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毛澤東說,為人民服務。誰為人民服務?難道只有共產黨才能為人民服務?新時代的觀點是,應該由人民來為自己服務。台灣著名媒體人楊憲宏將在這個節目裡,為聽眾提供提供全方位的資訊,並對發生在台灣、大陸、國際的重大新聞事件做出深入解讀,歡迎收聽。來信請寄 ... more
FAQs about 為人民服務:How many episodes does 為人民服務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814 episodes available.
September 14, 2018吳仁華:美中關係已由合作走向對抗「焦點訪談」─訪歷史文獻學者、原中國政法大學教師吳仁華先生美中貿易戰從今年7月6日正式開打之後,雙方戰火持續升級,美方根據「301條款」已經對中國進口的五百億美元產品加征25%關稅,川普總統並揚言還將對2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課征25%的關稅。對很多人來說,美中關係在短期間快速惡化是難以想像的事,而且不只是在經貿方面,在軍事、外交方面都在全面倒退。為什麼,曾經被美國視為戰略夥伴關係的中國,現在一步又一步的走上對峙的局面?是什麼背景,什麼因素,導致美中關係全面惡化?雙方關係未來發展又會如何?今天節目我們請長期觀察美中關係的吳仁華老師為我們做深入剖析。...more0minPlay
September 13, 2018台灣如何因應美中貿易戰?「焦點訪談」─訪台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理事長高為邦隨著美中貿易戰開打,因為高關稅而對產業帶來的衝擊正逐漸顯現。根據媒體報導,美中雙方已經對彼此加徵兩輪關稅,而且,中國另外2000億美元的輸美產品也可能被課稅25%,這讓在中國的台商憂心忡忡。包括廣達、仁寶、台達電和中磊等台灣科技大廠,為了避免美中貿易戰砲火,正在轉移生產基地到其他國家,或是回到台灣擴大工廠。報導指出,由於中國經營環境惡劣化,台商早年享受優惠的年代早就結束,近來台商撤資潮被形容是「風聲鶴唳」,撤資情況最嚴重的東莞、深圳,被喻為「逃命潮」,其次是「山雨欲來」的上海、崑山,年撤資金額動輒500億。當然,不只是台資撤離中國的步伐加快,另外,包括美國、日本和南韓等外資也開始撤出中國。那麼,這場美中貿易大戰,到底對台灣帶來的衝擊是什麼?台灣該如何因應?我們準備好讓台商回家了嗎?今天節目我們請曾經在中國長期投資的高為邦先生談談他的想法。...more0minPlay
September 12, 2018黃琦的母親蒲文清呼籲國際救援,讓病危的黃琦出獄治療訪問在四川成都的中國天網人權事務中心的負責人黃琦的母親蒲文清女士和天網的義工胡貴琴女士。中國最早成立的人權關懷組織,一直與無權無勢者同行,為眾多底層纖權人士提供協助的中國天網人權事務中心的負責人黃琦,2016年11月,被四川綿陽市公安局以涉嫌「為境外非法提供國家機密罪」帶走,期間,當局曾經長期拒絕律師會見,他的情況外界完全無法得知。去年11月會見代理律師時,黃琦披露,自己在看守所囚室內遭到在押人員毆打,導致腿部受傷。今年9月7日,律師劉正清,又和黃琦會見,律師透露,黃琦在8月6日接受看守所體檢,其中肌酐值高達214,這個數值已經超出腎病的病危指標,但是檢察官不顧他的身體狀况,多次提審幷且刑訊逼迫認罪。由於當局指控黃琦的罪證難以成立,如果黃琦不認罪,法院無法宣判,因此檢察官非要黃琦認罪不可,但是黃琦已經表示,當局如果要逼他認罪,只能得到一具屍體。針對這些情況,黃琦的母親蒲文清女士日前向外界發出求救的信息。今天的節目,我要打電話到四川成都,訪問蒲文青女士和一直關注黃琦案件的天網義工胡貴琴女士,一起來了解相關的情況。 ...more0minPlay
September 11, 2018立委王定宇:美台關係增溫 台灣應掌握時機「焦點訪談」─訪立法委員王定宇在蔡英文總統上台後,中國方面加速對台灣外交空間的壓縮,並運用強大的政治經濟力量誘使好幾個國家與中華民國斷交,總計,兩年半不到的時間,已經有薩爾瓦多等五國斷交,邦交國剩下17國。為了阻止這個趨勢,4名美國跨黨派參議員在9月5日聯合提出「台北法案」,要求美國政府採取行動,與世界各國政府接觸,以支持台灣的外交承認或加強與台灣的非正式關係。緊接著,美國國務院九月八號宣佈,召回駐多明尼加和薩爾瓦多的大使,以及駐巴拿馬的臨時代辦。這是自蔡英文政府上台以來,美國行政部門首次就與台灣斷交的國家召回駐在國大使。怎麼看這一連串外交形勢變化?有人說,在美中爆發貿易戰,關係急速惡化的同時,美國推出各項友好法案,是在打「台灣牌」,台灣不應該選邊站靠向美國,以免兩岸關係更加緊張,是這樣嗎?今天節目我們訪問立法委員王定宇,來深入探討這個議題。...more0minPlay
