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毛澤東說,為人民服務。誰為人民服務?難道只有共產黨才能為人民服務?新時代的觀點是,應該由人民來為自己服務。台灣著名媒體人楊憲宏將在這個節目裡,為聽眾提供提供全方位的資訊,並對發生在台灣、大陸、國際的重大新聞事件做出深入解讀,歡迎收聽。來信請寄 ... more
FAQs about 為人民服務:How many episodes does 為人民服務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814 episodes available.
May 07, 2021藏人行政中央選舉結果確定,即將正式公告。嘉賓:巴瓦.格桑堅參先生/西藏流亡政府新任駐台灣代表、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董事長西藏流亡政府司政和議員選舉4月11日舉行第二輪投票,全世界8萬多名登記為選民的流亡藏人,走進投票所,選出了下一屆流亡政府司政和議會議員。這一次的政府政和議會的換屆選舉,首先是在今年一月3日舉行,全球各地共有8萬名藏人登記投票,在達蘭薩拉有16個投票所,台灣也設了兩個投票所。這次選舉,司政共有7個人參選,1月3日的投票初步選出2位票數領先者,和90位議員。在第一輪選舉中,前西藏流亡議會議長邊巴次仁,和前西藏駐北美代表多杰奧卡桑,在角逐司政的投票中分別獲得2萬4488票和1萬4544票,為票數最多的前2名候選人,有資格進入今天第二輪投票。4月11日舉行第2輪投票,截止目前各地投票所的開票結果,邊巴次仁票數領先,確定當選下一任司政。選舉事務署將會在5月14日正式公布競選結果。現任的藏人行政中央司政洛桑森格(Lobsang Sangay)也將會在5月進行交接卸任儀式。邊巴次仁1967年誕生在印度卡納塔卡省(Karnataka)拜拉古比(Bylakuppe)的藏人難民營,他曾在清奈的馬德拉斯基督教學院(Madras Christian College)主修經濟,並且開始參與西藏自由運動。他在2008年當選為第12屆西藏流亡議會議員,接著連任一屆,又於第14、15屆連任當選西藏流亡議會議長,又在2016年被任命為駐美代表。西藏流亡政府1959年在印度達蘭沙拉成立,後改稱藏人行政中央,設有行政、立法、司法機關。從2011年開始以普選方式進行領導司政選舉。洛桑森格是首任民選司政,每一任司政任期5年。據了解,目前有15萬藏人分居在40個國家中,而印度是西藏流亡人口最大的基地。即將卸任的流亡政府司政洛桑森格表示,他們希望透過選舉的方式向北京表示,目前西藏正被佔領,而流亡的藏人還是自由的,強調「如果有選擇的機會,我們會選擇民主」。今天的節目訪問藏人行政中央駐台代表巴瓦.格桑堅參先生談談這次選舉的相關情形。...more30minPlay
May 06, 2021拜登就任100天的內政外交格局嘉賓:陳一新先生/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關學系榮譽教授美國總統拜登4月28日應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邀請發表演說。拜登說,在他就職之前,美國正處在危機之中;但是經過這一百天,「美國再度動了起來,把困境化為轉機,將危機轉為契機,將挫折扭轉為實力。」拜登在100天之前的就職演說中,就表示他會將施政重點放在防疫、經濟與氣候三大領域。100天之後的國會演說,顯然也更加重視內政,試圖打造「新一代的新政」,而在外交上,則將矛頭對準中國。在內政方面,他提出總額4兆1千億美元的各項法案,加上先前的1.9兆美元紓困法案,這將構成新一代的「新政」,以壯大美國。他還指出,美國是由中產階級建立的國家,要讓中產階級得到一定程度的高薪,否則美國就不可能強大。關於國家的財政收入,拜登希望最富裕的美國1%公民能繳交「應當繳納的稅金」。在外交方面,拜登主要提到中國和俄羅斯,認為美國將與中、俄兩國與和其他強權競爭,以贏得21世紀。他批評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都相信獨裁是世界主流,並將戰勝民主。