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神的杖——2017年8月27日主日讲章/袁灵 传道


Listen Later

 

经文:出4:1—31节

回应诗歌:60首《求你拣选我道路》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祷告」

上周天明牧师分享了上帝在何烈山向摩西显现,并且呼召他作以色列的领袖。在上次分享结束时,上帝和摩西的对话其实还没有结束,所以我们今天将继续查考上帝如何呼召摩西。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出埃及记》第4章,包括31节经文,可以分成5个部分,主要内容是:1~17节,上帝继续呼召摩西;18~20节,摩西离开米甸,启程回埃及;21~23节,上帝对摩西的指示;24~26节,摩西在路上险些被上帝击杀;最后,27~31节是摩西终于回到埃及,并开始带领以色列人。

一、1~17节:上帝呼召摩西

1、顺服

在这一段当中,最突出的方面,就是摩西一再推脱上帝的呼召,而上帝却一再鼓励摩西。

上一周,天明牧师分享说,摩西在旷野这四十年一直持守着对上帝的信心,他也一直在为以色列得拯救而祷告,所以当他看见焚而不毁的荆棘时,才会被吸引,并能联想到以色列的命运。我认为天明牧师对摩西生命的解读是合理的,因为如果摩西在这四十年里远离了上帝,以至于毫无灵性可言,那么上帝又怎么会呼召这样的人呢?我们都见过长久远离上帝的人,那样的光景恐怕即使是上帝亲自显现,也难以使刚硬冷淡到极处的心,立刻就对神有所反应。所以,摩西在旷野这四十年,仍然怀着对上帝的信心和盼望是很合理的。那么,既然摩西一直怀着对上帝的信心,甚至一直为上帝动工而祷告,那么他又为什么一再推脱上帝的呼召呢?我想这也同样是很合理的,是人之常情,但却也是神正要对付的。

摩西推脱上帝的呼召,至少有两个理由:第一、40年前他被以色列人拒绝的阴影仍然影响着他(根据出4:1),以至于他没有信心面对自己的同胞。当年他意气风发,为同胞不惜流血,尚且不能得到认同,而如今他已离开以色列群体40年之久,他们又怎会接纳他呢?更别说信任他作领袖了。第二、摩西如今已经80岁了(根据徒7章)。他所写的《诗篇》90篇上说,“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 (诗篇90:10)”所以,在摩西自己看来,他已经是风烛残年了,他虽然盼望以色列得拯救,但是承担领袖的责任,恐怕在他看是完全不现实的。所以,摩西对上帝的呼召才再三推脱,一会儿担心以色列人不信他,一会儿又说自己没有口才,即使上帝为他的所有顾虑都提供了解决方案,他仍然坚持说(10节)“主啊,你愿意打发谁,就打发谁去吧!”意思就是“您爱找谁找谁吧,但我就是不想去!”

那么,我们怎么看摩西的这个样子呢?当然我们可以说摩西软弱,摩西没有信心,但这样的评价太过泛泛。其实,摩西的问题不是不愿意服侍神,而是不能超越自己的判断去顺服神。摩西很清楚自己老了,身体软弱了,也没有锐气了,他也知道自己不善于辩论,所以他可能希望自己就作一个代祷者就好了,或者也可以作某个年轻领袖的顾问,运用自己的学识和人生经验,来作辅助的工作不是更合适吗?在他看来,可能这些方案才是可行的。而让他亲自作领袖,这实在太脱离他对自己的了解和对事物的判断了。但是,上帝的呼召却恰恰是要他扮演在他看来并不合适的角色,而这也正是顺服上帝真正的意义和考验所在。顺服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意味着人要彻底放下自己,或者说要全人伏在神的面前。包括:我们的情感要伏下来,例如:约拿不愿意顺服神,是因为他恨尼尼微人,他不能以上帝的心为心;顺服也要我们的理性伏下来,例如:摩西再三的推脱,就是因为他无法放下他对自己和对事物的判断。所以摩西不是不愿意服侍神,只是不能接受自己认为不适合的角色。但是顺服是什么呢?顺服并不仅仅是愿意服侍神,即使是愿意向神奉献一切,甚至生命,也还必须是完全按照上帝的意思奉献,这才叫顺服。通俗的说,“顺服不仅是愿意为主死,还必须是按着主所定的方式死,这才叫顺服。”所以,基督不可以死在战场上,基督必须死在十字架上,这才是顺服。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顺服是最难的,因为它挑战我们要完全放下自己;但顺服也是最可贵的,因为它最能彰显上帝自己的荣耀和能力;此外,顺服也必然是最蒙福的,因为唯有顺服才能经历上帝的真实和奇妙,以致使我们超越自己的局限,得着更广阔的生命。

