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天父的报答——2024年9月1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Listen Later

https://t5.shwchurch.org/wp-content/uploads/2024/08/20240901.mp3

 

经文:太6:1~4节

太6:1 “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若是这样,就不能得你们天父的赏赐了。2 所以,你施舍的时候,不可在你前面吹号,像那假冒为善的人在会堂里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荣耀。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3 你施舍的时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4 要叫你施舍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有古卷:必在明处报答你)。”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今天我们要来思想的经文是太6:1~4节,主耶稣关于行善的教导。

「祷告」

太6:1~18节其实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因为这一段论到的三件事:行善、祷告和禁食,是一个整体,就是犹太人认为的敬虔的三种主要表现。而主耶稣在论到这三方面时,都以当时犹太人的一些典型表现作为例子。例如:“施舍的时候吹号”、“爱站在会堂里和十字路口上祷告”、“禁食的时候脸上带着愁容;把脸弄得难看”。主耶稣不仅列举了这些常见的行为,更指出这些行为背后的心态是“故意叫人看见他们行善,故意叫人看出他们在禁食,故意要得人的荣耀。”而藉着这样的揭露,主耶稣提醒门徒不可假冒为善,同时也使我们思想什么才是真正的敬虔。

我们今天要分享的是这个整体的第一方面,就是关于行善。根据6:1~4节这段经文,我们今天要思想三点:第一、什么才是完全合神心意的行善;第二、不可假冒为善;第三、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

一、什么才是完全合神心意的行善

从外在表现来说,如果我们的行为对他人有所帮助就可以说是行善。例如:给灾区捐款、做志愿者、支教等等。

虽然从外表看行善不是做生意,没有即时的利益交换,没有明码标价,但是却可能蕴含着潜在的现实好处。例如:增加知名度、提升名誉,以致带来比明码标价的交换更多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所以,今天的社会名流,无论是明星、商人,还是政治人物,和圣经里说的犹太人一样,也都常常高调的行善。例如:公开的捐款或者到灾区救灾然后通过媒体大肆宣传。我们不能认为所有公开的行善都动机不纯,但也不能天真的认为所有人的善心都很纯粹,因为行善这件事里面确实可能蕴涵利益,而且是极大极深远的利益。

所以,什么才是上帝眼中完全被喜悦,完全合神心意的行善呢?就是不仅外在与人有益,而且动机纯良。不仅施舍是如此,上帝评价所有的善行都是如此,上帝不只看外在表现和效果,还看内在动机。

那么什么是动机纯良呢?就是出于信心和爱心的善行。

其实基督徒做事并非不求回报,用大公无私形容基督徒并不准确。其实基督徒做好事也是期待回报的,我们对自己的利益也是关切的。圣经并没有否定人想要好处的动机,甚至可以说圣经还鼓励基督徒应当渴望回报、应当羡慕得好处。只不过圣经所肯定和鼓励我们羡慕、渴望和追求的是上帝给的好处,是天上的财宝,是永恒的冠冕。所以圣经这样说【“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太6:19-20)】【你们要变卖所有的周济人,为自己预备永不坏的钱囊,用不尽的财宝在天上,就是贼不能近、虫不能蛀的地方。(路12:33)】【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 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3:13-14)】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和外邦人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和外邦人的不同不在于基督徒无私而外邦人自私,不在于他们看重利益而我们不在乎好处。其实基督徒也是有所求的,我们也是期望得好处的,只不过我们所羡慕,所追求的是上帝给的好处,是属天的好处,是永恒的好处,这才是我们和不信主的人根本的区别。

纯良的动机首先就是为了荣耀上帝以致期望得到上帝的赏赐,而这样的动机必然是出于信心,而且是出于极大的信心。捐一点儿小钱而不让人知道容易,但能捐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而不让人知道,真的不在乎这样的善行给自己带来的现实好处,甚至不求一点儿别人的称赞,这样的基督徒不是傻,而必然是对属天的好处有无比的信心。谁能爱看不见的财宝超过爱看得见的财宝呢?唯有那些真的相信、深深相信的人。因为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因为信,所以那些世人看不见的好处对他才是无比真实的,甚至比眼睛能看到的更加真实。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的善行完全吗?第一个考验就是我们的信心如何。对神没有真信心,没有大信心,我们就不可能不爱世界的好处。而我们若仍然羡慕现实的好处和人的称赞,那我们的好行为,无论是施舍,还是其他的善行就都不会完全了。

其次,另一个上帝所喜悦的行善动机就是爱。什么是爱?爱就是上帝的心肠。就是主耶稣看见许多的人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就怜悯他们;就是主耶稣听见耶利哥的瞎子呼求,就动了慈心;还有那个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讲的,当一个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祭司和利未人都视而不见,唯有一个撒玛利亚人看见他就动了慈心,并且立刻采取行动,为受伤的人治疗,还为他负担休养的费用。这就是爱,是出于慈悲怜悯为他人付出而不求回报。如果说要回报也是我们前面讲的天上的回报,而不是现实的好处。爱就是为他人好,而不是把为他人好当作手段,最终是为自己谋利。这个利可能是经济利益,也可能是政治利益,还可能仅仅是别人的称赞。但在神看来,为自己谋这些世界的好处、人的称赞的行善动机就是不纯良的,这样的善行不是出于对神的信也不是出于对人的爱,就不能得天父的赏赐了。

二、不可假冒为善

在我们今天所看的这一段经文以及其他很多地方的经文中,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主耶稣对假冒为善的批判。这个评语也成了文士和法利赛人的典型标签和他们的主要罪状。但是“假冒为善”的问题究竟在哪儿?文士和法利赛人又有多邪恶呢?

