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毛澤東說,為人民服務。誰為人民服務?難道只有共產黨才能為人民服務?新時代的觀點是,應該由人民來為自己服務。台灣著名媒體人楊憲宏將在這個節目裡,為聽眾提供提供全方位的資訊,並對發生在台灣、大陸、國際的重大新聞事件做出深入解讀,歡迎收聽。來信請寄 ... more
FAQs about 為人民服務:How many episodes does 為人民服務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814 episodes available.
October 08, 2021傅政華落馬為什麼中國體制內外都覺得很解氣?嘉賓:陳建剛先生/前中國維權律師10月2日,中國的「中紀委、監察委」網站發布一條簡短的消息表示,「中國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傅政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在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在這之前兩天,9月30日,前公安部副部長孫力軍被正式「開除黨籍和公職」。今年66歲的傅政華,是從北京市公安局普通偵查員做起的。2010年2月成為北京公安局長。習近平上台後不久,傅政華就被升爲公安部副部長。專門辦理前政法委書記周永康的案子。在這段期間,傅政華是中共歷史上同時兼任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公安局長以及公安部副部長的第一人。2015年1月,傅政華兼任政法委委員、防範和處理邪教問題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中央610辦公室主任,領導迫害法輪功的工作。這一年7月,傅政華作為公安部副部長,在全中國範圍展開針對人權律師、活動人士等的「709大抓捕」行動。2018年3月,傅政華成爲當時新成立的司法部首任部長、黨組副書記。2020年4月29日,傅政華到了退休的年紀,轉任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沒想到不久之後,就被落馬調查了。據瞭解,從2012年中共十八大開始,中國的公安部門,至少有一名部長(周永康)和五名副部長(李東生、楊煥寧、孟宏偉、孫力軍與傅政華)落馬。中國政法系統從2019年中共十九大以來,至少有八名中央高層官員和一百五十多名廳局級官員落馬;其中公安部高層更多次淪爲調查對象。如何了解傅政華這個人,以及他還有那麼多公安系統的高官受到整肅,所透露的訊息?...more30minPlay
October 07, 2021為了下一大盤棋?限電其實是沒錢了嘉賓:吳嘉隆/財經專欄專家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才在聯合國宣示,中國將停止在海外新建燃煤電廠;此舉,被解讀為中國想當氣候保護領頭羊,以及中國將積極輸出新的能源技術。沒想到幾天後,中國各省紛紛祭出所謂的「能耗雙控」政策,執行大規模的限電措施,許多企業紛紛被迫停工,叫苦連天。事實上,從8月底,中國就有20個省市開始出現電荒。9月24日開始,開始出現大規模限電狀況,其中尤其是中國東北的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最為嚴峻,在毫無預警下,多次斷電,民生和經濟受到嚴重衝擊。照理說,中央政府掌握規劃大權,攸關民生與工業生產的電力短缺,不應該事到臨頭才發現。但作為「世界工廠」,缺電的問題就以這樣突兀的方式發生了。這裏面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呢?有人說,因為燃煤價格上漲,電廠不願發電賠本。在這一波大規模限電下,已經有部份地區的電費開始漲價。 媒體分析這次大限電背後三個可能原因是:電力需求增長過快導致的供給相對不足,電煤價格上漲,以及受到「雙控政策」影響。更有中國媒體宣稱,這是習近平在給美國下一盤大棋,目的是讓美國買不到便宜的中國產品,導致美國出現通膨。真的是這樣嗎?今天節目我們請吳嘉隆老師就這一次中國大規模限電的真正原因,對國內外衝擊,以及對台灣可能帶來的影響,為大家做進一步解析。...more30minPlay
