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经文:路加福音 7:18-35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路加福音”第7章共记载了四个故事,其核心的主题之一就是借着与主接触之人,揭示主耶稣的独特身份。比如那位外邦的百夫长,就是通过对权柄的深刻认识而显明其信心的。在他的认知中,这位自己不配前往见面之主的权柄大得足以与神同等。这是对神独生子身份无形的承认,因此才令耶稣希奇。拿因城门口的众人,则是通过死人复活的神迹而认出主耶稣是像以利亚和以利沙一样的大先知。这个认知虽然颇高,但却仍不到位,有点像后来登山变像时彼得要搭三座棚的情形。第四个故事里那位有罪的妇人,是通过自己爱心的特殊表达,而承认主耶稣是赦罪之主。这个认知就与百夫长差不多了,因为只有神才能赦罪。而那位请耶稣吃饭的法利赛人西门,尽管貌似谦恭,但其实却非常傲慢,连耶稣是先知都不承认。夹在这三个故事中间的,正是有关那位大名鼎鼎的施洗约翰的。在我们的理解中,他应该是众人中认识主耶稣最深的。约翰已经沉寂有一段时间了,现在再次出现,却略显遗憾。
今天要分享的这段经文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两部分:前面几节记载的是约翰的困惑,后面一大段则是主耶稣的回应。以下的分享,我们将按着经文的顺序依次展开。
施洗约翰的困惑
我们都熟悉施洗约翰,了解他的出生、使命、独特的个性和大有功效的侍奉。按理说,施洗约翰是最不应该困惑的人。他在母腹即被圣灵充满,向犹太众人宣告在他以后来的这位主耶稣;又为耶稣施洗,并鼓励自己的门徒离开自己跟随主耶稣;又曾作见证说:“我曾看见圣灵,仿佛鸽子从天降下,住在他的身上。我先前不认识他,只是那差我来用水施洗的、对我说:‘你看见圣灵降下来,住在谁的身上,谁就是用圣灵施洗的。’我看见了,就证明这是 神的儿子。”(约 1:32-34)现在这位最不该困惑的约翰,听说了有关耶稣的事,竟然困惑了,你能想象吗?
导致约翰困惑与软弱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方面可能来自环境的艰难。此时的约翰正遭受希律王的逼迫,被下在监里有些日子了。对于一个自小生活在旷野、仗义直言的先知来说,常时间独自被拘禁在狭小囚室的环境,实在是太摧残人了,一时的软弱在所难免。肉身的痛苦,往往容易导致灵性的软弱,尽管不是必然的,但也是常有的。故此,“希伯来书”劝勉我们:“你们要记念被捆绑的人,好像与他们同受捆绑;也要记念遭苦害的人,想到自己也在肉身之内。”(来 13:3)王牧师、覃长老和其他所有为主的名被拘押、被限制自由的弟兄姊妹,正在这样的肉身苦难之中,我们不可忘记他们,应该常常为他们提名祷告。
既然困惑与软弱在所难免,要紧的就是如何尽快从困惑中走出来。留在困惑中越久,灵性就越低,走出来就越难。施洗约翰不愧是属灵的高人,他的方法简单而直接:立即打发门徒去问主耶稣——因为他既是带来困惑之人,又是唯一能解惑之人。仅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约翰的信心依旧没有失落。
困惑、软弱与挣扎,是每一个基督徒都避免不了的信仰经历,在面对逼迫、争战、试探或艰难的时候尤其真实。当自己陷入困惑与挣扎时,不要放任自流,尽快到主那里求问,就像施洗约翰一样。只要信心和盼望不失落,就一定能走出困惑,因为主的应许是:“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太 7:7-8)当看到身边的弟兄姊妹陷入困惑与挣扎时,切忌论断与漠视,而是当坚固他的信心,鼓励他持续不断地寻求主,陪他一同走过这段艰难的日子。你的爱心与陪伴,常常成为身处困惑之弟兄姊妹的力量与安慰。
主耶稣的回应
对约翰
主怜悯并顾念他的仆人,有求必应,在软弱时更是这样。跟随与服侍主的过程中,灵性再好也难免软弱与困惑,但只要肯谦卑、真诚地到主面前祈求,主定会施恩拯救,决不会置之不理。当年的施洗约翰是这样,今天主的仆人依旧如此。关键在于我们肯不肯清心地求。不要与神赌气,也不要陷在自怜自艾中不肯出来,主的应许是:“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 神。”(太 5:8)
对跟随之人
