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測實驗主要的目的就是做天氣分析,如果沒有特別的觀測實驗,例行的各種觀測都有他的侷限性。天氣發生在測站稀疏的地方,或者是雷達掃瞄範圍之外,就沒辦法全貌的了解。」
這集我們邀請到林沛練教授,來與我們聊聊今年的重點實驗-TAHOPE
為什麼我們需要探空的觀測,對天氣分析與預報有什麼重要性?原先氣象局已有每天兩次的探空觀測,為何實驗期間需要更密集的探空觀測?探空的資料,我們通常會怎麼使用來讓我們理解現在的天氣以及幫助預報作業呢?探空最困難的地方在哪裡?是場地的選擇、天氣狀況還是人員及物資安排?過往觀測活動每次都會出動探空的觀測嗎?台灣的大氣研究經過這麼多年發展有甚麼樣的轉變?-----------------------------
💡 你的意見不能少 有你明天會更好【天氣豆回饋表單】
➡️ https://forms.gle/z9NbKPC1afDht8bG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