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2024年4月7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Listen Later

https://t5.shwchurch.org/wp-content/uploads/2024/04/68215df54f01a5a4dc667f8984eab057.mp3

 

经文:太3:1~12节

太3:1 那时,有施洗的约翰出来,在犹太的旷野传道,说:2 “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3 这人就是先知以赛亚所说的。他说:“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预备主的道,修直他的路!”
4 这约翰身穿骆驼毛的衣服,腰束皮带,吃的是蝗虫、野蜜。5 那时,耶路撒冷和犹太全地,并约旦河一带地方的人,都出去到约翰那里,6 承认他们的罪,在约旦河里受他的洗。7 约翰看见许多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也来受洗,就对他们说:“毒蛇的种类!谁指示你们逃避将来的愤怒呢?8 你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9 不要自己心里说:‘有亚伯拉罕为我们的祖宗。’我告诉你们, 神能从这些石头中给亚伯拉罕兴起子孙来。10 现在斧子已经放在树根上,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11 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叫你们悔改。但那在我以后来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给他提鞋也不配。他要用圣灵与火给你们施洗。12 他手里拿着簸箕,要扬净他的场,把麦子收在仓里,把糠用不灭的火烧尽了。”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今天我们要来思想的经文是太3:1~12节,是关于施洗约翰和他的工作。

「祷告」

关于这一段经文,我想和大家分享两个方面:第一、施洗约翰的身份和他的性情;第二、施洗约翰所传讲的信息。

一、施洗约翰的身份和他的性情

1、施洗约翰的身份

根据路1:26和36节可知,施洗约翰的母亲伊利莎白和主耶稣的母亲马利亚是亲戚。而在伊利莎白怀孕6个月的时候,天使向马利亚显现,宣告马利亚要从圣灵感孕。所以由此可知,施洗约翰按着肉体说是主耶稣的表哥,比主耶稣大6个月。

而从属灵的角度来看呢,赛40:3节预言【有人声喊着说:在旷野预备耶和华的路,在沙漠地修平我们 神的道。】而马太在3:3节引用了以赛亚书的这一节,表明施洗约翰就是这节经文预言的那一位作弥赛亚前导的先知。

而玛4:5、6节说【“看哪,耶和华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亚到你们那里去。他必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女,儿女的心转向父亲,免得我来咒诅遍地。”】根据这两节经文,以色列人相信那位要在弥赛亚前面来,为弥赛亚开路的先知是以利亚。

而4节说【这约翰身穿骆驼毛的衣服,腰束皮带,吃的是蝗虫、野蜜。】这和王下1:8对以利亚的描述【“他身穿毛衣,腰束皮带。”】是一致的。此外,这一段也让我们看到施洗约翰大胆的宣告上帝的审判并且勇敢的斥责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马太福音14章还记载他指出希律安提帕的罪,以致得罪了国王和王后,也因此被杀。而这些新约的记载其实全都可以和以利亚联系起来,因为以利亚也曾勇敢的挑战假先知、亚哈王和王后耶洗别。而这些对应的目的就是要表明施洗约翰就是以赛亚书和玛拉基书预言的那一位先知,他不是以利亚再临而是有着以利亚的心志和能力,他就是被上帝差派作弥赛亚前导的那一位。也因此进一步表明,施洗约翰宣告在他之后来且比他大的那一位就是基督。

2、施洗约翰的性情——勇敢和谦卑

a、勇敢

勇敢的意思是施洗约翰敢于指出人的罪,敢于宣告审判的信息,敢于呼吁人们悔改。

其实勇敢这一特征也是旧约先知所共有的,无论是以利亚,还是以赛亚,耶利米,或者拿单,都有勇气指出君王以及他们时代普遍的罪恶。但是,任何时代的君王或者百姓其实都更喜欢听好消息,这就是人性。即使明显是自欺,人们也愿意活在“平安了、平安了”的假象中,而不愿意接受甚至恨恶揭露真相,指出罪恶的人。所以做假先知很容易,只要配合人的需要表演就可以名利双收。但作真先知却难免遭遇逼迫甚至殉道。以利亚被恐吓,米该雅被下监,以赛亚被锯锯死,耶利米被石头打死,施洗约翰被斩首。正如路11:49节所说【神用智慧曾说:‘我要差遣先知和使徒到他们那里去,有的他们要杀害,有的他们要逼迫’,】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今天我们看到教会被逼迫,尤其是因为教会不与黑暗妥协且敢于斥责罪恶以致被逼迫,不要以为稀奇或者自怜。反而应当为此庆幸,因为这正说明教会没有失去先知的勇气,也没有失去盐味。教会的存在不是为了成为君王的吹鼓手,而是要作为照亮黑暗的光和使世界不至于彻底败坏的盐。而这使命与责任非有勇气不能承担,求主坚固我们的信心与忠心,求主赐给我们作光作盐的勇气。

b、谦卑

谦卑的意思是指施洗约翰甘愿作基督的先锋,而非喧宾夺主,高举自己。

其实我在思考如何定义这种美德时有犹豫,这是谦卑呢?还是忠心呢?还是持守本位呢?其实所有这些意义都包含在施洗约翰的美德中。并且这是极其难得的,因为人性中的私欲、野心是极其强烈的。上次我们讲到希律和犹太的权贵面对基督降生为什么恐慌?就是因为私欲和野心。私欲是要自己作王,而不要基督作王,私欲使人即使知道真神也要拒绝,甚至钉他十字架。亚当夏娃的堕落,天使成为魔鬼的原因都在于企图取代神、超过神、自己作神的野心。古往今来,无论教会内在,有多少人稍有影响力就忘乎所以,就以为自己是神,就想要成为神,这样的例子实在不胜枚举。