从主耶稣的批评看,文士和法利赛人似乎很差劲。但是保罗却说【就律法说,我是法利赛人……就律法上的义说,我是无可指摘的。(腓3:5-6)】保罗的话说明他对自己信主前作为法利赛人的道德水准很自信。当然,这个自信不是说他觉得自己有什么功德,而是说他认为自己的道德水准就外在表现和世人的标准来说,是相当好的。而这样的一个道德楷模的形象可能也是法利赛人的一个普遍形象。

既然如此,保罗又为什么离开犹太教,成为基督徒,又承认自己是个罪人,需要拯救呢?其实这就说明法利赛人的根本问题所在,不是道德败坏,而是自以为义。法利赛人不是外在的行为不好,而是他们其实没有达到上帝那绝对圣洁完全的标准,但却自我感觉良好,以为靠自己就能完全并且已经完全了。这就是自以为义,也是假冒为善的意思。假冒为善其实不一定是他们故意骗人,而是他们自以为他们已经够善了,够义了。但其实在神眼里是不合格的,是虚假的,是冒充的。所以,法利赛人的真正问题不是行为不好,而是自以为义,不是道德败坏,而是自己不知道如何真正讨神喜悦,还给别人指错路。所以主耶稣说【他们是瞎眼领路的;若是瞎子领瞎子,两个人都要掉在坑里。”(太15:14)】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当我们批评法利赛人的时候,其实我们应当小心。因为我们也可能不小心犯了法利赛人一样的错误,就是自以为义。不要忘记主耶稣说过【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太5:20)】什么是真正被上帝喜悦的义呢?按着峰牧之前分享过的话,就是内外统一。不仅外面有好行为,而且里面有属灵的动机。法利赛人是只有行为,但基督徒的标准更高,不仅要有行为,还要有纯良的动机,这才是上帝完全的心意。但今天有的基督徒明明行为并不够好却常常自我感觉良好,他们疏于追求外在的善行,任凭自己好像冷漠的祭司和利未人,却还高高在上的批评别人是法利赛人是道德主义者。这样的见证不也是自以为义吗?

雅各正是看到了教会内的这种危机,所以他才严肃的警告我们【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吗?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体,又缺了日用的饮食;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地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用的,这有什么益处呢?这样,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雅2:14-17)】

常有人误解保罗和雅各不一致,甚至马丁路德也质疑雅各书的权威。但雅各书被公认为圣经实在是圣灵奇妙的作为。因为雅各的教导是对因信称义这一真理最好的诠释和补充,可以避免人把信心和行为分开。也证明保罗讲的信心是使生命翻转的信心,是使人心意更新而变化的信心,而不是不结果子的信心,不是没有能力的信心。所以我们和法利赛人有什么区别呢?我们的区别应当是基督徒也有好行为、好见证却仍谦卑承认自己是罪人、真诚仰望神的恩典且不敢骄傲以为自己比别人强。而不是法利赛人的行为无可指摘而我们没有好见证还自以为是,那样我们也就成了假冒为善,自以为义了。

三、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

在这一段主耶稣吩咐说“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不可在你前面吹号”、“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表面看这好像是清楚的命令,清晰的规条。但是现实中公开募捐、实名奉献,甚至以奉献者的名字命名建筑物都是寻常的做法。例如:北京有英东游泳馆,还有很多大学都有逸夫楼。甚至很多教会大学和神学院也会以奉献者的名字命名基金和建筑物。

其实,公开行善不仅是古往今来教会内外通行的做法,就是主耶稣在圣经中也教导说【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4-16)】

所以主的教导难道自相矛盾吗?当然不是的。而且我们也不能说这段经文证明了所有公开行善的人都是伪君子,他们的动机一定不纯。此外,如果匿名奉献作为规条来实行,是否教会就能更属灵呢?其实也不一定。因为任何外在的形式都可以被神使用,同时也可能被罪性利用。如果奉献都是匿名的,那么从不奉献的人也可能更加若无其事的装作慷慨的人;有的教会不要牧师的职分,彼此称呼弟兄姊妹,但也不能因此就实现人人平等。就好像我们原来流行彼此称同志,但也改变不了某些同志比其他同志更特殊,享受更多特权。

所以,这一段的意思不是要设立一条新律法、新规条,不是教导绝对不可以公开行善;这一段的重点是提醒我们要审视自己的心,因为神所看中的善行,不只是外面看上去的好行为,还要加上里面纯正的动机。这一段也实在提醒我们要小心,因为再正常不过的行为背后都潜伏着使我们的心偏离的危机。而且我们真的认识自己吗?如果我们想奉献一大笔钱时真的用“不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这一条来考验我们自己,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对神的信心是不是真的充足,我们是不是真的不在乎人的称赞了。所以,这一段也不是让我们拿来论断别人的,而是用来查验自己的。

求主使我们常常认识自己的心,也帮助我们常常保守自己的心。

四、结语

最后,我要用第4节来结束今天的分享【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我想说这一节的重点不是暗中,而是必然报答。这不是比喻,不是夸张,而是实实在在的应许。今天这个世界所有的理财和投资都不敢承诺百分百盈利,甚至不敢承诺你的资金安全。即使有,你敢相信吗?但是主耶稣应许我们,我们在神面前的一切善行,我们对天国的一切投资都不会徒然,天父必然报答,而且必然是上尖下流超过我们配得的报答我们。我们难道不相信吗?我们难道不羡慕吗?愿主的应许激发我们的爱心,激励我们行善,就是 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阿们!

「祷告」

The post 天父的报答——2024年9月1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appeared first on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By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 5
  • 5
  • 5
  • 5
  • 5

5

1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View all
WSJ What’s News b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 What’s News

4,353 Listeners

不明白播客 by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不明白播客

1,114 Listeners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by Sally Shi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1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