那么,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都对神有足够顺服吗?我们不要笑话摩西软弱,其实摩西一直都有服侍和祷告的心,他至少心里是不断挂念着以色列和盼望神工作。而我们对神国、对教会和对灵魂有多少牵挂呢?所以我们要为自己祈求,第一,求神使我们关心神国的事,第二,也要求神使我们心甘情愿的扮演他要我们扮演的角色,而不是我们执意要按着我们自己的以为服侍他。如此,才是真正的信心和顺服。

2、神的杖

接下来我们再看上帝对摩西的回应。针对摩西的第一个顾虑,上帝应许赐给他和以色列民三个证据:第一,摩西手里的杖变成蛇;第二,摩西的手长出大麻风又痊愈;第三,尼罗河的水变成血。

蛇是埃及的偶像之一,也象征着法老的权柄和能力,所以法老的冠冕上有蛇形的装饰。而摩西把杖变成蛇,再把蛇变回成杖,就代表上帝的能力大过法老,因蛇在摩西的手中被任意掌管。

而大麻风在以色列人看来,是与罪相连,代表上帝的弃绝。所以,大麻风得医治就代表罪得赦免,而赦罪的恩典就证明神的同在。

而尼罗河是埃及的命脉,并且尼罗河也有埃及的神明掌管,血代表污秽或者报仇的意思。尼罗河水变成血,就代表上帝的怒气向埃及的偶像发作,并且胜过埃及的权势。

所以,这三个证据都是证明上帝的同在,也都意味着耶和华神大过埃及一切的权柄和偶像的力量。

而在这三个证据当中,最特别的就是摩西的杖,因为在这一章中反复提到这杖:例如:17节说“你手里要拿这杖,好行神迹。”;还有20节说“摩西就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叫他们骑上驴,回埃及地去。摩西手里拿着 神的杖。”而且纵观摩西一生的服侍,我们会发现,这杖始终伴随着他。他举杖,红海就分开;他举杖,以色列就打败亚玛力人;但摩西最后也因用这杖击打磐石两次而得罪神。所以,摩西的杖与摩西一生的服侍紧密相连,这杖特别代表上帝的同在和能力。他因这杖得胜,也因这杖失败,这就说明并不是他能操纵神,而是他自己必须伏在神的旨意之下。或者我们也可以说,摩西就是神的杖,要按着神的心意被使用,要成就神自己的荣耀和旨意。而摩西的杖本来是什么呢?其实只不过是牧羊人使用的普通工具,但被神拣选,就胜过法老,胜过大自然,也胜过一切仇敌的权柄和能力。这就证明:神是能化腐朽为神奇的那一位;这也显出:即使是愚拙的、软弱的、卑贱的、一无所有的,但在神的手中,却能废掉那智慧的、刚强的、尊贵的和富有的。以至于一切的荣耀颂赞都要归于神。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摩西的杖其实没有魔力,就如同摩西本身也没有魔力,他们都不过是平常的,普通的,就如保罗所说“我们也是人,性情和你们一样”(徒14:15)但是在神的手中,再普通的人也能成就想象不到的大事。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你有听见上帝对你的呼召吗?或者你认为自己太普通,没有什么可拿来侍奉神的,或者你认为神不会呼召你这样的人,只有摩西、保罗那样的人才配侍奉神。但是看了今天的经文,你应该知道了,原来摩西也认为自己没能力、不适合侍奉神。但是神的心意恰恰是要呼召那没有的,不适合的,并以他的能力覆庇他们,使用他们,以彰显出神自己的大能。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请不要再以自己无能为借口来逃避服侍的责任和上帝的呼召,请不要等到上帝向你发怒才醒悟过来,原来在人一无所有,但在神什么都有。神就是要使用每一个普通的我们,愿我们每一位神的儿女都情愿成为他的器皿,成为上帝手中的杖!

