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經歷過參考各式各樣的paper但都看不太懂的階段……」
在大學後期開始接觸研究、甚至即將畢業進入研究所之際,
你是否也因為找不到研究題目、能讀懂的文獻內容有限,
他向我們娓娓道來那段從懵懂到逐漸找到研究方向的過程,
從雲與輻射到氣候變遷的研究路上,又發生了哪些趣事呢?
大學就已經有興趣的研究領域?申請學校時考量了什麼?老師當時在普林斯頓大學從事的研究方向,和後來教學的領域相關嗎?逐漸找到研究方向的經過畢業後為什麼選擇去德國,而不是留在美國?以生活而言,美國跟德國哪個比較吸引老師呢?在MPI的研究經驗?-----------------------------
💡 你的意見不能少 有你明天會更好【天氣豆回饋表單】
➡️ https://forms.gle/z9NbKPC1afDht8bG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