September 10, 2018中國牧師如同律師 今後也要通過年檢「焦點訪談」─訪美國「華人基督徒公義團契」創辦人劉貽牧師繼2014年在浙江強拆十字架之後,最近中國又在河南等地掀起新一輪強拆教堂十字架行動,根據報導,河南省「三自」教會、地下教會的十字架被清拆一空,部分小型的家庭教會也被查封,財物被搬走。政府強制教會懸掛國旗以及社會主義價值觀內容的宣傳畫,禁止未成年人進入教會。中國當局已經在今年二月頒佈實施新修訂的宗教事務條例,強調宗教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沒被批准、在宗教場所外的宗教活動都是違法。儘管面對越來越嚴峻的逼迫,9月1日有29位中國傳道者聯署,表達他們對基督信仰的堅定態度,在《牧者聯署:為基督信仰的聲明》中,他們指出「耶穌,是全球教會的唯一元首,是全人類的唯一救主。」聯署的牧師甚至表示已經做好準備付出「生命代價」。根據了解,短短幾天,這篇聲明已經有三百多人連署。今天節目我們訪問在美國的劉貽牧師,就相關情況做進一步了解。劉牧師在訪談中指出,在所謂的基督教中國化政策下,牧師被迫接受政治教育,如同律師一樣必須通過年檢;河南教會估計有七千個,被清除的十字架至少有七千個。...more0minPlay
September 07, 2018中共推台灣居民居住證反映了什麼?訪問台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理事長高為邦先生。中國全國各地9月1日起,開放申辦「港澳台居民居住證」。據中國中央電視台的報導,全中國總共設置了6572個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申辦受理點,從1日到3日下午5時,各地公安機關受理申辦港澳台居民居住證共2萬190張,其中,香港8362張,澳門1845張,台灣9983張。中央電視台的新聞節目中,採訪申辦居住證的福州台協會長陳奕廷,他說,居住證「增強台灣人的歸屬感」;廈門台商協會會長吳家瑩表示,18碼的居住證有利於在銀行辦理理財投資。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所謂「港澳臺居民居住證」,其實包括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居民居住證」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港澳居民居住證」的合稱。以前,臺灣、香港、澳門居民在中國大陸的身分證件,只有臺胞證或是回鄉證,這些證件在中國各地辦理網上購票、自助取票、旅館入住、金融業務等受到限制,因此推出港澳臺居民居住證,可以提供和中國居民基本相同的公共服務和便利[。但是也有學者,像是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林宗弘指出,過去大陸基於政策需要,給予台灣民眾部分「超國民待遇」,但現在已經可看出有慢慢收回的趨勢。未來也可能逐步廢除優惠待遇,不再讓台灣人享有特殊待遇。在這樣的情況下,台灣民眾以後如果想繼續維持等同於中國民眾的基本權益,現在可以根據自身的意願去申領的居住證,但是到最終可能會變成「不得不」申領。因此,林彤弘認為,對於不需要中國戶籍的台灣人來說,申領居住證是「利益相對薄弱,但是風險可能很大」的事情。據了解,辦理居住證的民眾需滿足的條件,包括申請人已經在中國公安資訊管理系統登記居住滿半年,同時持有「合法穩定就業、合法穩定住所、連續就讀」相關證明之一;或是預期居住、就讀、務工經商半年以上的相關證明,有效期限為5年。針對中國方面採取的這項措施,台灣國家安全部門警告說,中國官方將藉申辦居住證的機會,取得民眾的指紋等生物特徵,除了可以掌握台灣民眾在中國工作、居住、就學具體情形外,也將加大監控力度。另外,根依中國的稅制,持有居住證的台灣民眾,將構成稅收居民,必須繳納境外的個人所得稅。中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8月31日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要從2019年元旦開始實施。第一條規定,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滿183天的個人為居民個人,這些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要依規繳納個人所得稅。因此,有台商擔憂,是不是擁有了居住證,也等於證明了自己的稅務居民資格。所以,一位任職台商服務機構的人表示擔心:台商「領了居住證,是不是更容易被查稅、找麻煩,誰也不知道」。台灣中央社的報導說,台灣民眾對居住證的疑問有百百種,但是在「戶籍」部分,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邱垂正30日已經明確表示,申辦居住證的民眾無須在中國大陸設籍,領用中國大陸居住證的人,尚無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九條之一的規定,不會有註銷台灣戶籍的問題。要如何看這個和在中國居住的台灣人關係密切的問題呢?今天的節目,我要請高為邦理事長,來談談他的觀察。 ...more0minPlay
