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神的物当归给神”——2021年8月15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Listen Later

https://t5.shwchurch.org/wp-content/uploads/2021/08/703da0a52d091104bb95e0f63e54316a.mp3


经文:【路20:19】 文士和祭司长,看出这比喻是指着他们说的,当时就想要下手拿他。只是惧怕百姓。【路20:20】 于是窥探耶稣,打发奸细装作好人,要在他的话上得把柄,好将他交在巡抚的政权之下。【路20:21】 奸细就问耶稣说,夫子,我们晓得你所讲所传都是正道,也不取人的外貌,乃是诚诚实实传神的道。【路20:22】 我们纳税给该撒,可以不可以。
【路20:23】 耶稣看出他们的诡诈,就对他们说,【路20:24】 拿一个银钱来给我看。这像和这号是谁的。他们说,是该撒的。【路20:25】 耶稣说,这样,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神的物当归给神。【路20:26】 他们当着百姓,在这话上得不着把柄。又希奇他的应对,就闭口无言了。

前言:

从主耶稣荣进圣城开始,祂与公会成员祭司和法利赛人之间的“冲突”就愈发激烈,他们面对耶稣带给他们的“困扰”,不是有所反思,不是悔改和突破,反而想要杀死耶稣。因为对他们来说,耶稣的作为和讲论是否是从神来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影响了他们的地位和利益。但也正因为耶稣在百姓中的影响力,使得他们虽然想要以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但却不敢直接动手,他们担心抓耶稣会带来百姓对他们的质疑,甚至可能引发不可控的事件,这些正是他们的利益所在。所以,于他们而言,这是一个两难的境地,不动手抓耶稣,任由祂这么讲,“世人都随从祂去了”(约十二19);动手抓耶稣的话,百姓可能会反对他们。

今天经文所记载的事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他们想了一个把耶稣也置于两难境地的方法来对付祂。

“要在祂的话上得把柄”

“就想要下手拿祂,只是惧怕百姓”

其实照着犹太公会的想法,何用陷害这么麻烦呢,直接动手抓耶稣岂不又快捷又简单。因为犹太公会有抓人的权力。罗马政府赋予了犹太公会有处理民事和宗教事务的一些权利。他们不能杀人,却能抓人。而犹太公会主要由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组成,这两拨人虽然有很多彼此的不能认同,但是他们在敌对耶稣一事上却很一致。他们很自然地就会想用公会的权柄来处理耶稣。以他们的恶意和对规则的了解有太多罪名可以套用,程序上也能到让人抓不住把柄,他们就可以“合法”地利用权柄违法,至于自己所想所行的是否符合上帝的心意根本就不关心,不去想。// 在很多人眼中权柄是一种可以被自己利用的资源,不管其原本用途是什么,自己这么使用是否合法,只要能达成自己想要的目的就可以用。所以,权柄常常被人看为实现一己私欲的工具。

上帝所赐任何属世对身体自由、财产或者生命剥夺的刀剑权柄,“原不是叫行善的惧怕,乃是叫作恶的惧怕”(罗十三3),是为了赏善罚恶。而在权柄的使用上,罪人的邪恶却常常表现为赏恶罚善,非但不是叫作恶的惧怕,反而叫行善的惧怕。但神曾藉先知以赛亚宣告说“祸哉,那些称恶为善,称善为恶,以暗为光,以光为暗,以苦为甜,以甜为苦的人”(赛五20)。最终人怎样使用权柄,上帝就怎样审判人;你不公义地使用权柄,上帝就判定你为不公义。任何为私欲对权柄的利用和误用,都是藉着上帝所赐的权柄作恶,行这样事的人,上帝必有严厉的审判。或者今生就有刑罚,或者末世算总账。

但上帝有怜悯和恩典,祂出于自己的美意和主权有两种限制罪人滥用权柄的方式赐下,一,給人内在有对上帝的敬畏(或有良心的提醒);二,有外在对他们监督和追责的手段,令他们惧怕。// 权柄一旦失去内外的约束,一定会被用于作恶。

