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期
《燕食记》是一本属于香港的书,香港的城市特征是包容与融合,书中存在这大量异乡人、异乡菜与岭南文化的融合汇成一部香港史诗。
王家卫电影中香港街巷的烟火气是很多人对于岭南饮食文化的初印象。《花样年华》中苏丽珍提着一罐馄饨在狭窄的楼梯间散发暧昧的气息,也是岭南文化温文内敛的体现。
而《燕食记》中分上阕和下阙讲了粤菜大厨师徒二人荣怡生和陈五举的故事。荣师傅的一生可以被制作莲蓉包的一个“熬”字说尽;他的坚持,他的倔强,他的传统,他违背自我心意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他的徒弟陈五举师承粤菜,又入赘本帮菜,两种风味融合成他适应新时代的创意新品“鸳鸯月饼”,薄薄的豆腐片分隔开黑芝麻与奶黄流心,也是他左右逢源的一生的写照。
深处异乡生活的人们很容易被一道家乡的美食带回小时候的记忆,可生活的魅力不仅在于对过去的缅怀,也源自对未知的好奇。我们要把自己缩小,融进新的城市中,带着更宽广的包容之心,在异乡更好地生活下去。
本期你会听到:
● 书籍中的菜更香:
○ 荣师傅熬尽一生
○ 陈五举包容创新
○ 人物与美食交相辉映
○ 人物情义与历史的交集
○ 相同命运的人物不同的选择决定了不同的人生
● 香港与广东地区
○ 粤菜与茶楼文化
○ 岭南文化认同感
● 异乡人的坐标
○ 异乡人的生存之道
○ 家学在游子心中的分量
【我们有听友群啦,欢迎来玩儿:添加小助手微信:shijuan-rheya】
>聊天的人
Rheya < 被“猪扒饭”和“空气春卷”馋到想立马出现在香港
咩神 < 在北美出差被螺蛳粉辣哭想闪现回香港
>Highlights
02:20 香港不光是人急匆匆的城市,也是充满了香气和烟火气的地方
03:50 徒步中头脑放空,吃果腹的食物,让这本书更显珍贵
06:20 一起吃饭,做饭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景
09:03 记忆中留存下来的不只有画面,有时候也带着气息和味道,才能一饭入魂
09:48 本书曾获鲁迅文学奖提名,获得过香港书奖,红楼梦奖
10:14 作者家世显赫,是陈独秀和邓稼先两位名门之后,也给他提供了机会获得素材储备
12:20 作者在疫情隔离期间尝试了书中自己发明的一些菜系
12:46 ”燕食“是指平民百姓的一日三餐
13:32 初到香港的每日食堂”莲香居“就是书中提到的莲香楼
16:12 本书上下两阙两个平行的故事讲述了师徒二人荣宜生和陈五举的故事
18:18 记忆中对书本里的菜最垂涎欲滴的是《哈利波特》中的高桌晚宴
20:20 莲蓉月饼入口,味道和舌头交缠在一起,让阿响感受到细小的战栗
22:26 钳子很小的螃蟹,彷佛在胸前作揖,彬彬有礼,被称为”礼云子“
27:30 荣师傅的一生如他做的月饼一样,可以用一个”熬“字来概括
31:48 陈五举的鸳鸯月饼也是他一生粤菜和本帮菜交融的写照
38:18 故事中的女性角色都很能忍耐,倔强,又有韧性
42:22 上下两阙有时间重叠,上阕讲广州地区,下阙发生在香港
50:32 荣师傅和陈五举都是异乡人靠着自己的手艺生活着
54:20 味道不会在口腔中永久留存,却会在记忆中发酵
>相关阅读
《鱼翅与花椒》扶霞
《寻味东西》扶霞
《花样年华》王家卫
>音乐
崇拜 ©梁静茹
>声音落在
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Podcast, Spotify,豆瓣FM
>互动平台
邮箱:[email protected]
小红书:Rhe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