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欢迎收听《真爱之声》,我是今天的主播,真爱梦想基金会的理事胡斌。
《真爱之声》自开播以来,潘江雪理事长和著名演员陈数化身主播,跟大家分享疫情防护、召开家庭会议、跟父母学做饭、选择好童书、关爱疫情中的动物以及制作家族口述史、高质量的陪伴子女等有意思的话题。15期过去了,我们的读者们听众们有什么感动吗?
先看一篇读者来信,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红军小学的肖静校长在信中回应:
“2020年开始得有点难,一夜之间,我们平常呼吸的空气开始变得危险……”在江雪阿姨好听又温暖的讲述里,山西运城盐湖区红军小学的一些小伙伴在这个春节里有了不一样的成长!
我们成立了一个“真爱之声”交流群,每天定时上线聆听,线下积极和爸爸妈妈进行互动沟通,然后再进行线上分享,七期的节目孩子们都好感兴趣,每一个话题都能够打开家长的话匣子,也能引发孩子们的思考!
《东西的故事》给了小家一段温暖的午后时光,爸爸端起茶杯,在茶香袅袅里回忆往事的样子,妈妈眼噙泪花娓娓讲述的样子,也许会永远留在孩子们的记忆深处。
《如何选一本好书》中同龄小伙伴的讲述让他们发现了家庭读书氛围的重要性。
听完《跟着爸爸妈妈学做饭》,孩子们会试着去解家人的喜好,也从看似寻常的饭菜里体会到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许许多多的爱!
听完《家庭会议怎么开》,孩子们拉着爸爸妈妈开起了家庭会议,不仅体验到了被尊重的感觉,还意识到自己和大人一样有着平等的发言权。
听完《面对疫情,如何做到自我防护》,孩子们知道了科学防控、坚定信心才是抗击疫情最好的疫苗!小到好的生活习惯,大到与自然和谐相处,都是应该坚持做到和做好的事情!
感谢肖静校长。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是全国第一位联系老路、要求开出白名单、全文转发《真爱之声》节目的梦想校长。我也相信节目为您和孩子们都送去了陪伴和帮助。
这些天来,真爱梦想微信公号上真热闹,听众和读者在我们的《真爱之声》后台留下800多条长留言,老实讲,我们的留言区还从没有这么热闹过呢。大家普遍反映,《真爱之声》的选题很好,内容丰富、正能量,既有新鲜知识,又能现学现用,非常适合这段时期,家长陪着孩子在家里每天跟着学习。一位微信名“胡小白”的读者在留言中说:“在面对这些不堪的境遇的时候,我们总是有向善的自由,看到真实而广阔的世界,感知内心的光亮,然后,向光而行,不要停留。谢谢陈数老师(第九集)在这样丧气的时候,给我们的心灵带来温暖与光,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场疫情,感受人性最炙热的善意。”
有一些区县的教育局、电台直接将每期节目转发在他们官微上,有一些区县教育局和学校的校长每天将公号内容分享到教师、家长群里,一位江苏盐城建湖县的梦想老师反馈说:“在这特殊的时期,你们以爱的方式做这期节目,引领家长、孩子假期度过的不迷茫,知道在家不出门,也能为社会,为家庭带来温暖,为孩子将来的幸福生活找准航标,这样的引领,这样的奉献,何尝不是一种别样的抗击疫情的方法?“
说到这里,咱们先休息一下,疫情期间,保持身心健康,优质睡眠也很重要。咱们来听听罗指挥讲讲睡前音乐吧,原来它是传递亲情的载体呢。
欢迎回到真爱之声,我跟大家接着聊下一个话题:“胡老师告(诉)您怎么办?”
