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心世界

隨順覺性26


Listen Later

隨順覺性(二十六)
如來隨順覺性五 
成就如來隨順覺性,則「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在一般人看起來,戒定慧的相反就是淫怒癡,修戒定慧的目的,就是要除去淫怒癡。成就如來隨順覺性了以後,戒定慧和淫怒癡之性,是平等不二,通通都是清淨的,都可以得解脫,但這要到達如來的境界才可以。

這在一般人看起來,那佛法不是顛倒了嗎?怎麼淫怒癡就是清淨的行為?這與戒定慧怎可相提並論呢?因為殺盜淫的本性是空的,相是假的。再其次,一般人認為貪瞋癡是惡法,在修行來講,可以用貪來上求佛道--貪求佛法,下化眾生--度無量無邊的眾生,像地藏王菩薩就是大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個貪不正是佛事嗎?
《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七.邪聚品第三十五(五)》
往昔,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向諸位比丘開示:「女子有五種貪愛,是哪五種呢?第一,想要出生在豪貴之家;第二,希望能夠嫁入富貴之門;第三,希望能夠使喚自己的丈夫,讓他對自己言聽計從;第四,希望有眾多兒子;第五,希望在家中事事皆能順從己意、獨立作主。比丘!這就是女子心中的五種貪愛之事。」

「同樣是欲求,諸位比丘!應當透過對五種善法的樂欲,生起勤行不息的精進,是哪五種呢?持守禁戒、博學多聞、成就正定、智慧通達,以及成就智慧解脫。因此,比丘們!應當生起對此五件事之善法欲,精勤修習,以成就道果。」
此時,世尊便以偈頌再次宣說:

「我生豪族種,亦適富貴家,能役使夫主,非福不剋獲。
使我饒兒息,香華自嚴飾,雖有此想念,非福不剋獲。
  信戒而成就,三昧不移動,智慧亦成就,懈怠而不剋。
尋欲得道果,不由生死淵,願欲至涅槃,懈怠而不剋。」
「因此,諸位比丘!應當勤求種種善巧方便,修習善法,除去不善法,在道業上漸修前行,有所增益,無有退悔之心。諸位比丘!應當如是學習。」
此時,比丘們聽聞佛陀宣說之理,皆歡喜奉行。 
生命中的順逆境界,皆離不開因緣果報之理,眾生因為心念、欲求不同,所感召的業果千差萬別。佛法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修行之人應當立定志向,對善法生起樂於修習之心,「先以善捨惡,後以捨捨善」,藉由斷惡修善去除我執,福慧雙修,如是專注精進、無有懈廢,當這念心垢去明存,即能破惑顯真,解脫煩惱而成就道業。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禪心世界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More shows like 禪心世界

View all
法師不設限 by 釋小禪

法師不設限

19 Listeners

大慧報告 by DH

大慧報告

1 Listeners

股市隱者 by 隱者

股市隱者

22 Listeners

僧敲月下門 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僧敲月下門

0 Listeners

禪門修證旨要 by 見輝法師

禪門修證旨要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