主耶稣不愧是伟大的教师,“讲课”的形式非常吸引人。现在站在芦苇从边,面对眼前这些不久前还追随施洗约翰的人们,他用两个反问句开始这段讲论。你们出来要看谁、要追随什么?是“要看风吹动的芦苇吗?”自然风光固然迷人,也彰显神创造的荣耀,但不过是普遍启示而已,从其中是不能直接认识主耶稣的,还需要有特殊启示才行。是“要看穿细软衣服的人吗?”按现在流行的说法,大概就是“是出来追星吗?”这些世界的明星、权贵,要到城里那些豪华住宅去找,在旷野是遇不到的。他们的名气、权势不过是属世界的,并没有多少属灵的意义。而且神一般也不使用这些人,反而拣选那些卑微的牧羊人成为道成肉身的见证。显然众人出到旷野,不是要寻求这些。他们所要寻找、要追随的,是那位从神而来的先知!以色列人中已经四百年没有先知了,现在终于从约翰这里重新得听先知的声音,难怪有那么多人会追随约翰!而这也正是约翰的使命,他要预备人心,以便迎接那位在他以后比他还大,要用“圣灵与火”施洗的主耶稣。
主耶稣给施洗约翰的评价非常高,不仅确认他是先知和先锋,而且称他为“比先知大多了”,“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大过约翰的”。与旧约其他先知相比,约翰之大,单在于他特殊的身份、使命与历史地位。其他先知还只是远远地预言弥赛亚,但约翰却是直接引介弥赛亚,并为耶稣施洗,预备百姓;约翰在救恩历史的进程中正好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他站在旧约与新约的交界处,继往而开来。这样的使命与位置,是其他先知难以企及的,不可谓不大。由此可见,在约翰以后来的、开启新约时代的那一位,岂不是就更大了吗?
听了主耶稣的这番讲论,在场那些承认约翰是先知,或者作过他门徒的人都“以 神为义”,也就是“承认上帝为义”(吕振中本)——这意味着他们先前跟随施洗约翰是合乎神旨意的,是行在义路上的。既然如此,现如今跟随主耶稣,就是约翰所预言、所见证的这一位,必同样是行在神的心意中、在义路上了。同时,这也意味着他们承认主给约翰的评价是公义的。主不会忘记他那些忠心仆人的劳苦,必定赐他们荣耀的冠冕,正如使徒保罗临终所言:“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提后 4:6-7)
对时代
不幸的是,我们今天的时代不也是这样吗?不用看世界,就是在教会的圈子里,你也能感受得到,正应了那句“日光之下无新事”。你要走主呼召的异象之路,奋起争战,他说你激进,不是出于神;你要平静安稳,忍耐等候,他又说你碌碌无为,也不是出于神。拿着“耶稣”反对“约翰”,又拿着“约翰”反对“耶稣”,总是振振有词。除了他自己,别人都是错的,没有他看得上的,真让人哭笑不得。求主怜悯!我们能保持足够的警醒与谦卑,不要落入这样自以为义的境况。
主耶稣以“但智慧之子都以智慧为是”结束讲论,吕振中本译为“但智慧总是从她所有的儿女得证为对的”。是啊,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但却不一定都是对的。智慧人所寻求的是什么?岂不是神的旨意吗?承认约翰是先知,并进而承认耶稣是更大的那一位,这才是真智慧!不承认,就是愚昧。现今的时代,流行的就是各人有权持有各自的观点,于是你对、我对、大家都对,谁也不能说谁错。仅从这一点,就能看出这时代的愚昧有多深!求主保守他的教会和儿女,不随从时代的风俗,始终如一地追求真智慧,“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腓 3:8)。
最后,我们以使徒保罗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一段话结束今天的证道,并作为回应的祷告。保罗曾因这个问题多多的哥林多而受了不少的苦,但却也因此多得从主而来的安慰。为此,他把如下的感恩,写给哥林多教会,也写给历世历代忠心服侍主的那些圣徒:“愿颂赞归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父 神,就是发慈悲的父,赐各样安慰的 神。我们在一切患难中,他就安慰我们,叫我们能用 神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我们既多受基督的苦楚,就靠基督多得安慰。我们受患难呢,是为叫你们得安慰,得拯救;我们得安慰呢,也是为叫你们得安慰。这安慰能叫你们忍受我们所受的那样苦楚。我们为你们所存的盼望是确定的,因为知道你们既是同受苦楚,也必同得安慰。”(林后 1:3-7)
求主保守、看顾、安慰他自己的守望教会!