September 06, 2018吳祥輝談《屠殺》與柯文哲「焦點訪談」─訪台灣作家吳祥輝台灣出版社「蝴蝶蘭文創」最近將出版美籍作家伊森.葛特曼寫的《屠殺》這本書的中文版,負責人吳祥輝九月三號在報紙刊登全版廣告,並摘錄書中內容宣稱,台北市長柯文哲過去曾帶病人到中國進行器官移植,而且確知所有器官都來自法輪功學員。這項指控引起軒然大波,柯文哲立刻嚴正否認,絕未仲介器官買賣,又把炮火轉向民進黨,柯文哲說,「大家都曉得,吳祥輝一定不是主謀」他還點名總統文膽、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姚人多,是不是因為他請假助選,才會發生這種事情。由於姚人多8月初開始,進駐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姚文智團隊,柯文哲的發言,被外界解讀是在影射吳祥輝背後的金主就是民進黨。柯文哲的反擊,也讓部份綠營人士深感壓力,民進黨立委蔡易餘表示,對於蝴蝶蘭文創負責人吳祥輝重炒這件四年前已經炒過的事情,他很不以為然,他認為這件事受傷最重的就是被當成「影武者」的民進黨。不過吳祥輝堅持內容正確無誤,四號下午還到地檢署以誹謗罪向柯文哲提告。那麼到底誰是誰非?有關指控對台北市長選舉將會帶來什麼衝擊?今天我們邀請當事人吳祥輝先生親自上節目把問題說個明白。...more0minPlay
September 05, 2018台灣民主政治現階段課題台灣過去二十多年民主化經驗經常被讚譽為發展中國家的典範,在2016年第二次政黨輪替之後,更被許多人視為民主鞏固的國家。 但另一方面,與此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對民主的效能與價值,開始產生質疑,有人批評,所謂的民主已經淪為民粹,也有人認為,台灣立法院老是吵吵鬧鬧的,還不如海峽對岸的中國,一個命令下來,立刻就能看到成果。 台灣的民主政治出現危機了嗎? 民進黨從二○一六年再度執政之後,開始積極推動轉型正義,也引起部份人士的批評,認為這是在向反對黨進行清算鬥爭,難道不能放下過去,一切「向前看」?轉型正義真的有必要嗎?它和鞏固台灣民主有什麼關係? 台灣民主化接下來還要進行哪些努力?今天節目我們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李酉潭同大家一起來探討這個議題。...more0minPlay
September 04, 2018台灣民主化經驗對中國的意義「焦點訪談」─訪台灣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李酉潭從二〇一四年開始,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中國之路國際研討會」,到今年已經是第五屆,會議也首次從哥本哈根轉移到德國杜塞道夫舉行,今年 8月17日到19日,共有來自丹麥、德國、臺灣、美國、荷蘭、法國、香港、和中國大陸等國家和地區共三十多名學者和民運人士代表出席了這次會議。值得關注的是,與會者除了對當前世界形勢與中國現況進行分析之外,在會後發表的《杜塞道夫共識》還提出:「人民自決權和民族自決權是聯合國兩個國際人權公約第一條所揭示的核心價值,呼籲中共政權尊重人民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政治制度與前途命運的權利」。這是中國海外民主運動會議第一次揭舉聯合國兩大人權公約共同第一條的人民自決和民族自決精神,這個提法和過去到底有什麼不同?另外,會議也對台灣協助推動中國民主化表達了高度期待,那麼,台灣民主化的經驗又可以給中國大陸提供什麼借鏡?今天節目我們請長期關注中國民主化的李酉潭老師,就這個議題做進一步解析。...more0minPlay
September 03, 2018新加坡反擊中國勢力入侵「焦點訪談」─訪台灣專欄作家吳奕軍先生由美國國會委任的「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8月24日針對中國在海外的統戰活動發布報告。報告指出,中國透過孔子學院與各種學術機構在海外推行統戰,報告說,中國在海外進行相關援助,目的就是要「培養對的人在對的位置上」,以方便未來直接替中國發聲。報告並且提到,台灣與澳洲長久以來面臨中國統戰威脅,應該相當熟悉如何抵抗中國侵略國內民主的方式。事實上,不只是美國、台灣與澳洲,包括華人占七成五的新加坡,也受到中國勢力滲透的嚴重威脅。新加坡日前150萬筆健康資料遭到駭客入侵,許多專家與新加坡人士就認為這項行動很可能是來自於中國。去年8月,中國出生的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亞洲與全球化研究所」所長黃靖,被新加坡政府取消PR(永久居民)身份,並且永久禁止入境,新加坡官方說,黃靖是「某國代理人」,某國當然指的是中國。為什麼中國要滲透新加坡?新加坡如何應對?今天節目我們請專欄作家吳奕軍談談他的觀察。...more0minPlay
FAQs about 為人民服務:How many episodes does 為人民服務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814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