他說,「我們要證明他們是錯的,我們要證明民主制度依舊管用」。他說,「我告訴習主席,美國會在印太區維持強大的軍事部署,一如我們和北約在歐洲的作為;但這不是尋求衝突,而是預防衝突」,「在人權與基本自由的承諾上,美國不會退縮」。這場演說。根據民調公司尼爾森公布的初步收視數據,全美國約有1160萬觀眾透過美國4大電視網收看這場演說。拜登這次演說的收視率,遠遠不如前總統川普在2017年的首場國會聯席演說。川普當年演說最後共吸引4800萬電視觀眾。根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網(CBS News)所做民調,當天觀看拜登國演說的美國民眾當中,85%對演說感到滿意,相同比例的觀眾喜歡拜登的創造就業計畫。如何解讀美國總統拜登就職100天的表現,和未來的動向?今天節目訪問陳一新教授,來談談他的看法。 ...more30minPlay
May 05, 2021日本外交藍皮書透露的訊息嘉賓:蘇紫雲先生/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資源與產業研究所所長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4月27日,在內閣會議報告2021年版外交藍皮書。今年藍皮書中,對台灣的記載延續了去年的立場與文字,表示台灣對日本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夥伴、重要的朋友」。藍皮書提到,去年7月對促進台日友好有重大貢獻的前總統李登輝去世,日本前首相森喜朗率弔唁團兩度訪問台灣並出席告別式。藍皮書延續去年的版本,明確表示支持台灣參加WHA,今年相關的文字敘述大幅增加。在對中國的記載上,今年的藍皮書說,中國過去30年間軍事支出約增加44倍,中國軍事擴張與頻繁的海洋活動,造成「包含日本在內的區域與國際社會在安全保障上的『強烈疑慮』」。又說,中國公務船在釣魚台列嶼周遭的活動是「違反國際法」;日本對中國的海警法明文允許動武,有「深刻的疑慮」。藍皮書對於新疆維吾爾人的人權問題,和對中國以港區國安法強化管控香港,都表達了嚴重的關注。藍皮書還提到,前首相安倍晉三曾經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國賓身分訪問日本,去年因為疫情延期,今年的藍皮書則表示,這件事「還不到討論具體時程的階段」。對於日本外務大臣發表的外交藍皮書,4月27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應說,釣魚台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中國海警在釣魚島海域開展巡航執法活動,是依法行使本國固有權力。涉港涉疆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干涉。可以說完全對立的表達。今年的日本藍皮書,從整體的內容來看,對中國有強烈的意識;因應中國的軍事擴張,日本要加強與美國合作的戰略也相當明確。而在韓國的部分,與去年同樣是記載為「重要的鄰國」,認為韓國法院1月判決日本政府須賠償韓國慰安婦,是「讓嚴峻的日韓關係更為惡化」,並要求韓國修正違反國際法的措施。韓國外交部亞太局長李相烈則在27日召見日本駐韓國公使相馬弘尚,表達韓方對日本相關論述的強烈抗議。如何看日本外交藍書書透露的訊息?今天的節目訪問蘇紫雲教授,為我們做分析。 ...more30minPlay