而且上帝赐更多的恩典,祂并不是在人犯罪之后,立即就降下灾祸刑罚,因为祂有丰富的恩慈,宽容和忍耐,但是罪人却不认为刑罚的延迟是出于上帝的恩慈,是在给人悔改的机会,反而将自己犯罪后并未立刻倒毙看为是神不鉴察的证据,甚至他们宣称没有神,这就是他们任凭自己刚硬悖逆。因此,他们就愈发的犯罪,给自己积蓄更大的愤怒。

而犹太公会中无论法利赛人还是撒都该人,心里都远离和藐视上帝。他们想用上帝所赐予的权柄来对付上帝的儿子,在利用权柄受阻之后,继续犯罪。罪人的虚伪和诡诈就在于,若能通过说服威胁恐吓等低成本的方式解决问题,就用这这种显出优雅、增加名声的方式;若是道理讲不过你,我就撕下伪善的假面,用强力在身体层面上收拾你;若是粗暴不讲理的方式可能会反过来对我造成负面影响,为自身利益考量,就使用阴谋诡计来对付你。所以,陷害是人在贪欲和惧怕的双重驱动下所作的选择,不是用自己手中的权柄,而是去利用别人手中的力量。

但是,上帝藉着他们内在的私欲和恐惧,让他们在各种考量后不敢现在就抓捕耶稣。他们并非是真的惧怕百姓,而是惧怕一个自己不能完全掌控的、对自己的利益有损害的可能性。这就是罪人的特点,他们除了不怕神,他们怕任何他们觉得可怕的东西。// 我们看到上帝护理的工作很多时候就是藉着人里面心怀意念的各种权衡来进行。主耶稣的时候还未到,谁也不能下手抓祂。就像主刚在加利利开始服侍时,在拿撒勒会堂里讲道,听见的犹太人因为不喜欢耶稣所讲的,“都怒气填胸,就起来撵祂出城,他们的城造在山上,他们带他到山崖,要把他推下去,祂却从他们中间直行,过去了”(路四28-30)。这不是主耶稣属天的威势此刻被人看见了,人们恐惧万分,不敢靠近。基督道成肉身在地上的时候,收起了祂原本属天的威荣,使得罪人可以靠近祂,可以摸到祂,与祂面对面的说话。而是上帝藉着罪人心里各样意念的争战,在人各样心思权衡中,“引导”他们的意念,让事件照着上帝的旨意进行。就像当年约书亚过约旦河进迦南攻打耶利哥城的时候,在人看有很多有利的战争阻截时机,但是耶和华神就是让敌人寂然不动。我们也常常经历上帝奥秘的护理恩典。

“于是窥探耶稣”

既然不愿意冒险明着动手,免得自己的“声望”及利益被损害,那么他们就想用其他“更稳妥”的方式。于是他们密谋对策,伺机而动。很大可能他们一边派人留意耶稣的行踪,密切观察祂,一边加紧商量对策,“研究”耶稣,寻找弱点和攻击的方式。这些自以为是在事奉上帝的人,却以恶意来窥探神的儿子,想要下手害他,就表明他们虽然研究律法,虽然在圣殿里做事,但是他们并非是在寻求上帝,事奉上帝,像使徒所说的“这样的人不服事我们的主基督,只服事自己的肚腹,用花言巧语,诱惑那些老实人的心”(罗十六18),因此“他们的结局就是沉沦,他们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他们以自己的羞辱为荣耀,专以地上的事为念”(腓三19)。他们若是出于敬虔而如此关注耶稣就是蒙福的,但若是为要置耶稣于死地而如此地投入心力和人力来关注耶稣,那就是极大的邪恶。当神的儿子指出他们生命中的问题时,他们的反应不是反思,而是反对。他们不是来处理他们生命中的问题,而是要处理指出他们问题的人。

“打发奸细装作好人,要在祂的话上得把柄,好将祂交在巡抚的政权之下”