October 06, 2021從貿易夥伴到AUKUS成立 澳中關係一去不復返嘉賓:馮崇義/澳洲雪梨科技大學國際研究學院教授 9月15日,澳洲、英國和美國發布聯合聲明,宣告成立「軍事安全合作夥伴關係」AUKUS,提出預計要在18個月內幫助澳洲構建一支核子動力潛艦艦隊。針對AUKUS的成立,引起中國的不安。中國外交部長王毅,9月29日表示,AUKUS核潛艇技術合作可能給亞太地區帶來五重危害,也就是:新一輪軍備競賽、製造核擴散風險、損害地區繁榮穩定、破壞東南亞無核區建設及引發冷戰思維回潮。澳洲和中國的關係原本非常密切。中國曾經是是澳洲最大的貿易夥伴。在2017年之前,兩國政府的高層經常互訪。但是在這同時,澳洲也是被中國影響和滲透非常嚴重的國家。因此,澳洲也是最早有人針對中共「無聲的入侵」提出警告的發達國家,並且在隨後制訂了《反外國干預法》等一系列法律。2020年4月,澳洲號召各國支持在世界衛生組織的體系外,針對武漢肺炎的疫情的起源展開獨立的國際調查,獲得上百個國家響應支持。中國也因此從2020年5月19日起,開始對澳洲實施單方面貿易制裁,禁止澳洲向中國輸出牛肉、大麥、棉花、煤炭等商品,對葡萄酒等商品征收高關稅。2000年12月,中國外長王毅曾經表示,澳方應該認真思考一個問題:中國到底是澳方的威脅還是夥伴?隨著時間的推移,澳洲這些產品,後來找到替代市場,因此受到的衝擊不大。中國對澳洲的制裁,不但沒辦法嚇到其他國家,而澳洲對中國的立場反而更加強硬。反倒是中國因為禁止進口澳洲的煤炭,導致中國的煤炭價格上漲,被認為是中國最近幾天大面積拉閘限電的主要原因之一。9月14日,中國表示要申請加入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據報道,中國游說澳洲協助中國加入簡稱CPTPP。報道引述中國駐澳洲大使館,提交給澳洲國會研訊的文件,表示中國承諾與各方合作推動全球化和區域經濟融合,又強調中澳經濟互補有巨大合作潛力。現在澳洲又加入了英美兩國支持下的軍事同盟。面對新局勢的發展,如何觀澳洲與中國與係的發展?今天節目我們訪問澳洲雪梨科技大學國際研究學院教授馮崇義先生,為我們做進一步的觀察。...more30minPlay
October 05, 2021矢板明夫談日本新首相岸田文雄以及他的內閣嘉賓:矢板明夫先生/ 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日本國會參眾兩院10月4日召開臨時會,前首相菅義偉率領內閣總辭;當天下午,眾議院全體會議舉行首相提名選舉,自由民主黨總裁岸田文雄獲勝,成為日本第100任首相。今年9月3日,前任首相菅義偉宣布放棄角逐連任自由民主黨總裁。於是自民黨展開黨魁的競選。9月29日,岸田文雄在自由民主黨總裁選舉決選中,以絕對優勢擊敗競選對手河野太郎,當選第27任總裁,可以接任日本首相的職務。日本官房長官松野博一4日下午召開記者會,公佈新內閣成員名單,在20位成員中有3位女性,13人首度入閣,2人留任,分別是前首相安倍晉三胞弟岸信夫留任防衛大臣,以及茂木敏充留任外務大臣,以保持外交與安保政策的一貫性。《日本時報》報道,新任首相岸田文雄透過這樣的安排,向夥伴和對手發出一個信息:日本的外交和安全政策,穩定和連續性仍將是首要任務。有日本媒體指出,岸田任命三屆國會議員小林鷹之擔任一個新設立的部長級職位,專門負責「中國盜竊外國技術」問題。在人權方面,岸田也承諾要任命一名人權問題特別顧問。有媒體報導,預料岸田文雄將在8日宣布施政方針、11日至13日接受各黨代表質詢;臨時國會會期至14日為止,傳岸田文雄將於同日宣布提早解散眾議院。岸田文雄,從1993年開始,連續當選9屆眾議院議員。曾任防衛大臣、外務大臣、內閣府特命擔當大臣、自由民主黨政務調查會長等職務。他在2012年到2017年擔任外務大臣,是二戰後任期第二長的外相,僅次於吉田茂。1997年3月,岸田文雄曾隨當時自民黨青年局長安倍晉三率領的議員團訪問台灣。岸田文雄出身日本的政治世家,他的祖父經商從政,他的父親歷任日本中小企業廳長官等要職。而他的曾祖父曾經在台灣的基隆開吳服店做生意。當時的建築物現在還保存的很好。如何觀察日本新首相、新內閣?...more30minPlay