而施洗约翰并非没有受到试探,他也是人。他比耶稣年长,传道更早,他的教派影响力并不小,甚至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对施洗约翰的记录比对耶稣的更多。根据使徒行传18章的记载,保罗在以弗所传道时看到施洗约翰的影响仍然在。所有这些因素足以使绝大多数人难以把持自己,难以遏制野心的冲动。但是施洗约翰却能胜过这一切试探,这是极为难得,应当令我们惊叹的,甚至在我看这是人性的一切考验中最难胜过的。并且施洗约翰不是一次得胜,而是持续的得胜。他不仅在传道初期如此高举基督,就是后来很多人都跟随了耶稣,他的门徒都开始嫉妒和恐慌时,他仍然能这样说【“我不是基督,是奉差遣在他前面的……新郎的朋友站着,听见新郎的声音就甚喜乐。故此,我这喜乐满足了。他必兴旺,我必衰微。”(约3:26-30)】这是怎样的胸襟呢?这是何等的谦卑呢?而且能够持续胜过嫉妒和野心的试探,这又是多么坚强坚定啊!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我再说胜过我们里面的私欲和野心,始终伏在神面前,始终高举基督而毫不高举自己是最难的。我们无论在哪方面稍有成就都可能遇到这方面的试探。愿我们时常警醒,时常对付自己的野心,并且始终得胜。愿我们都有施洗约翰那样的谦卑、忠心、恪守本位的美德,而不至重蹈亚当、夏娃骄傲以致犯罪的覆辙。

二、施洗约翰传讲的信息

1、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

在福音书中有时出现“天国”有时出现“神的国”。有人认为这两者不是一回事,但一般认为它们其实是一个意思。因为犹太人避讳神的名,所以写给犹太人的马太福音更多使用“天国”,而并非特别写给犹太人的另外三卷福音书,为了便于外邦人理解耶主要使用“神的国”。

那么天国是什么意思呢?它的意思就是“上帝掌权的领域”。这个地方不是地理上的疆域,也不是政治上的国家,而是在信徒的心里、在信徒的生命中掌权。因此,所有神的儿女其实都具有双重的国籍,既是地上某个国家的公民,又是天国的子民。并且天国子民的身份应当高于地上公民的身份,如果地上的政权命令我们放弃信仰或者敌挡上帝,那么我们就应当向它宣告说:【顺从 神,不顺从人,是应当的。(徒5:29)】

为什么说“天国近了”呢?因为基督就要显现在世人面前,真神穿上了血肉之体,来到世人中间,无比清晰的彰显了自己。同时也让人无可逃避,无可推诿,必须做出接受或者拒绝的抉择。

那么,如何成为天国的子民呢?首先必须悔改。悔改不只是心里为罪忧伤,还必须有行事为人的转变,正如施洗约翰说【你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太3:8)】又如保罗所说【我为主被囚的劝你们: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弗4:1)】保罗还说【“我故此没有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先在大马士革,后在耶路撒冷和犹太全地,以及外邦,劝勉他们应当悔改归向 神,行事与悔改的心相称。(徒26:19-20)】

这不是说我们得救是靠行为,而是说真正的悔改不是看不见的,真正信主的人不会没有可见的转变。这转变可能一时不明显,但不会总也看不出来。这一段提到两种错误的信仰,撒都该人的错误是不相信天使和复活,相当于今天的自由主义,几乎就是无神论。而法利赛人的错误是靠行为称义,以为人的行为在神前称得上功德,可以交换救恩。但今天盛行在福音派的一种倾向,就是不强调善行,片面的讲信心,使人以为不结果子的信心也是真的。这样的教训可以称得上是第三种错误,在我看和法利赛人、撒都该人的教训同样有毒,同样应当被弃绝。雅各书说【必有人说:“你有信心,我有行为;你将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我便藉着我的行为,将我的信心指给你看……虚浮的人哪,你愿意知道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吗?”(雅各书 2:18-20)】马丁路德认为雅各书没有价值,但雅各书的教训其实和施洗约翰,和保罗,乃至和主耶稣的教训是一致的,可以帮助我们纠正对信心的误解。