他们凭借对罗马法律和自身民族特点的专业见识,终于想出了一个能把耶稣除掉的“好方法”。既不用自己动手,也不会引起百姓的反对,可能还会让百姓对耶稣生发不满,一举多得。那就是藉着罗马巡抚的权柄来惩治耶稣。

在他们看来,既然耶稣在耶路撒冷的影响力主要是以讲论的方式来扩散的,那么就从耶稣所说的话语入手来陷害他。只要能“引导”耶稣说出被罗马法律所定罪的话来,就可以藉着罗马政府来对付耶稣。这就需要他们中的某个人能贴近耶稣,并且获得好感,才有可能。于是,他们就派出了他们中间有这方面能力的人来执行这个计划。撒都该人可能不太擅长这种伪装,法利赛人可能更适合,他们也的确被主责备为假冒为善,假装好人倒也不难。// “撒旦也装作光明的天使”(林后十一14)。

“我们纳税给凯撒可不可以”

在马太和马可的记载中都特别说明了来试探耶稣的人分为两拨,一拨是法利赛人的门徒,一拨是希律党的人。希律党的人和法利赛人不同,法利赛人是犹太民族主义者,他们反对罗马政府,而希律党则亲罗马。在当时的犹太,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和希律党人这两派都不和,但是为了陷害耶稣,这三方罕见地联合了起来。// 法利赛人自视颇高,看不起撒都该人,也看不起希律党人,但他们其实都一样,只不过法利赛人更伪善。

很可能,他们的分工是,一拨负责得着话柄,一拨负责抓人。其实,希律一党的人是被用来当枪使的,因为即使耶稣后面真说了可以被定罪的话,法利赛人作为研究律法的保守犹太人,也不好直接扭送耶稣到官府,这样只怕会激起犹太民众对法利赛人的质疑。所以,他们就叫了几个希律党的人来,一旦发现耶稣有对抗罗马政府的言论,希律党的人就可以动手抓人。

“诚实…不徇情面…不看人的外貌”

他们确实很“专业”。上来先说恭维话,这是正常步骤;但这恭维话其内容都是真实的。而且,这几句话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法利赛人对耶稣说的这几句话中,诚实,不徇情面,不看外貌,都有其特定目的,就是先拿话框住耶稣。比如,他们首先说“夫子,我们知道你是诚实人,并且诚诚实实传神的道”(太二十二16),他们强调诚实,就是在暗示耶稣,你一会儿可要说实话啊,你若是不说实话,就不是诚实人,就不是诚实传神的道了。他们觉得耶稣若是不说实话,他们就不容易抓住想要的把柄。他们作为心怀诡诈的人,也以诡诈来揣摩耶稣,他们自认为若是自己面对别人的这种刁难和陷阱问题时,可能会以谎言来应对。所以,他们以小人之心担心耶稣也撒谎。他们不知道的是,耶稣根本就不会说任何一句谎言,他们纯粹是瞎费心思。只是,他们这样说,却是显出了他们自己内心的龌龊,自以为聪明,反成了愚拙。

他们说“什么人你都不徇情面,因为你不看人的外貌”(太二十二16),这是在“鼓励”耶稣要直言不讳,为了防止耶稣回避问题,含糊其辞,以模棱两可的话来搪塞他们,甚至一言不发转身就走,这样他们也就抓不住把柄了。最好是耶稣以非常鲜明的、清晰的话语来回答。这样说是为了堵住耶稣的“退路”。

// 如果一个不熟悉的人,上来就对你有很多的恭维夸赞,你不要欣喜,而是要谨慎小心。有时候,夸奖的话是为了从你这里获取别人想要东西的手段。

“我们纳税给凯撒,可以不可以?”

