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心世界

隨順覺性29


Listen Later

隨順覺性(二十九)
如來隨順覺性八
 
達到如來隨順覺性的境界,天宮和地獄,同樣都是淨土。為什麼?契悟到佛性、法性,不淨不垢,不增不減,淨穢不二這念心,所以全部皆成為淨土。維摩詰經云:「隨其心淨,則國土淨。」圓覺經也講:心清淨了,六根清淨;六根清淨,六塵清淨;六塵清淨,六識清淨;六識清淨,十二入、十八界清淨;十二入、十八界清淨,國土清淨;國土清淨,一切清淨,全都是淨土世界。所以到達如來隨順覺性的境界,一切境界都是淨土。
《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
昔日,佛在毘耶離城菴羅樹園說法,長者子寶積與五百長者子一同前往敬謁佛。寶積請佛為說諸菩薩淨土之行,佛開示道:「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聞佛此言,舍利弗心中感到納悶:「若說菩薩心地清淨,則佛土嚴淨,難道佛在做菩薩時心不夠清淨,以致應化的佛土不淨?」
佛知道舍利弗心中的疑惑,於是問舍利弗:「日、月能發光,普照大地,但是盲者看不見日、月之光,這是日、月的問題嗎?」
舍利弗回答:「不是的,是因為盲者的眼睛有病,才看不到日、月的光明,不是日、月的問題。」
佛言:「眾生看不見如來佛土的清淨莊嚴,是因為被業障所遮蔽。舍利弗!如來的佛土清淨莊嚴,是你沒看見而已。」
此時,螺髻梵王告訴舍利弗:「不要認為如來的佛土不淨,我所看見的如來佛土,就如同自在天宮一樣清淨莊嚴。」

舍利弗說:「可是我所看見的如來佛土,有丘陵、荊棘、沙礫、土石,還有大大小小的山,高低不平,充滿穢惡。」
螺髻梵王說道:「那是因為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所以見到的佛土是不淨的。菩薩對一切眾生皆平等,心無差別,深心清淨,依佛智慧,所以能見到清淨的佛土。」
佛於是以足趾按地,頓時三千大千世界成為百寶莊嚴的清淨佛土,就如同寶莊嚴佛,有無量功德寶莊嚴的佛土。見此殊勝景象,與會大眾皆讚嘆未曾有,且每個人都看見自己坐在寶蓮花上。
佛問舍利弗:「你現在所見到的佛土是否清淨莊嚴?」
舍利弗回答:「是的!此前未曾見聞過,今親眼看見如來佛土的清淨莊嚴。」
佛告舍利弗:「如來的佛土一直是如此清淨莊嚴,為了度化此土根性下劣的眾生,才示現為惡濁的穢土。就如同天上的天人,共食一個寶器內的食物,但隨其福德不同,所食用的飯食也有差異。若人心淨,便能見到佛土的莊嚴。」
當佛現出清淨莊嚴的佛土時,長者子寶積所帶來的五百位長者子,皆得無生法忍;與會的八萬四千人眾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佛攝神通,整個世界又恢復原狀,此時,求聲聞乘的三萬二千人天,知一切有為法皆是無常,當下遠離煩惱塵垢,得法眼淨;八千比丘,漏盡一切煩惱,證得阿羅漢果。
古德云:「聖凡因果,一切如如,凡所差殊,皆隨心感變。所謂隨其心垢,則國土垢;隨其心淨,則國土淨也。」經文中,透過與舍利弗的對答,佛揭示一切善惡、染淨諸法,皆由心造,心清淨了,當下就是淨土。「淨土就在淨心中,不得向外別尋覓」,淨土是一種果報,果不離因,因圓才能果滿。學佛修行,貴在修心,了解此理,勤修諸善,遠離塵垢,清淨自心,心淨即佛土淨,佛國淨土就在心中,無須外求。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禪心世界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More shows like 禪心世界

View all
法師不設限 by 釋小禪

法師不設限

19 Listeners

大慧報告 by DH

大慧報告

1 Listeners

股市隱者 by 隱者

股市隱者

22 Listeners

僧敲月下門 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僧敲月下門

0 Listeners

禪門修證旨要 by 見輝法師

禪門修證旨要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