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使徒行传》绪论——2022年1月23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Listen Later

https://t5.shwchurch.org/wp-content/uploads/2022/01/eb582433420ef662b1b45207418388bf.mp3

 

经文:徒1:1~5节

徒1:1 提阿非罗啊,我已经作了前书,论到耶稣开头一切所行所教训的,2 直到他藉着圣灵吩咐所拣选的使徒,以后被接上升的日子为止。3 他受害之后,用许多的凭据将自己活活地显给使徒看,四十天之久向他们显现,讲说 神国的事。4 耶稣和他们聚集的时候,嘱咐他们说:“不要离开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应许的,就是你们听见我说过的。5 约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几日,你们要受圣灵的洗。”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从今天起,我们将开始新的一卷圣经的分享。在分享约拿书之前,我们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分享了路加福音,而我们今天要开始分享的就是使徒行传。分享完路加福音就接着分享使徒行传可以说是自然而然的,因为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的作者是同一位,而且在内容上也有连续性。路加福音是从主耶稣降生写到他升天,而使徒行传是从主耶稣升天写到所应许的保惠师圣灵降临,以及圣灵接续基督在地上的工作。今天人们习惯把路加福音归入福音书的类别,但是如果把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放在一起,起名叫路加前书和路加后书,其实也是可以的。

「祷告」

一、使徒行传的作者

刚才我们提到使徒行传和路加福音是同一位作者,而这位作者就是路加医生。关于使徒行传和路加福音的作者是谁,几乎没有争议,包括爱任纽、特土良、俄利根、耶柔米和优西比乌等很多教父和教会初期的学者,都一致肯定它们的作者就是路加。在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当中也有许多细节的描写,例如:【耶稣极其伤痛,祷告更加恳切,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路加福音 22:44)】以及【于是拉着他的右手,扶他起来;他的脚和踝子骨立刻健壮了,(使徒行传 3:7)】这些描写显示出作者具有医学方面的特别知识和背景,所以说路加医生就是这两卷圣经的作者,这一点的外证和内证都很充分。

关于路加,保罗在歌罗西书,提摩太后书和腓利门书中都提到了他的名字,并且他是作为保罗的同工在圣经中出现。使徒行传的前半部分使用的是第三人称来叙述,但是16:10~17节记述保罗的第二次宣教路程,20:5节~21:18节记述保罗的第三次宣教路程,以及27、28章记述保罗去罗马上诉的行程时,作者的叙述从“他们”变成了“我们”。这就说明路加至少参与了保罗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宣教旅行,并且在保罗第一次前往罗马的过程中也一直和保罗在一起。由此可见,路加是保罗非常亲密和信任的同工,提摩太后书还显示就是在保罗临终前路加也陪在他的身边,而且似乎只有路加陪在他身边。我们可以想象他们的关系和感情何等深厚。

二、使徒行传的内容与视角

按照内容来说,使徒行传就是一部历史。他记录的时期超过30年,出现的人物超过其他任何一卷新约圣经。又因为路加是许多史实的亲历者,所以他的记录不仅准确,而且详细、生动,对我们了解早期教会的历史和人物非常有帮助。

具体而言,使徒行传的内容有哪些重点呢?

1、圣灵——

有人说使徒行传也可以叫作圣灵行传,因为圣灵是真正的主角。这种说法确实有道理,因为整个使徒行传中圣灵的角色是贯穿始终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使徒行传就是以“等候圣灵”这一命令开篇,然后在两条主要线索“教会”和“宣教”中,圣灵的作为都是明显和关键的。例如:五旬节圣灵降临,标志着教会的建立;亚拿尼亚和撒非喇被上帝审判,是因为欺哄圣灵;司提反大有能力的证道是凭着圣灵的能力;保罗、巴拿巴被分派去宣教是圣灵的吩咐;还有宣教的过程中去哪里不去哪里,使徒行传明确说是因为圣灵的差遣或者圣灵的禁止。由此可见,把使徒行传称为圣灵行传确实是合理的。

2、使徒——

虽然说使徒行传也可以称为圣灵行传,但是每当听别人这么说的时候,我心里还是会隐隐不安。因为我担心单单强调圣灵,可能会使我们忽略人性的真实和挑战。其实使徒行传中的人物都是活生生的,使徒行传也把他们描写的有血有肉。例如:【扫罗到了耶路撒冷,想与门徒结交,他们却都怕他,不信他是门徒。惟有巴拿巴接待他,(徒9:26-27)】【众人痛哭,抱着保罗的颈项,和他亲嘴。叫他们最伤心的,就是他说“以后不能再见我的面”那句话,(徒20:37-38)】圣经又说巴拿巴是个好人,但保罗却和他为马可争论,彼此分开。当我们读到这些的时候,就应当体会到保罗的那句名言【我们也是人,性情和你们一样。(使徒行传 14:15)】