恭维话说完之后,图穷匕见,真正的问题就出现了。之前的话都是为这句话作铺垫和预备的。// 现代中文本译为“向罗马皇帝凯撒纳税,是不是违背我们的法律呢?”,他们提问的重点想让耶稣从属灵的角度,从上帝的律法角度来说,上帝的子民向罗马政府纳税可以吗?他们有意引导耶稣不要从罗马法律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不去考虑风险,好更容易陷害祂。

主耶稣若是说应当纳税,让人以为他向神不够忠诚,是在向罗马政府低头表达效忠,那么就会激起犹太人的怒气和厌恶,可能法利赛人认为这样就瓦解了百姓对耶稣讲道的喜欢和拥护,人们就不会再将耶稣看为先知,若真这样的话,后面他们若要再抓耶稣就会方便很多了。若是主耶稣说不必纳税给凯撒,那么希律一党的人就可以直接抓了耶稣去官府,告耶稣煽动众人抗税,这是对罗马政府的反叛,会被判以重罪。在法利赛人看来,耶稣怎么回答都会落入圈套。

// 纳税对犹太人和罗马政府都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因为纳税问题双方有严重冲突。罗马政府对于自己殖民地最为看重的就是税收问题。虽然犹太地区已经是罗马的一个行省,但是犹太人因为自己信仰的传统,他们认为除了上帝他们不应当向其他任何地上的君王纳丁税。丁税就是人头税,就是这里所说的税种。罗马帝国治下的所有人,男子从14-65岁,女子从12-65岁都要缴纳。罗马政府规定每人每年一个银币,就是后面陷害耶稣的人所拿出来的银币。所以,这看似是一个纳税的问题,实际上,对犹太人这背后也是一个宗教信仰问题。

// 其实,后来犹太人发现无论如何得动手才能除掉耶稣,把耶稣押送到彼拉多面前的时候,首先就是以纳税为由来控告耶稣,“我们见这人诱惑国民,禁止纳税给凯撒,并说自己是基督是王”(路二十三2)。后来发现,彼拉多并不认可他们这种单方的诬陷,为钉耶稣十字架,就以一个更重的政治威胁来给彼拉多进一步施压,“你若释放这个人,就不是凯撒的忠臣;凡以自己为王的,就是背叛凯撒”(约十九12),才达成了他们的目的。

“耶稣看出他们的恶意”(马太)

在耶稣正式回应这个问题之前,另两卷对观福音书的相应记载中,还提到了主耶稣直接指出了他们内在的诡诈。路加的记载是旁白式的,马太和马可的记载是主耶稣直接对这些心怀恶意的人说:“假冒为善的人哪,为什么试探我?”(太二十二18)。主耶稣之所以揭穿他们,是为了提醒他们,他们心里想什么,主都知道;为得是要让他们能认识他们所面对的是谁,从而能悔改归正。

听到耶稣的这句话,这些人心里怎么想的,圣经没有说。照常理,一个人若是心怀不轨,被人指出,应当心里慌乱,惧怕;至少也得想一下,这人是怎么知道我是在试探他呢?后面在主耶稣回答了他们的问题之后,说他们希奇而闭口不言,似乎暗示了这些人只是希奇耶稣所说的跟纳税有关的话,并没有因耶稣说他们的内心问题而被触动。// 他们并未像拿但业那样,在听到耶稣说“他心里是没有诡诈的”(约一47),又告诉他“你在无花果树底下,我就看见你了”(约一48),就立刻说“拉比,你是神的儿子,你是以色列的王”(约一49)。

这于我们今日有两方面的提醒,一方面,我们要像主耶稣那样,对很多事情有属灵的敏锐,能分辨出恶意善意,能有应对的智慧;另一方面,我们不要像这些试探耶稣的人那样,对于尖锐的善意提醒听而不闻,内心被私欲和自我所充满,反而要让自己的心灵常常保持在一个谦卑柔软的状态中。

“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

主耶稣是如何论到关于纳税问题的呢?祂并不是从一个可以或不可以这样简单的非此即彼的角度来回应,因为法利赛人这样问本身就有问题。// 就像可以不可以喝酒?这不是简单是或否可以回答的,因为要看场合,身体状况,摄入量,等各种因素。比如,婚礼上,身体条件允许,又不会耽误事,也不开车等,就可以喝一点。但无论哪种情况下,都不可以醉酒,不可因酒损害基督徒的见证。

