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临济义玄
小人智过君子
黄檗禅师有一次同大家一起去干活。义玄跟在后面。黄檗回头一见义玄空着手没有带工具,就问:“你的镢头呢?”
“被一个人拿走了。”义玄回答。
“到我跟前来。”黄檗说。
义玄便走近师父。黄檗竖起镢头说:“就这东西,任天下人来拿,也拈不起。”
义玄听罢,手急眼快,一把将镢头抢到手里,竖起来说:“那为什么这东西在我手里呢?”
黄檗说:“好了,今日有人带大家干活儿了。”说罢回方丈去了。
仰山禅师曾就此事问沩山:“镢头在黄檗手里,怎么就被临济夺去了呢?”
沩山回答:“贼是小人,但智慧却超过君子。”“小人”自然是比喻义玄,一件东西放在那里,没有得到主人的允许,君子不会因为自己想要得到这件东西就去拿走。但做为小人的贼,就不同了,即使你的门窗关闭的再严实,他也会想法弄到。君子重的是德,小人重的是智。重德就要限制自我,重智可以满足需要。在这里,“小人”、“君子”云云很明显不是陈述某种道德意义上的分别,而是借喻,是以小人的重智比喻冲破一切束缚后人所获得的心灵的自由。
当黄檗禅师像竖起一根说法道具的拂子或禅杖一样竖起镢头时,对一个没有彻底明心见性的人而言,它很可能制造了一种内含多么深奥道理的假象,这时未达宗旨的人就很可能因去用思虑心追寻禅师竖杖本身以外的意味,而错过了真正的禅机。但是对于一个开悟的人而言,禅师所说的“天下人都拈不起”才是禅师行为所提出的真正的也是唯一的问题和考验。不假思索地迅速夺过镢头来,就是应付考验、回答问题最简单有效的方式。
所以禅是什么?禅是一种简化,它反对超出事物本身去寻找对事物的理解,它要求直接地对事物全体本身。而对事物的分析、抽象等等思虑的知见过程,实际上都从根本上取消对事物本身全面把握的可能。闪电就是雷霆,当你从轰隆隆的声响作出判断时,雷霆早已过去多时了。义玄的夺镢以及其他悟道禅师的打翻茶壶,踢翻净瓶,都是直接面对事物本身的简化所生出的机心、智慧。
不过沩山禅师“小人智过君子”的话,未尝不是对俗谛中的君子们的一种警示。道德成就君子,但君子却失去了生命的智慧。道德在俗界的设置,从根本上说并不是由于人类的无欲,恰恰相反,它是为满足各种欲望的马队所公约的交通规则。道德的完善或可成为俗人世界最值得骄傲的东西,但道德从根本上说是限制欲望。一个人从悬崖上跌落下来,无论他怎样想延缓自己的下坠,都是枉然。这正喻示道德对欲望节制的可怜效力。而遵循着道德准则并为着准则千番思虑、万般计较的君子们,必然是智慧的贫乏者。道德根本无法给人以自由。从这个意义上看,禅宗是一种角度全新的社会学。它的非道德主义的实质,就是在彻底了悟欲望的本性前提下控制欲望,消除欲望,并由此以一种无私的情怀去直接地面对事物,从而真正达到一种人的解放与自由。
在另一次的劳动中,义玄正在锄地,见禅师走过来,便拄着镢头站在那里不干了。黄檗就说:“这汉子累了!”
义玄说:“镢也未曾举过,累哪门子!”
黄檗闻言就打。义玄接住棒子往回一搡,黄檗扑通一下栽到地上。维那赶忙走过来扶起禅师,并且说:“和尚怎么能容忍这样的疯癫汉子无礼!”
黄檗爬起来就打维那。义玄在一旁边镢地边说:“人家都是火化,我这里却是活埋。”和尚死了,一把火烧掉,还能剩点骨灰或舍利,活埋了,却不顾死生,了无痕迹。义玄以此表示,我这里既无师父也无徒弟,空空荡荡,毫无所执。
这事传到沩山后,灵祐就问仰山禅师:“黄檗为什么要打维那呢?”
仰山说:“做贼的跑了,却用棒子打那抢赃物的人。”维那不懂黄檗和义玄间所发生事情的真义,不挨打又能怎样呢?所谓“灯录”,乃是“传灯录”的简称。这是记载禅宗历代法师传法机缘的典籍.灯能照暗,禅宗代代相授,以法传人,用续接灯火来比喻代代以心传心的传承形式。
“灯录”是禅宗创造的一种史论并重的文体,它以本宗的前后师承关系为经,以历代祖师阐述的思想为纬,发端于唐代的禅宗史书:灯录文字语言透彻洒脱、新鲜活泼、简要精练,公案语录、问答对语趣味盎然、脱落世俗,所以深为僧俗所喜读——作为一种精神享受。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与百万人一起学习佛陀的智慧和慈悲。
主播:史壮宁,山西卫视主持人,文史专栏作者,研读佛学二十余年,素食,持戒。
By 史壮宁3
22 ratings
临济义玄
小人智过君子
黄檗禅师有一次同大家一起去干活。义玄跟在后面。黄檗回头一见义玄空着手没有带工具,就问:“你的镢头呢?”
“被一个人拿走了。”义玄回答。
“到我跟前来。”黄檗说。