The post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5
1111 ratings
经文:路加福音 7:18-35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路加福音”第7章共记载了四个故事,其核心的主题之一就是借着与主接触之人,揭示主耶稣的独特身份。比如那位外邦的百夫长,就是通过对权柄的深刻认识而显明其信心的。在他的认知中,这位自己不配前往见面之主的权柄大得足以与神同等。这是对神独生子身份无形的承认,因此才令耶稣希奇。拿因城门口的众人,则是通过死人复活的神迹而认出主耶稣是像以利亚和以利沙一样的大先知。这个认知虽然颇高,但却仍不到位,有点像后来登山变像时彼得要搭三座棚的情形。第四个故事里那位有罪的妇人,是通过自己爱心的特殊表达,而承认主耶稣是赦罪之主。这个认知就与百夫长差不多了,因为只有神才能赦罪。而那位请耶稣吃饭的法利赛人西门,尽管貌似谦恭,但其实却非常傲慢,连耶稣是先知都不承认。夹在这三个故事中间的,正是有关那位大名鼎鼎的施洗约翰的。在我们的理解中,他应该是众人中认识主耶稣最深的。约翰已经沉寂有一段时间了,现在再次出现,却略显遗憾。
今天要分享的这段经文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两部分:前面几节记载的是约翰的困惑,后面一大段则是主耶稣的回应。以下的分享,我们将按着经文的顺序依次展开。
施洗约翰的困惑
我们都熟悉施洗约翰,了解他的出生、使命、独特的个性和大有功效的侍奉。按理说,施洗约翰是最不应该困惑的人。他在母腹即被圣灵充满,向犹太众人宣告在他以后来的这位主耶稣;又为耶稣施洗,并鼓励自己的门徒离开自己跟随主耶稣;又曾作见证说:“我曾看见圣灵,仿佛鸽子从天降下,住在他的身上。我先前不认识他,只是那差我来用水施洗的、对我说:‘你看见圣灵降下来,住在谁的身上,谁就是用圣灵施洗的。’我看见了,就证明这是 神的儿子。”(约 1:32-34)现在这位最不该困惑的约翰,听说了有关耶稣的事,竟然困惑了,你能想象吗?
导致约翰困惑与软弱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方面可能来自环境的艰难。此时的约翰正遭受希律王的逼迫,被下在监里有些日子了。对于一个自小生活在旷野、仗义直言的先知来说,常时间独自被拘禁在狭小囚室的环境,实在是太摧残人了,一时的软弱在所难免。肉身的痛苦,往往容易导致灵性的软弱,尽管不是必然的,但也是常有的。故此,“希伯来书”劝勉我们:“你们要记念被捆绑的人,好像与他们同受捆绑;也要记念遭苦害的人,想到自己也在肉身之内。”(来 13:3)王牧师、覃长老和其他所有为主的名被拘押、被限制自由的弟兄姊妹,正在这样的肉身苦难之中,我们不可忘记他们,应该常常为他们提名祷告。
既然困惑与软弱在所难免,要紧的就是如何尽快从困惑中走出来。留在困惑中越久,灵性就越低,走出来就越难。施洗约翰不愧是属灵的高人,他的方法简单而直接:立即打发门徒去问主耶稣——因为他既是带来困惑之人,又是唯一能解惑之人。仅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约翰的信心依旧没有失落。
困惑、软弱与挣扎,是每一个基督徒都避免不了的信仰经历,在面对逼迫、争战、试探或艰难的时候尤其真实。当自己陷入困惑与挣扎时,不要放任自流,尽快到主那里求问,就像施洗约翰一样。只要信心和盼望不失落,就一定能走出困惑,因为主的应许是:“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太 7:7-8)当看到身边的弟兄姊妹陷入困惑与挣扎时,切忌论断与漠视,而是当坚固他的信心,鼓励他持续不断地寻求主,陪他一同走过这段艰难的日子。你的爱心与陪伴,常常成为身处困惑之弟兄姊妹的力量与安慰。
主耶稣的回应
对约翰
主怜悯并顾念他的仆人,有求必应,在软弱时更是这样。跟随与服侍主的过程中,灵性再好也难免软弱与困惑,但只要肯谦卑、真诚地到主面前祈求,主定会施恩拯救,决不会置之不理。当年的施洗约翰是这样,今天主的仆人依旧如此。关键在于我们肯不肯清心地求。不要与神赌气,也不要陷在自怜自艾中不肯出来,主的应许是:“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 神。”(太 5:8)
对跟随之人