3、上帝的体恤

摩西的第二个顾虑是他“素日不是能言的人”,或者翻译为“没有口才”,但其实作为曾经的埃及王子,很难想象摩西没有口才,因为语言的训练是宫廷教育的必修。可能摩西的意思是他觉得自己的口才不足够煽动力或者说服力,这就说明他仍然以为服侍神还是要靠自己的能力。

对于他的顾虑,主鼓励他说“谁造人的口呢?谁使人口哑、耳聋、目明、眼瞎呢?岂不是我—耶和华吗?”(11节)又应许他“我必赐你口才,指教你所当说的话。”(12节),这就如同主耶稣的应许“你们被交的时候,不要思虑怎样说话,或说什么话。到那时候,必赐给你们当说的话; (太10:19)”可惜我们往往对神小信,就连摩西也不信,所以他说“主啊,你愿意打发谁,就打发谁去吧!”这时上帝终于发怒了,但我们要注意的是,上帝并没有在怒中灭掉摩西,而是又提出了另一种方案:就是让亚伦成为摩西的代言人。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第一,上帝的呼召不会轻易改变,第二,上帝对他的仆人有充足的忍耐和体恤。其实,谁在上帝面前有完全的信心呢?大卫不也曾跌倒吗?彼得不也曾三次不认主吗?如果要等到我们完全,神才能用我们,那么这世界肯定没有一个人能被上帝使用。当然,我不是说“信心”、“能力”不重要,而是说,我们最终依靠的还是神的恩典,不是我们先完全神才用我们,而是我们被他的恩典覆庇,以至于才能渐渐完全。满有恩典、怜悯、宽容和忍耐,是上帝对他儿女的根本态度,他是威严的主,也是恩慈的父。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不要因为自己信心、能力有瑕疵,而怀疑自己配不配服侍,我们都是不配的人,保罗不配,摩西也不配,但他们都活在神的恩典中,也在恩典中服侍,我们也是一样。不要因为自己有软弱,或者经历失败,就怀疑自己的呼召,神的呼召是没有后悔的,他不会因为我们不完全,或者服侍的不够漂亮而嫌弃我们,反而他必百般的体恤我们,量着我们的力量带领我们,以至于我们在他的扶持下可以日益刚强。这就是神的性情,也是我们每个神儿女的鼓舞和安慰。

二、18~20节:摩西离开米甸

这一部分很简单,没有特别疑难的经文。只有一点是令我感动的,就是关于摩西的岳父叶忒罗。这里告诉我们,当摩西告诉叶忒罗他要离开的时候,叶忒罗的反应如何呢?他说:“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去吧!”我们知道,圣经叙述都是高度浓缩的,圣经不会用很多的语言来描写,但是简单的语言也可以透露神的心意。这一句简单的祝福足可以和雅各的舅舅拉班,还有埃及的法老形成强烈的对比。那两位是百般的阻挠神的选民,而叶忒罗却允许摩西离开。在当时代,摩西和他拥有的一切可能都处在他岳父的权柄之下,所以叶忒罗允许摩西离开,是慷慨的表现,是爱的表现,也可能是出于对耶和华神的敬畏。无论如何,岳父的支持对摩西是极大的祝福。叶忒罗再次出现,是在《出埃及记》18章,在那里叶忒罗又一次大大的帮助了摩西,就是给他出了设立千夫长、百夫长的主意。在圣经中,叶忒罗的事迹只有这两三次,但都是正面的,都是摩西的祝福,可见他是一个被上帝喜悦,也是一位被上帝祝福的人物。惟愿我们的家人,也能如同叶忒罗一样的慷慨、有智慧、敬畏神,并成为我们服侍神的支持者和祝福者。

三、21~23节:上帝指示摩西

这一段有两点分享:

1、谁使法老的心硬

21节说“但我要使(或译:任凭;下同)他的心刚硬,他必不容百姓去。”

关于到底是谁使法老的心硬?在圣经中存在着不同的表述。这里说是“上帝使法老心硬”,保罗也肯定这一点,罗9:17~18节说“因为经上有话向法老说:‘我将你兴起来,特要在你身上彰显我的权能,并要使我的名传遍天下。’如此看来, 神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叫谁刚硬就叫谁刚硬。”但是出8:15又说“但法老见灾祸松缓,就硬着心,不肯听他们。”这里就和21节不同,意思指的是法老自己硬着心。

所以,到底是谁使法老心硬就在神学上存在极大的争议,因为这关乎谁要为心硬的罪负责。在此,我们无法详细讨论,只能直接把我的结论告诉大家。

第一,上帝是万有的第一因,所有一切事都在神的旨意中,包括魔鬼的作为也会被上帝使用来成就他自己的旨意。这就是保罗说“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 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罗 8:28)”这句经文的根据。

