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路加福音 9:46-50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对门徒来说,最近这段时间的经历,包括彼得认信耶稣是基督、预言受难与复活、背十字架跟随主的呼召、登山变像、以及赶鬼的成败,一定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与挑战。门徒们的感受应该是比较复杂的:有疑惑,因为这一切实在与他们所以为、所期待的相差太远,这样的弥赛亚始终是他们不愿接受的;有无奈,既然主已经几次这样说了,彼得的反对甚至受到了责备,他们又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结果;也有急切,看来有大事就要发生了,天国降临的日子不远了,自己未来的命运将如何呢?作为主耶稣最核心的“圈子”,以及从一开始就跟随主的门徒,他们总应该比别人高许多吧?当着主的面,自然不敢、也不好意思公开议论,但这些心思意念也是不能总深藏不露,于是就发生了今天经文所记载的一幕。
经文只有5节,记载了两件事:前面是争论“谁将为大”,也就是门徒们彼此“争抢”在未来国度里的“座次”。在他们看来,第一把交椅当然是主耶稣的,关键是第二把属于谁;后面是企图禁止人奉耶稣的名赶鬼,因为他们认为这本该是只属于自己的特权,外人怎么能染指呢?这反映出门徒们真实的属灵状况与关注,自义、狭隘与骄傲。以下我们分“门徒的心”和“主的心”两部分分享。
门徒的心
尽管已经跟从主三年了,最近又参加了单独的退修会,但门徒们的生命却未显出特别的长进,所关注、所追求的依旧和世人差不多,价值观还是原来世界那一套。门徒们到如今仍不能、也不愿明白主所预言的。对弥赛亚的认识不到位,这是背后的原因之一。这既警醒我们成圣的路上丝毫不能懈怠,切不可以老资格自居;又安慰我们不必灰心,生命的更新常常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历代圣徒共有的成长经历。
门徒们依旧关注自己的地位、权势和名利,以为在天国里还是和在世界上一样。世人无不以官更大、权更重、钱更多、位更高为追求的目标,不惜为此付出各种代价,使出浑身解数,甚至犯罪作恶以达目的。看看我们周围,各行各业、大小组织不都是这样吗?官场和国营单位就更为典型了。这就是世人所追求的荣耀,是导致社会败坏、人性沦丧的重要因素。遗憾的是,门徒们也不免俗,同样关注自己在天国里的位置,以致私下争论谁将为大。按着世人的想法,跟随主这么长时间,付出了那么多,甚至自以为撇下了所有,该是收取回报的时候了。门徒有十二个,职位却不可能都一样,谁在前谁在后,这可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啊!彼得、雅各、约翰既跟着主上山,地位看起来比其他九个就要高。而他们之间,彼得似乎又要高一些。雅各、约翰后来按捺不住,干脆跑到主面前捅破此事,可谓先下手为强,以致引起其他门徒的不满。
彼得、雅各、约翰刚刚在登山变像中看见过主的荣耀,其他九位则刚经历过自己赶鬼的失败,又眼见主的成功,但他们却似乎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正站在一位属天而不属地的主面前,他的国怎么可能与这地上的国一样呢?又怎能带着世界的价值观去承受呢?正如主后来回答彼拉多时所宣告的:“只是我的国不属这世界。”(约 18:36)
你是否把教会中的职位、服侍、以及弟兄姊妹的关系看得和世界一样呢?牧师不是总裁,而是牧养主小羊的;服侍不意味着权力,而是用于建造教会的;印证不同于选举,是为显明主的旨意的;教会不是国企,而是天国的大使馆。我们都是从世界蒙恩得救的,不可避免地带着世界的旧观念,但天国是崭新的,容不得这些,新酒必须装在新皮袋里。为此,保罗教导我们:“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 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 12:2)
门徒们之所以到现在还存着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他们的自义、骄傲和狭隘,出于属血气、败坏的人性。人骨子里都以为自己是最优秀的,都比别人强。推而广之,就以为自己所在的圈子比别的圈子强,从而排斥他人,所谓“同行相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圈子里彼此相争,圈子间彼此相斗,我们中国人更是擅长这类“窝里斗”、乐此不疲。古人叫“朋党”,以前叫“山头”,网络时代改叫“圈子”了,实质却是一样。其实,这不过是自义与骄傲的具体表现而已。日光之下之所以无新事,是因为人性不可能自行改变。面对着即将揭晓的天国,门徒们的反应也大致如此,彼得、雅各、约翰有点像内圈,其余九位算次内圈,不跟随的人就算圈外了。圈子一旦形成,就必然要涉及内外的地位与利益,于是嫉妒、纷争就随之而来。争论谁将为大、约翰希望禁止外人、以及后来彼得的夸口,原因都在于此。