老实说,《真爱之声》从第一天开始,就不是一个独角戏、一个单声道,节目组从一开始就希望听到来自老师、家长、和孩子的,来自梦想家人们的广泛而各自独特的声音,我们从一开始就打定了主意,通过《真爱之声》,我们不是来播送什么主题,灌输什么理念的,我们就是起个头,然后坐下来,你们说,我听。
从读者反馈里,我听到了三种声音。一是肯定。很多人说,《真爱之声》并没有专业团队和豪华配置,但它还是勇敢站出来,与时代共舞,发出平静、温暖、有趣而富有建设性的声音,这种坚持的精神,值得教育一线的工作者学习。
二是期待。一位在江苏昆山工作的家长梁先生留言说:“换个角度看疫情,这是一个增进家庭情感的好时机。”孩子今年高一,这次因为疫情,他在家陪老婆孩子的时间破天荒的达到半个月以上,每天和孩子一起听《真爱之声》,畅谈理想和对当下社会问题的看法,他感慨说“感觉不要太好”。来自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的郭老师说,她希望让居家的孩子们思考他们梦想是什么呢?家长们要尊重孩子们的梦想,并鼓励他们行动起来,去寻找、发现和追寻的自己梦想。
三是建设。资深记者李先生是《真爱之声》忠实粉丝,作为一个七岁孩子的家长,他建议我们开发科目更细化的 “真爱微课”,通过互动性更强的直播来吸引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一位云南中医药大学的在读研究生樊同学给我们发来了她自己整理的“与治愈肺炎相关的植物汇总”,并期待开发一款应用,让小孩边玩边学动植物知识,解放父母,安心在家上班。大家一致希望《真爱之声》能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创新,更加喜闻乐见。
为了更好倾听大家的声音,小伙伴们想了一些办法,比如开征文。2月12日发出第一轮“征稿通知”后,我们陆续收到老师和家长们50余篇文稿及话题建议,大家推荐的话题非常丰富,也很有创意,比如“假期生物钟乱了怎么办”“网络课学生怎么学有效果”“如何在疫情期间做一个自律的人”等等,这些我们在今后的节目中会一一回应。这里,我邀请真爱学院的周星艺老师说说他从征稿中得到的声音。星艺你好,欢迎来到《真爱之声》。
胡老师好。贵州安顺市平坝区第一小学的老师们这一个寒假可都没闲着,他们利用在线平台观看特级教师课例,展开教学研讨。他们还向《真爱之声》投稿,每一篇都有动人的闪光点。
从这些稿件里,我感受到老师们的焦虑,担心漫长的居家生活会让学生远离了学习环境,养成不好的作息习惯。他们希望节目能手把手教孩子建立的阅读、审美、学习的习惯。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张欣老师关于儿时玩具的文章,让大人和小孩放下手机,拿起工具,开动双手和大脑,抓住身边的幸福。我想,帮助孩子探究身边细微事物的美好,为孩子创造体验和动手的机会,这也是我们希望传播的温和而有爱的教育之声。
谢谢星艺,只有用心、用情,才能从梦想老师那里获悉这么生动的故事,而这就是《真爱之声》栏目的气质,我们愿意将温暖理性的声音转递到您的耳旁,更期待您的声音能成为《真爱之声》的一部分,通过这个平台,传递给更多的师生、家长和梦想家人。 人们说“见字如面,万勿挂念”,如今我们希望“闻声识人,和意绵绵”。节目的最后,我想说,您的声音已经走入我的内心,也希望《真爱之声》一直陪伴着你。真爱之声,明天见~
欢迎收听《真爱之声》,我是今天的主播,真爱梦想基金会的理事胡斌。
《真爱之声》自开播以来,潘江雪理事长和著名演员陈数化身主播,跟大家分享疫情防护、召开家庭会议、跟父母学做饭、选择好童书、关爱疫情中的动物以及制作家族口述史、高质量的陪伴子女等有意思的话题。15期过去了,我们的读者们听众们有什么感动吗?
先看一篇读者来信,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红军小学的肖静校长在信中回应:
“2020年开始得有点难,一夜之间,我们平常呼吸的空气开始变得危险……”在江雪阿姨好听又温暖的讲述里,山西运城盐湖区红军小学的一些小伙伴在这个春节里有了不一样的成长!
我们成立了一个“真爱之声”交流群,每天定时上线聆听,线下积极和爸爸妈妈进行互动沟通,然后再进行线上分享,七期的节目孩子们都好感兴趣,每一个话题都能够打开家长的话匣子,也能引发孩子们的思考!
《东西的故事》给了小家一段温暖的午后时光,爸爸端起茶杯,在茶香袅袅里回忆往事的样子,妈妈眼噙泪花娓娓讲述的样子,也许会永远留在孩子们的记忆深处。
《如何选一本好书》中同龄小伙伴的讲述让他们发现了家庭读书氛围的重要性。
听完《跟着爸爸妈妈学做饭》,孩子们会试着去解家人的喜好,也从看似寻常的饭菜里体会到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许许多多的爱!
听完《家庭会议怎么开》,孩子们拉着爸爸妈妈开起了家庭会议,不仅体验到了被尊重的感觉,还意识到自己和大人一样有着平等的发言权。
听完《面对疫情,如何做到自我防护》,孩子们知道了科学防控、坚定信心才是抗击疫情最好的疫苗!小到好的生活习惯,大到与自然和谐相处,都是应该坚持做到和做好的事情!