“拿一个银钱来”

主耶稣没有直接回答他们,而是让他们拿一个银钱出来,然后指着银钱上的像和字号来反问他们。在当时有多种钱币在流通,罗马人铸造的银币上就刻有皇帝的像,主要在罗马全境流通;推罗所铸造的钱币,在更广的地域流通;犹太地方钱币,主要是犹太地区用。因为罗马货币上印有皇帝的像,并刻有宣称其神圣的字,所以很多犹太人基于信仰的良心缘故反对使用罗马货币。但是若是向罗马政府交税,必须使用通用罗马货币。就是这个法利赛人所拿出来的一个银币。// 法利赛人做为犹太人中的民族主义者,他们应当抵触使用这种银币才符合他们所宣讲的律法精神,但是他们却随身带着罗马银币,这就已经暗示了他们的假冒为善。而且,主耶稣也知道他们身上有,让他们拿一个出来,他们也就乖乖拿出一个来,这应该让人来思想,这位拿撒勒人到底是谁呢?

“这像和号是谁的?”

钱币上的像和号代表上帝赐下的治理权柄。治理权柄中包括了收税的权柄。所以,合理正常的收税,是上帝授予地上政权的合法权柄。这权柄治下的民众当顺服,像使徒保罗所说的“凡人所当得的,就给他;当得粮的,给他纳粮;当得税的,给他上税”(罗十三7)。

因此,当这些人回答“是凯撒的”,就是藉着他们的口宣告了他们对于凯撒治权的承认。而且对于在某个政权之下的民众来说,你使用这个权柄所铸造的货币,也表达了你享有这个权柄的治理好处,或者说权利,比如司法秩序、公共服务等,那么你就当有纳税及其他的义务。

“这样,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

然后主耶稣才正式回应他们的问题。我们要留意的是,发问的人是问“我们纳税给凯撒可不可以”,主耶稣的回应是“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法利赛人所说“纳税”一词是献上、捐献、给予、赐予等意思,他们认为纳税是把我的钱拿出一部分给政府。耶稣所说“归给”一词有交还,偿还,回报的意思,不是把原本属于我的拿出来,而是将原本属于对方的拿出来。// 思高本就将归给一词译为“归还”。

这是两种看待税收完全不同的视角和心态。若是将税收看为是把自己的钱给政府,那么纳税是对自己钱财的亏损,是政府对民众的剥削,自然的做法就是,能不给就不给,能少给就少给。若是将税收看为这本就不是属于自己的钱,这是上帝所定由政府来规划使用的钱,那么就当照例纳税。

地上的君王乃是上帝所设立,如先知所说“祂改变时候,日期,废王,立王”(但二21),使徒也说“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凡掌权的都是神所命的。…因为他是神的用人”(罗十三1,4)。神藉着这些暂时的权柄来治理和保护众民,给其治下的民众提供一个基本有秩序的生活环境。而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治理和各种公共责任,都需要经济的支撑,所以合理的纳税是应当的。

所以,主耶稣的回应中的用词,一方面认可了地上政府有收税的权柄,这本就是上帝赐予的;因此,对于纳税人来说,当纳的税要纳。另一方面,祂也限制了政府不能滥用这权柄。不是说既然上帝给了政府有收税的权柄,无论政府怎么收税都是合法的。政府只能收合理范围内的税金。属于皇帝应得之分的,民众就当缴纳;若是属于苛捐重税,若收不该收的税,就是夺取了民众的财产,就是政府取了不当之分,那么民众可以照着自己的良心尺度不缴。凯撒有权柄,但这权柄是受限的。