May 04, 2021台灣為何是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為何「棄台論」不可行?來賓: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關學系榮譽教授陳一新 中共解放軍最近兩三年對台文攻武嚇不斷,5月1日出版的最新一期《經濟學人》期刊,甚至在封面上寫了六個英文字:The most dangerous place on Earth,直指當前地球最危險的地方就是台灣。報導中引述美國印太司令戴維森上將(Admiral Phil Davidson)的說法,中國最快可能會在2027年攻擊台灣。《經濟學人》警告美國與中國必須更加努力,避免為了台灣而開戰。事實上,有關於中共可能冒險動武的各種預測不斷,這也反映了國際對中共軍力急速提升,解放軍在台灣周邊動作頻頻的重大關切。然而如何避免戰爭,各方意見卻不一致;大多數的專家學者主張美國與日本等相關國家應該把保護台灣安全的戰略清晰化、明確化,以免北京當局鋌而走險;可是也有少數學者認為美國不應該為了台灣付出巨大代價,主張放棄台灣。問題是,在目前美中對峙的國際大環境中,這樣的主張能夠得到多少共鳴?今天節目陳一新老師除了闡述「棄台論」的姑息主義可能導致戰爭之外,也從國際形勢分析指出,即使台灣沒有任何動作都可能被捲入戰爭中。為什麼他會這麼說,歡迎收聽今天的節目…...more30minPlay
May 03, 2021台灣是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來賓:「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 最近兩三年,隨著美中對峙日益升高,以及共軍頻頻侵擾台灣,有關台灣可能遭受解放軍攻擊的各種警告也不斷出現。最新一期的《經濟學人》在封面上寫了六個英文字:The most dangerous place on Earth,直指當前地球最危險的地方就是台灣。美國印太司令戴維森上將(Admiral Phil Davidson)今年3月曾對國會表示,他擔心中國最快可能會在2027年攻擊台灣。《經濟學人》認為,中國如果動手當然會是一場災難。因為除了台灣流血、兩個核子大國的衝突可能升級,也包括擁有台積電的台灣如果捲入戰火,可能會讓全球電子業陷入停擺。在生靈塗炭與全球經濟遭受重擊之外,《經濟學人》指出,中國攻擊台灣所帶來的最大災難,莫過於這是一場對於美國軍事實力與外交決心的艱難考驗。因為即便美國並沒有與台灣簽訂防禦條約,但屆時美軍第七艦隊如果真的沒有出現,這場跨越台海的戰事,將讓中國在一夜之間成為亞洲的主導力量。因為全世界的美國盟邦都將心知肚明「美國靠不住」,美國在二戰後所主導的世界和平與秩序(Pax Americana)也將因此崩塌。為此,《經濟學人》建議美國與中國必須更加努力,以避免為了台灣而開戰。針對這篇報導,蔡英文總統透過「臉書」表示,台灣位於民主前緣。面對威權主義擴張的挑戰,只要台灣人民團結一致、謹慎判斷局勢、堅守民主自由價值,一定可以克服挑戰。有人說,經濟學人為了衝高點閱率,搞標題殺人法。如果台灣是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台股怎麼會頻頻創歷史新高?然而,中共解放軍在台灣周邊動作頻頻,卻也是不爭的事實。如何解讀當前形勢?台灣如何確保自身的安全?今天節目我們請軍事權威學者蘇紫雲所長談談他的觀察。...more30minPlay
April 30, 2021一步一腳印 打造港人民主平台連線:「香港影子議會」秘書處成員鄭文傑(英)與黃逸昇(美) 在香港反送中運動遭遇中國當局沉重打擊之後,運動的主要參與者被迫紛紛避走海外,隨著先人的腳步,前往英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和美國等英語系國家。這些流亡海外的香港青年,包括前香港立法會議員羅冠聰、許智峯、梁頌恒、前香港大學學生會刊物「學苑」總編輯梁繼平、前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秘書長周永康、前香港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發言人張崑陽、以及「本土民主前線」前召集人黃台仰、公民團體「鍵盤戰線」前召集人鄺頌晴等共八人曾經在今年三月中發起「二○二一香港約章」,希望團結四散海外的港人,凝聚「國際戰線」的力量,為日後抗爭做好準備。香港約章也要求中國政府結束一黨專政、停止軍事威嚇台灣,同時希望聯繫世界各地的民主和自由抗爭者,呼籲國際社會對抗中國威權擴張。此外,隨著2019年「反送中」運動在香港本土風起雲湧,我們也見到原來在海外的香港僑民紛紛組織起來,為家鄉的民主運動吶喊,而且,他們也加入了其他海外抗議團體的行列,為制裁新疆再教育營等中國人權問題共同發聲。除了發表聲明,走到街頭發動示威行動之外,他們還能做什麼?要怎麼做,才能夠繼續凝聚海內外港人的抗爭意志,避免運動出現分裂、進而泡沫化?他們要怎麼從一九八九年之後的中國民主運動汲取教訓?而台灣早年的海外抗議運動又能提供哪些經驗參考?今天節目我們訪問在英國的「香港影子議會」秘書處成員鄭文傑以及在美國的黃逸昇,談談他們的想法。...more0minPlay