门徒们当然知道现在与未来的一切,都是从主而来的,是出于主的恩典与赏赐。但并没有意识到这位主本来极高,却为他们成为极卑;本来什么都有,却为他们成为贫穷。在主救主面前,他们有什么可骄傲的呢?服侍主,“乃是理所当然的”,有什么好争竞的呢?为此,雅各后来写到:“你们心里若怀着苦毒的嫉妒和纷争,就不可自夸,也不可说谎话抵挡真道。这样的智慧不是从上头来的,乃是属地的、属情欲的、属鬼魔的。在何处有嫉妒纷争,就在何处有扰乱和各样的坏事。惟独从上头来的智慧,先是清洁,后是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多结善果,没有偏见,没有假冒。并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种的义果。”(雅 3:14-18)
遗憾的是,这些在现今的教会中依旧可以看到。我们倾向于看自己比别人强,自以为义,甚至为此拉起一个个的山头。这几年的争战之中,我们看见或听见过各样的议论,有关于我们教会的,也有关于兄弟教会的,其中甚至有带着恶意的揣测与毁谤。每每看见教会里的人,甚至一些作牧者的,对王怡牧师或其他人的恶意评论,都令人非常痛心与不解。怎么能这样无端指责自己的弟兄呢?忍一时不说话就那么难吗?求主怜悯我们!不要自以为了不起,守望不比兄弟教会强。即便我们稍有点什么,那也不过是出于主的怜悯。
一旦骄傲与自义作祟,各人开始为自己的私利考虑,彼此相爱就难以维持,生命、见证与事工就都要受亏损了。主教导门徒:“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 13:34-35)罪只能产生更多的罪,唯有爱才能遮掩许多的罪。主爱我们,赦免我们,接纳我们,我们理当如此效法主。天国的观念与世界的观念是根本对立的,圣徒既已从世界分别出来,就不能、也不应当继续活在世界的观念之下,而应当“心意更新而变化”,越来越有基督耶稣的馨香之气。彼此相爱、配搭服侍,是教会与圣徒当有的存心与追求,也是教会当有的美好见证。为此,我们要省察自己,若服侍是出于自私的目的,就要趁早悔改。若为追求私利,就不要在教会中服侍,免得遭受西门那样的审判。
一旦彼此纷争,终将失去合一,这始终是来自教会内部最大的威胁,是撒旦攻击教会常用的招数。门徒们还是有灵性的(卖主的犹大除外),尽管一时出现了不好的苗头,但后来却能摒弃前嫌,彼此相爱,同心合意地服侍主,这也是出于主的保守。我们不强于列祖,自以为是、争名争利的事在所难免,唯有保持警醒,及时察觉并悔改。圣灵保惠师会提醒我们的,只要我们不消灭圣灵的感动,因为“他既来了,就要叫世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约 16:8)
主的心
门徒私底下的议论,早就被那位鉴察人心的主看穿了。他要教训并归正他们,于是就领了一个小孩子来到他们中间。因为主耶稣要教训门徒的,首先就是谦卑与服侍,用接待小孩子作例子,自是再恰当不过。
天国的观念,也就是门徒们当有的观念是与世界背道而驰的。在那里,为小的将为大,服侍人的将为首。马可记载主的教训是:“若有人愿意作首先的,他必作众人末后的,作众人的用人。”(可 9:35)小孩子一切都需要人照顾,吃、穿、睡,甚至玩基本都不能完全自理。相信这大半年学校、幼儿园被迫休学,家长们一定体会深刻。照顾小孩子很麻烦,却难有什么成就,也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还有,就是照顾小孩子一般没多少好处,难以指望回报。因此,照顾小孩子需要谦卑、耐心与爱心,完全是服侍。自己的还好,毕竟有一份亲情在里面,长时间照顾别人的尤其不容易。
主带小孩子来,正是要门徒们意识到这一点。世界里为大的,是高高在上的,但天国里为大的,却是谦卑在下的;世界里为首的,是受人服侍的,但天国里为首的,却是服侍人的,正如那些谦卑接待、服侍小孩子的人一样。主自己道成肉身进入这“又不信又悖谬的世代”,就是为服侍人,就是我们这些根本不配的罪人。“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可 10:45)想想我们在主面前是不是就像任性的孩子?但他却从未嫌弃我们。我们顽梗、愚钝,主都接纳我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彼此接纳?有什么理由不甘心服侍弟兄姊妹呢?没有谦卑,就不可能甘心乐意地服侍;没有谦卑,就难以彼此配搭;没有谦卑,服侍也就难以持久。其实,从我们信仰的起头,就离不开谦卑,骄傲的人是不会承认自己需要救主的。
这里所说的谦卑与服侍,都是对你自己而言的。就是你要谦卑,你要起来服侍别人,而不能成为你要求与指责别人的借口。小孩子需要大人服侍,是因为他小,自己照顾不了自己。长大成人以后就不能继续作小孩子了,正如使徒保罗所说:“我作孩子的时候,话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