所以,我想提醒大家,在使徒行传中除了看到圣灵,也应当看到活生生的,和我们一样性情的人。我们应当知道圣灵在人身上的工作不是自动发生的,人都是有限和软弱的,顺服圣灵从来不是简单的,而是有挣扎有挑战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有信心和盼望,因为我们和彼得,和保罗都是一样性情的人,也都是神的儿女,都有圣灵的帮助,所以在他们身上发生的,在我们生命中也是真实可期的。

3、教会——

我们常以为使徒行传的核心是宣教,我刚才也说使徒行传有两条线索,一是教会,二是宣教。但其实更严谨的讲,教会才应该是使徒行传真正的核心。因为使徒行传中呈现的宣教不是泛泛的传福音,而是教会拓展,宣教的目的明显是在于建立教会。而使徒的职分,宣教的原则也都是在教会的基础上确立的。

保罗虽然有神亲自的拣选,但他真正承担使徒的职分是有其他使徒的确认和安提阿教会的正式差派。而福音突破犹太的藩篱,进入外邦世界,这也不是彼得或者保罗个人的主张,而是经过耶路撒冷大会的公认,并确定了权威的准则。保罗虽然说自己不在乎有名望的人,但他从没有不尊重其他使徒和教会。保罗三次宣教路程中,第二和第三次都是以耶路撒冷为终点,这可以看为是保罗的述职,至少是为了寻求教会的认同与祝福。并且保罗所到之处总以设立聚会和选立长老为他工作的目标。可见,使徒行传中的宣教并不是以使个别人信主为目标,而是以建立教会为目的。

我们考察历史也可以知道,在教会历史的绝大多数时期,宣教都不是脱离教会存在的,而是教会主导的事工。而近现代出现的脱离教会的宣教和个人自发的宣教,可以说是一种新的现象,我不想简单批评这些现象,但至少可以说这样的宣教和使徒行传中的宣教并不是一回事。

4、宣教——

虽然我认为使徒行传的本质是教会建立和拓展的问题,但是教会如何拓展,就是宣教的问题了。而使徒行传关于教会的拓展,特别是对保罗的宣教旅程,记录的非常详细,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诸如:宣教可能面对哪些挑战,宣教团队的模式,宣教与圣灵的关系,宣教与教会的关系,宣教策略等等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在查考使徒行传时可以思考的问题,而使徒行传也必在这些方面给我们很多启发,解答很多疑难。

5、得胜——

使徒行传的最后一个视角就是得胜。一方面是教会的得胜,虽然从教会建立之初,她就面对着巨大的挑战和危机。有时挑战来自外部,例如:犹太人的抵挡和逼迫,甚至严重到司提反、雅各殉道。保罗在宣教过程中被打,被抓,甚至生命受到威胁也是常态。虽然使徒行传还没有记录到后来罗马帝国对教会的逼迫,但是已有的记载已经足以预示着教会将来的挑战。有时危机又来自内部,例如:亚拿尼亚和撒非喇说谎,有说希腊话的寡妇没有得到适当照顾引起的不满,还有关于律法在教会内引起的争论。总之教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波澜不惊的,反而可以说是在不断的内外挑战中前行。尽管如此,神的计划却不能被拦阻。虽然挑战极大,但是神的道和教会却不断得胜,不断拓展,这是神藉使徒行传明显要让我们看到的。

此外,我们还应当注意到的一方面,就是圣徒个人的得胜。当主耶稣被捕的时候,彼得不是三次不认他吗?当主耶稣被钉十字架的时候,门徒们不是都四散,或者极其沮丧失去志气了吗?但是,时间过了并不久,门徒的生命怎么会普遍被翻转,甚至成为了搅动天下的人呢?这样的转变是真实的,是使徒行传清楚向我们呈现的。这也是当我们查考使徒行传时,都应当问自己的:这样的事如何也能发生在今天,如何也能发生在我们当中,如何也能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我想:如果我们看过使徒行传却不相信这样的翻转和得胜也能发生在我们身上,那就说明我们还不明白圣灵的大能,也不明白作为神的儿女是何等有福。求主引导我们进入使徒行传的一切真理,愿我们一点都不错失神在使徒行传中要向我们传递的他的心意。