April 29, 2021藏人行政中央駐臺代表巴瓦·格桑堅參先生履新來賓:巴瓦·格桑堅參先生/藏人行政中央駐臺代表藏人行政中央駐臺灣辦事處4月22日舉行新舊任代表的交接儀式。新任代表巴瓦·格桑堅參,正式接替在台灣已經工作12年的達瓦才仁先生。當天的交接儀式由藏人行政中央外交與新聞部秘書長噶瑪曲英先生通過網絡主持,新任代表巴瓦·格桑堅參和離任代表達瓦才仁在前宗教與文化部部長格爾登仁波切的見證下,順利交接了辦事處的各項工作。根據藏人行政中央噶夏是在去年12月3日發布公告,任命駐澳大利亞辦事處的華人事務聯絡官巴瓦·格桑堅參爲駐臺灣辦事處新任代表。而駐台辦事處代表的跋熱•達瓦才仁將返回印度達蘭薩拉,擔任藏人行政中央下屬機構“西藏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巴瓦·格桑堅參從澳大利亞來到台灣之後,4月13日開始與離達瓦才仁先生一同,對臺灣政府和非官方團體進行了一系列的禮節性拜訪。4月16日上午,兩位代表拜訪了臺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先生。兩位代表還相續拜訪了臺灣各界政要、臺灣國會和臺北市議會支持西藏小組的議員、臺灣民主基金會秘書長、臺灣各支持西藏團體的代表,以及各佛教中心和大學、中國民運人士、媒體記者和駐台辦事處董事會成員,幷出席了多場各界組織的座談會及歡迎晚宴等。巴瓦·格桑堅參在任命爲駐台代表之前,是從2017年起擔任藏人行政中央駐澳洲辦事處華人事務聯絡官。他在這之前還曾當選爲第14届和15届西藏人民議會議員。 ...more30minPlay
April 28, 2021訪宋承恩解析「台灣國際團結法案」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意義來賓:台灣守護民主平台理事宋承恩 美國跨黨派的眾議員4月20日提出「台灣國際團結法案」。這個法案的主旨是指出,聯合國2758號決議只處理中國代表權問題,並不涉及台灣和台灣人民。美國應該阻止北京扭曲決議的文字。法案表示,美方反對任何在沒有台灣人民同意下,試圖改變台灣地位的倡議。這個法案接下來將送交眾議院負責委員會審議,然後還要通過眾參兩院,才會遞交美國總統簽署後生效。針對美國議員的這個提案,我國外交部表示,將持續關注本案進展,並且和美國國會友人及行政部門保持密切聯繫,尋找更多合作機會,一步一腳印,穩健深化台美雙方在各領域的合作夥伴關係。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是1971年10月25日在第26屆聯合國大會上表決通過的,關於「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組織中的合法權利問題」的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依此取代了中華民國在聯合國擁有的中國代表權席位。這項決議並沒有處理台灣與台灣人民在聯合國或周邊組織代表權的問題,也沒有包含任何關於台灣主權的聲明。但是中國加入聯合國之後,利用他在聯合國和國際組織中日益增長的影響力,把台灣排除在國際舞台之外,並扭曲解釋聯合國大會第二七五八號決議,聲稱這個決議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2007年,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用2758號決議,把台灣當中國的一部分,美國就表示不接受。去年3月,美國國會通過的「台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加強倡議法」(簡稱台北法,TAIPEI Act)生效,大幅強化美台關係。最近幾年,美國也開始鼓勵盟友夥伴,反對中共削弱台灣與邦交國及非邦交國的關係。如何在這個脈絡之下,看美國跨黨派議員提出的這個法案的意義?今天的節目訪問台灣守護民主平台理事宋承恩先生,談談他的看法。...more30minPlay