第二,圣经绝对不接受上帝制造罪和上帝要为罪负责的说法。圣经反而肯定:“ 神就是光,在他毫无黑暗。(约一 1:5)”又说“人被试探,不可说:“我是被 神试探”;因为 神不能被恶试探,他也不试探人。但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雅 1:13-14)”

第三,上帝使法老的心刚硬并不用特别做工,只要允许法老按着他的本性行,结果就是法老硬着心,所以21节的小注里又写着“或译‘任凭’”。从上帝最高的掌管看,上帝是法老心硬的终极原因,但从实际的角度看,法老心硬完全是他自己自由、自觉的决定。所以,这两种翻译都正确,毫无矛盾。也因此,法老是无可推诿的要承担他硬着心抵挡上帝的责任。

总之,这道理凭理性是难以理解的,但是凭信心却可以没有障碍,求主亲自指教我们。

2、以色列是神的长子

22节说“以色列是我的儿子,我的长子。”这是《出埃及记》第一次提到长子这个主题,在此用意有两方面:第一,为后面上帝击杀埃及的长子做铺垫,原来上帝击杀埃及的长子不是无缘无故,乃是为自己的长子报仇;第二,长子不过是众子中的头一个,预示着上帝还有很多的儿子。这就如同圣经中“初熟果子”的说法,都表示在神家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后裔。这里称以色列为神的长子,《耶利米书》2:3节称以色列是神初熟的果子,旧约还有许许多多类似的表达,都清清楚楚的表明,耶和华从来都不只是以色列的民族神,而是全地的主,是普天下的神。

四、24~26节:上帝发怒

这一部分是这一章中稍微难解释的段落。一方面,这一段总体的意思不难理解,但另一方面,这一段的很多细节却不那么清晰。例如:24节说“耶和华遇见他,想要杀他。”这个“他”指谁?摩西还是摩西的儿子?难以确定;还有25节说“西坡拉……割下他儿子的阳皮,丢在摩西脚前”,其实原文没有摩西这个名字,这里的代名词也可以指摩西的儿子;此外,25、26节提到的“血郎”一词也无法确定原意,只能推测是与割礼有关。所以这一段有很多模糊的地方,但是另一方面,这一段主要的教训确实毫无疑问,就是摩西因为疏忽了给儿子行割礼,以致惹上帝发怒。所以,这件事可以给我们三个教训:第一,为神做大事,也不能疏忽细节,神所吩咐的一切都是重要的,都需要谨慎遵行;其次,作为神所拣选的领袖更要严谨,因为他们的身份特殊,所以神对他们的要求也更严格;第三,在重大的属灵争战前更需要检点自己的生命,堵住一切的破口,不给仇敌可乘之机。愿摩西的这一简短的经历,也成为我们今天重要提醒。

五、27~31节:摩西成为以色列的领袖

这一段没有难明白的,我在此只分享一点:就是关于以神迹证明神的真实。我们可以求这样的证据吗?这样的证据作用有多大呢?综合整本圣经的启示,我们需要注意这样几点:

第一,神不排斥使用神迹奇事证明自己。例如:神赐给以色列这三个证据,还有之后他所行的十大神迹;主耶稣也行神迹证明自己的身份。

第二,神迹并不能绝对带来信心和保守信心。例如:看过上帝无数神迹的以色列人后来还是不断的跌倒,文士和法利赛人见过许多神迹却始终不肯相信。

第三,信心并不在于眼见。例如:多马说“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 (约20:25)”但主对他说“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 (约20:29)”但是,没有看见却相信并不是迷信,因为信心本身就是神所赐的,我们相信需要的证据不一定要显在眼前,而是需要被神放在我们的心里。

所以,对于信心和神迹的问题,我们可以结论说:我们可以求神迹,因为神体恤我们,他完全可能以神迹来帮助我们建立信心;但是,我们也要小心:不要高举神迹,强求神迹,因为圣经一再证明,神迹并不能绝对带来信心;最后,我们还要晓得:神超然的将信心放在我们里面就是神迹,并且每一天藉着神所赐的蒙恩之道(读经、祷告、团契……)与主相遇,这才是真正可靠的建立信心的方式。

「祷告」

The post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By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 5
  • 5
  • 5
  • 5
  • 5

5

1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View all
WSJ What’s News b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 What’s News

4,352 Listeners

不明白播客 by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不明白播客

1,116 Listeners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by Sally Shi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1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