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FAQs about 天主教生命倫理:How many episodes does 天主教生命倫理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43 episodes available.
March 18, 2025失胎後因天主的恩寵而痊癒失胎後因天主的恩寵而痊癒 本篇文章是一段墮胎後深刻的心靈旅程,作者講述如何在多年內疚與痛苦中掙扎,最終在參加「失胎後傷痛癒合與陪伴 周末退省」(Rachel’s Vineyard Retreat)之後,在天主的恩寵下獲得痊癒與平安。她勇敢面對過去的傷痛,透過信仰、告解和「40天為生命祈禱」運動找回希望,並為未曾謀面的孩子命名,以表達悔改與愛。如今,她決心以餘生行善,並懷抱著信念,期待有朝一日能在天堂與孩子們重逢,迎接真正的圓滿與和解。 文章: https://prolife.hcd.org.tw/page/news/show.aspx?num=186&fbclid=IwY2xjawJF1AtleHRuA2FlbQIxMAABHQNlE77aipnYajBnWjLceRThR1KNE9p8co7XnuJrhb8ztDb8OAlqH56n3w_aem_qbMsClg2NvRFxOFnblKWtg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rfsivl900a801vbhxvs0duz/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3minPlay
March 17, 2025基督徒家庭、試管嬰兒與見證真正的愛的英勇使命基督徒家庭、試管嬰兒與見證真正的愛的英勇使命 天主是生命的締造者,召叫我們活出真正的愛,使家庭生活得以實現。不孕問題令人痛苦,教會鼓勵恢復性生育治療,如自然生殖技術(NaProTechnology),但試管嬰兒技術(IVF)違背生命倫理,導致大量胚胎被銷毀或冷凍,將生命工具化。教會肯定所有生命的尊嚴,但反對IVF,因其取代婚姻之愛並促進優生學。政府應支持家庭發展,而非強制推動IVF。基督徒應以信德與愛,見證真正的生命價值。 文章: https://theology.catholic.org.tw/klife/ethics/ivf.html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rfsivl900a801vbhxvs0duz/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2minPlay
March 14, 2025美國國會議員提出法案,承認未出生兒自受孕起即擁有生命權美國國會議員提出法案,承認未出生兒自受孕起即擁有生命權 美國國會議員埃里克·柏利森提出《受孕起即是生命法案》,確認未出生兒自受孕起即享有生命權,並受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保障。該法案界定「人類」涵蓋自受精時刻起的所有生命,填補《多布斯案》後胎兒法律地位的不確定性。法案獲68位議員聯署,並受到多個生命權組織支持,強調科學證據證實生命始於受孕,並呼籲法律應賦予未出生孩童平等保護。 文章: https://theology.catholic.org.tw/klife/ethics/lca.html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rfsivl900a801vbhxvs0duz/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6minPlay
March 13, 2025如果墮胎是好的,這些女性為什麼在墮胎之後還遭受痛苦?如果墮胎是好的,這些女性為什麼在墮胎之後還遭受痛苦? 墮胎倡導者試圖淡化墮胎的負面影響,但許多女性在經歷後卻承受巨大痛苦。59歲的玲玲坦言,她因失去未出生的孩子而深感自責與悲痛。心理學家查維斯指出,許多婦女經歷「難以癒合的傷口」,並努力與天主、自己和他人和好。克洛斯則分享,她的兩次墮胎導致嚴重心理創傷,最終促使她投身支持生命運動。研究顯示,墮胎與焦慮、憂鬱及藥物濫用風險增加有關。諸如「希望工程」和「辣黑耳的葡萄園」等組織致力於幫助墮胎後婦女走出創傷。 文章: https://theology.catholic.org.tw/klife/epaper/2016/130/003.htm https://theology.catholic.org.tw/klife/epaper/2016/131/002.htm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rfsivl900a801vbhxvs0duz/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7minPlay