October 04, 2021台灣和中國都申請加入CPTPP隨之而來的國際政治效應嘉賓:宋承恩先生/台灣守護民主平台理事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9月22日表示,台灣已經正式向《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定》CPTPP的保存方「紐西蘭」提出加入的申請,同時知會所有CPTPP成員國尋求支持。在這之前幾天,中國也在9月16日透露,中國已經正式申請加入(CPTPP)。CPTPP的前身,是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定」(TPP),是美國在前總統歐巴馬任內,為了制衡中國影響力而推動是貿易協定,這個協定對貿易自由化有著很高的門檻。但歐巴馬的下一任總統川普,在2017年宣佈退出這項協定。在2017年美國宣佈退出TPP後,日本領導改組CPTPP的談判。2018年,澳大利亞、加拿大、智利、日本、墨西哥和新西蘭等11個國家在智利聖地亞哥簽署了CPTPP。往後的其他國家要加入CPTPP必須獲得所有成員國的一致同意。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11月表態,中國將積極考慮加入CPTPP。而台灣也長期以來都在為加入CPTPP做準備,並且和相關的國家展開溝通,尋求支持。儘管中國自己都還沒有加入這個組織,中國外交部9月23日針對台灣申請加入CPTPP表示,中國「堅決反對任何國家與台灣進行官方往來,堅決反對台灣地區加入任何官方性質的協議和組織」。「澳洲人報」9月23號報導,澳洲政府正在幕後和日本、加拿大和其他國家一同合作,努力為台灣加入CPTPP尋找途徑。在這樣的格局下,似乎已經形成了CPTPP的成員國,要在中國和台灣之間做出選擇的局面。如何理解圍繞台灣和中國都申請加入CPTPP的國際情勢?...more30minPlay
October 01, 2021全球化時代不能忽視的問題─新版《民以何食為天》在台出版嘉賓:周勍/旅居德國柏林的中國作家 新版《民以何食為天:中國食品安全現況調查》在台灣出版了!當年在中國是轟動一時的禁書。作者周勍花了3年多的時間,自掏腰包,冒著生命危險親自追查食品污染的線索。他根據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在這本書裡揭示出中國食品生產的驚人的污染現象以及嚴重後果。據統計,中國每年實際發生食物中毒例數至少在20 —40萬人。目前中國三分之一以上的癌症病因,都與吃有直接關係;而癌症的發病率正以幾何級數遞增。這本書2006年刪節了三分之一在中國出版,立刻獲得當年德國尤里西斯國際報導文學獎,緊接著,世界各大媒體兢相報導,包括英國BBC。美國CNN、德國法蘭克福彙報以及日本NHK等。《民以何食為天》也很快的散布到全世界,先後被翻譯成英、德、日等十多種文字版本在各國發行。十多年過去了,很不幸的,當年周勍在書中提出的警告卻一一應驗。包括2008 年三鹿毒奶粉事件,乃至於這兩年肆虐全球的COVID-19疾病都和中國有著直接關係。那麼,在國民所得大幅提升之後,今天中國的食品安全已經有所改善了嗎?最近《民以何食為天》這本書在台灣重新出版,我們請周勍先生談談相關問題。...more30minPlay
September 30, 2021對台友好的自民黨總裁岸田將成為日本首相嘉賓:陳文甲/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一副會長 經過激烈競爭,曾經擔任日本外相的岸田文雄在9月29日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中脫穎而出,即將於10月4日正式成為第100任日本首相。在這次選戰中,岸田一改過去的鴿派立場,對抗中共的態度鮮明,他表示將設置首相輔佐官,跨部會因應中共侵害人權,他也認為「台灣是共有基本價值觀的重要夥伴」,並支持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岸田還說如果兩岸衝突激化,日本將以「存亡危機事態」應對。有媒體指出,岸田文雄是有史以來對台灣最友好的自民黨總裁,他也即將出任日本首相,台日關係未來發展,以及日本今後外交動向,備受外界關注。今天節目我們訪問對日本有深入研究的陳文甲老師,就岸田出任日本首相後,即將面臨的國內外挑戰,日本今後外交動向,以及台日關係未來發展,為大家做深入剖析。...more30minPlay
September 29, 2021地表上最強大的軍事聯盟AUKUS,為何誕生?嘉賓:宋承恩/台灣守護民主平台理事 英國皇家海軍伊莉莎白女王號(HMS Queen Elizabeth),這幾個月在西太平洋地區停留,其中的「里士滿(HMS Richmon)號」護衛艦,9月27日通過被中國視為敏感海域的臺灣海峽。緊接著,共機也「立刻」襲擾台灣西南空域,被我國空軍廣播驅離。中國官媒以「張狂」來形容英軍的舉動。事實上,近年來隨著中共軍機軍艦頻頻出現在東海、南海,共機對台灣的侵擾也大幅升高,總計到今年九月底,共機擾台已經500多架次,超過去年全年累計總數380架次。中國的強勢作為和軍事野心越來越引起國際高度警戒,美國、英國、和澳洲領袖9月15日共同宣布建立防衛聯盟AUKUS,協助澳洲發展核動力潛艦,確保印太和平穩定。雖然沒有明講,各方普遍認為這項合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反制中國。另外,美國眾議院在23日通過2022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其中建議美國國防部邀請台灣參加2022年環太平洋軍演,並加強美國國民兵與台灣的合作。怎麼觀察在印太區域以及台海週遭的安全情勢?...more0minPlay
