later

从时代的角度看艺术,这里是磨时艺见。


历史上有很多“双生”的名画,它们出自同一位画家,名字一致,内容构图都极为相似。那作者为什么会画两遍呢?当然不是闲得发慌,而是因为甲方的奇葩要求。


约翰·康斯特布尔《从主教花园望见的索尔兹伯里大教堂》,1823年




约翰·康斯特布尔《从主教花园望见的索尔兹伯里大教堂》,1821-1822年




19世纪英国伟大的风景画家约翰·康斯特布尔(John Constable)就曾经画过一组“双胞胎”风景画。他在主教约翰·费舍尔(John Fisher)的委托下,创作了一幅《从主教花园望见的索尔兹伯里大教堂》。主教觉得这幅画哪都挺好,就是对阴天的背景有点意见,因为他觉得教堂应该沐浴在阳光下才显得圣洁。但约翰·康斯特布尔十分相信自己的审美,于是拿着这个作品去参展,还获得他人一致好评。不过这依旧没有改变主教的决定,康斯特布尔只得按要求再画一幅“晴天”版本。



乔瓦尼·保罗·帕尼尼《Modern Rome》,波士顿美术馆藏




乔瓦尼·保罗·帕尼尼《Modern Rome》,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乔瓦尼·保罗·帕尼尼《Modern Rome》,卢浮宫博物馆藏




有着同样遭遇的还有18世纪的罗马历史风景画家乔瓦尼·保罗·帕尼尼(Giovanni Paolo Panini),他在雇主的要求下,不得不为《现代罗马》(Modern Rome)这幅作品画了三个版本。起初的两幅作品只是在颜色上有些许差异,其余皆无甚变化。但是甲方爸爸在已经交稿几年后,不知又想起了什么点子,又让帕尼尼再提交一个版本,帕尼尼也只好在少许改动后重新提交一幅类似的作品。


达芬奇 《岩间圣母》,巴黎卢浮宫收藏




达芬奇 《岩间圣母》,伦敦国立美术馆收藏




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现在我们还能在不同博物馆找到同一作者的同名画作,例如,德国画家老卢卡斯·克拉纳赫(Lucas Cranach the Elder)的两幅作品《巴黎审判》(《The Judgment of Paris》)就分别藏于大都会博物馆和圣路易斯博物馆;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的巨作《岩间圣母》则藏于卢浮宫和伦敦国立美术馆。如果有机会到这些博物馆,你可以近距离感受下这些“双生”作品有何不同。


磨时艺见,每晚9点,准时更新。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磨时艺见By 磨时艺术


More shows like 磨时艺见

View all
不开玩笑 Jokes Aside by 不开玩笑JokesAside

不开玩笑 Jokes Aside

99 Listeners

阿司每日读书分享 by 阿司为您读书

阿司每日读书分享

2 Listeners

三个火呛手 by 思宇_XgEd

三个火呛手

58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