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七理财故事|分享身边人的故事

市场大跌又大涨,我们该怎么办?


Listen Later


进入3月份以后,A股和港股市场都大幅下跌。

大盘跌了8%+恒生指数下跌11%+

可到了昨天,突然又回暖了。

大盘涨近3.5%恒生指数暴涨9%+

*大盘通常指上证指数


这个涨势持续到了今天,近80%的股票都往回涨了。


前脚还在琢磨为什么跌,后脚又开始困惑为什么涨(而且远远没回本)。


今天,我们把你的困惑都包圆了。

1)为什么跌?2)为什么涨?3)我们能做啥?

最后我也分享了2个小建议,希望能帮助你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涨跌都舒适」。


*风险提示:文中提及的个股仅为示例,不涉及任何投资建议和利益相关。请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独立的投资判断。这也是我们努力做好科普的价值^^


01

3月大跌有什么特别?


我们以前也常和大家聊,投资者的悲观情绪,往往是股市短期快速下跌的主因。


进一步分析,还能找到个思路,流动性危机。


当流动性不足时,流动性危机就出现了:股市成交量低迷->股价往往会大幅下跌。


举个例子,假设10人要卖股票,只有1人想买;

买家会看谁报的价格最低,就和谁成交。


这时有人只想尽快脱手,报价很低,成交了;

剩下9个卖家继续往下杀价,吸引新的买家。


这就会让股价下降的速度非常快。


流动性,可以看作投资者手里的钱。


而市场上买卖股票的钱,可以这样分为2类:

外资,国际资金内资,咱们的钱

首先,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美和俄罗斯互相制裁——


欧美冻结了俄罗斯的境外资产;


俄罗斯以牙还牙,也冻结了欧美在俄资产,包括俄罗斯股票。


看到局势这么动荡,许多外资就开始抛售俄罗斯相关的资产。


比如有一只指数基金,配置了全球新兴市场的股票——


包括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的资产。


现在国外投资者大批赎回这只基金,基金经理就要卖出一部分股票,凑钱应对赎回。


俄罗斯的股票卖不出去,于是流动性较好的港股A股,就成为了「替罪羊」。


另外,港股市场上很多股票都是外资机构持有,A股市场上也有一部分国际资金(北向资金)在撤退。


假如这些外资,不计成本地卖出,自然就会引起市场整体的大幅下跌。


A股方面我们可以看到,3月份以来,北向资金持续流出A股。


这已经接近历史最高记录了。


图片来源:WIND,统计时间:20220314


港股方面,我们挑代表腾讯控股来说说。


进入3月份后,腾讯的股价从420元左右快速跌破300元,半个月跌掉近30%。


选取它本周一的交易情况来看,卖出的主力是以JP摩根、瑞银为代表的外资机构;


接盘的主力都是沪港通、深港通等国内资金



图片来源:富途,统计时间:20220314


市场的大幅下跌,并不是因为基本面出现了什么问题。


事实上,从最近两天披露的国内宏观经济数据来看,部分指标还是好于市场预期的。


就说腾讯吧。


虽然互联网行业的政策监管压力一直都在,但公司的盈利能力并没太大的变化。


当「流动性危机」出现,腾讯的股价开始一泻千里,此时它的价格反映的并不是公司本身的实际价值,而是由那些最恐慌的人决定的价格。


也许短期看,可能还会有外资持续流出;

但长期看,未来等局势稳定后,也会有其他外资流入到A股、港股,股价最终会回归到公司的基本面。


如果你看到股价跌得太多了,害怕账户继续缩水而卖出——


本质上,你就是在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02

前两天又为啥涨了?


主要是国家队出手了。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委召开了一个会议。


金融方面的重大问题,往往是由它来议事协调的。


既然它出面了,为的就是「政策纠偏」,让资本市场稳一稳。


外资对A股港股的担忧,一个是前面说的流动性危机,另一个是政策风险


之前对房地产的打压、对中概股「反垄断」等等,都给外资留下了心理阴影。


再加上市场上时不时出现的「传言」,让老外们傻傻分不清真假,让国内投资者也草木皆兵。


所以金融委主要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给大家希望,未来市场极有可能迎来源头活水,增强流动性。