September 28, 2021孟晚舟獲釋 勝負難定嘉賓:李恒青/美國華盛頓特區「信息與戰略研究所」所長 在加拿大溫哥華住家被軟禁近三年的華為財務長孟晚舟與美國政府達成緩起訴協議之後,已經獲得釋放,並且在25日晚上搭乘專機回到深圳。加拿大是在2018年12月根據美國的要求逮捕孟晚舟,美國政府以詐欺罪指控她在華為與伊朗的業務往來方面涉嫌誤導英國滙豐銀行(HSBC),經過將近三年的法律訴訟,最後雙方達成妥協,美方撤消引渡要求,孟晚舟獲得釋放。美國聯邦助理檢察官凱斯勒(David Kessler)表示,美國政府已經和孟晚舟達成緩起訴協議,同意暫緩起訴直到2022年12月1日,如果孟晚舟履行協議內容,美國檢方將在明年12月撤銷對孟晚舟的控訴,但是如果孟晚舟違反協議,仍可能被美方控訴或定罪。無論如何,孟晚舟已經重獲自由,並且風光的回到中國,受到英雄式的歡迎。中國方面特別安排媒體直播,孟晚舟在機場發表聲明說,「沒有強大的祖國」,她「今天就無法重獲自由」。又說,習近平主席把她的事「放在心上」。最戲劇化的發展是,就在孟晚舟重獲自由之後幾個小時,被中國拘押的兩名加拿大人康明凱與史佩弗也獲得釋放,並回到加拿大與家人團圓。有人抨擊,孟晚舟獲得釋放證明中國的人質外交是有用的,英美的司法獨立聲譽受到重創。 怎麼看這個事件所傳達的信息與未來可能發展?孟晚舟與美國政府達成的緩起訴協議,到底答應了什麼條件?孟晚舟這次風光的回到中國,是否從此再也無法踏出國門?今天節目我們請李恒青先生為大家做進一步剖析。...more0minPlay
September 27, 2021國民黨主席選舉,朱立倫重出江湖嘉賓:范世平先生/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台灣最大的在野黨「中國國民黨」,第11任黨主席的選舉9月25日舉行。有投票權的黨員人數是37萬多人,投票率50.71%。選舉的結果,勝選的是曾經擔任第7任主席的朱立倫,他得到的票數是8萬5164票,得票率只有45.78%,沒有過半。第二高票的是現任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張亞中,得票數6萬0632,得票率32.59%。現任主席江啟臣,得到3萬5090票,得票率18.86%。選舉的結果和9月4日舉行選前辯論會時候的民調,張亞中的支持度高達56%,朱立倫只有16%,顯然不一樣。選舉結束後的第二天上午,國民黨中央收到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發來的賀電,朱立倫也回覆電文致謝。據聯合報報導,雙方電文的內容,國民黨在兩周前就開始和中共進行磋商。25號晚上確定文字後,雙方協商26日由兩邊同一時間發出。不過26日上午國民黨還沒有正式發出前,網路已經瘋傳賀電與覆電的文件。習近平在電文裡說,過去一個時期,國共兩黨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良性互動,加強合作,順應兩岸同胞共同願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造福兩岸同胞,成效有目共睹。朱立倫則在覆電中說,兩岸關係30多年來,在國共兩黨不斷的努力推動下,各層面的交流合作獲得相當良性的進展。但是近年來在民進黨執政下,採取「去中」、「反中」政策,改變兩岸現狀,造成兩岸形勢險峻,使兩岸人民極度不安。朱立倫在電文中把兩岸關係的惡化歸咎於台灣方面,而且在寫日期的時候只寫110年,不敢寫「中華民國」四個字,都引起一些人的批評。 今天節目我要訪問對於中共對台政策、兩岸關係素有研究的范世平教授,來談談他對這個新聞的觀察。...more30minPlay
FAQs about 為人民服務:How many episodes does 為人民服務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814 episodes available.