// 只是,就像我们一开始所提到的,罪人在行使权柄的时候,很容易就会利用权柄为自身谋取私利,所以,任何属世的权柄不但都有其界限,而且都需要被监督。但主耶稣在此并不是论到如何评估属世政府的税收政策是否合理,如何让权力公义地的运用等复杂的政治治理问题。而是从一个更高的属灵角度在论到地上权柄的层次和限制。

“神的物当归给神”

所以,主耶稣随即就说了这段经文中最重要的一句话,“神的物当归给神”。这才是耶稣回答的核心和精髓所在,在凯撒之上还有更高的权柄和原则。而且,若是不认识这个更高的原则,就不能处理好与凯撒的关系。

“神的物”

神的物就是指属于神的一切,就是万有,因为万有都是祂所造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牛羊昆虫,一切的一切都是属耶和华的,像大卫的诗篇所说的“地和其中所充满的,世界和住在其间的,都属耶和华”(诗二十四1)。包括人,凯撒也是神所造的,法利赛人也是神所造的,任何一个人都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的,也都是属神的。

“当归给神”

既然,万有都是属于上帝的,那么上帝在凡事上就都有权柄。宇宙万有,你所有的一切,包括你的身体,灵魂,恩赐能力,钱财等等,也都归上帝所有。钱财只是诸多当归于神的物中的一项而已。所谓归给神,就是指人应当照着神的心意来使用上帝所赐予的一切。我们自身或者其他方式,都只是上帝使用某物的中介。

比如钱财,给你的收入其实并不都由你自己来支配使用,其中有一部分是透过神所设立的君王治理权柄来使用。所以,纳税给凯撒,其实是将归给神的物中应当归给神所定的君王权柄来使用的那一部分交出去。交完税,剩余在你手中的那部分,也照样还是在上帝的权柄之下,比如,透过什一奉献,你收入中的这部分就是上帝藉着教会来使用;你给父母的生活资助,就是上帝藉着你父母来使用;等等。最后剩下的部分,上帝藉着你来使用,依然是归给神的,依然要照着神的心意来使用。

除了收入,你的时间、精力、体力等等的使用,同样需要照着上帝喜悦的方式来使用。我们生命的一切都要归给上帝。但上帝乐意藉着我们甘心乐意的顺服来使用原本属于祂的这些恩典赐予。

// 很可能,主耶稣已经在指出,这些来试探祂的法利赛人,他们没有把神所当得的归给神。他们带着诡诈而来,就没有把诚实的心归给神。他们带着恶意来试探神的儿子,就没有把神当得的敬畏归给神。

上帝统管万有

因此,“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神的物当归给神”这句话就不是说,我们的世界和生活分为两个不同的领域,有归凯撒管的领域,有归上帝管的领域,两个领域井水不犯河水,互不干扰和侵犯(事实上,属世权柄也不这样认为)。这个世界不是这种水平二分的不同领域,而是上下两层的不同层级,并且是上层统管下层。就是说,上帝的权柄统管万有,从凯撒到平民,从犹太到罗马,从圣殿到皇宫,从村野到城镇,任何领域都在上帝的权能之下。上帝也是凯撒的上帝,凯撒的权柄也必须伏在上帝的权柄之下。所以,上帝的物归给上帝,不是在凯撒之外的另一个权柄原则,而是表明了上帝对凯撒的管制;并没有属于凯撒,而不属于上帝的;归给凯撒的物,也都是上帝的物。// 所以,主耶稣这句话不是在说两个不同的权柄各司其职,而是在论到上帝权柄的至高。这里不是在讲政教分离,不是在说信仰应当与政治毫无关联。好像上帝只管属灵的、信仰的、宗教方面的事务,国家管理其他的事务。而是在强调,万有都是上帝造的,邦国也是上帝所兴起的,君王也是神所立定的,都在上帝的权柄之下,都被神审问。

