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心世界

隨順覺性25


Listen Later

隨順覺性(二十五)
如來隨順覺性四
在一般人看來,成破是兩回事,如破了戒定慧,成就戒定慧;破了六波羅蜜,成就六波羅蜜,這是有成有破。證到如來究竟的境界,成破不二,煩惱就是涅槃,成也是涅槃、破也是涅槃。為什麼?因為一切法都是緣起性空,既然是如此,一切法皆無自性,是畢竟空,所以成法、破法都是涅槃。這是站在如來的境界來觀察成破。
在如來的智慧來觀察,「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般若分為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在一般來講,智慧才屬於般若,修戒定慧、為善去惡才是智慧。但是成就了如來的隨順覺性,智慧和愚癡都是般若,智慧和愚癡是不二,都是在這念心當中,沒有自性,能所不二。
《雜阿含第九八經》耕一種不一樣的田
有一次,佛陀住在一個婆羅門村落外的樹林中。 村落附近有一個大農場,農場的主人是一位大家都稱他為耕田婆羅墮婆闍的婆羅門族人。 這天早上,耕田婆羅墮婆闍正在農場工作,指揮工人們犁田與播種。這農場到底有多大呢?當他們工作完畢收工時,光整理犁田用的器具,就有五百具之多,由此可以想見了。
 耕具收拾妥當後,耕田婆羅墮婆闍開始分派食物,給農場中的工人。這時,佛陀正好路過這個農場,要到村落裡乞食,佛陀看見他們正在分派食物,就停了下來。
 耕田婆羅墮婆闍看到佛陀停了下來,知道佛陀準備向他乞食,但他心中不滿出家人不像他們一樣付出勞力工作,所以不打算布施食物給佛陀,就譏諷佛陀說: 「出家人!我們種田人,依耕種而有食物吃,從來不必向別人乞食,你也應當自己耕種。耕種就有食物吃,不必向別人乞食。」
 「婆羅門!我也耕種,依耕種而有食物吃。」
 「哦?是嗎?但是,我們沒看見你有耕作的農具,像犁啊、鋤頭啊,耕牛、牛軛、牛鞭之類的,你怎麼敢說自己也耕種,依耕種而有食物吃?沒有農具也能耕田?我倒要向你討教討教。」
 這時,佛陀就說了:
「正法的信心,是我播種的種子;所有的善法,是我耕種的良田;精進的毅力,是我馴良的耕牛;嚴謹的修持,是那甘美的雨水。智慧是耕犁,慚愧之心是犁柄,專注是韁繩,守護六根的正念,就是操作這些犁田工具的高手。戒護自己的言行舉止,控制自己的食量;真理是拔除雜草的利器,解除束縛的休息處;精進是最耐負荷的牛隻,帶我快穩地前進;帶我離開束縛到安全處,不再憂苦不再回頭。我就是以這樣耕種,不死是這樣耕種的收成;當完成這樣的耕種,所有的苦迫也就解除了。」
 耕田婆羅墮婆闍一聽,竟有這種不一樣的耕作,而深受震撼,不由得讚歎起佛陀來,說佛陀才是最會耕田的人,也對佛陀生起了信心。於是,準備了豐富的食物,想要供養佛陀。 佛陀說法,一向是為了利益聽者,不是為了贏得食物供養,所以拒絕在這種情況下接受食物。耕田婆羅墮婆闍婆羅門只能再次地讚歎佛陀說:「瞿曇是最殊勝的導師!尊者瞿曇所說的正法,引導失敗倒下的重新站起來;將隱蔽覆蓋的顯露出來;正如黑暗中的一盞明燈指引著迷路者。我現在就歸依世尊、正法與僧伽。但願尊者瞿曇,接納我從現在起終身為佛弟子。」


這個故事,說明對修行者「不勞而獲」的誤解,另一方面也展現了 佛陀「應機說教」技巧的高明:以修行比喻成耕種,將信心、一切善法、精進、智慧、慚愧、 專注、正念等修行要項,作巧妙的解說,而將不死的解脫,比擬為耕作的收成,讓善於耕種 的農人也容易理解與接受。
 「死亡」是一般人所不喜歡的,因此,故事中佛陀以「不死」為修行耕種的成果,可能對一般人有較強的吸引力。實則,依緣起來說,不死即是不生;不生也不死,就是指涅槃
解脫。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禪心世界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More shows like 禪心世界

View all
法師不設限 by 釋小禪

法師不設限

19 Listeners

大慧報告 by DH

大慧報告

1 Listeners

股市隱者 by 隱者

股市隱者

22 Listeners

僧敲月下門 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僧敲月下門

0 Listeners

禪門修證旨要 by 見輝法師

禪門修證旨要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