April 27, 2021沒有好下場?─馬雲與中國企業家的命運連線:前中共青海省政協委員、網路媒體「光傳媒」創辦人王瑞琴 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在去年螞蟻集團即將上市前夕,突然在11月3日被緊急叫停之後,幾乎是處於「半隱居狀態」,其間一度盛傳他失蹤,最近他兩次低調現身,顯然是想讓外界知道他安然無恙。然而,當局以反壟斷法祭出罰款,外界又盛傳中國官方要求馬雲手下的螞蟻金服與阿里巴巴拆分,同時要馬雲放棄股份及控制權,螞蟻金服對此完全予以否認,外界還是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有人說,馬雲遭到當局整治,是因為2020年10月在上海外灘金融峰會強力抨擊中國金融監管體制,才導致他旗下的螞蟻集團上市案緊急喊卡,又被反壟斷法開鍘試刀,馬雲因此銷聲匿跡一段很長的時間,網路各種傳言不斷。在此之前,曾經備受許多中國精英人士信賴的財富創造者肖建華2017年在一家香港豪華酒店被帶走。尋求在華盛頓建立關係的石油大亨葉簡明,以及收購曼哈頓的華爾道夫•阿斯托里亞酒店(Waldorf Astoria Hotel)的保險公司領導人吳小暉也先後被拘捕。吳小暉後來入獄。一家金融公司的前董事長賴小民今年被處決。另外,螞蟻集團的首席執行官胡曉明在3月辭職。幾天後,拼多多董事長黃崢辭職了。中國知名企業家一一出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馬雲曾說「中國企業家沒有好下場」,真的應驗了?今天節目我們訪問曾經在中國長期經營企業的王瑞琴女士談談她的觀察。...more30minPlay
April 26, 2021再也回不去了!《2021戰略競爭法》確立美中全面對抗來賓:台灣守護民主平台理事宋承恩 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4月21日正式通過《2021戰略競爭法》,以反制中國在科技、軍事、人權、經濟等領域作為,這是美國國會近年來最重大的「抗中法案」,由於美國兩黨在對中國議題上有著罕見的高度共識,預料法案將順利在國會通過,成為正式法案。這個法案是由民主黨籍參議院外委會主席梅南德茲(Robert Menendez)與參議院外委會共和黨首席議員里契(Jim Risch)在4月8號共同提出,法案長達281頁,共有5大章節,囊括北京各領域問題行徑,包括掠奪性經濟作為、惡意影響力作戰、發展數位威權、軍事擴張、對台野心、壓迫香港與新疆等。法案中包括幫助美國企業撤出中國、每年撥款3億美元作為「對抗中國影響力基金」、呼籲跟台日歐五眼簽數位貿易協定、首重印太戰略、提升美台關係、以及幫助香港擴大新疆制裁。值得注意的是,這項法案也罕見主張美方應給予台灣與他國政府同等待遇。法案指出,美國國務院與其他美政府機構,應以與其他外國政府來往的同樣基礎與台灣民選政府往來,並使用相同用語和禮節。宋承恩老師在他的最新文章中並特別指出,美國國會通過的《戰略競爭法》中,還首度稱呼台灣「政府」。這代表了什麼樣的戰略意涵?就在同時,4月24日,中國高調慶祝了中美「乒乓外交」50週年,國家副主席王岐山致辭時,不止大談50年前的美中破冰之旅,並強調美中和解、合作。美中關係還回得去嗎?今天節目我們請宋承恩老師來談談美中關係最新動向以及未來展望。...more30minPlay
FAQs about 為人民服務:How many episodes does 為人民服務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814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