感谢肖静校长。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是全国第一位联系老路、要求开出白名单、全文转发《真爱之声》节目的梦想校长。我也相信节目为您和孩子们都送去了陪伴和帮助。
这些天来,真爱梦想微信公号上真热闹,听众和读者在我们的《真爱之声》后台留下800多条长留言,老实讲,我们的留言区还从没有这么热闹过呢。大家普遍反映,《真爱之声》的选题很好,内容丰富、正能量,既有新鲜知识,又能现学现用,非常适合这段时期,家长陪着孩子在家里每天跟着学习。一位微信名“胡小白”的读者在留言中说:“在面对这些不堪的境遇的时候,我们总是有向善的自由,看到真实而广阔的世界,感知内心的光亮,然后,向光而行,不要停留。谢谢陈数老师(第九集)在这样丧气的时候,给我们的心灵带来温暖与光,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场疫情,感受人性最炙热的善意。”
有一些区县的教育局、电台直接将每期节目转发在他们官微上,有一些区县教育局和学校的校长每天将公号内容分享到教师、家长群里,一位江苏盐城建湖县的梦想老师反馈说:“在这特殊的时期,你们以爱的方式做这期节目,引领家长、孩子假期度过的不迷茫,知道在家不出门,也能为社会,为家庭带来温暖,为孩子将来的幸福生活找准航标,这样的引领,这样的奉献,何尝不是一种别样的抗击疫情的方法?“
说到这里,咱们先休息一下,疫情期间,保持身心健康,优质睡眠也很重要。咱们来听听罗指挥讲讲睡前音乐吧,原来它是传递亲情的载体呢。
欢迎回到真爱之声,我跟大家接着聊下一个话题:“胡老师告(诉)您怎么办?”
老实说,《真爱之声》从第一天开始,就不是一个独角戏、一个单声道,节目组从一开始就希望听到来自老师、家长、和孩子的,来自梦想家人们的广泛而各自独特的声音,我们从一开始就打定了主意,通过《真爱之声》,我们不是来播送什么主题,灌输什么理念的,我们就是起个头,然后坐下来,你们说,我听。
从读者反馈里,我听到了三种声音。一是肯定。很多人说,《真爱之声》并没有专业团队和豪华配置,但它还是勇敢站出来,与时代共舞,发出平静、温暖、有趣而富有建设性的声音,这种坚持的精神,值得教育一线的工作者学习。
二是期待。一位在江苏昆山工作的家长梁先生留言说:“换个角度看疫情,这是一个增进家庭情感的好时机。”孩子今年高一,这次因为疫情,他在家陪老婆孩子的时间破天荒的达到半个月以上,每天和孩子一起听《真爱之声》,畅谈理想和对当下社会问题的看法,他感慨说“感觉不要太好”。来自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的郭老师说,她希望让居家的孩子们思考他们梦想是什么呢?家长们要尊重孩子们的梦想,并鼓励他们行动起来,去寻找、发现和追寻的自己梦想。
三是建设。资深记者李先生是《真爱之声》忠实粉丝,作为一个七岁孩子的家长,他建议我们开发科目更细化的 “真爱微课”,通过互动性更强的直播来吸引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一位云南中医药大学的在读研究生樊同学给我们发来了她自己整理的“与治愈肺炎相关的植物汇总”,并期待开发一款应用,让小孩边玩边学动植物知识,解放父母,安心在家上班。大家一致希望《真爱之声》能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创新,更加喜闻乐见。
为了更好倾听大家的声音,小伙伴们想了一些办法,比如开征文。2月12日发出第一轮“征稿通知”后,我们陆续收到老师和家长们50余篇文稿及话题建议,大家推荐的话题非常丰富,也很有创意,比如“假期生物钟乱了怎么办”“网络课学生怎么学有效果”“如何在疫情期间做一个自律的人”等等,这些我们在今后的节目中会一一回应。这里,我邀请真爱学院的周星艺老师说说他从征稿中得到的声音。星艺你好,欢迎来到《真爱之声》。
胡老师好。贵州安顺市平坝区第一小学的老师们这一个寒假可都没闲着,他们利用在线平台观看特级教师课例,展开教学研讨。他们还向《真爱之声》投稿,每一篇都有动人的闪光点。
从这些稿件里,我感受到老师们的焦虑,担心漫长的居家生活会让学生远离了学习环境,养成不好的作息习惯。他们希望节目能手把手教孩子建立的阅读、审美、学习的习惯。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张欣老师关于儿时玩具的文章,让大人和小孩放下手机,拿起工具,开动双手和大脑,抓住身边的幸福。我想,帮助孩子探究身边细微事物的美好,为孩子创造体验和动手的机会,这也是我们希望传播的温和而有爱的教育之声。
谢谢星艺,只有用心、用情,才能从梦想老师那里获悉这么生动的故事,而这就是《真爱之声》栏目的气质,我们愿意将温暖理性的声音转递到您的耳旁,更期待您的声音能成为《真爱之声》的一部分,通过这个平台,传递给更多的师生、家长和梦想家人。 人们说“见字如面,万勿挂念”,如今我们希望“闻声识人,和意绵绵”。节目的最后,我想说,您的声音已经走入我的内心,也希望《真爱之声》一直陪伴着你。真爱之声,明天见~
424 Listeners
231 Listeners
262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