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时艺见

施一公:兴趣并非天生,可以后天培养


Listen Later


施一公


从时代的角度看艺术,这里是磨时艺见。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在2017年度的未来科技论坛上,分享了自己的求学和研究的道路。他表示,自己并非一开始就对生命科学感兴趣,而是后续逐渐培养出来


施一公指导学生学习


施一公在读高中时,生物成绩一直比较差。但是听到老师跟他说,“21世纪是生物化学的世纪”之后,顿时激发了对探索科学的兴趣。因此,在报考大学的时候,他并没有选择自己擅长的数学系,而是选择了生物系。


施一公进行科研实验


但是因为基础不好,施一公在大学时期的生物学成绩经常是勉强及格。直到博士生三年级,他才找到学习生物的门路。施一公说,自己当时总是拿数理思维想生物学问题,因此走了不少弯路。但是生物是一个领域,数学是一个方法,应当区分对待。直至博士生四年级之后,施一公对生物学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从而一发不可收拾,并且在这个领域一直工作到现在。


2018年4月16日施一公当选西湖大学校长


所以,施一公相信,“人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你只要好好走你的路,走下去,总会能达到你的目标”。他也经常对自己的学生叮嘱到,自己心里想的、信仰的东西,比外界的看法更为重要。

以上内容由磨时艺见整理,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磨时艺见,每晚9点,准时更新!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磨时艺见By 磨时艺术


More shows like 磨时艺见

View all
不开玩笑 Jokes Aside by 不开玩笑JokesAside

不开玩笑 Jokes Aside

99 Listeners

阿司每日读书分享 by 阿司为您读书

阿司每日读书分享

2 Listeners

三个火呛手 by 思宇_XgEd

三个火呛手

58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