凯撒的权柄只是上帝在地上所设立诸多权柄中非常特殊的一个,其特殊性在于对社会秩序的维护,表现为对公共事务及个体犯罪行为的治理,必要时可以使用暴力。但政权也是神所设立的,有上帝为其设立的界限和规范,就是必须在公平正义之中赏善罚恶,政府可以制定各样法律法规,但是法律的制定不能违背上帝的律法,不能限制人行善,鼓励人作恶。运用在税收上,政府可以收税,却不能重税乱收。任何被授予权柄的使用,都要在上帝面前交账。

因此,人对上帝的忠诚应高于一切,上帝的命令高于任何属世政权的法律。对上帝的忠诚,是忠于君王的前提。可以说,没有对上帝的忠诚,就不会有真正对地上权柄的忠诚和顺服。这一点我们从以色列被掳之后的但以理、末底改等余民在异国他乡对君王的服侍就可以知道。只有把上帝的物先归给了上帝,才有可能把凯撒的物归给凯撒;否则就是对上帝的背叛,也是对君王的拆毁,更是自身的沉沦。

对属世权柄的尊重

既然“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凡掌权的都是神所命的”(罗十三1),那么民众就当对属世政权表达尊重,因为这权柄是从上帝来的。就像保罗所说的“当惧怕的,惧怕他;当恭敬的,恭敬他”(罗十三7)。哪怕这个权柄又不公义,又不敬畏神,只因为他在那个位置上,那么就当给他当有的恭敬。比如有的执法人员,态度恶劣,行为粗暴,我们可以指出他对权柄使用的不当之处,但不是在一种被伤害的报复,愤恨之中,不是一种以恶报恶,以辱骂回辱骂的方式。// 尊重也可以不认可,在爱心和公义中指出错误,也是尊重的方式。

对属世权柄的顺服

无论凯撒的权柄使用是否符合上帝的心意,都需要表达出尊重;但只有属世权柄的使用符合了上帝的心意,才以顺服回应。像使徒保罗曾说过的“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抗拒掌权的,就是抗拒神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罚”(罗十三1-2)。使徒彼得也曾表达“你们为主的缘故,要顺服人的一切制度,或是在上的君王,或是君王所派罚恶赏善的臣宰”(彼前二13-14)。虽然罪人会乱用上帝所赐予的权柄;但是上帝出于自己的权能和荣耀,会赐下保守的恩典,让罪人在自身的局限性中有时候也能照着公平正义来制定和施行法律。这时候,对于民众来说,顺服既是见证,也是对上帝所设立权柄的尊重,也是把自己放在这权柄的保护之下。

但在论到顺服的时候,使徒保罗特别说到“你们必须顺服,不但是因为刑罚,也是因为良心”(罗十三5)。这是对基督徒遵从属世权柄更高的要求,因为我们认识上帝的缘故。上帝的律法在各国以各种不同的法律形式成为民众的行为规范,对罪人其效果主要是靠着刑罚和惧怕来达成。很多时候人们对法律的遵守不是出于内心的认同和乐意,而是因为对违法后果的惧怕不得不限制自己的行为。若人们发现自己的行为没有什么后果,不被人知道或者不被人追究,人们内心的恶念就会随时行出来。基督的门徒在地上生活时,若是出于对违法后果的惧怕而守法当然是好的,但这还不够,因为这种靠惧怕对内心的限制很薄弱,如果内心不惧怕违法后果了,法律的规范作用就在这人身上失效了。对人心,更为强大的约束力,不是惧怕后果,而是“惧怕”爱,就是因为爱而有的敬畏。既然地上的权柄是出于神,那么我们的尊重和顺服也当出于神,是为基督爱的缘故而遵行,这就是出于良心了。像保罗说的“无论作什么,都要从心里作,像是给主作的,不是给人作的”(西三23)。

对属世权柄的不顺服

但人们对于上帝所赋予的权柄并不总是能照着上帝的心意而运用,特别是地上的君王因为无知和骄傲,常常跟上帝争夺人心的效忠,自己想要与神同等。那么,当凯撒的权柄越过了上帝为他所设立的界限,与上帝的心意相违背的时候,该当如何呢?这时候,照着彼得曾对犹太公会所说的话“顺从神,不顺从人,是应当的”(徒五29)。若我们照着上帝的真道和良心认为政府所颁布的法律和命令违背了上帝的心意,那么就应当不顺服这恶法。