央行和金融机构要「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保持适度增长」,之后的「降息」「降准」还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第二件事,打击恐慌传言,让各部门别随便出利空政策,出之前最好给金融管理部门评估一下。


其他部门要「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要跟金融管理部门协调」


稳定政策环境,让投资者愿意在资本市场中待的久一点。


对于大家特别关心的4个部分,房地产、中概股、平台经济治理以及香港金融市场稳定问题,金融委也都一一给了「定心丸」。


比如中概股,一方面中国政府会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另一方面也在和美国监管部门沟通中取得了积极进展,正在讨论后续的合作。


以前父辈在教育问题上,总爱说「会管的管自己家的,别人家的我们管不了」。


最后往往会发现,让自己的小孩情绪稳下来后,别人看到家长发话,也跟着态度转变。


于是前几天,我们便看到了指数剧烈反弹的奇迹。


随后,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多个部门纷纷发话,要「积极维稳」。




图片来源:财联社


所以,当天股市也是喜气洋洋的红色。


03

我们该怎么办?


聊到这里,你可能最想问的还是:接下来还会继续涨吗?


在生活和投资中,我们常常希望能做个「先知」。


即使你没有经历过2008年、2015年的股灾,相信你也还记得疫情刚刚开始时,市场的恐慌和绝望。


你可能也曾想过,早知道2021年股市会涨,就应该在2020年3月份大跌的时候买入,然后高点卖掉。


在遇到重大选择的时候,我们总想开启上帝视角,或者至少是聪明人视角,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


可惜,没有人能精准预测短期的涨跌。


相比之下,我更建议你关注的是,如何提高胜率(赚钱的概率)。


这背后,有2层含义:


1、用闲钱、长钱投资,提高容错度。


拉长可能的投资时间,并不一定要马上赚钱。


我们每次投资前的假设,就变成了考虑「长期赚钱的概率」高不高。


这样,你对一两天的涨跌容错度,会大大提升。


如果你还不知道如何区分哪些是闲钱,欢迎重温我们的「财富水池」


2、理解周期,相信「均值回归」。


大众情绪就像钟摆,在贪婪和恐惧、乐观和悲观之间,来回摆动,形成周期。


乐观(上涨)的时候,投资者会愿意承担更多风险,因为相信会有更多收益;


悲观(下跌)的时候,可能一点风险也不想承担。


但是机会,往往出现在市场极度悲观的时候。



我们受情绪周期影响,可能会在牛市顶峰担心错过机会,急匆匆买入,付出过高的代价;


在熊市底部又因为害怕亏钱,恐慌性地卖出优质的资产。


而真正的高手,能抵抗外部的影响,保持情绪上的平衡,反其道而行之。


要做到「逆势投资」很难,但作为一个普通的投资者,保持一份平常心已是难能可贵。


坚持定投,耐心等待的过程或许很乏味,但你要知道,95%的时间里市场既没有暴涨也没有暴跌。


我很喜欢孟岩说的,投资是我们认知的变现。


长期看,投资收益总会「均值回归」到我们的认知水平附近。


按这个逻辑,短期收益特别好,没什么好激动的;

短期浮亏许多,也不用过于焦虑。


只要我们有笃定的投资逻辑,它未来一定会收敛到一个更合适的位置上。


长期来看,普通人能获得的年化收益大约就是8%-12%,超过的,大概率还会还回去。


比如,你完全不关心市场涨跌,只是用最朴素的极简投资思路,每年动态平衡一次,也能够获得这样一份平凡的收益。



数据来源:韭圈儿

区间:2016.03.17-2022.03.17



好了,关于市场波动的话题,就和你聊到这里。


希望今天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能够睡个安稳好觉,才是最重要的事。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简七理财故事|分享身边人的故事By 简七读财


More shows like 简七理财故事|分享身边人的故事

View all
知行小酒馆 by 有知有行

知行小酒馆

351 Listeners

声动早咖啡 by 声动活泼

声动早咖啡

263 Listeners

搞钱女孩|女性成长访谈播客 by 搞钱女孩小辉

搞钱女孩|女性成长访谈播客

84 Listeners

投资ABC|掌握投资中那些绕不开的知识 by 有知有行

投资ABC|掌握投资中那些绕不开的知识

21 Listeners

天真不天真 by 杨天真本真

天真不天真

277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