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心世界

隨順覺性8


Listen Later

隨順覺性(八)
背塵合覺

明白以後,要趕快背塵合覺,遠離貪心、瞋心、癡心、慢心,遠離外面骯髒、齷齪、黑暗的世界,隨順著善法走,隨順光明面走。如儒家所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好的人相處,自己就會變成菩薩;與壞人為伍,漸漸會變成魔鬼。

所謂塵是指外面的六塵境界,色聲香味觸法。我們要離開六塵,就要返轉內照,諸位聽法的這念心,要往裡面聽,兩眼內視,所謂「六根內照,入流照性」,把眼耳鼻舌身意通通往內收,這就是背塵合覺。

從凡夫開始修行,到聲聞、緣覺,乃至於凡夫菩薩、賢位菩薩、登地菩薩、等覺菩薩、妙覺菩薩,到最後究竟成佛,這些階段都是隨順覺性。不過,每個階段的智慧、定力、心境,完全不同。
修行就是要認識自己,要覺悟自己是誰。眾生都是在迷,事也迷,理也迷。所謂「迷事」,就是日常生活上所作所為沒有方向、沒有原則,這就是迷。悟了,在事上也悟、理上也悟,做人做事有一個原則、有一個方向。覺與迷,一般的說法,就是善與惡。

在迷的人不知道修善是一件功德、是一件好事,是我們自己的事,不需要人家知道,這就是所謂的「為善不欲人知」,否則就成了偽善、沽名釣譽。偽善,就是在迷惑當中。悟了以後,知道這是自己的事情,是本分上的事情,做人就是要有人格,這在事上就是悟了,不會做壞事、不會做錯事。

以佛法來說,知道三皈五戒是善,就找到一個方向了,這是屬於自利、屬於消極的。以積極面來說,不但自己要好,也希望大眾好,這是在事相方面。在迷的眾生,只管自己,不管人家;只為自己的幸福,不管人家的死活,這就是在迷的眾生。在理上來講,要經常檢討反省,這念心不要迷失掉了。哪一念心?就是諸位聽法這一念心,要念念分明,處處作主,禪宗祖師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一般人心當中不是善念就是惡念,不是惡念就是雜念,不是雜念就是無聊,這些都屬於眾生境界。修行學佛,要把惡念變成善念,雜念變成正念,就要在心地上下功夫。藉由誦經、持咒、打坐,對治當下這念心,這就是悟了的人。理上來說,悟到這一念心,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一般眾生不知道佛在哪裡,生命在哪裡,吉凶禍福在哪裡,這念心已經迷掉了,在黑暗當中。這念心起貪、瞋、癡、殺、盜、淫,等於一潭渾水一樣,心妄想、顛倒,所作所為都沒有善法,這個時候求什麼都沒有感應,求什麼都求不到。因為福德是從善法當中得來的,覺悟是從淨心當中得來的。我們明白了,就知道人生就是這麼兩條路,一個是善與惡,一個是悟與迷。 禪宗云:「迷即眾生,覺即菩提。」這念心迷惑了,迷失本心,迷失方向,就是眾生;相反地,這念心覺悟了,就是菩薩。所謂「菩薩清涼月,遊於畢竟空,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菩薩在哪裡?就在返迷為悟,就在淨心、定心、明心。從這個方向來努力,就是菩薩。煩惱即眾生,明心即菩薩。 這念心有體、有相、有用。體,打坐的時候一念不生,什麼人都找不到自己;還要檢討、反省心當中的過失,把它除得乾乾淨淨,這樣心就明了。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禪心世界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More shows like 禪心世界

View all
法師不設限 by 釋小禪

法師不設限

19 Listeners

大慧報告 by DH

大慧報告

1 Listeners

股市隱者 by 隱者

股市隱者

22 Listeners

僧敲月下門 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僧敲月下門

0 Listeners

禪門修證旨要 by 見輝法師

禪門修證旨要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