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心世界

隨順覺性12


Listen Later

隨順覺性(十二)
自性平等
修了之後,沒有能修、所修,但仍必須要修;度眾生,沒有能度、所度,還是要度;建道場,沒有能建、所建,但仍須要建;做了事,沒有能做事的人、所做的境界,但還是必須要做。悟到這個道理,就是真正的佛法、真正的般若,即是契入大圓覺海。
譬如眼睛只能看到外面,除非是得到天眼通的人。本性就如同眼根,當看外面的境界,有能看、所看;看自己的眼,還是有能看、所看。既然是有能、有所,自性就不得平等,是相對的境界。所以要修到沒有能看、所看,一念不生,這念心當下即是,動念乖真,這個心性就是自性平等。達到平等之後,進一步還要不執著平等。
過去,宋朝有位叫崔公群的相國,在湖南巡視的期間,到寺院去拜見如會禪師。到了大殿裡面,剛好看到一隻麻雀停在佛像頭頂上痾屎,然後就拍拍翅膀飛走了。崔相國一看,心想:“奇怪!麻雀怎麼會把屎拉到佛頭上?既然一切眾生都有佛性,為什麼雀子不認識佛祖?這哪裡找什麼佛性?”“可是佛經里明明記載得很清楚: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啊!”他在那裡想了半天,還是想不通。於是,就問禪師:“師父,佛經講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我剛才看到麻雀把屎拉到佛祖頭上,這麻雀怎麼這麼糊塗,它到底有沒有佛性呢?”禪師說:“麻雀當然有佛性啊!它知道佛祖如如不動、很慈悲的,所以才敢把屎拉到佛祖頭上,為什麼它不到老鷹頭上去拉呢?因為老鷹一看到麻雀就會要它的命,你想想看,這個麻雀有沒有佛性?它知道哪裡好、哪裡不好。它知道佛祖頭上是最安全的,所以才會找個最安全的地方去拉屎,這個覺性就是它的佛性。”聽禪師這麼一講,他就悟了。

唐朝宰相裴度,是一位發心學佛的大居士。裴度有個兒子叫法海,考取進士後被父親送到溈山老人那裡去出家。法海出家後,溈山老人派他去挑水供養大眾。過去的叢林,水源地是在半山上,挑水可說是件苦事情。法海每天從山下到山上,來回很多趟,挑水挑到肩酸、肩痛,甚至磨破了皮。有一天,挑完了水,他就發牢騷:“和尚吃水秀才挑,縱然吃了也難消。”因為法海先前是個秀才,現在來道場做粗重的工作,心中不免委屈。溈山老人聽到了之後,說:“老僧打一坐,能消萬擔糧。”打坐時堅住正念、隨順覺性,“萬擔糧”才能消。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證得。我們修行就是要做到不打妄想,要能破除執著,我執、法執破除了,妄想沒有了,“道”是現成的、是本具的。《楞嚴經》說:“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佛性是本具的,“堅住正念,隨順覺性”就是如來住世,要想達到這個境界,就必須從因當中去努力。

佛法講“佛性平等”,是很有意義的,帶給我們無窮盡的希望、無窮盡的光明,為什麼呢?佛性是本具,並不是求來的。徹底瞭解這個道理,在事上薰修、磨煉,使覺性時時現前,沒有絲毫的迷惑,心自然能夠安定下來。明白平等的真義,知道“人人都能成佛”,朝這個方向去努力,待人處世將會更圓融無礙。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禪心世界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More shows like 禪心世界

View all
法師不設限 by 釋小禪

法師不設限

19 Listeners

大慧報告 by DH

大慧報告

1 Listeners

股市隱者 by 隱者

股市隱者

22 Listeners

僧敲月下門 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僧敲月下門

0 Listeners

禪門修證旨要 by 見輝法師

禪門修證旨要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