March 12, 2025你對幹細胞研究感到困惑嗎?你對幹細胞研究感到困惑嗎? 幹細胞是尚未分化的未成熟細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能發育成各類特化細胞。幹細胞研究涉及胚胎幹細胞、成體幹細胞及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C)。胚胎幹細胞雖具多功能性,但導致早期人類的生命遭致毀滅及醫療風險仍未解決,且存在腫瘤生成的問題。成體幹細胞具有無排斥反應、較易取得等優點,並已成功治療多種疾病。iPSC則可避免胚胎犧牲,具有潛力,但也面臨腫瘤風險。 文章: https://theology.catholic.org.tw/klife/epaper/2016/125/003.htm https://theology.catholic.org.tw/klife/epaper/2016/126/003.htm https://theology.catholic.org.tw/klife/epaper/2016/127/003.htm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rfsivl900a801vbhxvs0duz/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9minPlay
March 11, 2025迷失的男孩:所謂的跨性「照護」就是閹割的另一種說法迷失的男孩:所謂的跨性「照護」就是閹割的另一種說法 這篇文章揭露跨性醫療的殘酷真相,透過離開跨性身分者的親身經歷,揭示激素治療與手術的不可逆傷害。從文化刻板印象、色情產業到網路掠奪者,種種因素正將脆弱的年輕男性推向錯誤的道路。《迷失的男孩》紀錄片深入剖析這場社會風暴,看見「性別肯認照護」背後的黑暗現實。 文章: https://theology.catholic.org.tw/klife/ethics/LostBoys.html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rfsivl900a801vbhxvs0duz/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1minPlay
March 10, 2025迷人的發現:腹中胎兒的細胞到了媽媽的大腦和身體裡迷人的發現:腹中胎兒的細胞到了媽媽的大腦和身體裡 懷孕期間,母親與胎兒的關係不僅是情感上的連結,更在生理層面產生深遠影響。研究發現,胎兒的細胞可透過胎盤進入母體,並存留於大腦、肝臟等器官。這些細胞可能促進傷口癒合,降低類風濕性關節炎及癌症風險,甚至有助於器官修復。母親的細胞也會傳遞給胎兒,形成雙向的生物遺傳交流。這種獨特的細胞共享現象,顯示了母子間深厚的生命連結與合作關係。 文章: https://theology.catholic.org.tw/klife/epaper/2016/127/004.htm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rfsivl900a801vbhxvs0duz/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4minPlay
March 07, 2025避孕藥是墮胎藥嗎?避孕藥是墮胎藥嗎? 現今的避孕藥透過抑制排卵、改變子宮頸黏液與子宮內膜結構來發揮作用,部分情況下可阻止受精卵著床,因此具有墮胎性質。避孕藥的副作用包括血栓、癌症風險與荷爾蒙影響,部分製藥公司甚至曾在貧困婦女身上進行不道德的試驗。女性應獲得真正的關懷與支持,而非依賴避孕藥來解決問題。 文章: https://prolife.hcd.org.tw/page/news/show.aspx?num=184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rfsivl900a801vbhxvs0duz/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4minPlay
March 06, 2025停止抱怨配偶習慣的有效方法停止抱怨配偶習慣的有效方法 停止抱怨配偶習慣的關鍵在於理解與尊重差異,而非試圖改變對方。波蘭家庭心理治療師 Malgorzata Rybak 指出,小摩擦是健康婚姻的一部分,但需妥善處理。首先,認識到配偶的行為並非故意作對,而是個性差異。其次,接受不同的做事方式,避免苛責。嘗試進入對方的世界,偶爾接受其生活方式,增進理解。最後,回顧自身經歷,培養自我寬容。透過這些方法,夫妻能減少爭執,增強親密感,使婚姻更和諧幸福。 文章: https://theology.catholic.org.tw/klife/epaper/2025/236/003.html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rfsivl900a801vbhxvs0duz/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7minPlay
March 05, 2025美國:結束發放標註「性別X」的護照美國:結束發放標註「性別X」的護照 美國停止發放性別欄標註「X」的護照,此類護照自2021年起供非二元性別人士使用。該決定基於川普總統上任首日簽署的行政命令,該命令強調「恢復生物學真相」,僅承認男性與女性兩種性別。此外,川普政府還推動禁止跨性別「女性」參與女子體育比賽,目前已有約半數美國各州學校實施該禁令。 文章: https://theology.catholic.org.tw/klife/epaper/2025/236/002.html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rfsivl900a801vbhxvs0duz/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minPlay
FAQs about 天主教生命倫理:How many episodes does 天主教生命倫理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43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