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让·杜布菲
从时代的角度看艺术,这里是磨时艺见。
最近,网络兴起一股“佛系”风潮,它是指一种看淡一切的生活态度。其实,早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欧美艺术圈就诞生出一种“佛系”的艺术流派——涩艺术。
这种艺术有三大特点,即创作在一定程度上隔离于主流影响、艺术家毫无艺术训练与传统的羁绊,以及创作不为名利。而这个流派的创始人,正是法国画家让·杜布菲(Jean Dubuffet)。
1945年以前,涩艺术尚未形成流派,这种创作主要来源于小孩或精神病患者的随性涂鸦。杜布菲看过这类画作之后,被深深吸引,撰写了第一份涩艺术的介绍推广资料《涩艺术笔记》,并且为其作出特点的界定。
1947-1948年间,杜布菲先后成立“涩艺术之家”与“涩艺术协会”。不过,主流大众并不接受这种艺术风格,杜布菲也屡受挫败。三年之后,协会解散,可是杜布菲仍然坚定认为“涩艺术”才是真艺术。
杜布菲的涩艺术创作采用了一种直觉化的手法,他在浓厚的底子上,运用修饰性技法和材料、表面脏而带血般的色彩,描绘破碎的轮廓,让人物变得疯狂。
在创作主题上,杜布菲并没有固定的偏好。比如,在1957年到1960年,是以抽象画为主、偶尔出现具象画的“非形象”时期。到了1961年,又诞生了新系列"巴黎马戏团",他以接近半自动性书写的方式,绘画所看到的任何东西,并且带有浓厚的素描性效果。
在1985年去世之前,杜布菲仍然在不断探索新的创作风格,而这些也直接影响到法国以及中北欧的抽象艺术家。而他本人也被称赞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国最杰出的画家”。
以上内容由磨时艺见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
磨时艺见,每晚9点,准时更新!
让·杜布菲
从时代的角度看艺术,这里是磨时艺见。
最近,网络兴起一股“佛系”风潮,它是指一种看淡一切的生活态度。其实,早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欧美艺术圈就诞生出一种“佛系”的艺术流派——涩艺术。
这种艺术有三大特点,即创作在一定程度上隔离于主流影响、艺术家毫无艺术训练与传统的羁绊,以及创作不为名利。而这个流派的创始人,正是法国画家让·杜布菲(Jean Dubuffet)。
1945年以前,涩艺术尚未形成流派,这种创作主要来源于小孩或精神病患者的随性涂鸦。杜布菲看过这类画作之后,被深深吸引,撰写了第一份涩艺术的介绍推广资料《涩艺术笔记》,并且为其作出特点的界定。
1947-1948年间,杜布菲先后成立“涩艺术之家”与“涩艺术协会”。不过,主流大众并不接受这种艺术风格,杜布菲也屡受挫败。三年之后,协会解散,可是杜布菲仍然坚定认为“涩艺术”才是真艺术。
杜布菲的涩艺术创作采用了一种直觉化的手法,他在浓厚的底子上,运用修饰性技法和材料、表面脏而带血般的色彩,描绘破碎的轮廓,让人物变得疯狂。
在创作主题上,杜布菲并没有固定的偏好。比如,在1957年到1960年,是以抽象画为主、偶尔出现具象画的“非形象”时期。到了1961年,又诞生了新系列"巴黎马戏团",他以接近半自动性书写的方式,绘画所看到的任何东西,并且带有浓厚的素描性效果。
在1985年去世之前,杜布菲仍然在不断探索新的创作风格,而这些也直接影响到法国以及中北欧的抽象艺术家。而他本人也被称赞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国最杰出的画家”。
以上内容由磨时艺见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
磨时艺见,每晚9点,准时更新!
117 Listeners
2 Listeners
59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