总之,悔改不是看不见的,信心不是结不出果子的。并且悔改应当是基督徒的习惯,生命更新变化应当是基督徒的常态。虽然基督徒也会软弱,但不应当活在软弱中总也站不起来。如果神是真的,复活是真的,圣灵的大能是真的,怎么可能信心和这些大能的源头连接的时候不迸发出巨大的足以改变生命的能力呢?合理的解释只能是:要么神和圣灵以及复活都不是真的,要么就是你的信心不是真的。除此之外还有合理的解释吗?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今天想向大家承认我为教会里很多软弱的生命忧愁,我并不认为生命没有更新的迹象,长时间的活在软弱中是正常的。我不会论断那些软弱的弟兄姊妹没有得救,但却不得不提醒大家:结不出果子的信心不是真信心,不要习惯软弱甚至合理化软弱,愿我们时常回到起初与神相遇,被神感动的那一刻,愿我们竭尽全力的追求被神感动、被神更新。

2、那在我以后来的,我就是给他提鞋也不配

施洗约翰说“那在我以后来的”就是指主耶稣。而“提鞋”则是指仆人为主人所做的最卑微的工作。施洗约翰说自己连为那以后来的提鞋都不配,显示出施洗约翰的谦卑,但更表明施洗约翰不是救主。虽然他的品德高尚,虽然他的讲道有力,虽然很多人被他吸引,钦佩他、信任他,但他并不是当被敬拜、赞美和依靠的那一位。不仅施洗约翰不是,所有旧约伟大的先知:摩西、以赛亚、耶利米、撒母耳等等也都不是。他们都和施洗约翰一样,是预言那一位的,是为那一位的到来作预备的。而基督只有一位,当被信仰和敬拜的只有一位,就是主耶稣【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徒4:12)】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的信仰和其他信仰有何不同呢?其中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认识并承认这一位耶稣基督。不认识耶稣的就不认识真神;不接受耶稣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就没有救恩;不通过耶稣基督,就没有别的路可以通向上帝、通向永生。

而对基督徒而言,这也提醒我们不要被任何人吸引过于被基督吸引,不要推崇任何人过于相信基督。我们欣赏、爱戴牧者是好的,但也必须时刻意识到任何人都不是基督本身,我们判断一切是非善恶的标准乃是基督的话,而我们最可羡慕效法的标杆唯有耶稣基督。唯有基督当受敬拜、唯有基督当被信仰和顺服。

3、他要用圣灵与火给你们施洗

虽然有人认为这一节的意思是预言五旬节圣灵降临。但根据12节【他手里拿着簸箕,要扬净他的场,把麦子收在仓里,把糠用不灭的火烧尽了。”】多数人认为圣灵与火的洗分别代表得救和审判。圣灵的洗是给信徒的,圣灵是信徒得救的标记,也内住在信徒生命中做他随时的帮助;而火的洗代表审判,是一切不肯悔改接受基督之人最终的结局。信徒乃是麦子将被主人收入仓中,而不信之人如同糠秕将被不灭的火烧尽。这一对比和福音书中绵羊山羊的对比,麦子稗子的对比一样,都是指相信基督和拒绝基督这两种人和他们不同的结局。

罪人若不悔改必受上帝的审判,罪的工价就是死,不仅是今生的终结,还意味着永远的灭亡。这一点是福音不可或缺的信息,因为只有审判存在才需要拯救。如果人人都用不着悔改和代赎就可以在天堂安好,那基督还有什么必要道成肉身并且死在十字架上呢?救主又是什么意思呢?还有什么必要呢?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审判的信息虽然扎心却是真理,是福音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审判的信息也都是不被人喜欢,不被人欢迎,甚至是被激烈批评、反对和攻击的。今年的复活节是3月31日,恰好和国际跨性别纪念日在同一天。美国总统拜登发表了两个公告,一个是祝贺复活节,一个是祝贺跨性别纪念日。很多基督徒批评拜登亵渎了复活节真正的意义,如果跨性别这样的罪恶值得庆贺,那基督的复活又意义何在呢?但是堂堂美国总统竟然公开庆祝一个罪恶的纪念日,这也说明整个美国社会的风向和风气如何。

这个弯曲悖谬的世界不仅是无神论的政权攻击教会,其实更有很多假先知、假教师起来变乱真理。拜登自称天主教徒,但却认为同性恋不是罪,而审判的真理是宣扬仇恨。我们想这样的基督徒总统和无神论的总书记究竟谁更是真理的敌人呢?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不要以为我们所信的真理是容易被接受的。其实,持守真理,传扬真理从来都不容易,甚至是危险的。所以我们才说勇气是基督徒不可或缺的品质,更是教会不可或缺的品质。求主藉着这一段经文感动我们,求主藉着施洗约翰的谦卑以及他的勇气激励我们。愿我们无论遇到怎样的威胁,面对怎样的争战,都不胆怯,也不退缩,而能如同施洗约翰那样坚定而勇敢。阿们!

「祷告」

The post 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2024年4月7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appeared first on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By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 5
  • 5
  • 5
  • 5
  • 5

5

1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View all
WSJ What’s News b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 What’s News

4,353 Listeners

不明白播客 by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不明白播客

1,114 Listeners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by Sally Shi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1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