义玄便走近师父。黄檗竖起镢头说:“就这东西,任天下人来拿,也拈不起。”
义玄听罢,手急眼快,一把将镢头抢到手里,竖起来说:“那为什么这东西在我手里呢?”
黄檗说:“好了,今日有人带大家干活儿了。”说罢回方丈去了。
仰山禅师曾就此事问沩山:“镢头在黄檗手里,怎么就被临济夺去了呢?”
沩山回答:“贼是小人,但智慧却超过君子。”“小人”自然是比喻义玄,一件东西放在那里,没有得到主人的允许,君子不会因为自己想要得到这件东西就去拿走。但做为小人的贼,就不同了,即使你的门窗关闭的再严实,他也会想法弄到。君子重的是德,小人重的是智。重德就要限制自我,重智可以满足需要。在这里,“小人”、“君子”云云很明显不是陈述某种道德意义上的分别,而是借喻,是以小人的重智比喻冲破一切束缚后人所获得的心灵的自由。
当黄檗禅师像竖起一根说法道具的拂子或禅杖一样竖起镢头时,对一个没有彻底明心见性的人而言,它很可能制造了一种内含多么深奥道理的假象,这时未达宗旨的人就很可能因去用思虑心追寻禅师竖杖本身以外的意味,而错过了真正的禅机。但是对于一个开悟的人而言,禅师所说的“天下人都拈不起”才是禅师行为所提出的真正的也是唯一的问题和考验。不假思索地迅速夺过镢头来,就是应付考验、回答问题最简单有效的方式。
所以禅是什么?禅是一种简化,它反对超出事物本身去寻找对事物的理解,它要求直接地对事物全体本身。而对事物的分析、抽象等等思虑的知见过程,实际上都从根本上取消对事物本身全面把握的可能。闪电就是雷霆,当你从轰隆隆的声响作出判断时,雷霆早已过去多时了。义玄的夺镢以及其他悟道禅师的打翻茶壶,踢翻净瓶,都是直接面对事物本身的简化所生出的机心、智慧。
不过沩山禅师“小人智过君子”的话,未尝不是对俗谛中的君子们的一种警示。道德成就君子,但君子却失去了生命的智慧。道德在俗界的设置,从根本上说并不是由于人类的无欲,恰恰相反,它是为满足各种欲望的马队所公约的交通规则。道德的完善或可成为俗人世界最值得骄傲的东西,但道德从根本上说是限制欲望。一个人从悬崖上跌落下来,无论他怎样想延缓自己的下坠,都是枉然。这正喻示道德对欲望节制的可怜效力。而遵循着道德准则并为着准则千番思虑、万般计较的君子们,必然是智慧的贫乏者。道德根本无法给人以自由。从这个意义上看,禅宗是一种角度全新的社会学。它的非道德主义的实质,就是在彻底了悟欲望的本性前提下控制欲望,消除欲望,并由此以一种无私的情怀去直接地面对事物,从而真正达到一种人的解放与自由。
在另一次的劳动中,义玄正在锄地,见禅师走过来,便拄着镢头站在那里不干了。黄檗就说:“这汉子累了!”
义玄说:“镢也未曾举过,累哪门子!”
黄檗闻言就打。义玄接住棒子往回一搡,黄檗扑通一下栽到地上。维那赶忙走过来扶起禅师,并且说:“和尚怎么能容忍这样的疯癫汉子无礼!”
黄檗爬起来就打维那。义玄在一旁边镢地边说:“人家都是火化,我这里却是活埋。”和尚死了,一把火烧掉,还能剩点骨灰或舍利,活埋了,却不顾死生,了无痕迹。义玄以此表示,我这里既无师父也无徒弟,空空荡荡,毫无所执。
这事传到沩山后,灵祐就问仰山禅师:“黄檗为什么要打维那呢?”
仰山说:“做贼的跑了,却用棒子打那抢赃物的人。”维那不懂黄檗和义玄间所发生事情的真义,不挨打又能怎样呢?所谓“灯录”,乃是“传灯录”的简称。这是记载禅宗历代法师传法机缘的典籍.灯能照暗,禅宗代代相授,以法传人,用续接灯火来比喻代代以心传心的传承形式。
“灯录”是禅宗创造的一种史论并重的文体,它以本宗的前后师承关系为经,以历代祖师阐述的思想为纬,发端于唐代的禅宗史书:灯录文字语言透彻洒脱、新鲜活泼、简要精练,公案语录、问答对语趣味盎然、脱落世俗,所以深为僧俗所喜读——作为一种精神享受。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与百万人一起学习佛陀的智慧和慈悲。
主播:史壮宁,山西卫视主持人,文史专栏作者,研读佛学二十余年,素食,持戒。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4 Listeners

18 Listeners

1 Listeners

3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1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295 Listeners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