因为你若是顺服了地上权柄的命令,就是在违背上帝的命令。所以,对恶法的不顺服,就是对上帝的顺服。作为基督的门徒,这是跟随基督的代价。这需要有在上帝面前的忠诚、信心和爱心。因为我们的不顺服不是一种对抗性的、仇视性的、出于血气的不顺服,而是一种为上帝甘心乐意地不顺服,是出于对基督爱的一种不顺服。我们在上帝面前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自己的抉择会带来什么,并甘愿去承担后果。所以,这种不顺服不是当时奋锐党人对罗马政府的那种热血反抗,不是一时冲动,不是那种你死我活的抗争。而是因对基督顺服的不顺服,就像基督顺服父神的心意甘愿被钉十字架的那种我死你活的心志。// 为上帝的缘故不顺服地上的君王,其实正是对一个属世国度的服侍和善意。或许,这种属灵和属世的张力会一直存在,直到基督再来的日子。

天国子民在地上的服事生活

主耶稣在这里所说的“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神的物当归给神”,就应当成为今天基督徒在度今生年日时,处理自己属天子民的身份和地上国民的身份之间关系的原则。// 主耶稣从未将人对上帝的责任和对地上君王的责任对立起来,而是设定了一个次序和原则。主耶稣这句话,其实处理了上帝与君王,上帝与上帝子民,上帝的子民与君王这三个方面的关系。

首先,上帝在凡事上居首位,这是天国子民行事为人的第一要义。第二,在这个前提下,尽可能尊重顺服属世在上掌权者,因为权柄都是从神来的,像保罗说的“他们是神的差役,常常特管这事”(罗十三6)。上帝子民的身份并不能免除地上公民的义务,只是对国家的忠诚不能超过对上帝的忠诚,国家不能成为偶像。

因此,既然上帝统管万有,那么基督徒的生活就不是简单区分为属灵的和属世的,其实对于基督徒来说,任何事务都是属灵的,当然,基督徒的软弱也可以把任何属灵事务世俗化。基督徒应当成为地上国度里有良知有责任的公民,而非是不问世事,只顾自己敬虔的世外国民。一个蒙神喜悦的天国子民,正是一个地上的合格公民。

总之,属天国民在地上应当,敬畏上帝,尊重君王。

结语

本段经文最后一节记载说“他们当着百姓,在这话上得不着把柄,又希奇他的应对,就闭口无言了”。这些人带着恶意而来,主耶稣也当众拆穿了他们,却没有在怒气中更加严厉地责备他们;反而愿意就这个问题跟他们“交流”,这就显出了主对这些人的怜悯和恩待。

虽然主耶稣的回答又智慧,又令人惊奇,还让人闭口无言,化解了这个两难的“危机”,但是我们知道这不是主耶稣以安全作为第一考量所想出来的智慧,反而祂所说所行都是照着父的心意,祂只管去说去行,安危时刻如何祂都交在了父的手中,祂把自己早已交在了父的手里。

同样,基督徒在今生一定会面对与世界的各种冲突,会有逼迫,会有恐吓,会有恶意的刁难,虚假的善意,等等。所以,对于基督徒来说,在今世生活常常是不安全的,安全也不应当成为我们做事时考虑问题的第一因素;顺服基督,让祂得荣耀,才是第一考量。

“因为万有都是本于祂,依靠祂,归于祂。愿荣耀归给祂,直到永远,阿们”(罗十一36)。

回应诗歌:《83 主啊,我今完全献上》

The post “神的物当归给神”——2021年8月15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appeared first on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By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 5
  • 5
  • 5
  • 5
  • 5

5

1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View all
WSJ What’s News b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 What’s News

4,358 Listeners

不明白播客 by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不明白播客

1,117 Listeners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by Sally Shi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1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