主耶稣不愧是伟大的教师,“讲课”的形式非常吸引人。现在站在芦苇从边,面对眼前这些不久前还追随施洗约翰的人们,他用两个反问句开始这段讲论。你们出来要看谁、要追随什么?是“要看风吹动的芦苇吗?”自然风光固然迷人,也彰显神创造的荣耀,但不过是普遍启示而已,从其中是不能直接认识主耶稣的,还需要有特殊启示才行。是“要看穿细软衣服的人吗?”按现在流行的说法,大概就是“是出来追星吗?”这些世界的明星、权贵,要到城里那些豪华住宅去找,在旷野是遇不到的。他们的名气、权势不过是属世界的,并没有多少属灵的意义。而且神一般也不使用这些人,反而拣选那些卑微的牧羊人成为道成肉身的见证。显然众人出到旷野,不是要寻求这些。他们所要寻找、要追随的,是那位从神而来的先知!以色列人中已经四百年没有先知了,现在终于从约翰这里重新得听先知的声音,难怪有那么多人会追随约翰!而这也正是约翰的使命,他要预备人心,以便迎接那位在他以后比他还大,要用“圣灵与火”施洗的主耶稣。
主耶稣给施洗约翰的评价非常高,不仅确认他是先知和先锋,而且称他为“比先知大多了”,“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大过约翰的”。与旧约其他先知相比,约翰之大,单在于他特殊的身份、使命与历史地位。其他先知还只是远远地预言弥赛亚,但约翰却是直接引介弥赛亚,并为耶稣施洗,预备百姓;约翰在救恩历史的进程中正好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他站在旧约与新约的交界处,继往而开来。这样的使命与位置,是其他先知难以企及的,不可谓不大。由此可见,在约翰以后来的、开启新约时代的那一位,岂不是就更大了吗?
听了主耶稣的这番讲论,在场那些承认约翰是先知,或者作过他门徒的人都“以 神为义”,也就是“承认上帝为义”(吕振中本)——这意味着他们先前跟随施洗约翰是合乎神旨意的,是行在义路上的。既然如此,现如今跟随主耶稣,就是约翰所预言、所见证的这一位,必同样是行在神的心意中、在义路上了。同时,这也意味着他们承认主给约翰的评价是公义的。主不会忘记他那些忠心仆人的劳苦,必定赐他们荣耀的冠冕,正如使徒保罗临终所言:“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提后 4:6-7)
对时代
不幸的是,我们今天的时代不也是这样吗?不用看世界,就是在教会的圈子里,你也能感受得到,正应了那句“日光之下无新事”。你要走主呼召的异象之路,奋起争战,他说你激进,不是出于神;你要平静安稳,忍耐等候,他又说你碌碌无为,也不是出于神。拿着“耶稣”反对“约翰”,又拿着“约翰”反对“耶稣”,总是振振有词。除了他自己,别人都是错的,没有他看得上的,真让人哭笑不得。求主怜悯!我们能保持足够的警醒与谦卑,不要落入这样自以为义的境况。
主耶稣以“但智慧之子都以智慧为是”结束讲论,吕振中本译为“但智慧总是从她所有的儿女得证为对的”。是啊,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但却不一定都是对的。智慧人所寻求的是什么?岂不是神的旨意吗?承认约翰是先知,并进而承认耶稣是更大的那一位,这才是真智慧!不承认,就是愚昧。现今的时代,流行的就是各人有权持有各自的观点,于是你对、我对、大家都对,谁也不能说谁错。仅从这一点,就能看出这时代的愚昧有多深!求主保守他的教会和儿女,不随从时代的风俗,始终如一地追求真智慧,“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腓 3:8)。
最后,我们以使徒保罗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一段话结束今天的证道,并作为回应的祷告。保罗曾因这个问题多多的哥林多而受了不少的苦,但却也因此多得从主而来的安慰。为此,他把如下的感恩,写给哥林多教会,也写给历世历代忠心服侍主的那些圣徒:“愿颂赞归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父 神,就是发慈悲的父,赐各样安慰的 神。我们在一切患难中,他就安慰我们,叫我们能用 神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我们既多受基督的苦楚,就靠基督多得安慰。我们受患难呢,是为叫你们得安慰,得拯救;我们得安慰呢,也是为叫你们得安慰。这安慰能叫你们忍受我们所受的那样苦楚。我们为你们所存的盼望是确定的,因为知道你们既是同受苦楚,也必同得安慰。”(林后 1:3-7)
求主保守、看顾、安慰他自己的守望教会!
The post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