三、使徒行传的开篇

接下来,我们再看今天要分享的经文。我们今天要分享的经文只有五节,可以看作使徒行传的序言,或者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中间的过渡。这五节经文虽然简短,但已经显出了使徒行传的一些特色和线索。

1、第一节提到一个人名“提阿非罗”,并且提到作者之前已经写过一部“前书”。这和路加福音的开头明显呼应,说明两部经卷是同一位作者所写,并且都是在这位提阿非罗的赞助下完成的。显然,提阿非罗能够赞助这两部书的写作,首先说明他对福音确实感兴趣,即使他还不是信徒,也肯定是一名真诚的慕道友。其次他有能力赞助写作,而且路加福音还用了“大人”一词称呼他,也说明这是一位有身份地位的人士。我们从罗马书最后一章的问安名单也可以看出,名单中包括不少罗马贵族的名字,这都说明福音的传播并非仅限于社会的底层,就是在教会的前三十年历史里,福音也已经被社会的各个阶层听到了,甚至吸引了相当多贵族阶层的人士成为基督徒。所以我们传福音是否一定要农村包围城市或者自下而上呢?这些线索就可以给我们提供启发和答案。

2、第一、二节除了提到提阿非罗,还概括了路加福音的内容,包括主耶稣的一切所行和教训,以及圣灵拣选使徒,直到主耶稣被接上升。而路加用这三句概括路加福音,其实也是有特别用意的。因为其中特别提到了使徒和圣灵,并且接下来第三节再次提到使徒,而第五节再次提到圣灵。短短五节经文反复提到使徒和圣灵,就说明这二者正是使徒行传的双重主角。

3、第三节讲到主耶稣复活,并且“四十天之久向他们显现,讲说 神国的事”。我们之前不止一次分享过关于复活,这是我们信仰的核心真理。可以说我们所信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复活这个事实的基础上。如果基督没有复活,那他就没有战胜死亡,他也就不过是个凡人,他就不能真的解决我们的罪和任何人生的困境,也不可能实现我们所期望的拯救和荣耀。所以相信复活是我们在信仰上必须突破的。

我们刚才提到一个问题,就是那些因为耶稣被捕而逃跑、彻底灰心丧志的门徒是如何生命翻转的呢?遇见复活的耶稣就是根本的原因。主耶稣在最后的晚餐时曾应许门徒绝不撇下他们为孤儿,所以主耶稣虽然死了,埋葬了,但三日后就复活了。他在此陪伴了门徒四十日,也可以说是训练了门徒四十日,之后他虽然升天了,但藉着圣灵,其实一直与门徒同在。所以使徒行传也可以说是向我们见证,凭着我们自己,我们并不能做什么,我们也不能自己翻转自己的生命,但是复活的基督仍然与门徒同在、同工,靠着复活的主我们就可以不再灰心,不再软弱,凡事都能做,一切皆有可能。

而在这四十天中,主耶稣对门徒都讲了些什么呢?我们教牧在研讨时都认为,这四十天其实足够主耶稣从创世纪到启示录把一切的真理,都向门徒大略的彰显出来。其实别说主耶稣,就是我们教牧用四十天时间,也够把咱们的洗礼课,会友课,圣经导读,系统神学,教会历史都讲完了。但是结果怎么样呢?从下次我们要分享的第6节门徒提出的问题就能看出,其实门徒还有很多道理当时并不明白或者存在误解。我们的经验也证明,其实基督徒生命的成长是不能一蹴而就的,我们不应该指望某次密集课程或集训产生神奇的效果,我们应当追求的乃是不断的经历神,不断的顺服神,不断的与神同行和同工,只有持续不断地的追求才是根本的、稳妥的成长之道。
4、最后,主耶稣在四、五节吩咐门徒:“不要离开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应许的,就是你们听见我说过的。5 约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几日,你们要受圣灵的洗。”

这个命令指向的就是第二章五旬节圣灵降临那件事。而使徒行传最特别的地方,也是最使我们费解的,就是关于“圣灵的洗”,“圣灵充满”,“信主和受圣灵似乎并不同步”等等的问题。我们今天的分享只是使徒行传的绪论,对这些问题不作深入发掘,但我们今天已经把查考使徒行传的视角和一些难题呈现出来了。求主引导我们,但愿这些问题的答案在我们今后的分享中可以一一显明。阿们!

「祷告」

The post 《使徒行传》绪论——2022年1月23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appeared first on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By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 5
  • 5
  • 5
  • 5
  • 5

5

1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View all
WSJ What’s News b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 What’s News

4,358 Listeners

不明白播客 by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不明白播客

1,117 Listeners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by Sally Shi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1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